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16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扇,尤其涉及一种具降低噪音特性的离心式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度发展,计算机产业的应用日渐普及,再加上网络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网络传输与数据运算,因此,需要更多的计算机设备,以提供足够的运算与处理能力。
由于集成电路的工艺改进,集成电路制作更为精致与复杂,各式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但因为复杂的电路将引发庞大电能的消耗,而这一些消耗的电能更造成设备温度的上升,并造成使用上一项严重的问题。
一般而言,电子设备尤其是计算机,为了能发挥最大的效能,热量快速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热量聚集在设备内部而无法实时散掉时,将使电子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使整个设备工作不正常,尤其是计算机系统更会因此而当机。
因此一般皆会在电子设备内部装设散热装置诸如散热风扇等,以帮助电子组件散热,而通常使用的散热风扇为轴流式及离心式风扇两种,其中离心式风扇其气体流动方向呈径向,或与轴垂直;当叶轮转动时,气体由叶轮中心进入,借由气体本身的离心力的作用获得能量,而由于气体是沿着叶片作辐射状流出,所以所产生的风压较高,故常用于阻力较大的系统中,又因其内流场十分复杂,流体进入叶轮中心后,随叶轮回转成径向,如此流体在叶轮内会产生回流(recirculation)、逆流(reversed flow)及流体分离(separation)的现象,使的叶轮内的流场变得复杂,并造成高度的噪音量,所以如能有效的降低噪音是本发明研究的重点。
请参阅图1至图3,为一般现有技术离心式风扇,如图所示包含有一外壳11及一扇轮13,其中该外壳11具有一壳座111及一盖体112,并分别于该壳座111及盖体112上开设有第一进口1111及第二进口1121,以及一出口12,且该第一进口1111中更具有数个助肋1122,而该扇轮13包含有一轮毂131及数个沿着轮毂131周围呈径向向外延伸的扇叶132,且该扇轮13枢设于该外壳11内于数个助肋1122上方。
而当上述的扇轮13转动时带动流体分别由第一进口1111、第二进口1121进入,经由扇叶132的作用成径向流动沿着外壳11内壁流动并朝出口12流出。
此种现有技术离心风扇在使用上有其问题存在,其外壳11的表面皆呈现平面的形式设计,只有在加强结构处增设补强的助肋1122,而当流体从第一进口1111及第二进口1121进入,经过扇叶132转动加速后径向向外射出时,由于该流体经过扇叶132其流动能增加,即速度加快,而增加速度后撞击外壳11,由于外壳11呈现平面的设计,其结构张力太弱,遇到流体撞击后容易产生震动,反而令噪音大增。
再者,由于风扇在运转时会产生各种频率的转动噪音,而此等噪音中尤其是窄频噪音容易透过平面的外壳传递出去,造成使用者的听觉对此等窄频噪音特别敏锐,而产生不舒适感。

发明内容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壳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单元的离心式风扇,借由凹凸单元减少噪音的传递及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的由至少一凸部及凹部搭配构成的凹凸单元,借以强化外壳表面的强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至少包含一外壳及一扇轮,该外壳内部形成有一腔室以容置该扇轮,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及数个沿着轮毂周围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表面设有凹凸单元,借由该凹凸单元以减少噪音的传递。
所述外壳的表面指外表面和/或内表面;该至少一凸部及凹部呈网格构形或呈平行构形分布;且该外壳与该凹凸单元为一体成形或可为独立单体的组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附图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以更深入的了解。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盖体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例的第二种式样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1外壳;111壳座;111第一进口;112盖体;1121第二进口;1122助肋;12出口;13扇轮;131轮毂;132扇叶;21外壳;211壳座;2111底板;2112侧板;2113第一进口;2114出口;2115助肋;212盖体;2121第二进口;22扇轮;221轮毂;222扇叶;23腔室;24凹凸单元;241凸部;242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附图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外壳21及一扇轮22,其中该扇轮22具有一轮毂221及数个沿着轮毂221周围向外径向延伸的扇叶222,而上述的外壳21具有一壳座211及一盖体212,该壳座211具有一底板2111,且沿着该底板2111周围设有侧板2112,并于该底板2111上开设有第一进口2113,于该侧板2112处开设有一出口2114,且该第一进口2113中设有数个助肋2115,该盖体212上开设有第二进口2121,且该盖体212与该壳座211的底板2111及侧板2112构成一腔室23,且所述的出口2114连通该腔室23。
上述该外壳21的底板2111及盖体212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凹凸单元24,该凹凸单元24具有至少一凸部241及一凹部242,且在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指外表面和/或内表面,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凸部241及凹部242构形呈网格状。
于组装时,将所述的扇轮22枢接于该腔室23内,再令该盖体212盖合于与底板2111相对的一侧的壳座211上,且所述的第一进口2113及第二进口2121正对该扇轮22。
续参阅图7所示,当扇轮22运转时,流体分别从第一进口2113及第二进口2121进入腔室23内,经过扇轮22转动加速后径向向外射出,再顺着腔室23内壁朝出口2114方向向外流出,借由该凹凸单元24的凸部241及凹部242,增强外壳21的表面结构强度及密度,当加速后的流体撞击外壳21内部时,外壳21表面不会产生震动,进而大幅降低噪音的产生,同时防止该扇轮22运转时所产生的窄频噪音透过外壳21表面传递出去,改善了现有技术平面的外壳将噪音传递出的缺点。
此外,所述的凹凸单元的凸部及凹部亦可构形成平行状(如图8),而该外壳与该凹凸单元可为一体成形或为独立单体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凡利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包含有一外壳及一扇轮,该外壳内部形成有一腔室以容置该扇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的表面设有凹凸单元,借由该凹凸单元以减少噪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凹凸单元是由至少一凸部及至少一凹部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部及凹部呈网格构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凸部及凹部呈平行构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开设有至少一出口连通该腔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表面为外表面和/或内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及数个沿着轮毂周围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扇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与该凹凸单元为一体成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与该凹凸单元为独立单体的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噪音的离心式风扇,其主要包含有一外壳、一扇轮及一凹凸单元,其中该扇轮具有一轮毂及数个沿着轮毂周围呈辐射状向外延伸的扇叶,该外壳内部形成有一腔室以容置所述的扇轮,且该外壳表面设有凹凸单元,该凹凸单元是由至少一凸部及凹部搭配组构而成,借由该凹凸单元以大幅减少噪音的传递。
文档编号F04D29/42GK1966997SQ20051011537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6日
发明者严润杰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