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918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壳体内压为高压的旋转压缩机为了防止液压缩,需要储液器。一般来说,该储液器要配置在旋转压缩机的外部侧面,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管,因此,使得压缩机的安装容积增加、储液器导致的噪音增加和成本变高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旋转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构和电机,壳体由上壳体、 中壳体和下壳体共同组成,压缩机构包括带有压缩腔的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和滑片,偏心曲轴驱动活塞在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其结构特征是下壳体与容器相接,下壳体和容器共同围成低压腔,位于壳体的外侧的外部吸入管的一端与低压腔相通,低压腔通过第二吸气管与压缩腔相通。所述容器的外径比中壳体的外径小。所述第二吸气管在低压腔和副轴承以及压缩腔之间构成气体通道。相对于中壳体的板厚,构成低压腔的下壳体和容器的板厚较小。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周围设置有导管,该导管通过其内设置的保持板与第二吸气管的端部相接,保持板间隔设置,导管的上端开口与第二吸气管相通。所述导管的底部设置有与低压腔相通的油孔。所述下壳体的下侧或者内侧设置有隔热材料;或者,下壳体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隔热板,该第一隔热板与下壳体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或者,下壳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二隔热板,该第二隔热板与下壳体的上侧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吸气管为位于壳体内部的内部吸入管或位于壳体外部的连接管。旋转压缩机为立式旋转压缩机或卧式旋转压缩机。本实用新型在下壳体上焊接了容器,并由下壳体与容器共同围成低压腔,从外部吸入管流入到低压腔内的气液混合冷媒在低压腔内被分离,气体冷媒从第二吸气管流入到压缩腔中;故整个压缩机的外形尺寸得到有效减小,噪音被降低,并且,制作成本也得到了降低。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以往的旋转压缩机中的储液器,不仅适用于立式旋转压缩机,而且还适用于卧式旋转压缩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中壳体、下壳体与容器组装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X-X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应用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的低压腔的断面图。图8为实施例3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中的导管和内部吸入管组装后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3中的导管和内部吸入管组装后的断面图。图11为实施例4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4的第一应用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4的第二应用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5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R为旋转压缩机,2为压缩机构,3为电机,4为壳体,5为油池,6为油,7为吐出管,8为外部吸入管,8a为开孔端,9为座,10为支撑胶垫,11为上壳体,12为中壳体,13为下壳体,14为容器,16a为第一焊接部,16b为第二焊接部,17为焊接部,18为支持脚,20为低压腔,21为内部吸入管,21a为闭孔端,22为过滤组件,22a为机架,22b为过滤网,31为气缸,31a为压缩腔,31b为吸入通路,32为主轴承,32a为排气孔,33为副轴承,35为滑片,36 为偏心曲轴,37为U形连接管,40为导管,40a为保持板,40b为油孔,41为隔热材料,42为第一隔热板,4 为第一间隙,43为第二隔热板,43a为第二间隙,50为冷凝器,51为膨胀装置,52为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压缩机R的内部构成,以及搭载旋转压缩机R的系统的冷冻循环。从旋转压缩机R的密封的壳体4的上部配置的排气管7排出的高压气体, 按冷凝器50、膨胀装置51、蒸发器52的顺序流动,成为低压气体,低压气体经过外部吸气管 8到达密封的低压腔20中。低压腔20中的分离的低压气体,从连接到副轴承33的内部吸入管21的开口端 21a经过副轴承33、从设计在气缸31上设置的吸气通道31b流入压缩腔31a中。低压气体在压缩腔31a被压缩成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排气口 3 通过密封的壳体4的内部和电机3 流到排气管7中。内部吸入管21在低压腔20和副轴承33以及压缩腔31a之间构成气体通道。旋转压缩机R由被密封的壳体4中收纳的压缩机构2和电机3构成,密封的壳体 4由圆柱形的中壳体12和密封其上下部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构成。另外,密封的壳体 4的底部设置有收纳了油6的油池5。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下壳体13的下面追加了焊接的容器14,容器14和下壳体13共同围成密封的低压腔20。低压腔20如后所述,具有储液器的效果。[0034]压缩机构2包括气缸31、在气缸31中配置的压缩腔31a中收纳的活塞34和滑片 35、用于支撑偏心曲轴36的主轴承32和副轴承33分别设置在气缸31的两侧。构成压缩机构2的气缸31的外周固定在中壳体12的内壁上。对旋转压缩机R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中壳体12的内部固定了压缩机构2和电机3之后,中壳体12的上下开口部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3经电弧焊焊接在中壳体12上, 从而形成密封的旋转压缩机R的壳体。