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403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高效化一直是压缩机设计追求的目标,旋转压缩机的活塞在气缸内随曲轴一起转 动并压缩冷媒,活塞端面和轴承之间的间隙问题直接影响这压缩机的能效当间隙过大时 泄露就会增加,但减小间隙又给加工和装配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于做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气体泄露 量少、压缩机的制冷量高、适用范围广的旋转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构部,电机与压缩 机构部中的曲轴相接,该压缩机构部包括气缸、收纳在气缸内的活塞、通过偏心轴驱动活塞 作偏心转动的曲轴以及支撑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主轴承和副轴承设置在气缸上,活塞 的端面与主轴承、副轴承位于气缸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其结构特征是主 轴承朝向气缸内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副轴 承朝向气缸内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所述主轴承的材料为灰铸铁或粉末冶金件;和/或,所述副轴承的材料为灰铸铁 或粉末冶金件。所述被膜的组成为(Mn,Fe)5H2 (P04) 4 4H20。所述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前及抛光后的磷化层的膜厚均保持在2 u m 以上。所述活塞与第一表面的间距为6 20 ii m ;和/或,活塞与第二表面的间距为6 20 u m。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构部,电机与压缩机构部中的曲轴 相接,该压缩机构部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位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的中隔 板,第一活塞设置在第一气缸内,第二活塞设置在第二气缸内,曲轴分别与第一活塞、第二 活塞相接,用于支撑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上,第一活塞 的端面与主轴承、中隔板位于第一气缸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第二活塞的 端面与副轴承、中隔板位于第二气缸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其结构特征是 主轴承朝向第一气缸内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 或,中隔板朝向第一气缸内的第三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 /或,中隔板朝向第二气缸内的第四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 和/或,副轴承朝向第二气缸内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 层。所述主轴承、副轴承和/或中隔板的材料为灰铸铁或粉末冶金件。[0011 ]所述被膜的组成为(Mn,Fe) 5H2 (P04) 4 4H20。所述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前及抛光后的磷化层的膜厚均保持在2 ym 以上。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一表面的间距为6 20 y m ;和/或,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三表面 的间距为6 20 y m ;禾口 /或,所述第二活塞与第四表面的间距为6 20 y m ;禾口 /或,所述 第二活塞与第二表面的间距为6 20iim。本实用新型将主轴承和/或副轴朝向气缸内的平面进行磷酸锰被膜处理;经磷酸 锰被膜处理后将在主轴承和/或副轴承的表面形成一层磷化层,由于磷化层为疏松多孔层 结构,其具有减小间隙和优化油封效果的多重作用,下面对其作用做一个解释。由于磷化层为疏松层,初期装配时,活塞的端面与主轴承和/或副轴的表面的间 隙可以相对较小,当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磷化层将被磨合掉,使得间隙以一种自适 应的状态增大,增大到接近无磷化层的装配间隙,满足活塞的自由运动;但是由于是磨合自 适应的放大,因此在一些波谷的地方仍然有磷化层存在,如此,则实际泄露的间隙还是有所 减小,故气体的泄露量减小;另外,由于磷化层是多孔结构,压缩机中有冷冻机油,多孔结构 会富含冷冻机油,这样活塞端面与轴承表面接触的油增多,油膜增厚,油膜增厚将有利于密 封,可进一步减小泄露,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单缸旋转压缩机,而且还适用于双缸或多缸旋转压缩机, 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气体泄露量少、压缩机的制冷量高和适用范 围广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轴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壳体,2为电机,3为压缩机构部,4为曲轴,5为气缸,5. 1为第一气缸,
5.2为第二气缸,6. 1为主轴承,6. 2为副轴承,6. 11为第一表面,6. 21为第二表面,7为活 塞,8为中隔板,8. 11为第三表面,8. 12为第四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4,本旋转压缩机,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部3,电机2与 压缩机构部3中的曲轴4相接,该压缩机构部3包括气缸5、收纳在气缸内的活塞7、通过偏 心轴驱动活塞7作偏心转动的曲轴4以及支撑曲轴4的主轴承6. 1和副轴承6. 2,主轴承
6.1和副轴承6. 2设置在气缸5上,活塞7的端面与主轴承6. 1、副轴承6. 2位于气缸5内 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主轴承6. 1朝向气缸5内的第一表面6. 11上设置有经 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副轴承6. 2朝向气缸5内的第二表面6. 2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本实施例中的被膜组成是(Mn,Fe) 5H2 (P04) 4 4H20。主轴承6. 1和副轴承6. 2的 材料是灰铸铁或粉末冶金件。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前及抛光后的磷化层的膜厚均保持在2 ym以 上。换句话说,就是第一表面6. 11和/或第二表面6. 21经过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 磷化层的膜厚在抛光前及抛光后均保持在2 y m以上。上述的活塞7与第一表面6. 11的间距L为6 20 ii m ;和/或,活塞7与第二表 面6. 21的间距L为6 20 ii m。换句话说,就是,主轴承6. 1或副轴承6. 2朝向气缸5内的 平面进行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其气缸5内的活塞7端面与主轴承6. 1或副轴承6. 2的表面 的装配间隙比未被膜处理时相对较小,最终两端的实际间隙和为6 20y。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既可以只仅仅运用于主轴承6. 1,也可以只仅仅运用 于副轴承6. 2,还可以同时运用于主轴承6. 1和副轴承6. 2,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实施例参见图5,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部3,电机2与压缩 机构部3中的曲轴4相接,该压缩机构部3包括第一气缸5. 1、第二气缸5.2以及位于第一 气缸5. 1和第二气缸5. 2之间的中隔板8,第一活塞7. 1设置在第一气缸5. 1内,第二活塞
