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79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压泵结构,尤指一种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改良活塞与 连杆间的组装结构,由此降低组装成本,增添结构组装的方便性及使用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一种喷雾器的加压泵结构,请配合参阅图6、图7所示,其包含一唧筒50、一 活塞件60以及一连杆70,该唧筒50内部形成一中空容室51,且于底端周缘壁轴向设有一 开槽52,一活塞件60配合容设于唧筒50内,该活塞件60内部设有一组结部61,且该组结 部61往两侧分别延伸有二卡掣柱611,另于卡掣柱611相对的活塞件60壁缘分别穿设有透 孔62,一连杆70由二相互卡嵌组设的卡合件71组设而成,且卡合件71两端分别形成夹合 部711,其连杆70的一侧配合与曲柄72连结,而另一侧则配合与活塞件60的组结部61组 装连结;当连杆70与活塞件60组装时,其先将一侧微夹合于曲柄72侧,将另一侧置入活塞 件60内并分别邻靠于组结部61的卡掣柱611侧边,再配合工具由活塞件60外壁透孔62 穿入顶靠,用来将卡合件71以夹合部711与组结部61的卡掣柱611夹合固定。[0003]其结构的使用,续请参阅图8、图9所示,该连杆70后侧连结的曲柄72连结有一作 动杆体73,由该作动杆体73的作动达到加压使用的状态,当作动使用时,其曲柄72即会被 连动通过唧筒50的开槽,并推动连杆70使活塞件60于唧筒50内往复来回作动,用来达到 加压作动的状态。[0004]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缺点之处,主要原因归如下[0005]一、其现有的活塞件60受连杆70连动而往复作动时,因连杆70较短造成连动时 必须通过唧筒50外壁的开槽52而进入容室51内,当加压的往复作动时,其连杆70及曲柄 72处容易与活塞件60抵碰而影响滑移作动的顺畅度,进而使活塞件60作动时产生倾摆而 刮伤、破坏唧筒50的容室51内壁,无法有效达到止密效果,故具有药液由缝隙流出的疑虞。[0006]二、其连杆70的曲柄72是先与二卡合件71的一端嵌合,再将卡合件71另一端与 活塞件60的组结部61夹合组装,其卡合件71必须先置入活塞件60内并邻靠于组结部61 的卡掣柱611两侧,再配合工具由透孔62穿入顶靠达到夹合固设的状态,而造成结构组装 的不便,且因透孔62的设置,令活塞件60于唧筒50内加压作动时,其润滑油即会直接由透 孔62流出,造成润滑油无法添加而降低滑动位移的顺畅度,形成加压作动的不顺。实用新型内容[0007]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 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唧 筒,该唧筒内部环设界定一容室,且于底侧开通形成一开口,而上段部与容室贯穿相通有若 干通口 ;一活塞,该活塞由唧筒开口进入配合容设于容室内,其外缘环设有若干油槽,另配 合套有止漏套环及0型环,而活塞内部形成有内螺纹的组结部,以及;一连杆,该连杆为一加长的杆体,其两端分别形成连接部,并分别配合一轴栓与一连结件及一曲柄连结组装,该连结件另一端形成外螺纹的连接端配合与活塞内具内螺纹的组结部组设,而曲柄另一端则与加压杆体组装连动。[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该连动活塞的连杆形成加长的杆体,当使用者由加压杆体作动时,其连杆作动的偏摆角度较小而形成直上直下的推拉作动,以避免连杆抵碰活塞而造成位移行程受到干涉,增添位移作动的顺畅度,亦防止活塞摇晃而摩擦容室11内壁形成裂缝,具使用的实用性及安全性;(二)其连杆于一端另枢设有一连结件与活塞组装连结,且该连结件的连接端是以螺锁方式与活塞的组结部组装连结,以增添活塞与连杆组设的方便性,亦减少结构组成的成本。


[OO10] 图l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OO11]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OO12]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OO13]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OO14]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OO15] 图6是为现有的分解图。[OO16] 图7是为现有的剖视图。[OO17] 图8是为现有的上推作动示意图。[OO18] 图9是为现有的下拉作动示意图。