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260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由于在喷出过程结束时残留在在气缸室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的喷出口内的高压气体在进行下一压缩过程时返回气缸室内再次膨胀所产生的振动、噪音等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例如在气缸室被叶片分隔成低压室和高压室的回转式压缩机中,伴随着压缩机构的动作,一边低压室转换为高压室的同时高压室转换为低压室,一边同时进行在低压室的吸入过程、在高压室的压缩过程和喷出过程,由此进行低压气体的压缩和高压气体的喷出。在该回转式压缩机中,当喷出过程结束时残留在喷出口内的高压气体返回在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为低压的气缸室再次膨胀,就会在喷出口附近激起很大的压力脉动。 于是,提出了具备抑制伴随着该压力脉动所产生的振动、噪音等的机构的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回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在压缩机构的吸入口被活塞关闭的吸入完全切断后的那一时刻,从朝着气缸室敞开的高压通路向气缸室注入高压流体的高压流体注入机构。而且,在该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设置有高压流体注入机构,该高压流体注入机构,通过由高压流体(高压机油)撞击在形成为在密闭状态的气缸室内再次膨胀而产生了高频脉动的气体,来使高频脉动和高压压力相互干涉以抑制高频脉动。由此降低了由于高频脉动引起的振动、噪音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8-219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_但是,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因为高压流体注入机构不总是朝着密闭的气缸室敞开,所以不容易缩小供油量,有可能出现高压机油过多地进入刚完全切断吸入后的低压气缸室中的不良现象。这是因为若是所述结构,则容易受到压差影响之故。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在喷出过程结束时残留在压缩机构喷出口中的高压气体在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了低压气缸室中再次膨胀而产生振动、噪音等,而且能够防止向气缸室内注入过多的机油。-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一种回转式压缩机为前提,其为高压拱顶式,包括机壳10和设置在该机壳10内、在气缸室25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0,在该压缩机构20中设置有喷出口 21b,该喷出口 21b安装有在喷出过程中打开而从该喷出过程结束时到下一压缩过程的那段时间内被关闭的喷出阀28a,在喷出过程中从该喷出口 21b喷出的高压气体经机壳10内的空间喷向该机壳10外。而且,所述回转式压缩机是以包括在从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将贮存在所述机壳10底部的润滑油供给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的供油通路40 为特征的。该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是通过压缩机构20动作,低压气体被压缩变成高压气体。 而且,在喷出过程中从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向压缩机机壳10内喷出而使得该机壳10 内空间中充满了高压气体,但也从该机壳10向外部流出。在将该回转式压缩机使用到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循环的压缩冲程的情况下,制冷剂经过冷凝冲程、膨胀冲程及蒸发冲程后,再次被吸入压缩机构20压缩。回转式压缩机,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气缸室25重复着容积增大动作和容积缩小动作。而且,在气缸室25容积增大时吸入制冷剂,而气缸室25容积缩小时压缩制冷剂喷出。在此,本发明的压缩机构20动作中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供油。而且,在压缩机构20喷出过程结束时喷出口 21b被喷出阀28a封闭,所以在压缩过程开始以前成为一种机油残留在该喷出口 21b内的状态。为此,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因此,即便是气缸室25变成低压压缩过程开始了机油也不膨胀,也可抑制脉动的产生。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过程的中途到喷出过程结束的那段时间内向所述喷出口 21b的内部供油为特征的。该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喷出过程结束时喷出口 21b内流入机油的状态。为此,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因此,即便是气缸室25成为低压下一压缩过程开始,也可抑制脉动产生。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之间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为特征的。该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是喷出过程结束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因此,即便是气缸室25变成低压下一压缩过程开始,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也可抑制脉动产生。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压缩机构20构成为其动作为一周期行360°的旋转动作完成,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当以所述压缩机构20中的喷出过程的结束位置和压缩过程的开始位置之间的位置为旋转动作的基准位置并该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设为0°时,在旋转角度315°和45°之间的范围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为特征。所述旋转角度,是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从喷出过程中途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所对应的角度。为此,与所述第一到第三方面的发明同样,喷出过程结束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因此,即便是气缸室25变成低压下一压缩过程开始,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也可抑制脉动产生。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从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向所述喷出口 21b供油的连通该贮油腔14和喷出口 21b的供油用直通通路40A为特征的。
该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所述供油用直通通路 40A从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供油。而且,在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因为喷出过程结束时进入了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会进入低压的气缸室25,所以就抑制了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产生的脉动。第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回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旋转动作连动,搅拌贮存在所述贮油腔中的机油的机油搅拌机构50为特征的。该第六方面的发明,是通过搅拌贮存在贮油腔14中的机油,使得溶在机油中的制冷剂发泡而从机油中分离。因此,供给喷出口 21b的机油中基本没有溶着制冷剂。第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至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压缩机构20是由随着具有偏心部33b的曲轴33的旋转运动活塞26在气缸21内沿着所述气缸室25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的回转式压缩机构20构成;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形成在所述曲轴33的偏心部33b上且机油会被引入其中的凹部42,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该凹部42与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连通为特征的。