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避难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484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避难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避难救生装置,尤其是适合井下发生事故后被困人员能快速进入避难室内并使室内外气体最小限度地交流的一种矿用避难室。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矿用避难室入口是按普通门设计的,开启面积大,开、关速度慢,密封性差,致使避难室外的有害气体较多地进入室内,室内有用气体较多地流失室外,影响了避难室的救生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矿用避难室,在避难室入口处设置两个气囊、入口门、合页、密封条、锁柄、锁紧柄、卡槽、卡紧槽、滑板,两个气囊充气后把入口处密封,室外人员拨开气囊从其夹缝中即可跨入避难室入口并通过滑板进入避难室内,当全部被困人员进入避难室内后关闭入口门,并通过密封条、锁紧柄、卡紧槽对避难室入口处密封,可最大限度地阻止外部有害气体进入避难室内和室内有用气体流失。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拖板、舱腔、入口门、密封条1、锁紧柄、合页1、合页I1、吊钩1、嘹望孔1、出口门、排气口、吊钩I1、拖孔1、卡槽、入口、轴、锁柄、拖孔I1、嘹望孔I1、管架1、滑板、气囊1、气囊I1、管架I1、嘹望孔II1、座椅1、降温除湿器、气体监测器、食品柜、储水箱、卫生间、拖孔II1、嘹望孔IV、通讯器材、净化器、供氧设备、供电设备、拖孔IV、气管、空压机、座椅I1、密封条I1、出口、座椅II1、卡紧槽、吊钩III组成,舱腔设置在拖板上,拖板设置拖孔1、拖孔I1、拖孔II1、拖孔IV,舱腔顶部设置吊钩1、排气口、吊钩I1、吊钩III,舱腔腔壁设置嘹望孔1、卡槽、入口、嘹望孔I1、嘹望孔II1、嘹望孔IV、出口、卡紧槽,舱腔内设置座椅1、降温除湿器、气体监测器、食品柜、储水箱、卫生间、通讯器材、净化器、供氧设备、供电设备、空压机、座椅I1、座椅III,舱腔入口设置入口门,合页1、合页II把入口门与舱腔外壁连接,转动入口门控制入口的开启与关闭,入口门设置密封条1、轴,轴内端垂直设置锁紧柄,轴外端垂直设置锁柄,锁紧柄与锁柄平行同方向,且可以轴为中心转动,入口设置气囊1、气囊II,气囊1、气囊II下端设置扇形滑板,气囊1、气囊II的上端与气管连通,气管设置在管架1、管架II上并与空压机连通,气囊1、气囊II充气后入口密封,舱腔外壁设置的卡槽与其内壁设置的卡紧槽同高度,卡紧槽内壁由上向下为斜度,关闭入口门,旋转锁紧柄,锁紧柄卡在卡紧槽上,舱腔入口封闭,当避难室闲置不用时,关闭入口门并旋转锁柄,锁柄卡在卡槽上,舱腔入口封闭;舱腔出口设置出口门,出口门设置密封条II,在被困人员未被施救时,出口门封闭。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被困人员进入避难室时,入口处两个充气气囊可随人的体形变化,内外气体流动间隙小,人员进室速度快,可最大限度地阻止外部有害气体进入避难室内和室内有用气体流失。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08]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09]图3是图1的左视图。
[0010]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0011]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
[0012]图中1.拖板,2.舱腔,3.入口门,4.密封条I,5.锁紧柄,6.合页I,7.合页II,8.吊钩I,9.嘹望孔I,10.出口门,11.排气口,12.吊钩II,13.拖孔I,14.卡槽,15.入口,16.轴,17.锁柄,18.拖孔II,19.嘹望孔11,20.管架1,21.滑板,22.气囊1,23.气囊11,24.管架11,25.嘹望孔III,26.座椅I,27.降温除湿器,28.气体监测器,29.食品柜,30.储水箱,31.卫生间,32.拖孔II 1,33.嘹望孔IV,34.通讯器材,35.净化器,36.供氧设备,37.供电设备,38.拖孔IV,39.气管,40.空压机,41.座椅11,42.密封条11,43.出口,44.座椅111,45.卡紧槽,46.吊钩 III。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1、图2、图3、图4、图5中:舱腔(2)设置在拖板(1)上,拖板(1)设置拖孔1(13)、拖孔11(18)、拖孔111(32)、拖孔IV(38),舱腔(2)顶部设置吊钩1(8)、排气口(11)、吊钩II