7.2设置在第二气缸5. 2内,曲轴4分别与第一活塞7. 1、第二活塞7. 2相接,用于支撑曲轴 4的主轴承6. 1和副轴承6. 2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5. 1和第二气缸5. 2上,第一活塞7. 1的 端面与主轴承6. 1、中隔板8位于第一气缸5. 1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第二 活塞7. 2的端面与副轴承6. 2、中隔板8位于第二气缸5. 2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 滑动,主轴承6. 1朝向第一气缸5. 1内的第一表面6. 1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 成的磷化层;和/或,中隔板8朝向第一气缸5. 1内的第三表面8. 1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 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中隔板8朝向第二气缸5. 2内的第四表面8. 12上设置 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副轴承6. 2朝向第二气缸5. 2内的第二表 面6. 2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主轴承6. 1、副轴承6. 2和/或中隔板8的材料为灰铸铁或粉末冶金件。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前及抛光后的磷化层的膜厚均保持在2 ym以 上。被膜的组成为(Mn,Fe)5H2(P04)4.4H20。第一活塞7. 1与第一表面6. 11的间距为6 20iim。第一活塞7. 1与第三表面
8.11的间距为6 20 iim。第二活塞7. 2与第四表面8. 12的间距为6 20 iim。第二活塞 7. 2与第二表面6. 21的间距为6 20 y m。简单说,就是主轴承或副轴承及中隔板8朝向 第一气缸或第二气缸内的表面进行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其位于第一气缸或第二气缸内的活 塞端面与主轴承或副轴承的表面及中隔板的表面的装配间隙比未被膜处理时相对较小,最 终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的两端实际间隙和为6 20y。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部(3),电机(2)与压缩机 构部(3)中的曲轴(4)相接,该压缩机构部(3)包括气缸(5)、收纳在气缸内的活塞(7)、通 过偏心轴驱动活塞(7)作偏心转动的曲轴(4)以及支撑曲轴(4)的主轴承(6. 1)和副轴承 (6. 2),主轴承(6. 1)和副轴承(6. 2)设置在气缸(5)上,活塞(7)的端面与主轴承(6. 1)、副 轴承(6.2)位于气缸(5)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其特征是主轴承(6. 1)朝 向气缸(5)内的第一表面(6. 1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 副轴承(6.2)朝向气缸(5)内的第二表面(6.2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 磷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主轴承(6.1)的材料为灰铸铁或 粉末冶金件;和/或,所述副轴承(6.2)的材料为灰铸铁或粉末冶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被膜的组成为(Mn, Fe) 5H2 (P04) 4 4H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 光前及抛光后的磷化层的膜厚均保持在2 y 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塞(7)与第一表面 (6. 11)的间距(L)为6 20 y m ;和/或,活塞(7)与第二表面(6. 21)的间距(L)为6 20 u m。
6.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2)和压缩机构部(3),电机(2)与压缩机 构部(3)中的曲轴(4)相接,该压缩机构部(3)包括第一气缸(5. 1)、第二气缸(5.2)以及 位于第一气缸(5. 1)和第二气缸之间的中隔板(8),第一活塞(7. 1)设置在第一气缸(5. 1) 内,第二活塞(7.2)设置在第二气缸(5.2)内,曲轴(4)分别与第一活塞(7. 1)、第二活塞 (7. 2)相接,用于支撑曲轴(4)的主轴承(6. 1)和副轴承(6. 2)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5. 1) 和第二气缸(5.2)上,第一活塞(7. 1)的端面与主轴承(6. 1)、中隔板(8)位于第一气缸 (5. 1)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第二活塞(7.2)的端面与副轴承(6. 2)、中隔 板(8)位于第二气缸(5.2)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其特征是主轴承(6. 1) 朝向第一气缸(5. 1)内的第一表面(6. 1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 和/或,中隔板(8)朝向第一气缸(5. 1)内的第三表面(8. 1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 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中隔板(8)朝向第二气缸(5.2)内的第四表面(8. 12)上设 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副轴承(6. 2)朝向第二气缸(5. 2)内的 第二表面(6.21)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主轴承(6.1)、副轴承(6.2)和/ 或中隔板(8)的材料为灰铸铁或粉末冶金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被膜的组成为(Mn, Fe) 5H2 (P04) 4 4H2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被膜处理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 光前及抛光后的磷化层的膜厚均保持在2 y 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活塞(7.1)与第一 表面(6. 11)的间距(L)为6 20 ii m ;和/或,所述第一活塞(7. 1)与第三表面(8.11)的间距(L)为6 20i!m;和/或,所述第二活塞(7.2)与第四表面(8.12)的间距(L)为6 20i!m; 和/或,所述第二活塞(7. 2)与第二表面(6. 21)的间距(L)为6 20 y m。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压缩机构部,电机与压缩机构部中的曲轴相接,该压缩机构部包括气缸、收纳在气缸内的活塞、通过偏心轴驱动活塞作偏心转动的曲轴以及支撑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主轴承和副轴承设置在气缸上,活塞的端面与主轴承、副轴承位于气缸内的端面分别呈间隙接触且相对滑动,主轴承朝向气缸内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和/或,副轴承朝向气缸内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经过磷酸锰被膜处理后形成的磷化层。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单缸旋转压缩机,而且还适用于双缸或多缸旋转压缩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气体泄漏量少、压缩机的制冷量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C29/00GK201779023SQ20102053077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华明 申请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