该第七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曲轴33旋转,活塞26在气缸室 25内做公转运动。这时,形成在曲轴33偏心部33b上的凹部42也围绕曲轴33的中心旋转,该凹部42在与所述压缩机构20喷出口 21b所成的所述角度范围连通。因为是构成为向该凹部42引入机油,所以在凹部42和喷出口 21b连通时,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因此,在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该时刻在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气缸室25。第八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形成在所述压缩机构20且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与所述凹部42的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上的通孔构成为特征的。该第八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形成为所述喷出口 21b,在所述凹部42的旋转动作中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与该凹部42的一部分重合的,所以在压缩机构20 动作时候的所述角度范围连通凹部42和喷出口 21b。又因为凹部42中引入机油,所以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了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第九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偏向径向外侧之位置的通孔构成;在所述活塞26的端面上,形成有使所述喷出口 21b和所述凹部42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连通的切口 43为特征的。该第九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形成为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向径向外侧离开的位置形成的通孔形成的,在所述活塞26的端面上,形成有在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连通所述喷出口 21b和所述凹部42的切口 43,所以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所述凹部42在围绕曲轴33中心旋转时的一定角度范围所述凹部42和喷出口 21b是连通的。又因为是向凹部42中引入机油的,所以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 因此,在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到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O气缸室25。
第十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偏向径向外侧的位置的通孔构成;在所述喷出口 21b上,形成有使该喷出口 21b和所述凹部42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连通的切口 44为特征的。该第十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向径向外一侧离开的位置形成的通孔形成的,而且所述喷出口 21b上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形成有连通该喷出口 21b和所述凹部42的切口 44,所以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在所述凹部42围绕曲轴33的中心旋转时的一定角度范围连通凹部42和喷出口 21b。因为成为了凹部42中引入机油,所以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气缸室25。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至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从贮油腔14通过压缩机构20内部向所述喷出口 21b供油的供油用间接通路40B为特征的。该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供油通路40从设置在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内部(滑动面以及气缸室25)引入机油。而且,机油是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被间接性地从该压缩机构20内部压入喷出口 21b中。为此, 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就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因为时通过压缩机构20内部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所以供油通路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 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了喷出口 21b 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第十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以设置有与所述压缩机构20的旋转动作连动,对贮存在所述贮油腔14中的机油进行搅拌的机机油搅拌机构50为特征的。该第十二方面的发明,通过搅拌贮存在贮油腔14中的机油,溶在机油里的制冷剂发泡而从机油中分离。因此,喷出口 21b被供给基本上没有溶入制冷剂的机油。第十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压缩机构20包括在从压缩过程到喷出过程所规定的角度范围内,一端开口在所述滑动面一侧,另一端开口在气缸室 25,以便将供给该压缩机构20的滑动面的机油在该规定的角度范围引入所述气缸室25为特征的。该第十三方面的发明,是在压缩机构20 O动作中,由连通槽45从压缩过程到喷出过程之间的所规定的角度范围连通压缩机构20的滑动面和气缸室25,机油被从所述滑动面供给气缸室25。而且,该机油因为气缸室25的容积缩小而被压入喷出口 21b。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而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没有流入机油的状态。这样,机油要被引入喷出口 21b,所以供油通路40起到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在压缩机构 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到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第十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压缩机构20包括形成在气缸室25的内壁面上的贮油凹部46,以便暂时贮存从所述贮油腔14引入气缸室25的机油为特征的。该第十四方面的发明,是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通过供油通路40从设置在机壳10内贮油腔14将机油引入压缩机构20的气缸室25,机油被贮存到贮油凹部46。贮油凹部46内的机油,由于气缸室25容积缩小被压入唯一的可去地方——喷出口 21b中。 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而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没有流入机油的状态。这样,机油是通过气缸室25被引入喷出口 21b的,所以供油通路40起到供油用间接通路40B 的功能。而且,在压缩机构20 O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了喷出口 21b 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第十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四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压缩机构20回转式压缩机构20构成,在该回转式压缩机构20中,活塞26伴随着具有偏心部33b的曲轴33的旋转动作而在气缸21内沿着所述气缸室25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且具有吸入口 21a和喷出口 21b ;所述贮油凹部46形成在所述气缸室25的轴向端面上的由活塞26打开、关闭之位置, 所述贮油凹部46在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从活塞26端面露出,所述贮油凹部46在喷出过程开始前被活塞26端面覆盖,所述贮油凹部46构成为在喷出过程中所述曲轴33和活塞26滑动面相连通为特征的。该第十五方面的发明,通过把贮油凹部46设置在特定的位置,在喷出过程开始的时刻覆盖活塞26端面,并且,在喷出过程中所述曲轴33和活塞26的滑动面连通贮存机油, 该机油在吸入口 21a被封闭的时刻放入压缩室。