让压式锚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2470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让压式锚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容许围岩大变形的让压式锚固
目.0
【背景技术】
[0002]因地压的影响,地下工程、边坡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锚固装置(包括锚杆和锚索)是用来控制岩体变形的,但无法完全阻止这种变形;不同的岩土工程产生的变形量是不一样的,地下软岩工程、具有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倾向的岩层,会产生很大的变形量;既能使这些岩体的变形得到控制又不能让锚固装置被拉断,就需要阻力大并且允许大变形的锚固装置。普通锚固装置能允许的变形量很小,主要由锚体(锚杆体或者锚索体)材料本身的延展率决定的,玻璃钢锚杆和锚索的延展率为3%,而金属锚杆的延展率最大不超过18% ;仅从改善锚体材料(如选择延展率大的优质钢)提高锚固装置的变形量是很有限的,必须从革新锚固装置整体结构考虑。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在托盘和螺母(或者锁具)之间增加一个让压构件,通过让压构件的破坏变形来提高锚固装置整体的变形量;但是,这种结构的所能够增加的变形量小,并且让压构件提供的阻力不稳定。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能够容许围岩大变形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增加的变形量大,并且让压构件提供的阻力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压式锚固装置,能够容许围岩大变形,增加的变形量大,并且让压构件提供的阻力稳定。
[0005]本实用新型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包括锚体及设在所述锚体上的让压机构,所述让压机构包括依次套设于锚体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环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环的朝向第二套环的口部设有用于切割第二套环的切割件;岩体变形对所述锚体产生轴向拉力时锚体带动第二套环挤压第一套环,所述切割件挤压切割第二套环并使得第二套环逐渐进入第一套环的孔道。
[0006]进一步,所述第二套环设有外螺纹部;所述切割件通过切除外螺纹部的螺纹而使得第二套环进入第一套环的孔道。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套环与外螺纹部一体成型。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套环的朝向第一套环的端部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套环的内径,并且所述导向环同轴伸入第一套环的孔道。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套环与导向环一体成型。
[0010]进一步,该锚固装置还包括设在锚体尾部用于调节预紧力的调节件;所述第二套环设在第一套环与调节件之间,所述锚体通过调节件带动第二套环挤压第一套环。
[0011]进一步,所述调节件为与锚体配合连接的螺母或者挤压锚具。
[0012]进一步,该锚固装置还包括用于密贴于岩体岩面的托盘,所述第一套环设在托盘与第二套环之间。
[0013]进一步,所述托盘与第一套环一体成型。
[0014]进一步,所述锚体为金属杆体或者由钢绞线制成的索体。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当岩体出现大变形时,锚体带动第二套环沿轴向运动并挤压第一套环,第二套环与切割件紧密接触,当第二套环与切割件之间的作用力大于第二套环的抗切割力时,第二套环被切割破坏并被压入第一套环的孔道,伸入岩体内的锚体长度加长,达到让压变形的效果,直到岩体能量释放后岩体对锚体产生的拉力降低至第二套环停止破坏为止;设计制造时,第二套环的抗切割力恒定,使得让压机构提供的阻力稳定。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包括锚体I及设在所述锚体I上的让压机构,所述让压机构包括设在依次套设于锚体I的第一套环2和第二套环3,所述第二套环3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环2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环2的朝向第二套环3的口部设有用于切割第二套环3的切割件(图中未示出);岩体9变形对所述锚体I产生轴向拉力时锚体I带动第二套环3挤压第一套环2,所述切割件挤压切割第二套环3并使得第二套环3逐渐进入第一套环2的孔道;本锚固装置既可以是锚杆结构,也可以是锚索结构,对应的锚体I既可以为金属杆体,也可以为由钢绞线制成的索体;锚体I伸入岩体9后以锚固剂实现锚固;第一套环2和第二套环3具有一定的长度,能够适应让压需要;切割件呈环状结构,能够将第二套环3的环壁破坏;当岩体9出现大变形时,锚体I带动第二套环3沿轴向运动并挤压第一套环2,第二套环3与切割件紧密接触,当第二套环3与切割件之间的作用力大于第二套环3的抗切割力时,第二套环3被切割破坏并被压入第一套环2的孔道,伸入岩体9内的锚体I长度加长,达到让压变形的效果,直到岩体9能量释放后岩体9对锚体I产生的拉力降低至第二套环3停止破坏为止;设计制造时,第二套环3的抗切割力恒定,使得让压机构提供的阻力稳定。