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121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领域中所用的抽油泵,属于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
背景技术
目前两层原油同时开采时的合采技术有三种形式,普通抽油泵合采、双泵分层合采和专用抽油泵合采。上述三种合采方式各自存在问题如下1、用普通抽油泵单泵分层合采,工艺简单,作业成本低,但应用的井下工具多,如需要抽油泵、定压配产器、密封器、丢手接头、封隔器、单流凡尔等,油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干扰,增产幅度较低;2、双泵分层合采,作业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应用的井下工具有两台管式泵、固定凡尔、空心抽油杆、层段开关、作业释放开关、球座、封隔器、筛管、丝堵等,虽然油层之间互不干扰,增产幅度较高,但是由于空心抽油杆内径太小,接箍为普通螺纹,因此两泵相距不能太远,同时封隔器以上不能采用筛管,使用受到井矿条件的限制;3、用专用抽油泵单泵分层合采工艺简单,作业成本低,但目前该种抽油泵单泵技术上不过关,(1)、防砂功能差,封隔器以上不能采用筛管,使用受到井矿的限制;(2)、固定凡尔罩的空间设计不合理,容易使凡尔磨损导致密封失灵;(3)、各部件之间连接处太多,即密封较多,容易导致密封失灵;(4)、泵内活动杆之间同轴度保证不好,上下两个柱不在一个心轴上,也会使柱塞在运动过程中受力不好,产生偏磨,导致泵的寿命缩短,由此这种结构的泵漏失量大,检泵周期短。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抽油泵在两层原油同时开采时层间存在干扰、使用条件受限及漏失量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可以解决两层原油同时开采层间存在干扰的问题,可实现控制主力油层产量,发挥非主力油层的生产潜力,达到合理开采各油层的目的。该泵具有可完全隔离油层的特点,使两层原油在同时开采时层间互不干扰,管柱简单,工艺可靠,漏失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包括下泵筒及下泵柱塞,下泵柱塞置于下泵筒的内壁,相连下泵柱塞的空心阀杆的上端置有分流阀,分流阀通过调心连杆相连上泵柱塞,上泵柱塞及空心阀杆外置有下端连有防砂罩的上泵筒,上泵筒与防砂罩之间且在下泵筒的顶端通过接头固定有2-6个凡尔均布的上固定阀。
上述的调心连杆的两端为球面状;上固定阀阀罩的流道槽由左、右两个圆柱面槽构成,左部圆柱面与竖直方向成9-11度角,右部圆柱面与竖直方向成34-36度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泵是在相连下泵柱塞的空心阀杆的上端置有分流阀,分流阀通过两端为球面状的调心连杆相连带总流阀的上泵柱塞,通过旋转调心连杆保证其水平分力为最小,动态调节调心连杆与柱塞的连接处受力状态,避免零件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疲劳损坏;上泵柱塞及空心阀杆外置有下端连有防砂罩的上泵筒,上泵筒与防砂罩之间且在下泵筒的顶端通过接头固定有2-6个凡尔均布的上固定阀,它为另一油层提供了进油通道,同时作为泵的一个开关,使泵内与该油层连通或隔离,该泵可完全隔离两油层,使两层原油在同时开采时层间互不干扰,管柱简单,工艺可靠,漏失量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附图2是附图1中部件4的局部放大图;附图3是附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上泵柱塞,2-分流阀,3-上泵筒,4-上固定阀,5-防砂罩,6-下泵柱塞,7-下泵筒,8-封隔器,9-下固定阀,10-下游动阀,11-接头,12-空心阀杆,13-调心连杆,14-总流阀,15-凡尔16-左部圆柱面,17-右部圆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包括下泵筒7及下泵柱塞6,下泵柱塞6置于下泵筒7的内壁,相连下泵柱塞6的空心阀杆12的上端置有分流阀2,分流阀2是下泵向泵供液的一个开关,它使两个进油通道完全隔离,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分流阀2通过两端为球面状的调心连杆13相连带总流阀14的上泵柱塞1,总流阀14是上泵筒3向抽油泵上部油管供液的一个开关,也是下泵筒7向抽油泵上部油管供液的一个开关;通过旋转调心连杆13保证其水平分力为最小,调节调心连杆13与上下泵柱塞(1,6)的连接处受力状态,避免由此引起“静不定”导致内部应力存在,过早导致上下泵柱塞(1,6)的疲劳损坏。