该机油随着压缩冲程的进展贮存到喷出口 21b中。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到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第十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以在所述压缩机构20气缸21上形成有连通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和压缩机构20的气缸室25导油孔47为特征的。该第十六方面的发明,是通过所述导油孔47,从设置在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的气缸室25引入机油。被引入了气缸室25的机油,随着气缸室25容积缩小, 被压入唯一可去的喷出口 21b中。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变成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因为是通过气缸室25的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的,所以供油通路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该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第十七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以所述压缩机构20摆动活塞式压缩机构成,该摆动活塞式压缩机具有活塞26和叶片26b —体形成的摆动活塞26的,压缩机构20的吸入口 21a和喷出口 21b配置在该叶片26b的两侧,在所述叶片26b的位于所述喷出口 21b —侧的侧面上形成有自形成在该叶片26b的背面上的背压室连通到气缸室25的狭缝48为特征的。该第十七方面的发明,通过所述狭缝48,从所述背压室向喷出口 21b引入机油。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因为是通过气缸室25的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的,所以供油通路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 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_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压缩机构20中当压缩过程开始时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流入该压缩机构20的气缸室25,在此之际机油不膨胀。为此,抑制了因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发生。还有,因为该发明中是将机油供给喷出口 21b,所以还可以防止向开始了压缩过程的气缸室引入过量的机油。再有,该发明中是向喷出口 21b引入机油,所以只要在从喷出过程的中途到压缩过程的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流入机油即可,这样就可以利用供给压缩机构的润滑油,也就可以谋得简化构成降低压缩机的成本。根据所述第二到第四方面的发明,与所述同样,在压缩过程开始时使喷出口 21b 内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就可抑制在低压的气缸室25产生脉动。还有,还可以防止向开始了压缩过程的气缸室引入过量的机油。再有,因可以利用供给压缩机构的润滑油,也就可以谋得简化构成降低压缩机的成本。根据所述第五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通过所述供油用直通通路40A, 从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供给了机油,但因是在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流入气缸室25的,所以抑制了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产生的脉动。还有,与第一 第四方面的发明同样可简化构成,还可防止向气缸室25流入过多的机油。根据所述第六方面的发明,通过搅拌贮存在贮油腔14中的机油,就可使溶在机油中的制冷剂发泡而从机油分离,将基本没有溶入制冷剂的机油供给喷出口 21b。因此,当压缩过程开始时从喷出口 21b流向气缸室25的制冷剂变少,提高了降低脉动效果。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形成在曲轴33偏心部33b上的凹部42围绕曲轴33中心旋转,在其间的一定角度范围该凹部42与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连通。而且,又因是向该凹部42引入机油,所以在凹部42与喷出口 21b连通时, 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流入了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这样,本发明中,因为只要是构成为使引入机油的凹部42与喷出口 21b连通即可,所以用简单的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八方面的发明,因为是形成为所述喷出口 21b在向该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与所述凹部42的一部分重合,所以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的所述角度范围凹部42与喷出口 21b连通。又因是成为向凹部42引入机油,所以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 流入机油。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了喷出口 21b 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为此,用只在曲轴33的偏心部33b上形成凹部42的简单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九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向径向外侧离开的位置的通孔形成的,在所述活塞26的端面上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形成了连通所述喷出口 21b和所述凹部42的切口 43,所以在压缩机构 2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凹部42围绕曲轴33中心旋转时,在所述的角度范围凹部42与喷出口 21b连通。又因构成为在凹部42引入机油,所以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为此,只要用在曲轴33的偏心部33b形成凹部42,并且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时用切口 43连通凹部42和喷出口 21b的简单构成就可以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十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喷出口 21b是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向径向外侧离开的位置的通孔形成的,在所述喷出口 21b上形成有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连通该喷出口 21b和所述凹部42的切口 44,所以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所述凹部42围绕曲轴33中心旋转时,在所述的角度范围凹部42与喷出口 21b连通。又因构成为在凹部42引入机油,所以从凹部42向喷出口 21b流入机油。因此,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为此,只要用在曲轴33的偏心部33b形成凹部42,并且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时用切口 43连通凹部42和喷出口 21b的简单构成就可以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还有,根据所述第八到第十方面的发明,只要在圆周方向上形成了一处凹部42使得在压缩机构20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能使喷出口 21b和凹部42连通即可,就可以间断地向喷出口 21b供油。根据所述第十一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通过供油通路40,从设置在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内部(滑动面以及气缸室25)中引入机油。该机油伴随着压缩机构20的动作间断地被压入喷出口 21b中。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是通过压缩机构20内部将机油引入喷出口 21b的,所以供油通路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 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了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 25。