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604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地球温室效应,目前不但对制冷设备本身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制冷设备, 如空调器中使用的碳氢冷媒,比如R 290 (丙烷),也开展了研究。但是,由于碳氢冷媒具有 强燃烧性,而且,碳氢冷媒具有非常容易溶解在压缩机润滑油中的特性,因此对空调器的碳 氢冷媒封入量要尽量减少。想要减少对空调器的封入量,减少压缩机润滑油量是一个有效 的手段。但是在壳体内压为高压侧的旋转压缩机中,如果削减了润滑油量,就需要防止主轴 承、副轴承、气缸之间的两个固定面的气体泄漏。因为,润滑油量被削减后,主轴承、副轴承 和气缸之间形成的两个固定面的供油就会变得困难,壳体内部的高压气体经过固定面上较 小的间隙泄漏到气缸压缩腔中,会造成压缩机的性能和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能效比 高、安全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的旋转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压缩机构部和电机部 以及位于密闭壳体底部的润滑油,压缩机构部包括气缸、位于气缸中的气缸压缩腔、在气缸 压缩腔内作偏心运转的活塞、收纳于气缸压缩腔的滑片槽中的滑片、驱动活塞转动的偏心 曲轴以及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滑片的端部与活塞的外周相接,其结构特征是 主轴承与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槽,副轴承与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槽,以及分别向第一 油槽和第二油槽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该第一旁通孔同时连通第一油槽 和第二油槽,副轴承中设置有第一供油孔,该第一供油孔的一端与第一旁通孔相通,第一供 油孔的另一端与供油管的一端相通,供油管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内;或者,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该第一旁通孔同时连通第一油 槽和第二油槽,主轴承或副轴承中设置有第二供油孔,该第二供油孔的一端与第一旁通孔 相通,第二供油孔的另一端与偏心曲轴内的供油通道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该第一旁通孔同时连通第一油 槽和第二油槽,主轴承上设置有受油孔,该受油孔的开口朝向位于气缸上方的电机部,受油 孔与第一旁通孔相通。所述供油通道包括设置在偏心曲轴中的偏心曲轴纵孔和吸油管,偏心曲轴纵孔与 吸油管的一端相通,吸油管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内。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分别呈环状,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最小内径大于气缸 压缩腔的最大外径;第一油槽和/或第二油槽设置在气缸上的螺钉孔的内侧或外侧,或者, 第一油槽和/或第二油槽与螺钉孔相交。[0010]所述螺钉孔在与气缸的固定面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第一油槽和/或第二油槽 通过倒角相通。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压缩机构部和电机部以及位于密闭壳 体底部的润滑油,压缩机构部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中隔板、分别位于该两个气缸 中的气缸压缩腔、在两个气缸压缩腔内分别作偏心运转的活塞、分别收纳于两个气缸压缩 腔的滑片槽中的滑片、同时驱动活塞转动的偏心曲轴以及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 承,两个滑片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活塞的外周相接,其特征是主轴承与第一气缸之间设置有 第一油槽,副轴承与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槽,中隔板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之间分别 设置有第三油槽,以及分别向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第一气缸的 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第二气缸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 中隔板上设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的第二旁通孔,中隔板上设置第三供油孔,该第三 供油孔的一端与第二旁通孔相通,第三供油孔的另一端与偏心曲轴内的供油通道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第一气缸 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第二气缸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二油槽和第三油 槽,中隔板上设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的第二旁通孔,主轴承或副轴承上设置有第二 供油孔,该第二供油孔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第一旁通孔连通,或者,该第二供油孔的一端与 第二气缸的第一旁通孔连通,该第二供油孔的另一端与偏心曲轴内的供油通道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第一气缸 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第二气缸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二油槽和第三油 槽,中隔板上设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的第二旁通孔,主轴承上设置有受油孔,该受油 孔的开口朝向位于气缸上方的电机部,受油孔与第一气缸的第一旁通孔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的第一旁通孔,第一气缸 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一油槽和第三油槽,第二气缸的第一旁通孔连通第二油槽和第三油 槽,中隔板上设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的第二旁通孔,副轴承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孔,该 第一供油孔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第一旁通孔相通,第一供油孔的另一端与供油管的一端相 通,供油管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内。