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837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项实用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加快施工过程,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均采用湿喷法施工,回弹量较大,一次喷浆往往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拱部及超挖段需进行多次喷浆才能满足,且喷砼对操作工人及机械有一定要求。
[0003]湿喷法施工过程中:
[0004]1、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特别是水胶比带有随意性;湿喷的混凝土按生产工艺生产后运至湿喷机进行喷射,其配合比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喷混凝土的质量。
[0005]2、操作过程中空气中粉尘含量较高,施工环境较差,容易对施工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回弹模量大,同时可提高初支平整度和降低施工成本,以有效保证二衬施工过程中防水材料平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该结构包括可移动支架1、喷浆管2、液压杆3、弧形模板4、振动器5 ;弧形模板4由小弧形模板装配组装,各小弧形模板配合缝隙处填充有泡沫块;弧形模板4的表面为弧形结构,弧形模板4的半径与施工隧道半径相等;弧形模板4的内壁通过液压杆3与可移动支架I连接,各液压杆3沿弧形模板4的内壁均匀分布;喷浆管2设置在弧形模板4与混凝土湿喷机之间,混凝土湿喷机安装在可移动支架I上;振动器5设置在各液压杆3之间的弧形模板4上。
[0008]所述可移动支架I安装在铺设轨道上,可移动支架I与铺设轨道通过滚轮相配合。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初期支护的施工难度,通过设置可移动支架、喷浆管、液压杆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带来的粉尘污染,降低了施工污染;采用的结构能很好的保证二衬施工中防水材料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可移动支架,2、喷浆管,3、液压杆,4、弧形模板,5、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采用可移动式台架模版弧长可根据隧道设计半径确定,模板一般宽度为2m,模板厚1cm。工字钢采用20cm,液压杆采用5T,振动器振捣800W,喷浆管50mm,湿喷机采用JRD-PS800型混凝土湿喷机。
[0013]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采用模板共2米X 11块、工字钢(20#A200*100)长260米,液压杆12个,振捣器9台。
[0014]模板可拆卸式,可根据隧道内直径和高度调整尺寸,使用时注意模板固定牢靠,喷嘴是否堵塞。
[0015]具体实施步骤:
[0016]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模版尺寸。
[0017]2、采用液压杆加已固顶到设计标高,并用泡沫块对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
[0018]3、喷射配合比选定。
[0019]4、喷射适宜的厚度。
【主权项】
1.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可移动支架(I)、喷浆管(2)、液压杆(3)、弧形模板(4)、振动器(5);弧形模板(4)由小弧形模板装配组装,各小弧形模板配合缝隙处填充有泡沫块;弧形模板(4)的表面为弧形结构,弧形模板(4)的半径与施工隧道半径相等;弧形模板(4)的内壁通过液压杆(3)与可移动支架(I)连接,各液压杆(3)沿弧形模板(4)的内壁均匀分布;喷浆管(2)设置在弧形模板(4)与混凝土湿喷机之间,混凝土湿喷机安装在可移动支架(I)上;振动器(5)设置在各液压杆(3)之间的弧形模板(4)上;所述可移动支架(I)安装在预铺设轨道上,可移动支架(I)与预铺设轨道通过滚轮相配合。
【专利摘要】可移动式初期支护喷砼定型模板,弧形模板的表面为弧形结构,弧形模板的半径与施工隧道半径相等;弧形模板的内壁通过液压杆与可移动支架连接,各液压杆沿弧形模板的内壁均匀分布;喷浆管设置在弧形模板与混凝土湿喷机之间,混凝土湿喷机安装在可移动支架上;振动器设置在各液压杆之间的弧形模板上。可移动支架安装在铺设轨道上,可移动支架与铺设轨道通过滚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初期支护的施工难度,通过设置可移动支架、喷浆管、液压杆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带来的粉尘污染,降低了施工污染;采用的结构能很好的保证二衬施工中防水材料的平整性。
【IPC分类】E21D11/10
【公开号】CN204827477
【申请号】CN201520580678
【发明人】姜冲, 张志远
【申请人】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