因此,只用通过气缸室25向喷出口 21b引入机油的简单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十二方面的发明,通过搅拌贮存在贮油腔14中的机油,溶在机油里的制冷剂发泡而从机油中分离,喷出口 21b被供给基本上没有溶入制冷剂的机油。因此,当压缩过程开始时从喷出口 21b流向气缸室25的制冷剂变少,提高了降低脉动的效果。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通过使从压缩过程到喷出过程之间所规定的角度范围由连通槽45连通压缩机构20的滑动面和气缸室25,机油被从所述滑动面供给气缸室25。而且,该机油由于气缸室25容积缩小而被压入喷出口 21b。为此, 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供油通路40起到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该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因此,只用使用所述连通槽45将机油引入气缸室25的简单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十四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通过供油通路40从设置在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的气缸室25引入机油,机油被贮存到贮油凹部46中。 贮油凹部46内的机油随着气缸室25容积缩被压入唯一可去的喷出口 21b中。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因为是通过气缸室25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的,所以供油通路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该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因此,只用向气缸室25引入机油并将机油贮存在贮油部的简单的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十五方面的发明,在吸入口 21a封闭时刻放到压缩室的机油,随着压缩冲程的进行贮存到喷出口 21b中,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该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因此,可以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十六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通过所述导油孔47,从设置在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向压缩机构20的气缸室25引入机油。引入了气缸室25的机油, 随着气缸室25容积缩小,被压入唯一可去的喷出口 21b中。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因为是通过气缸室25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所以供油通路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 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 因此,只使用通过所述导油孔47向气缸室25引入机油的简单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根据所述第十七方面的发明,在压缩机构20动作中,通过所述狭缝48从所述背压室向喷出口 21b引入机油。为此,当喷出过程结束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成为喷出口 21b内流入了机油的状态。这样,因为是通过气缸室25的机油被引入喷出口 21b,所以供油通路 40起着供油用间接通路40B的功能。而且,当压缩机构20的压缩过程开始时,在该时刻流入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因此,只用通过所述狭缝48向喷出口 21b 引入机油的简单构成就可抑制由于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还有,根据第十四至第十七方面的发明,因为不是直接从贮油腔14向切断吸入后的气缸室25弓丨入机油,而是从喷出口 2 Ib向该气缸室25弓丨入机油,所以防止了向气缸室流入过多的机油。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视图。图2(a)是图1所示回转式压缩机的要部的剖视图;图2 (b)是压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3是表示随着活塞的旋转角度变化而增减的压缩室的压力变化和喷出阀的位移量的曲线图。图4(a)和图4(b)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图4(a) 是要部的纵向剖视图;图4(b)是压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5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图5(a)是要部的纵向剖视图;图5(b)是压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6(a)和图6(b)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图6(a)是要部的纵向剖视图;图6(b)是压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7(a)、图7(b)和图7(c)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 图7(a)是要部的纵向剖视图;图7(b)是表示压缩机构的第一状态的内部构造图;图7(c) 是表示压缩机构的第二状态的内部构造图。图8(a) 图8(h)是表示活塞正在旋转之状态下的压缩机构的剖视图。图9(a)和图9(b)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图9 (a)是要部的纵向剖视图;图9(b)是压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10(a)和图10(b)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图10(a)是要部的纵向剖视图;图10(b)是压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11(a)和图11(b)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图11(a)是要部的纵剖视图;图11(b)是表示压缩机构的一部分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式压缩机1的纵向剖视图。该压缩机1在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中进行压缩制冷剂的压缩冲程。如图所示,该压缩机1包括纵置圆筒状机壳10、配置在该机壳10内的压缩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所述压缩机构20配置在机壳10 内下方,所述驱动机构30配置在机壳10内上方。所述驱动机构30是由用以驱动压缩机构 20的电动机构成的。所述机壳10是由纵向尺寸大且纵置的圆筒状并上下两端开口的胴体部11、以封堵该胴体部11上部开口的形式固定在该胴体部11上的上端板12和以封堵胴体部11下部开口的形式固定在该胴体部11的下端板13构成。在所述机壳10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以贮存机油(冷冻机油)的贮油腔14。贮油腔14的油面15设定为压缩机构20下部浸在其中那么高。在所述机壳10的胴体部11的下部一侧的与所述压缩机构2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吸入管16。在所述机壳10的上端板12的大致中心位置,沿着机壳10的轴向中心线设置有喷出管17。而且,该压缩机1构成为使从压缩机构20喷出的高压气体经机壳10内的空间向该机壳10外喷出的高压拱顶式压缩机1。所述电动机30具有定子31和转子32。定子31是由通过摞放电磁钢板而形成为圆筒状的定子铁芯31a和缠绕在该定子铁芯31a上的线圈31b构成的。在机壳10的胴体部11中所述压缩机构20的上方位置,该定子31的定子铁芯31a的外圆周面利用焊接或热装(热压配合)固定所述胴体部11上。所述转子32是由摞放电磁钢板而形成的转子铁芯 32a和安装在该转子铁芯32a上的永磁铁32b构成的。该转子32以在其外圆周面和定子 31的内圆周面之间形成均勻微小的径向间隙(radial gap)(图中夸张地表现了间隙)地配置在定子31的内圆周一侧。在所述转子32的内圆周面上固定有驱动轴33(曲轴)。该驱动轴33是由主轴部 33a、形成在靠近该主轴部33a的轴向中间靠下部分的偏心部33b构成的。该偏心部33b的直径比主轴部33a大,且它的中心偏离主轴部33a的中心。所述压缩机构20是由回转式压缩机构的一种即摆动活塞式压缩机构20构成的。 图2(a)是压缩机1要部的纵向剖视图,主要表示了压缩机构20的纵剖视构造,图2(b)表示俯视图中压缩机构20的内部构造。如图所示,该压缩机构20包括具有气缸室25的气缸 21和在该气缸室25内部构成为能沿着该气缸室25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的摆动活塞26。