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7475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填充框架,具体涉及一种容易接顶的新型沿空留巷巷旁填充框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多是由后框架、两侧的侧框架、及位于侧框架的上方和后框架的上方的活动框架组成,在填充过程中,所述活动框架可以调整高度;但是,由于填充过程中填充管的影响,填充后,上部接顶不充分,填充墙体和顶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间隙容易造成顶板在上部岩层压力下产生下沉甚至破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填充墙体与顶板留有间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
[0004]—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包括后框架和分别位于后框架两侧的相对放置的两个侧框架,所述两个侧框架与后框架相垂直;侧框架与后框架之间通过弹性皮带相连接;两个侧框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底座,侧框架的下端与底座之间均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底座远离侧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带有活塞杆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的上部。
[0005]优选的,所述液压千斤顶有多个。多个液压千斤顶可以同时作用,使侧框架多处同时受力,进而使侧框架转动,最终改变侧框架与顶板之间的距离。
[0006]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2/3高度处。液压千斤顶侧框架的接触点在侧框架2/3高位置,此时更加省力。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皮带的两端设置有挂钩,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侧框架和后框架上。通过两端带有挂钩的弹性皮带连接侧框架和后框架,连接过程简单方便。
[0008]优选的,侧框架的上方和后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活动框架。通过活动框架,可以将侧框架和后框架与顶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使侧框架转动角度减小。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当框架填充完毕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液压千斤顶,使侧框架以铰链为轴转动,使侧框架竖直,此时侧框架垂直高度增加,使侧框架与顶板接触紧密,通过上述方法使侧框架接顶充分,操作过程简单,接顶充分,使顶板下沉量进一步减小,而且在压力作用下,填充体更加密实,成型速度加快。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的左视图。
[0012]图2为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的正视图。
[0013]1、侧框架;2活动框架;3后框架;4底座;5弹性皮带;6液压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5]—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包括后框架3和分别位于后框架3两侧的相对放置的两个侧框架1,所述两个侧框架1与后框架3相垂直;侧框架1与后框架3之间由弹性皮带5相连接;两个侧框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底座,侧框架的下端与底座之间均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底座4远离侧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带有活塞杆的液压千斤顶6,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1的上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千斤顶6有多个。多个液压千斤顶6可以同时作用,使侧框架1多处同时受力,进而使侧框架1转动,最终改变侧框架1与顶板之间的距离。
[001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2/3高度处。液压千斤顶6与侧框架1的接触点在侧框架2/3高位置,此时更加省力。
[001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皮带5的两端设置有挂钩,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侧框架1和后框架3上。通过两端带有挂钩的弹性皮带5连接侧框架1和后框架3,连接过程简单方便。
[0019]进一步的,侧框架1的上方和后框架3的上方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活动框架2。通过活动框架2,可以减小侧框架1与顶板之间的距离,使侧框架1转动角度减小。
[0020]上述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所示:
[0021]第一步:放置好填充框架,调节好两侧活动框架2的水平夹角,将填充袋放置于填充框架中,开始往填充袋中注入填充体,待填充体达到一定高度无法继续往袋中注时,取出填充管;
[0022]第二部:启动两侧的液压千斤顶6,使侧框架1的上部向中间移动,直至侧框架1与顶板结合充分。
[0023]第三部:向后方拖拽填充框架进行下一阶段的填充工作。
[0024]上述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操作过程简单,接顶充分,可以使顶板下沉量进一步减小,而且在压力作用下,填充体更加密实,成型速度更快。
[002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包括后框架和分别位于后框架两侧的相对放置的两个侧框架,所述两个侧框架与后框架相垂直;其特征在于,侧框架与后框架之间通过弹性皮带相连接;两个侧框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底座,侧框架的下端与底座之间均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底座远离侧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带有活塞杆的液压千斤顶,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的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有多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2/3高度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皮带的两端设置有挂钩,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侧框架和后框架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侧框架的上方和后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活动框架。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沿空留巷巷旁易接顶填充框架,包括后框架和分别位于后框架两侧的相对放置的两个侧框架,侧框架的上方和后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活动框架,所述两个侧框架与后框架相垂直;侧框架与后框架之间通过弹性皮带相连接;两个侧框架的下端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在远离侧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的顶端顶接着侧框架的上部。当框架填充完毕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液压千斤顶,使侧框架以铰链为轴转动,使侧框架竖直,此时侧框架垂直高度增加,使侧框架与顶板接触紧密。上述填充框架,操作过程简单,接顶充分,顶板下沉量小,而且在压力作用下,填充体更加密实,成型速度加快。
【IPC分类】E21F15/00
【公开号】CN204984481
【申请号】CN201520450263
【发明人】史新帅, 宁建国, 王俊, 胡浩, 孙延贺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