所述供油通道包括设置在偏心曲轴中的偏心曲轴纵孔和吸油管,偏心曲轴纵孔与 吸油管的一端相通,吸油管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内。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分别呈环状,第一油槽和/或第二油槽的最小内径大于 各自对应的第一气缸和/或第二气缸的气缸压缩腔的最大外径;第一油槽和/或第二油槽 设置在各自对应的第一气缸和/或第二气缸的螺钉孔的内侧或外侧,或者,第一油槽和/或 第二油槽与各自对应的第一气缸和/或第二气缸的螺钉孔相交。所述螺钉孔在与气缸的固定面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第一油槽和/或第二油槽 通过倒角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缸固定面、主轴承固定面、副轴承固定面或中隔板固定面上 设置油槽以及向油槽提供润滑油的供油装置,使各相邻的两个固定面上产生油膜,而无须 作大的设计变更就可以解决壳体内部的高压气体经由固定面泄漏到气缸压缩腔内的问题, 从而可以降低壳体内的润滑油封入量和冷媒封入量,压缩机的效能和安全性均被提高,契合了地球环保的主题,也容易在工业生产中引进并利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适用于单缸旋转压缩机,而且适用于双缸旋转压缩机,甚至 适用于多缸旋转压缩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能效比高、安全程度 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轴承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气缸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气缸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应用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旋转压缩机,2为密闭壳体,3为排气管,5为冷凝器,6为蒸发器,7为膨 胀阀,13为储液器,14为吸气管,15为排气孔,16为偏心曲轴,16a为偏心曲轴纵孔,17c为 主轴承螺旋槽,21为压缩机构部,22为电机部,23为气缸,23a为第一气缸,23b为第二气缸, 24为气缸压缩腔,25为主轴承,26为副轴承,27为螺钉,28为活塞,29为滑片,30a为第一油 槽,30b为第二油槽,30c为第三油槽,31为吸油管,33为润滑油,34为油池,36a为第一供油 孔,36b为第二供油孔,36c为第三供油孔,37为受油孔,38a为第一旁通孔,38b为第二旁通 孔,39为供油管,40为螺钉孔,41为倒角,43为中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旋转压缩机1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2内的压缩机构部21以及其上部配 置的电机部22组成。密闭壳体2的底部储存了润滑油33。压缩机构部21由气缸23、在其 气缸压缩腔24中进行偏心运转的活塞28、与该活塞28同步往复运动的滑片29、驱动活塞 28的偏心曲轴16、与该偏心曲轴滑动支撑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组成。在气缸压缩腔24中设置有滑片29和活塞28,偏心曲轴16插入主轴承25和副轴 承26中之后,与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在各自气缸23的上下平面部通过螺钉27进行固定。 这两个固定面分别称为固定面。通过上述组装完成的压缩机构部21和电机部22 —起被固定在密闭壳体2的内壁 上。其后,焊接上部壳体完成旋转压缩机1的组装。从排气管3封入的润滑油33储存在密 闭壳体2的底部形成的油池34中。搭载旋转压缩机1的制冷系统按从排气管3到冷凝器5、膨胀阀7、蒸发器6、储液 器13和吸气管14的顺序依次连接。从吸气管14被吸入气缸压缩腔24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5排到密闭壳体2中,密闭壳体2内的压力为与从气缸压缩腔24排出的压力相同的高压 侧。参见图2,为压缩机构部21的详图。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在与气缸23的各自固 定面上设置有呈环状的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这两个油槽通过气缸23上设置的第 一旁通孔38a连通,而且第一旁通孔38a与副轴承26中设置的第一供油孔36a连通。另外, 这两个油槽的横截面可以呈半圆状、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其横截面的面积可以 小至Ij 0. 5 2mm2。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分别呈环状,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的最小 内径大于气缸压缩腔24的最大外径;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可以根据需要而设 置在气缸23上的螺钉孔40的内侧或外侧,或者,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与螺钉 孔40相交。与第一供油孔36a相通的供油管39的下端开孔于润滑油33中。因此,第一油槽 30a和第二油槽30b通常与润滑油33连通,而且,这两个油槽的压力与密闭壳体2的内压相 当,为高压侧压力。参见图3,为配置在主轴承25上的第一油槽30a和第一旁通孔38a的详图。