所述气缸21具有固定在所述机壳10的胴体部11上的基本是环状的气缸主体22、 固定在该气缸主体22的图2 (a)上表面上的前盖23和固定在气缸主体22的图2 (a)下表面上的后盖24。前盖23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固定在气缸主体22的上表面,后盖24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固定在气缸主体22的下表面。而且,该气缸主体22、前盖23和后盖24之间划分出的空间成为所述气缸室25。所述驱动轴33的偏心部33b位于所述气缸室25的内部。还有,该偏心部33b上安装有摆动活塞26。摆动活塞26可自由滑动地嵌合在该偏心部33b的外周。在所述前盖 23和后盖24上形成有支承着驱动轴33的主轴部33a并使其能够旋转的轴承部23a、24a。 还有,摆动活塞26构成为在所述驱动轴33旋转时,该摆动活塞26的外圆周面隔着油膜与气缸室25的内圆周面实质接触。所述摆动活塞26是由与所述驱动轴33的偏心部33b嵌合的环状摆动活塞主体部 26a和从该摆动活塞主体部26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叶片26b —体形成的。在所述气缸主体 22中,设置了支承所述叶片26b并使其可摆动的摆动衬套27。该摆动衬套27是一对剖面基本上为半圆形其厚度基本上与气缸主体22相等的部件,以平面之间相互相对的状态保持在形成在气缸主体22上的衬套支撑凹部22a之间。而且,在该一对摆动衬套27的平面之间形成有叶片槽27a,摆动活塞26的叶片26b可自由滑动地保持在该叶片槽27a内。在衬套支撑凹部22a的径向外侧形成有背压室。通过以上的构成,在所述压缩机构20中,当驱动轴33旋转则摆动衬套27摆动,并且叶片26b在摆动衬套27的叶片槽27a中进退,摆动活塞26在气缸室25中沿着气缸室25 的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这样,所述压缩机构20是由通过具有偏心部33b的驱动轴33旋转,叶片26b —边摆动摆动活塞26 —边在气缸21内做公转运动的所述摆动活塞式压缩机构20构成。在所述气缸21的气缸主体22上形成有吸入口 21a,在该吸入口 21a上连接着所述吸入管16。还有,在所述气缸21的前盖23上形成有喷出口 21b,该喷出口 21b的下面一侧向着所述气缸室25开口。还有,在喷出口 21b的上面设置有簧片阀即喷出阀28a和限制喷出阀的上升量的阀柱护套28b。在所述前盖23的上面安装有覆盖着喷出口 21b的喷出罩 29(喷出消音器)。该喷出罩29上,在它的内圆周端部和前盖23的轴承部23a之间形成有喷出凹部29a。在所述驱动轴33的下端部,设置有浸在所述贮油腔14中的供油泵34。而且,在所述驱动轴33上,形成有如图2(a)所示的沿着该驱动轴33中心从所述供油泵34向上延伸的供油通路35。该供油通路35经在偏心部33b上下两侧位置沿着驱动轴33径向延伸的轴承供油路36将机油供向轴承部23a、24a和驱动轴33之间的滑动面。所述供油通路35形成为从驱动轴33的下端向上方延伸并通过该驱动轴33的中心。该供油通路35是由从驱动轴33下端形成到偏心部33b的稍微上方的区域的大口径供油路35a和从该供油路35a上端形成到比前盖23上端稍稍上方的位置的区域的小口径排气通路35b构成的。在排气通路35b的上端形成有排气孔35c,该排气孔35c沿半径向贯通驱动轴33。该压缩机1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从贮油腔14向所述喷出口 21b供油的供油通路40。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供油通路40构成从所述贮油腔14直接与喷出口 21b连通的供油用直通通路40A。所述供油通路40利用所述驱动轴33的供油通路35构成。供油通路40包含在所述偏心部33b上下方向的基本中央向着该偏心部33b的径向开口的径向供油孔41a和沿着驱动轴33的偏心部33b的外圆周轴向延伸的轴向狭缝41b。偏心部33b上形成有和所述轴向狭缝41b连通的环状槽42 (凹部)。该环状槽42形成在偏心部33b的轴向两端部。此夕卜,所述环状槽42本来就用于将机油供向偏心部33b和摆动活塞26之间的滑动面。所述喷出口 21b是一个通孔,在所述环状槽42 (凹部)的旋转动作中,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有一部分与该环状槽42重合地形成在所述压缩机构20上、断面为圆形。该喷出口 21b形成为在其内圆周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偏心部33b 位于上死点之位置附近的区域(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时的区域)与所述偏心部33b环状槽42重合。所述环状槽42和喷出口 21b重合的旋转角度范围,设定为以活塞在上死点的图2(b)的位置为0°时,在顺时针方向上从超过315°附近到45°附近的范围即可。特别是该角度范围设定为从超过330°附近到20°附近的范围更好。下面通过图3的曲线说明所述角度范围。该曲线中,表示对应活塞的旋转角度的变化而增减的压缩室的压力变化和喷出阀的位移量(阀的位移)。压力单位位是MPa,阀位移的单位是mm。制冷剂的压缩在活塞旋转过程中吸入口 21a被完全关闭时开始,在本实施方式中,它的角度以活塞在上死点的图 2(b)的位置为0°时,顺时针方向约45°附近的位置。还有,图中“口供油”表示的是向喷出口 21b供油的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基础机”表示的是不进行口供油的现有技术中的的压缩机。随着活塞旋转的伸入,到旋转角度达到90°附近为止压缩室25的压力基本不变, 从超过90°到约225°附近为止,压力一开始缓慢地、随后渐渐急剧地上升。在该225°附近的角度下喷出阀28a开始打开,马上就开大到该压力下的最大上升量。当喷出阀28a开到最大上升量,压缩室25的压力便暂时下降,到阀的旋转角度达到270°前基本维持一定的上升量。其后,阀的位移渐渐变小,在此期间内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压缩室25的压力基本维持为一定值。但是不久便超过喷出阀28a基本关闭的角度(超过315°、330°附近),喷出过程实质结束。而且,当喷出阀28a被关闭时,压缩室25的压力也急剧降低。如上所述,该实施方式中,是利用所述供油通路40在从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活塞的旋转角度315° 45°的范围)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给贮存在所述机壳10底部的润滑油。并且,所述的“喷出过程中途”表示压缩室25的压力刚刚开始从峰值下降。还有,因为喷出刚刚开始后喷出口 21b内的压力较高,即使采用供油结构,实质上也无法向口供油,其后,当喷出压力从峰值开始下降时,机油则会流入喷出口 21b中。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是向喷出口(21b)供油,所以喷出口 21b的内压与在喷出结束后缓缓下降后急剧下降的现有技术中的的压缩机相比,呈现出一时上升后急剧下降的变化。还有,按以上所述,通过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供油,那么,在喷出口 21b被喷出阀28a关闭后活塞通过喷出口 21b时就成为喷出口 21b内贮存了机油的状态。因此,在这之后马上到来的现有技术下的制冷剂再次膨胀的时刻机油就会进入喷出口 21b内。而且,在现有技术下的制冷剂再次膨胀的角度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不是制冷剂流出到压缩室25后再次膨胀,而是机油从喷出口 21b流向压缩室 25。因为机油不膨胀,所以不会因为机油流出而引发脉动。如上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所述喷出口 21b内部供给冷冻机油。而且,若使压缩机构20动作的一个周期为活CN 102459910 A说明书12/18 页
塞旋转360°,则只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的一定角度范围向所述喷出口 21b间断地供给冷冻机油。这是因为形成在所述驱动轴33的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和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只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所经过的区域间断地连通之故。-运转动作-接下来说明该回转式压缩机1的运转动作。若启动所述电动机30则转子32旋转,该旋转传递给驱动轴33。而且,驱动轴33 旋转,则摆动活塞26在气缸21内沿着气缸室25的圆周面进行公转运动。由此,气缸室25 的容积重复增大和缩小。而且,在气缸室25的容积增大时,从吸入口 21a向气缸室25吸入制冷剂,而气缸室25的容积缩小时,制冷剂被压缩而从喷出口 21b向机壳10内喷出。从气缸室25喷出的高压制冷剂充满机壳10内。充满在机壳10内的高压制冷剂从喷出管17流出,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之际经过冷凝冲程、膨胀冲程、以及蒸发冲程后,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进行压缩冲程。按以上所述让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而进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在所述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利用供油泵34将从贮油腔14吸上来的冷冻机油供给轴承部23a、24a,抑制驱动轴33和轴承部23a、24a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大,并且从贮油腔14吸上来的冷冻机油也被供向偏心部33b和摆动活塞26之间,而抑制它们之间的滑动阻力变大。