[OO1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0] 本实用新型部分[0021] la0筒…一lo容室…一ll[0022] 开口…一12通口…一13[0023] 活塞…一20油槽…一2l[0024] 止漏套环一220 环…23[0025] 组结部…24[0026] 连杆…一30连接部…3l[0027] 轴栓…一32连结件…33[0028] 连接端…33 l曲柄…一34[0029] 加压杆体一35[0030] 喷雾器…40储压室…4l[0031] 现有部分[0032] la0筒…一50容室…一5 l[0033] 开槽…一52[0034] 活塞件…60组结部…6l[0035] 卡掣柱…6l l透孑L…一62[0036] 连杆…一70卡合件…7 l---[0037] 夹合音I 71 l曲柄…一72[0038]作动杆体一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0040]首先,先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唧筒 10、一活塞20以及一连杆30,该唧筒10内部环设界定一容室11,且于底侧开通形成一开口 12,而上段部与容室贯穿相通有若干通口 13,一活塞20由唧筒10开口进入配合容设于容室 11内,其外缘环设有若干油槽21,另配合套有止漏套环22及0型环23,而活塞20内部形成 有内螺纹的组结部对,一连杆30为一加长的杆体,其两端分别形成连接部31,并分别配合 一轴栓32与一连结件33及一曲柄34连结组装,且连结件33及曲柄34可于连杆30两端 偏摆作动,其连结件33另一端形成外螺纹的连接端331配合与活塞20内具内螺纹的组结 部M连接组装,而曲柄34另一端则是与加压杆体35组装连动。[0041]其结构的组成,再请参阅图2、图3所示,该连杆30两端分别枢设有连结件33及曲 柄34,其连结件33以另一侧的连接端331与活塞20的组结部M组装固定,使连杆30与活 塞20组装形成连动,而活塞20配合容设于唧筒10的容室11内,其唧筒10配合固设于喷 雾器40内,并于上端的通孔处与内部储压室41组装连结如图5所示,由上述结构,用来构 成一种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0042]其结构的实际使用状态,续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该喷雾器40使用时,必须 加压使药液进入储压室41,当喷洒使用时,由压力的施放而使内部药液受挤压而达到喷洒 使用的状态,而欲加压时,由喷雾器侧边延伸的加压杆体35偏摆作动,以连动曲柄34使连 杆30上、下形成推拉作动,由此让活塞20受连杆30连动而于唧筒10的容室11内上、下滑 移作动,可将药液持续由唧筒10的通口 13送至储压室41内,达到内部压力的储存,以供喷 洒使用的压力输出。[0043]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该连动活塞20的连杆30形 成加长的杆体,当使用者由加压杆体35作动时,其连杆30作动的偏摆角度较小而形成直上 直下的推拉作动,以避免连杆30抵碰活塞20而造成位移行程受到干涉,增添位移作动的顺 畅度,亦防止活塞20摇晃而摩擦容室11内壁形成裂缝,具使用的实用性及安全性;(二)其 连杆30于一端另枢设有一连结件33与活塞20组装连结,且该连结件33的连接端331是 以螺锁方式与活塞20的组结部M组装连结,以增添活塞20与连杆30组设的方便性,亦减 少结构组成的成本。[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符 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唧筒,该唧筒内部环设界定一容室,且于底侧开通形成一开口,而上段部与容室贯穿 相通有若干通口;一活塞,该活塞由唧筒开口进入配合容设于容室内,其外缘环设有若干油槽,另配合套 有止漏套环及0型环,而活塞内部形成有内螺纹的组结部,以及;一连杆,该连杆为一加长的杆体,其两端分别形成连接部,并分别配合一轴栓与一连结 件及一曲柄连结组装,该连结件另一端形成外螺纹的连接端配合与活塞内具内螺纹的组结 部组设,而曲柄另一端则是与加压杆体组装连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喷雾器加压泵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唧筒、一活塞以及一连杆,一活塞是由唧筒开口进入配合容设于容室内,其内部形成有内螺纹的组结部,一连杆长度是与唧筒内部容室作动路径形成等同尺寸,其两端分别形成连接部,并分别配合一轴栓组设有一连结件及一曲柄,其连结件另一端形成外螺纹的连接端配合与活塞连接组装,由此增添活塞与连杆组设的方便性,亦减少结构组成的成本,亦可避免连杆抵碰活塞而造成位移行程受到干涉,即防止活塞摇晃摩擦容室内壁,增添上下位移作动的顺畅度,有效延长活塞及唧筒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4B53/14GK201815417SQ2010205714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
发明者巫瑞昌 申请人: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