在这 里,气缸23的配置用虚线表示。主轴承25上设置有五个螺钉孔40,呈环状的第一油槽30a 大致配置在连接五个螺钉孔40的中心部的位置。主轴承25上的螺钉孔40在与气缸23的固定面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倒角41,通过螺 钉27将主轴承25与气缸23连接后,第一油槽30a不会被螺钉27割开,第一油槽30a通过 倒角41相连。配置在副轴承26上的第二油槽30b也是同样设置。在旋转压缩机中,通过位于上下的螺钉27紧固的主轴承25、副轴承26、气缸23的 两个固定面,不仅有各个零部件的离散度的影响,并且由于上述的紧固导致变形,以及压缩 机构部21焊接固定在密闭壳体2内壁上引起的变形,也会造成若干间隙。由于气缸压缩腔24的压力比密闭壳体2的压力低,通过上述固定面产生的间隙, 密闭壳体2内的高压气体会泄漏到气缸压缩腔24中。该泄漏的高压气体在气缸压缩腔24 中再次膨胀,不但导致压缩机的制冷量下降,还同时会增加耗电量,造成旋转压缩机的效率 下降。在以前的设计中,为解决这个课题,对密闭壳体2封入润滑油时要在主轴承和气 缸固定面附近、运行中的油面至少要在副轴承以上。因此,主轴承和副轴承以及气缸之间的 两个固定面间隙存有油膜,所以可以直接避免密闭壳体2内的高压气体会泄漏到气缸压缩 腔24中的问题。但是如图2所示,将密闭壳体2的润滑油封入量大幅削减到副轴承26的下面以下 时,就不能填满上述与固定面之间的间隙。但是,如第一实施例在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上 配置第一油槽30a、第二油槽30b以及对这些油槽进行供油的装置就可以解决上述课题。旋转压缩机1在运行中的时候,密闭壳体2和气缸压缩腔24之间会产生压差。这 时,主轴承25、副轴承26和气缸23的两个固定面如果有间隙的话,第一油槽30a或第二油 槽30b会降低。但这些第一油槽30a或第二油槽30b与油池34的润滑油33相通,所以经 过第一油槽30a或第二油槽30b的润滑油就能使固定面的间隙形成油膜密封。因此,如图2所示,对旋转压缩机1的润滑油封入量较少,即使是油面的高度不能到达副轴承26最下面的严酷条件下,只要供油管39的开口端在油池34中的话,也可以对 第一油槽30a、第二油槽30b提供润滑油33,从而可以防止通过固定面间隙对气缸压缩腔24 造成的气体泄漏。在这里,如果增加封入油量,允许油面的高度高于副轴承26的第一供油孔36a的 开孔位置,那么就可以省略供油管39。对于这种油面较高的情况,也允许废除第二油槽 30b,只向第一油槽30a供油。主轴承25或副轴承26上的第一油槽30a或第二油槽30b在配置时不一定要通过 螺钉孔40。该设计事例如图5和图6所示,该两个油槽既可以设置在螺钉孔40所在位置的 外侧,也可以设置在螺钉孔40所在位置的内侧。如图5所示,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中的至少一方可以配置在气缸23平面 部位。如果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呈圆环结构,那么该第一油槽30a和/或 第二油槽30b的车床加工就比较容易。但是,通过烧结合金可以在生产轴承的同时制造出 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比较合适时,也可以自由地设计第一油槽30a和/或第 二油槽30b。第二实施例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废除了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供油孔36a和供油管 39,配置了对副轴承26内部开孔的第二供油孔36b。第二供油孔36b的另一端与第二油槽 30b连通。在偏心曲轴纵孔16a的下端安装有吸油管31,该吸油管31借助旋转偏心曲轴16 的离心力从油池34将润滑油33上吸到偏心曲轴纵孔16a内部。该润滑油33润滑偏心曲 轴16的外周和两个轴承。从偏心曲轴纵孔16a内流入到第二供油孔36b的润滑油通过第 二油槽30b和第一旁通孔38a流入第一油槽30a中。参见图8,作为第一油槽30a的供油装置,在主轴承25的内部配备了第二供油孔 36b,可以达到和副轴承26的内部配置第二供油孔36b相同的作用和效果。这样,相对于第 一实施例直接在副轴承26中配置供油管39,从油池34向油槽供润滑油33的情况,第二实 施例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安装在偏心曲轴16下端的吸油管31上吸润滑油33,这在后面的第 四实施例的双缸旋转压缩机等也较容易应用。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第三实施例参见图9,配置了在主轴承25的上端且朝向电机部22的下侧开孔的受油孔37。受 油孔37与第一旁通孔38a的上端连通。通过偏心曲轴纵孔16a向主轴承25的内部供的润 滑油、通过主轴承螺旋槽17c从主轴承25的上端开口部滴下。受油孔37中储存的润滑油 向第一油槽30a供油、经过第一旁通孔38a也可以向第二油槽30b供油。其结果是第三实 施例可以达到和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第四实施例参见图10,为双缸旋转压缩机,压缩机构部包括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缸23b以及 中隔板43,中隔板43内设置有第三供油孔36c。中隔板43对应上述两个气缸各自的固定 面分别设置有第三油槽30c。在两个气缸和主轴承25与副轴承26的各个固定面上配置了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第三油槽30c通过第二旁通孔38b连接了第三供油孔36c。在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缸23b中设置的两个第一旁通孔38a连接了上述四个油 槽,其作用是从偏心曲轴纵孔16a向第三供油孔36c供给的润滑油可以分配到上述四个油 槽中去。从而可以对在第一气缸23a、第二气缸23b和中隔板43之间形成的固定面以及对 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的固定面供给润滑油,达到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而且,通过在中隔板43中设置第三供油孔36c,对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缸23b的 供油距离会变短,使润滑油的分配比较均勻。但是,如第二实施例所示,该供油孔也可以配 置在副轴承26或主轴承25上。从以上的第一实施例向油槽的供油方法有各种各样。比如,代替受油孔37,在主轴 承25或副轴承26的侧面开第二实施例所示的第二供油孔,该第二供油孔的一端连通在第 一油槽30a或者第二油槽30b上,该第二供油孔的另一端朝向密闭壳体2的内部开孔,然后 通过L状供油管的一端与该开孔端连接,该L状供油管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33内等的方 案都可以达到与以上实施例同等的作用效果。