还有,由供油泵34吸上来的机油,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通过供油通路40的径向供油孔41a和轴向狭缝41b以及偏心部33b的环状槽 42 (凹部)供给喷出口 21b。一般而言,压缩机构20中一个周期的动作是由吸入过程、压缩过程、及喷出过程构成。在此,喷出过程结束时,摆动活塞26基本到达图2 (a)所示的上死点附近稍稍靠前的位置,这时,喷出口 21b的两端由喷出阀28a和摆动活塞26封闭。因此,喷出口 21b的口内成为被密封的空间,高压制冷剂就残留在其中,而成为不能彻底喷出高压制冷剂的死容积。 因此,若如此,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喷出口 21b内的高压制冷剂会流入低压气缸室25的内部再次膨胀,产生脉动。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是在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供给高压冷冻机油。由此,喷出口 21b内的死容积变小。若冷冻机油流入喷出口 21b内,则在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冷冻机油就会从喷出口 21b流向低压气缸室25。 在此之际,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气体不同,实际上是不膨胀的。因此,抑制了由于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_正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在从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供给高压冷冻机油,所以就可以抑制由于高压制冷剂的再次膨胀引起的压缩机构20的脉动。因此,就可以降低由于所述再次膨胀而产生的振动、噪音等。而且,利用供油通路35向喷出口 21b供油这样简单的构成就可以实现抑制由于残留在喷出口 21b内的高压气体的再次膨胀而引起的振动、噪音等的发生。而且,在本实施方式,只是将喷出口 21b的位置沿径向向内侧移一点即可,所以与现有技术下的构造相比, 还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还有,因为是间断地向喷出口 21b供给冷冻机油,所以喷出口 21b内不会贮存过多的机油。若喷出口 21b中贮存过多的冷冻机油,则有可能会妨碍制冷剂喷出动作。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制冷剂只是间断地进入喷出口 21b,所以不会发生那样的问题。而且是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供油,所以供油量稳定。还有,流经供油通路35的机油,在该供油通路35内受到搅拌作用而起泡,由此降低了制冷剂在机油中的溶解度。也就是说,能够在机油与制冷剂已分离的状态下进行运转, 所以抑制了效率的下降。-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_(变形例1)如图4(a)和图4(b)所示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供油通路40的结构与图1、图2所示之例中的供油通路40不同。该变形例1所涉及的供油通路40,是在所述摆动活塞26上端面上形成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连通所述喷出口 21b和所述偏心部33b的环状槽 42的切口 43之例。在该构造下,喷出口 21b形成在包括摆动活塞26位于上死点之位置的前后区域内其内圆周一侧的端部不直接与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 喷出口 21b和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在摆动活塞26位于上死点时以及其前后区域(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由切口 43连通。在该变形例1中,不仅能够收到图2所示例一样的效果,而且,即便是喷出口 21b 的位置多少有点偏,也可以使供向喷出口 21b的供油量不发生变化。还有,摆动活塞26通过烧结整体成型,因此,不需要为形成切口 43进行机械加工。为此,抑制了机械加工的工序增加,也就抑制了制造成本的增加。(变形例2)如图5(a)及图5(b)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使供油通路400的结构与图1 图4所示之例不同。该变形例2所涉及的供油通路40,是在所述喷出口 21b上形成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使所述喷出口 21b和所述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连通的切口 44之例。在该构造下,喷出口 21b形成在包括摆动活塞26位于上死点之位置的前后区域内其内圆周一侧的端部不与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喷出口 21b和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在摆动活塞26位于上死点时及其前后区域(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由切口 44连通。在该构造下,喷出口 21b形成在摆动活塞26到达包括上死点的位置及其前后的区域其内圆周一侧的端部与偏心部33b的环状槽42不重合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摆动活塞26到达上死点时及其前后的区域(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由切口 43连通喷出口 21b和偏心部33b 的环状槽42。做成这样的构造,除了能够收到图2所示之例一样的效果以外,而且,即便是喷出口 21b的位置多少有点偏,也可以使供油量不发生变化。还有,只要烧结形成前盖23,不再需要为形成切口 44的机械加工,防止了制造成本的增加。(变形例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供油,但是还可以缩小它的范围,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喷出过程结束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供油。这样做,即便是在喷出过程结束的状态下,也能够事先让机油流入喷出口 21b中,也就可以抑制由于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的制冷剂气体的再次膨胀所引起的脉动的发生。(变形例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供油的,但是还可以缩小它的范围,在从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内供油。这样做,即便是在压缩过程开始以前也能事先让机油流向喷出口 21b中,因此能够抑制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的制冷剂气体的再次膨胀所引起的脉动。(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如图6(a)及图6(b)所示那样,供油通路40的构造与图1 图 5所示之例不同。图1 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所涉及的压缩机1中,供油通路40是将冷冻机油从机壳10的贮油腔14直接供给喷出口 21b之例,但是该实施方式中,供油通路 40构成为暂时将冷冻机油贮存在气缸室25中,之后再供给喷出口 21b。也就是,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供油通路40构成经气缸室25将贮油腔14的冷冻机油间接地供给喷出口 21b的供油用间接通路40B。该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油通路40,包含形成在所述气缸室25内部的连通槽 45。该连通槽45形成在后盖M的气缸室25内面一侧。还有,连通槽45是由在气缸室25 的径向延伸的径向槽形成的。在上摆动活塞沈的旋转角度从压缩过程开始到喷出过程结束为止的角度范围(从压缩过程到喷出过程之间所规定的角度范围),为能够形成从驱动轴33的偏心部3 和摆动活塞沈的滑动面横跨气缸室25通路,该连通槽45由仅比摆动活塞主体部的厚度尺寸长的槽形成。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若压缩机构20工作,则从吸入口 21a向气缸室25吸入制冷齐U,制冷剂通过摆动活塞26沿着气缸室25内面做的公转运动被压缩。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制冷剂,从喷出口 21b向机壳10内的空间喷出。而且,以上的吸入过程、压缩过程和喷出过程重复进行。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冷冻机油被从机壳10的贮油腔14引入偏心部33b 和摆动活塞26之间的滑动面。该冷冻机油,在从压缩过程开始到喷出过程结束为止的角度范围,从所述滑动面通过所述连通槽45流入气缸室。而且,伴随着气缸室25的喷出一侧的容积缩小,冷冻机油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喷出口 21b 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流入喷出口 21b。因此,当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进入了喷出口 21b 的冷冻机油流入压缩室25,所以高压制冷剂的再次膨胀基本不会发生,也降低了由此引起的脉动。