同时减小了对上下泵柱塞(1,6)的同轴度要求,相应减小了安装难度;上泵柱塞1及空心阀杆12外置有下端连有防砂罩5的上泵筒3,防砂罩5可以避免砂卡引起的损泵现象;上泵筒3与防砂罩5之间且在下泵筒7的顶端通过接头11固定有2-6个凡尔均布的上固定阀4,该泵设计为4个凡尔为最佳效果方案;上固定阀4阀罩的流道槽由左、右两个圆柱面(16,17)槽构成,左部圆柱面16与竖直方向成9-11度角,右部圆柱面17与竖直方向成34-36度角,减小流道内液体流动的阻力;上固定阀4为另一油层提供了进油通道,同时作为泵的一个开关,使泵内与该油层连通或隔离,由于总流阀14的存在,使上固定阀4与上、下泵柱塞(1,6)外壁等零件之间产生密闭的环形空间。
在实际使用中上冲程时1、上泵过程总流阀14及分流阀2在油管内液柱作用下关闭,由于上泵柱塞1上行,上泵筒3内上固定阀4与上泵柱塞1、调心连杆13等的外壁之间的空腔变大,腔内压力变低,当该腔内压力低于上下班油层压力,上固定阀4打开,完成汲液过程。
2、下泵过程下泵柱塞6内下游动阀10由于液柱作用关闭。下泵柱塞6向上运动,与下泵筒7相连的泵内下固定阀9、下泵柱塞6之间的空腔变大,腔内压力降低,当该腔内压力低于下油层压力时,下固定阀打开,完成汲液过程。
下冲程时1、上泵过程由于上固定阀4为单流阀,具有单流性,此时上固定阀4关闭。上泵筒3内上固定阀4与上泵柱塞1及调心连杆13外壁之间的空腔由于上泵柱塞1下行而变小,腔内压力升高,当该腔内压力大于油管液柱压力时,总流阀14打开,腔内液体排出。
2、下泵过程由于下固定阀9也为单流阀,具有单流性,此时下固定阀9关闭。由于下泵柱塞6下行,下泵筒7内下固定阀9、下泵柱塞6之间的空腔压力升高,下游动阀10打开,液体通过下泵柱塞6、空心阀杆12的内孔流道打开分流阀2,分流阀2与总流阀14共同混合排液,完成排液过程。
此类合采泵的实施必须有油管锚定封隔器8的配套使用,封隔器8将上、下油层分开,即将管柱的重量完全挂在套管上,又能使上、下油层之间完全封闭。
该泵由于采用了上固定阀4,原油可以通过上固定阀4进入泵内,也可以通过空心阀杆12、调心连杆13进入泵内,通过分流阀2的设置使两个油道之间完全隔离,互不干扰,从而使一机单泵双层合采工艺适应性更强,管柱简单,工艺可靠,漏失量小。
权利要求1.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包括下泵筒(7)及下泵柱塞(6),下泵柱塞(6)置于下泵筒(7)内,其特征在于相连下泵柱塞(6)的空心阀杆(12)的上端置有分流阀(2),分流阀(2)通过调心连杆(13)相连带总流阀(14)的上泵柱塞(1),上泵柱塞(1)及空心阀杆(12)外置有下端连有防砂罩(5)的上泵筒(3),上泵筒(3)与防砂罩(5)之间且在下泵筒(7)的顶端通过接头(11)固定有2-6个凡尔均布的上固定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其特征在于调心连杆(13)两端面均为球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其特征在于上固定阀(4)阀罩的流道槽由左、右两个圆柱面(16,17)槽构成,左部圆柱面(16)与竖直方向成9-11度角,右部圆柱面(17)与竖直方向成34-36度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级差式双层分抽合采泵。解决了现有抽油泵在两层原油同时开采时层间存在干扰、使用条件受限及漏失量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相连下泵柱塞(6)的空心阀杆(12)的上端置有分流阀(2),分流阀(2)通过调心连杆(13)相连带总流阀(14)的上泵柱塞(1),上泵柱塞(1)及空心阀杆(12)外置有下端连有防砂罩(5)的上泵筒(3),上泵筒(3)与防砂罩(5)之间且在下泵筒(7)的顶端通过接头(11)固定有2-6个凡尔均布的上固定阀(4)。该泵具有可完全隔离油层的特点,使两层原油在同时开采时层间互不干扰,管柱简单,工艺可靠,漏失量小。
文档编号F04B47/02GK2703894SQ20042006690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0日
发明者曲海春, 葛乐清, 杨胡坤, 刘伟秋, 李金民, 张维玉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