该技术方案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除了上述的设计方案外,还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进行结合,同 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因此,对油槽的供油装置方面不限于上述公开的手段,还可以在本发明的要点的 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例。从第一实施例到第四实施例所公开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与以往技术相比,其 封入油量大幅减少,油池34的油面也极度下降的条件下,也可以对气缸、主轴承、副轴承的 固定面、还有与中隔板的固定面进行润滑供油。因此,对于压缩机的封入油量不但可以得到削减、而且因封入油量太多而造成系 统吐油量增加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诸如R290这类容易与润滑油溶解的冷媒封入量也 可以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压缩机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权利要求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2)内的压缩机构部(21)和电机部(22)以及位于密闭壳体(2)底部的润滑油(33),压缩机构部(21)包括气缸(23)、位于气缸(23)中的气缸压缩腔(24)、在气缸压缩腔(24)内作偏心运转的活塞(28)、收纳于气缸压缩腔(24)的滑片槽中的滑片(29)、驱动活塞(28)转动的偏心曲轴(16)以及支撑偏心曲轴(16)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滑片(29)的端部与活塞(28)的外周相接,其特征是主轴承(25)与气缸(23)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槽(30a),副轴承(26)与气缸(23)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槽(30b),以及分别向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供油的供油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23)上 的第一旁通孔(38a),该第一旁通孔(38a)同时连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副 轴承(26)中设置有第一供油孔(36a),该第一供油孔(36a)的一端与第一旁通孔(38a)相 通,第一供油孔(36a)的另一端与供油管(39)的一端相通,供油管(39)的另一端开孔于润 滑油(33)内;或者,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23)上的第一旁通孔(38a),该第一旁通孔(38a)同 时连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主轴承(25)或副轴承(26)中设置有第二供油孔 (36b),该第二供油孔(36b)的一端与第一旁通孔(38a)相通,第二供油孔(36b)的另一端 与偏心曲轴(16)内的供油通道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设置在气缸(23)上的第一旁通孔(38a),该第一旁通孔(38a)同时 连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主轴承(25)上设置有受油孔(37),该受油孔(37) 的开口朝向位于气缸(23)上方的电机部(22),受油孔(37)与第一旁通孔(38a)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供油通道包括设置在偏心曲轴 (16)中的偏心曲轴纵孔(16a)和吸油管(31),偏心曲轴纵孔(16a)与吸油管(31)的一端 相通,吸油管(31)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3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 (30b)分别呈环状,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30b)的最小内径大于气缸压缩腔(24)的 最大外径;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设置在气缸(23)上的螺钉孔(40)的内 侧或外侧,或者,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与螺钉孔(40)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螺钉孔(40)在与气缸(23)的固 定面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倒角(41),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通过倒角(41)相iM o
6.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2)内的压缩机构部(21)和电机部(22)以 及位于密闭壳体(2)底部的润滑油(33),压缩机构部(21)包括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 缸(23b)以及中隔板(43)、分别位于该两个气缸中的气缸压缩腔、在两个气缸压缩腔内分 别作偏心运转的活塞、分别收纳于两个气缸压缩腔的滑片槽中的滑片、同时驱动活塞转动 的偏心曲轴(16)以及支撑偏心曲轴(16)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两个滑片的端部 分别与两个活塞的外周相接,其特征是主轴承(25)与第一气缸(23a)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槽 (30a),副轴承(26)与第二气缸(23b)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槽(30b),中隔板(43)与第一气缸 (23a)、第二气缸(23b)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油槽(30c),以及分别向第一油槽(30a)、第二 