因此,也降低了压缩机的振动、噪音等。与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因为供油之际的旋转角度的设计自由度变高,所以就变得易于在最合适的时刻供油。再有,与专利文献1的不同,因为供油通路不总是向气缸室25敞开,也就能够防止出现为防止再次膨胀过多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是供油通路40与图6之例不同的。如图7 (a)、图7 (b)和图7 (c)所示,该压缩机构20的供油通路40,包含形成在所述气缸室25内部的贮油凹部46。该贮油凹部46,形成在后盖M的气缸室25内面一侧。这样,在该压缩机构20的气缸21内,就是在离开所述喷出口 21b的位置形成了贮油凹部46。 该贮油凹部46是由圆形凹部形成的。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从机壳10的贮油腔14向偏心部3 和摆动活塞沈之间的滑动面引入冷冻机油。该冷冻机油暂时贮存在贮油凹部46。这样,在贮油凹部46中有冷冻机油的状态下摆动活塞26沿着气缸室25内面做公转运动,则从压缩过程向着喷出过程推进,随着气缸室25容积的变小,贮油凹部46的冷冻机油被从该贮油凹部46压出而朝着喷出口 21b奔去,很快流入喷出口 21b内。而且,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喷出口 21b内成为有冷冻机油的状态。因此,当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高压制冷剂的再次膨胀基本不会发生,也就降低了由此引起的脉动。因此,降低了压缩机的振动、噪音等。还有,与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比较,供油之际的旋转角度的设计自由度变高,容易做到在最合适的时刻供油。再有,与专利文献1的不同,供油通路不总是向气缸室25敞开,所以能够防止出现为防止再次膨胀过多的机油流入气缸室25内。该变形例中,还可以使一个周期的旋转下的供油量一定。因此,即便是旋转速度变化,也能够用适当的供油量填埋喷出口 21b的死容积。接下来,用图8说明形成贮油凹部46的优选位置。图8 是按照(a) — (b) — (c) — (d) — (e) — (f) — (g) — (h) — (a)的顺序表示活塞进行旋转的状态的压缩机构20的剖视图,表示摆动活塞沈按照顺序每旋转45°时的状态。还有,以摆动活塞46在上死点的图8(a)的位置为便于说明的基准,以其角度为 0° (360° )。所述贮油凹部46,形成在所述气缸室25的轴向端面由摆动活塞沈开闭的位置上。 具体地讲,贮油凹部46形成在以下位置,即吸入口 21a被完全关闭的图8(b)的时刻从摆动活塞沈的端面露出,在喷出过程刚要开始前的图8(e)时刻又被摆动活塞沈端面覆盖,在喷出过程中的图8(g)的时刻与所述曲轴33和摆动活塞沈的滑动面连通的位置。这样决定了贮油凹部46位置以后,在喷出过程刚要开始前的图8(e)时刻贮油凹部46被活塞沈端面覆盖,并且,贮油凹部46在图8(g)的喷出过程中与所述曲轴33和活塞26的滑动面连通。而且,贮油凹部46贮存有机油,该机油在吸入口 21a被关闭的时刻向压缩室25放出。该机油在从压缩过程经喷出过程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以前贮存在喷出口 21b内。因此在压缩机构20的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在该时刻贮存在喷出口 21b内的机油被引入低压的气缸室25。这样,在吸入口 21a完全关闭的时刻向压缩室25放出的机油到下一压缩过程开始以前贮存在喷出口 21b内。当该压缩过程开始时,在喷出过程结束的时刻贮存在喷出口 21b 内的机油被引向低压气缸室25。因此,能够抑制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此外,具体地讲,所述凹部46形成在满足以下条件的位置上。
凹部径< (活塞外径-活塞内径)/2半径位置=(活塞外径+活塞内径)/4角度范围=190° 310°(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如图9(a)及图9(b)所示,该第三实施方式,供油通路40的构造与图1 图8之例不同。该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缸21上形成有连通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和压缩机构 20的气缸室25的导油孔47。若是这样的构造,在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贮存在贮油腔14内的机油通过所述导油孔47流入气缸室25,再有,是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引入喷出口 21b。从导油孔47向气缸室25引入机油的动作,是在摆动活塞沈的工作过程中导油孔47间断地打开时进行。而且,因为在压缩过程开始的时刻成为机油已进入喷出口 21b内的状态,所以与不向喷出口 21b内引入机油的情况相比喷出口 21b的死容积变小。 因此,与所述各实施方式一样,抑制了由于高压制冷剂的再次膨胀引起的振动、噪音等的发生。还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因为供油旋转角的设计自由度高,所以能够在最适合的时刻供油。再有,因为所述导油孔47与气缸室25间断连通,所以能够防止向喷出口 21b流入过多的机油。(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如图10(a)及图10(b)所示,该第四实施方式供油通路40的构造与图1 图9之例不同。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也是,所述压缩机构20是由活塞和叶片26b —体形成的摆动活塞式压缩机1构成的。而且,在所述叶片^b的位于所述喷出口 21b —侧的侧面上形成有从该叶片^b的背面的背压室连通到气缸室25的狭缝48。所述狭缝48形成在叶片^b的下端面。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贮油腔14的油面 15设定为所述狭缝48浸在其中那么高。还有,狭缝48,如图10(b)那样,当摆动活塞沈到达下死点附近的位置时,与气缸室25连通。也就是,狭缝48,在摆动活塞沈的工作过程中与气缸室25间断地连通。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构20的工作过程中,贮油腔14的机油通过狭缝48进入气缸室25,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被引入喷出口 21b。而且,到压缩过程开始的时刻成为机油在喷出口 21b内的状态,与不将机油引入喷出口 21b内的情况相比,喷出口 21b的死容积变小。因此,与所述各实施方式一样,抑制了由于再次膨胀引起的振动、噪音等的发生。还有,该实施方式中,机油是从喷出口 21b附近进入气缸室25的,所以能够可靠地向喷出口 21b引入机油。再有,因为所述狭缝48间断地地与气缸室25连通,所以能够防止向喷出口 21b流入过多的机油。另外,该实施方式中,是让所述狭缝48沿着叶片26b的下端形成的,但是所述狭缝 48还可以是在将叶片26b沿高度方向二等分的位置平行于叶片沈的端面形成。该情况下, 设定贮油腔14的机油量以使油面比所述各实施方式的高度位置都高即可。另外,狭缝48, 与其说形成在叶片28b的高度方向中央,不如沿着叶片28b下端形成更好,这样即便是贮油腔14的油面15高度降低,也能够将机油引入喷出口 21b内,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由于再次膨胀弓I起的振动、噪音等。(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如图11(a)及图11(b)所示,该第五实施方式,是在曲轴33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压缩机构20的旋转动作连动地搅拌贮存在所述贮油腔14中的机油的机油搅拌机构50之例。作为所述机油搅拌机构,油搅拌部材50安装在曲轴33的下端,在下端具有搅拌叶片52。该搅拌部材50是用厚度为1. 6mm程度的金属板加工而成的。通过将该搅拌部材50 安装到曲轴33,搅拌部材50就会与压缩机构20的旋转动作连动地旋转。该实施方式的搅拌部材50,对所述第一到第四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适用。 该实施方式,通过用搅拌叶片52搅拌贮存在贮油腔14中的机油,溶解在机油中的制冷剂就会起泡而从冷冻机油中分离出来。因此,基本没有溶入制冷剂的机油被供向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因此,在压缩过程开始时从喷出口 21b流入气缸室25的制冷剂变少,提高了降低脉动的效果。另外,因为在供油路35a中上升的冷冻机油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所以冷冻机油由于该离心力的作用通过径向供油孔41a和轴向狭缝41b供给压缩机构20。另一方面,从机油分离出来的制冷剂也在供油路35a中上升,但是因为气体制冷剂轻,不受离心力的作用而会集中在中心。而且,沿着供油路35a的中心部上升的制冷剂的气泡,随着排气通路35b 上升,再通过排气孔35c流入机壳10中。(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还可以是以下构造。例如,第一到三实施方式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到包括摆动式型的压缩机构20的压缩机1之例。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通路40,还可以应用到包括圆筒状活塞和板状叶片^b 由不同的部材构成、该叶片26b的径向内端压接在活塞的外圆周面上的滚动活塞型压缩机构20的压缩机1上。