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934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吊扇的吊扇叶,尤指一种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
由于吊扇可使空气作大范围的对流,故效果优于一般的立式电扇,而即使室内已按装冷气,亦会配合使用吊扇,使冷空气得以吹拂至每一角落,因此,许多家庭或者公司行号会装设吊扇以加速空气对流。
目前,常用吊扇的基本型态是白天花板上悬挂一中空的中管,中管的底端再组装于吊扇的外罩壳,而外罩壳内是组装有一马达,另于马达的底面等分组装有数片如图5所示的吊扇叶架30,吊扇叶架30的其中一端为固定在马达(图中未示)底面的固定端31,由固定端31的其中一侧缘延伸一悬臂32,又于悬臂32的自由端设一略微倾斜一角度的托部33,吊扇叶片40即以螺栓固定于该托部33上,而由于每次在组装时皆需要将吊扇叶片以螺栓——地螺入结合,而造成组装时的不方便,而且当螺栓有点松动时,亦会造成扇叶松动的情形。
于是创作人着手设计一种安装方便、不会发生扇叶松动情形的吊扇扇叶设计,如台湾公告第225277号「吊扇扇叶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以下简称参考案),其是将现有的吊扇叶架与吊扇叶片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即可省略组装叶片的时间,且亦无吊扇叶片松动之虞。
但是,上述参考案虽具有其优点,但确衍生有强度不佳而容易变形的缺点,其原因是,吊扇扇叶的叶片部份为狭长形的薄板状,在吊扇旋转时必承受一定的风阻,但其却无适当提高强度设计,故容易产生变形。
所以,参考案的设计固然具有安装简便等优点,然而,其结构设计却具有强度不佳、容易变形而减短使用寿命的缺点。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案创作人即着手设计一种可以提高强度的吊扇叶,经多次试作终得效果卓越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提供一种强度佳的吊扇叶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其一端设有倾斜一角度的扁平状叶片部,叶片部的其中一端斜向上延伸一段弯曲的悬臂部,又于悬臂部未连接叶片部的该端设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部,于悬臂部及叶片部表面设以弧形突起的浮凸部,而吊扇叶内部对应于浮凸部则设有一道由悬臂部连通叶片部内部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是于吊扇叶的内部设以贯通的管道,以加强其强度,防止变形。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兹以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悬臂部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叶片部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吊扇叶架与吊扇叶片的外观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亦是一种将一般的吊扇叶片与吊扇叶架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单一的吊扇叶10,其一端设有倾斜一角度的扁平状叶片部11,叶片部11的其中一端并斜向上延伸一段弯曲的悬臂部12,又于悬臂部12未连接叶片部11的该端设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部13,该固定部13上并设有供螺栓穿过固定在马达底部的穿孔131。
而为了提高以塑胶一体成型的叶片部11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特别将悬臂部12以及叶片部11的结构作一特别的设计,请同时参阅
图1、2并配合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于悬臂部12及叶片部11表面设以弧形突起的浮凸部14,而吊扇叶10内部对应于浮凸部14则设有一道由固定部13开始,经过悬臂部12而向叶片部11内部延伸的管道15,该管道15于邻近叶片部11自由端端缘并呈封闭状。
而其成型方式则是在上、下模具合模以后,在欲成型固定部13的该端并设有一插入模穴内的注气管,而后注入约90%的塑胶料,再以高压气体经过注气管贯入模穴内部,将塑胶料往四周推送挤压,即形成中空的管道15。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以塑胶一体成型,且外侧面设有极缓和的浮凸部,内部则具有中空的管道,此种设计可以加强其强度,以防止塑胶制成的薄板状叶片部强度不佳容易变形的缺点,再者,浮凸部由于是以极为和缓的弧形凸起于表面,故不致产生太大风阻,而不会增加马达的耗能。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以在提高强度之下仍不致增加太大的风阻,其相比于现有产品具有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其一端设有倾斜一角度的扁平状叶片部,叶片部的其中一端斜向上延伸一段弯曲的悬臂部,又于悬臂部未连接叶片部的该端设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于悬臂部及叶片部表面设以弧形突起的浮凸部,而吊扇叶内部对应于浮凸部则设有一道由悬臂部连通叶片部内部的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强度的一体吊扇叶,其一端设有倾斜一角度的扁平状叶片部,叶片部的其中一端斜向上延伸一段弯曲的悬臂部,又于悬臂部未连接叶片部的一端设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部,于悬臂部及叶片部表面设以弧形突起的浮凸部,而吊扇叶内部对应于浮凸部则设有一道由悬臂部连通叶片部内部的管道。
文档编号F04D29/38GK2466400SQ0120070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9日
发明者陈碧琴 申请人:陈碧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