(12)、吊钩111(46),舱腔(2)腔壁设置嘹望孔1(9)、卡槽(14)、入口(15)、嘹望孔11(19)、嘹望孔III(25)、嘹望孔IV(33)、出口(43)、卡紧槽(45),舱腔(2)内设置座椅1(26)、降温除湿器(27)、气体监测器(28)、食品柜(29)、储水箱(30)、卫生间(31)、通讯器材(34)、净化器
(35)、供氧设备(36)、供电设备(37)、空压机(40)、座椅11(41)、座椅111(44),舱腔(2)入口
(15)设置入口门(3),合页1(6)、合页11(7)把入口门(3)与舱腔(2)外壁连接,转动入口门
(3)控制入口(15)的开启与关闭,入口门(3)设置密封条1(4)、轴(16),轴(16)内端垂直设置锁紧柄(5),轴(16)外端垂直设置锁柄(17),锁紧柄(5)与锁柄(17)平行同方向,且可以轴
(16)为中心转动,入口(15)设置气囊1(22)、气囊11(23),气囊1(22)、气囊II(23)下端设置扇形滑板(21),气囊1(22)、气囊II (23)的上端与气管(39)连通,气管(39)设置在管架I
(20)、管架11(24)上并与空压机(40)连通,气囊1(22)、气囊11(23)充气后入口(15)密封,舱腔(2)外壁设置的卡槽(14)与其内壁设置的卡紧槽(45)同高度,卡紧槽(45)内壁由上向下为斜度,关闭入口门(3),旋转锁紧柄(5),锁紧柄(5)卡在卡紧槽(45)上,舱腔(2)入口(15)封闭,当避难室闲置不用时,关闭入口门(3)并旋转锁柄(17),锁柄(17)卡在卡槽(14)上,舱腔(2)入口(15)封闭;舱腔(2)出口(43)设置出口门(10),出口门(10)设置密封条11(42),在被困人员未被施救时,出口门(10)封闭。
【主权项】
1.一种矿用避难室是由拖板(1)、舱腔(2)、入口门(3)、密封条1(4)、锁紧柄(5)、合页I(6)、合页11(7)、吊钩1(8)、嘹望孔1(9)、出口门(10)、排气口(11)、吊钩11(12)、拖孔1(13)、卡槽(14)、入口(15)、轴(16)、锁柄(17)、拖孔 11(18)、嘹望孔 11(19)、管架 1(20)、滑板(21)、气囊1(22)、气囊11(23)、管架11(24)、嘹望孔111(25)、座椅1(26)、降温除湿器(27)、气体监测器(28)、食品柜(29)、储水箱(30)、卫生间(31)、拖孔111(32)、嘹望孔IV(33)、通讯器材(34)、净化器(35)、供氧设备(36)、供电设备(37)、拖孔IV(38)、气管(39)、空压机(40)、座椅11(41)、密封条11(42)、出口(43)、座椅111(44)、卡紧槽(45)、吊钩111(46)组成,其特征是舱腔(2)设置在拖板(1)上,拖板(1)设置拖孔1(13)、拖孔II (18)、拖孔III (32)、拖孔IV(38),舱腔(2)顶部设置吊钩1(8)、排气口(11)、吊钩11(12)、吊钩111(46),舱腔(2)腔壁设置嘹望孔1(9)、卡槽(14)、入口(15)、嘹望孔II(19)、嘹望孔111(25)、嘹望孔IV(33)、出口(43)、卡紧槽(45),舱腔(2)内设置座椅1(26)、降温除湿器(27)、气体监测器(28)、食品柜(29)、储水箱(30)、卫生间(31)、通讯器材(34)、净化器(35)、供氧设备(36)、供电设备(37)、空压机(40)、座椅11(41)、座椅111(44),舱腔(2)入口(15)设置入口门(3),合页1(6)、合页II (7)把入口门(3)与舱腔(2)外壁连接,转动入口门(3)控制入口(15)的开启与关闭,入口门(3)设置密封条1(4)、轴(16),轴(16)内端垂直设置锁紧柄(5),轴(16)外端垂直设置锁柄(17),锁紧柄(5)与锁柄(17)平行同方向,且可以轴(16)为中心转动,入口(15)设置气囊I(22)、气囊11(23),气囊1(22)、气囊11(23)下端设置扇形滑板(21),气囊1(22)、气囊11(23)的上端与气管(39)连通,气管(39)设置在管架1(20)、管架11(24)上并与空压机(40)连通,气囊1(22)、气囊11(23)充气后入口(15)密封,舱腔(2)外壁设置的卡槽(14)与其内壁设置的卡紧槽(45)同高度,卡紧槽(45)内壁由上向下为斜度,关闭入口门(3),旋转锁紧柄(5),锁紧柄(5)卡在卡紧槽(45)上,舱腔(2)入口(15)封闭,当避难室闲置不用时,关闭入口门(3)并旋转锁柄(17),锁柄(17)卡在卡槽(14)上,舱腔(2)入口(15)封闭;舱腔(2)出口(43)设置出口门(10),出口门(10)设置密封条II (42),在被困人员未被施救时,出口门(10)封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矿用避难室,在避难室入口处设置两个气囊、入口门、合页、密封条、锁柄、锁紧柄、卡槽、卡紧槽、滑板,两个气囊充气后把入口处密封,室外人员拨开气囊从其夹缝中即可跨入避难室入口并通过滑板进入避难室内,当全部被困人员进入避难室内后关闭入口门,并通过密封条、锁紧柄、卡紧槽对避难室入口处密封,可最大限度地阻止外部有害气体进入避难室内和室内有用气体流失。
【IPC分类】E21F11/00
【公开号】CN205135699
【申请号】CN201520996146
【发明人】曹毅, 姜忠扬
【申请人】曹毅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