再有,图6的连通槽45、图7的贮油凹部46可以设置在前盖上。再有,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喷出阀28a采用了簧片阀,但是本发明中喷出阀28a并不只限于簧片阀,代替簧片阀还可以用提升阀(poppet valve) 0还有,所述第二到第五实施方式中,是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事先将冷冻机油供给喷出口 21b,在下一压缩过程开始时制冷剂从喷出口 21b 流向压缩室25。但是供向喷出口 21b的制冷剂,可以在从喷出过程中途到喷出过程结束的那段时间内或者在从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进行。因为即使这样做也能够在压缩过程开始以前向喷出口供油,所以能够抑制由于制冷剂气体的再次膨胀引起的脉动的发生。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从本质上是优选的示例,无意于限制本发明及其适用物以及用途范围。-产业上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在回转式压缩机1中降低残留在在气缸室25中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 21b的高压气体返回到气缸室25内再次膨胀所发生的振动、噪音等技术是有用的。-符号说明-1-摆动活塞式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10-机壳;14-贮油腔;20-压缩机构; 21-气缸;21b-喷出口 ;25-气缸室;26-活塞;33-曲轴;33b_偏心部;40-供油通路; 40A-供油用直通通路;40B-供油用间接通路;42-凹部;43-切口 ;44-切口 ;45-连通槽; 46-贮油凹部;47-通孔;48-狭缝。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其为高压拱顶式,包括机壳(10)和设置在该机壳(10)内、在气缸室(25)对气体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20),在该压缩机构(20)中设置有喷出口(21b),该喷出口(21b)上安装有在喷出过程中打开而在从该喷出过程结束时到下一压缩过程的那段时间内被关闭的喷出阀(28a),在喷出过程中从该喷出口(21b)喷出的高压气体经机壳 (10)内的空间向该机壳(10)外喷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压缩机包括供油通路(40),该供油通路(40)在从所述喷出过程中途到所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将贮存在所述机壳(10)底部的润滑油供向所述喷出口 (21b)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过程的中途到喷出过程结束的那段时间内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在从所述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20)构成为其动作由一个周期为360°的旋转动作完成,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当以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过程的结束位置和压缩过程的开始位置间之位置为旋转动作的基准位置,并设该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为0°时,所述供油通路(40)在旋转角度315°和45°之间的范围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与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和喷出口(21b)连通的供油用直通通路(40A),以便从该贮油腔(14)向所述喷出口(21b)供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回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与所述压缩机构的旋转动作连动,对贮存在所述贮油腔中的机油进行搅拌的机油搅拌机构(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20)由旋转式压缩机构(20)构成,在该旋转式压缩机构(20)中,活塞 (26)伴随着具有偏心部(33b)的曲轴(33)的旋转动作在气缸(21)内沿着所述气缸室(25) 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形成在所述曲轴(33)的偏心部(33b)且机油会被引入其中的凹部(42),所述供油通路(40)构成为使该凹部(42)和所述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21b) 在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口(21b)由通孔形成,该通孔形成在所述压缩机构(20)上向所述喷出口 (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其一部分与所述凹部(42)重合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口(21b)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偏向径向外侧之位置的通孔形成,在所述活塞(26)的端面上,形成有使所述喷出口(21b)和所述凹部(42)在向所述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连通的切口(4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口(21b)由形成在从所述凹部(42)的旋转轨道偏向径向外侧之位置的通孔形成,在所述喷出口(21b)上,形成有使该喷出口(21b)和所述凹部(42)在向所述喷出口 (21b)的内部供油的角度范围内连通的切口(44)。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路(40)包括供油用间接通路(40B),该供油用间接通路(40B)从设置在所述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经压缩机构(20)的内部向所述喷出口(21b)供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回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机油搅拌机构(50),该机油搅拌机构(50)与所述压缩机构 (20)的旋转动作连动,对贮存在所述贮油腔(14)中的机油进行搅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20)包括连通槽(45),该连通槽(45)在从压缩过程到喷出过程规定的角度范围内,一端朝着所述滑动面一侧敞开,另一端朝着气缸室(25)敞开,以便在该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将供向该压缩机构(20)的滑动面的机油引入所述气缸室(25)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20)包括形成在气缸室(25)的内壁面上的贮油凹部(46),以便暂时贮存已从所述贮油腔(14)引入气缸室(25)的机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20)由旋转式压缩机构(20)构成,在该旋转式压缩机构(20)中,活塞 (26)伴随着具有偏心部(33b)的曲轴(33)的旋转动作在气缸(21)内沿着所述气缸室(25) 的内圆周面做公转运动,且具有吸入口(21a)和喷出口(21b),所述贮油凹部(46)形成在所述气缸室(25)的轴向端面上且由活塞(26)打开、关闭之位置上,所述贮油凹部(46)在喷出过程结束到压缩过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从活塞(26)端面露出,所述贮油凹部(46)在喷出过程开始以前被活塞(26)的端面覆盖住,所述贮油凹部 (46)构成为在喷出过程中与所述曲轴(33)和活塞(26)的滑动面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构(20)的气缸(21)上形成有连通机壳(10)内的贮油腔(14)和压缩机构(20)中的气缸室(25)的导油孔(47)。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20)由摆动活塞式压缩机构成,该摆动活塞式压缩机具有活塞(26)和叶片(26b) —体形成的摆动活塞(26),压缩机构(20)上的吸入口(21a)和喷出口(21b)夹着该叶片(26b)布置在该叶片(26b)的两侧,在所述叶片(26b)的位于所述喷出口(21b) —侧的侧面上,形成有自形成在该叶片 (26b)背面的背压室与气缸室(25)连通的狭缝(4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在高压拱顶式回转式压缩机(1)中,设置有向喷出口(21b)的内部供油的供油通路(40),采用简单的结构就能够降低由于残留在压缩机构(20)的喷出口的高压气体再次膨胀所引起的振动、噪音等。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2459910SQ20108002646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东洋文, 堀和贵, 清水孝志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