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环3设有外螺纹部4 ;所述切割件通过切除外螺纹部4的螺纹而使得第二套环3进入第一套环2的孔道;外螺纹部4有利于控制第二套环3的抗切割力,而且便于切割件的切除,螺纹被切割除去后易于脱落,不会在第二套环3进入第一套环2孔道的过程中造成阻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环3与外螺纹部4 一体成型,即外螺纹部4是直接在第二套环3的外表面加工形成的,便于加工制造,同时提高第二套环3的结构强度;被剪切的外螺纹部4具有连续螺纹,由于锚体I受力为拉力,其约束方式为柔性约束,所以当螺纹部4被剪切时不会因剪切而产生冲击,使锚体I的长度因螺纹剪切有一定量的平稳增长,实现了让压的目的。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环3的朝向第一套环2的端部设有导向环5,所述导向环5的外径小于第一套环2的内径,并且所述导向环5同轴伸入第一套环2的孔道;在初始状态下,导向环5即处于第一套环2的孔道,从而对第二套环3具有定位作用;在进行让压时,导向环5的存在能够保证第二套环3沿正确的方向逐渐深入第一套环2的孔道,保证让压效果的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环3与导向环5 —体成型,即导向环5由第二套环3的端部向前延伸而成,使得第二套环3的前端具有凸台结构,同样于加工制造,提高第二套环3的结构强度。
[0023]本实施例中,该锚固装置还包括设在锚体I尾部用于调节预紧力的调节件6 ;所述第二套环3设在第一套环2与调节件6之间,所述锚体I通过调节件6带动第二套环3挤压第一套环2 ;使用时,锚体I的尾部位于锚孔外;所述调节件6可以为与锚体I配合连接的螺母或者挤压锚具;调节件6具有外锚固的效果,同时能够用于调节预紧力,该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套环3与调节件6相接触,其动力通过调节件6传递,有利于简化让压机构的结构;该锚固装置还包括用于密贴于岩体9岩面的托盘7,所述第一套环2设在托盘7与第二套环3之间;托盘7与第一套环2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当然,托盘7与第一套环2也可以一体成型,以简化本装置结构,降低加工制造成本。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让压式锚固装置,包括锚体及设在所述锚体上的让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压机构包括依次套设于锚体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环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环的朝向第二套环的口部设有用于切割第二套环的切割件;岩体变形对所述锚体产生轴向拉力时锚体带动第二套环挤压第一套环,所述切割件挤压切割第二套环并使得第二套环逐渐进入第一套环的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设有外螺纹部;所述切割件通过切除外螺纹部的螺纹而使得第二套环进入第一套环的孔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与外螺纹部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的朝向第一套环的端部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套环的内径,并且所述导向环同轴伸入第一套环的孔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环与导向环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锚固装置还包括设在锚体尾部用于调节预紧力的调节件;所述第二套环设在第一套环与调节件之间,所述锚体通过调节件带动第二套环挤压第一套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与锚体配合连接的螺母或者挤压锚具。8.根据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锚固装置还包括用于密贴于岩体岩面的托盘,所述第一套环设在托盘与第二套环之间。9.根据权利权要8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与第一套环一体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让压式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为金属杆体或者由钢绞线制成的索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让压式锚固装置,包括锚体及设在所述锚体上的让压机构,所述让压机构包括依次套设于锚体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环的内径,所述第一套环的朝向第二套环的口部设有用于切割第二套环的切割件;岩体变形对所述锚体产生轴向拉力时锚体带动第二套环挤压第一套环,所述切割件挤压切割第二套环并使得第二套环逐渐进入第一套环的孔道;本实用新型的让压式锚固装置,能够容许围岩大变形,增加的变形量大,并且让压构件提供的阻力稳定。
【IPC分类】E21D21/00, E02D5/74
【公开号】CN204677220
【申请号】CN201520321507
【发明人】宫良伟, 张明学
【申请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