油槽(30b)和第三油槽(30c)供油的供油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2缸(23a)和第二气缸(23b)上的第一旁通孔(38a),第一气缸(23a)的第一旁通孔(38a)连 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三油槽(30c),第二气缸(23b)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二油槽 (30b)和第三油槽(30c),中隔板(43)上设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30c)的第二旁通 孔(38b),中隔板(43)上设置第三供油孔(36c),该第三供油孔(36c)的一端与第二旁通孔 (38b)相通,第三供油孔(36c)的另一端与偏心曲轴(16)内的供油通道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缸(23b)上的第一旁通孔 (38a),第一气缸(23a)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三油槽(30c),第二 气缸(23b)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二油槽(30b)和第三油槽(30c),中隔板(43)上设 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30c)的第二旁通孔(38b),主轴承(25)或副轴承(26)上设 置有第二供油孔(36b),该第二供油孔(36b)的一端与第一气缸(23a)的第一旁通孔(38a) 连通,或者,该第二供油孔(36b)的一端与第二气缸(23b)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该第 二供油孔(36b)的另一端与偏心曲轴(16)内的供油通道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缸(23b)上的第一旁通孔 (38a),第一气缸(23a)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三油槽(30c),第二气 缸(23b)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二油槽(30b)和第三油槽(30c),中隔板(43)上设置有 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30c)的第二旁通孔(38b),主轴承(25)上设置有受油孔(37),该 受油孔(37)的开口朝向位于气缸(23)上方的电机部(22),受油孔(37)与第一气缸(23a) 的第一旁通孔(38a)相通;或者,供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23a)和第二气缸(23b)上的第一旁通孔 (38a),第一气缸(23a)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一油槽(30a)和第三油槽(30c),第二 气缸(23b)的第一旁通孔(38a)连通第二油槽(30b)和第三油槽(30c),中隔板(43)上设 置有同时连通两个第三油槽(30c)的第二旁通孔(38b),副轴承(26)上设置有第一供油孔 (36a),该第一供油孔(36a)的一端与第二气缸(23b)的第一旁通孔(38a)相通,第一供油 孔(36a)的另一端与供油管(39)的一端相通,供油管(39)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3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供油通道包括设置在偏心曲轴 (16)中的偏心曲轴纵孔(16a)和吸油管(31),偏心曲轴纵孔(16a)与吸油管(31)的一端 相通,吸油管(31)的另一端开孔于润滑油(33)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油槽(30a)和第二油槽 (30b)分别呈环状,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的最小内径大于各自对应的第一 气缸(23a)和/或第二气缸(23b)的气缸压缩腔的最大外径;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 油槽(30b)设置在各自对应的第一气缸(23a)和/或第二气缸(23b)的螺钉孔(40)的内 侧或外侧,或者,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与各自对应的第一气缸(23a)和/ 或第二气缸(23b)的螺钉孔(40)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螺钉孔(40)在与气缸的固定面 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倒角(41),第一油槽(30a)和/或第二油槽(30b)通过倒角(41)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压缩机构部和电机部以及位于密闭壳体底部的润滑油,压缩机构部包括气缸、位于气缸中的气缸压缩腔、在气缸压缩腔内作偏心运转的活塞、收纳于气缸压缩腔的滑片槽中的滑片、驱动活塞转动的偏心曲轴以及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滑片的端部与活塞的外周相接,主轴承与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一油槽,副轴承与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二油槽,以及分别向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供油的供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适用于单缸旋转压缩机,而且适用于双缸旋转压缩机,甚至适用于多缸旋转压缩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能效比高、安全程度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C18/356GK201714669SQ2010202175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小津政雄, 高斌 申请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