其后,内部吸入管21和下壳体13之间进行了钎焊, 内部吸入管21的开口端21a位于下壳体13的下侧。接下来,象下壳体13 —样弯曲的容器14的外周部分焊在下壳体13处。因此,下壳体13和容器14之间形成了低压腔20。容器14预先组装了旋转压缩机R的支持脚18和外部吸入管8。另外,外部吸入管8预先弯曲成L形时,在下壳体13上焊接容器14时会发生干涉的问题,因此,外部吸入管8要在将容器14焊在下壳体13上之后,再弯成L形。其后,外部吸入管8通过支撑胶垫10固定在座9上。参见图2-图3,表示下壳体13和中壳体12、下壳体13和容器14的电弧焊接部的详细。图2为在中壳体12的内壁焊接了下壳体13的外周后,在下壳体13的外周处焊接了容器14的内壁。这些焊接图示为第一焊接部16a和第二焊接部16b。如上所述,图2为分两次进行焊接的方法。图3为在下壳体13的外周同时焊接中壳体12和容器14的方法,表示为焊接部 17。图3为在下壳体13的外周和中壳体12的内壁和容器14的内壁的连接部分生成的间隙处充填焊料进行一次性焊接的方法。针对图2的方法,图3的方法具有可以缩短焊接时间的优点。另外,上述两种焊接方法的特点是旋转压缩机R的外形尺寸不比中壳体12的外形尺寸大。参见图4,为图1的X-X截面图。连接容器14的外部吸入管8的开孔端8a沿容器14的内周开口。压缩机一启动,低压腔20就会减压,从蒸发器52出来的气液混合冷媒通过外部吸入管8向低压腔20移动。从外部吸入管8的开口端8a向低压腔20流出的气液混合冷媒中,比重较重的液体冷媒会沿容器14的内壁周向流动旋转。比重较小的气体冷媒会向内部吸入管21的开孔端21a流动。因此,压缩腔31a不会直接吸入液体冷媒。即低压腔20发挥与以往的外部安装式储液器一样的气液分离的效果,控制液体冷媒的流动,选择性地向压缩腔供应气体冷媒。由于该效果,旋转压缩机R可以回避由于压缩腔连续地吸入液体冷媒,产生的油粘度降低的问题。另外,油粘度下降的话,会产生偏心曲轴和主轴承、副轴承的磨耗问题,以及压缩腔的液压缩造成的作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损坏的问题。低压腔20的容量由旋转压缩机的排量和冷媒的种类,还有应用系统和冷媒封入量等来决定。通常,空调器需要最大的低压腔容量。当旋转压缩机的排量和冷媒封入量要求比较小时,可以将低压腔减小。本实用新型是在下壳体13的油池5的下部配置低压腔20,因此,(1) 一方面,由于密封的壳体4的内部高温冷媒,低压腔20的低温冷媒会被加热,所以低压腔20内的气体的体积会增加,压缩机的制冷量可能会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低压腔20的低温冷媒,油池 5的油温会下降,对油6的冷媒溶解量可能会增加。[0044]但是,油6与冷媒相比,油6的比热相对大很多,油可以作为隔热材料发挥效果。因此,(1) 一方面,不会因为油6的存在而导致低压腔20内的冷媒被大幅度加热。( 另一方面,不会由于低压腔20的低温冷媒的存在而造成油6的温度大幅度下降。其结果是,收纳油池5的下壳体13的底部配置低压腔20,在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对低压腔20的效果进行说明。(1)下壳体13的下部配置的低压腔20起到储液器的作用。因此,与以往将储液器配置在压缩机外部的旋转压缩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的外形尺寸可实现小型化。根据该特点,比如对外形容积可以进行最小化的窗机, 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后,其小型化的效果更加明显。旋转压缩机的上部由于电机的固定而显得刚性很高,但是,旋转压缩机的下部的刚性则很低,而且,作为振动源的压缩机构被固定了。因此,旋转压缩机的课题是从壳体底部传出的噪音最大。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壳体13上连接了容器14构成双重构造后, 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和隔音效果,压缩机的噪音有大幅降低的效果。压缩机的组装工序是将容器14连接到下壳体13上,可以很容易就构成低压腔20。 与以往的外置式储液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零部件的数量较小,与以往相比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低压腔20的压力在低压侧,与容器14的外侧压力,也就是与空气压力相比,相互之间的压差较小。因此,相对于中壳体12,可以减小容器14的壁厚,壁厚也就是板厚。而且,通过连接容器14,作用在下壳体13上的压差会变小。因此,对于中壳体12来说,可以减薄下壳体13的壁厚。即,对于中壳体12来说,构成低压腔20的容器壁厚可以减小。参见图5,是表示通过配置在中壳体12的外部侧面的U形连接管37从低压腔20 向压缩腔31a进行连接。但是,与图1相比,图1可以将内部吸入管21连接在副轴承33处, 从低压腔20向压缩腔31a的连接就比较容易,另外零部件的数量也比较有优势。实施例2参见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低压腔20中配置了过滤组件22,防止压缩腔31a 中混入异物。过滤组件22由冲压成形的过滤网22b和固定其外部的机架2 组成。过滤组件22安装在下壳体13的上面,堵住内部吸入管21的开口端21a。其结果是,从外部吸入管8进入的异物或低压腔20中残留的异物由于过滤网组件22可以避免进入压缩腔31a。另外,也可以将过滤网配置在外部吸入管8的开口端8a处。但是,这个方法由于过滤网的阻力,通过开口端8a的冷媒速度会减速,因此,会有低压腔20的气液分离效率下降的缺点。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1,不再重复。实施例3运行中的旋转压缩机一旦停机,由于密封的壳体4和低压腔20之间的压差,油池5 的油6就会经过压缩腔31a逆流到低压腔20中。另外,刚启动等非稳态运行条件下,大量的油会从外部吸入管8与冷媒一起流到低压腔20中。由于这些原因,低压腔20的底部会有油积存,会发生油池5的油量暂时不足的现象。参见图8-图10,在本实施例3中,是将容器14焊接在下壳体13之前,在内部吸入管21的外周压入固定的导管40。即,将在用合成树脂成型的导管40的内部配置的三个保持板40a压入内部吸入管21的外周处。另外,导管40可以在其底面附近配备油孔40b。[0057]压缩机启动或运行中时,低压腔20的低压气体从导管40的上端开口流入,见图9, 并且从导管40的底面移动到内部吸入管21的开口端21a处。这时,导管40会减压,容器 14的底部储存的油从油孔40b被吸引到导管40中、与低压气体一起流入压缩腔31a中。从压缩腔31a排出的油会回到油池5中。另外,如果需要过滤网的话,可以与实施例2 —样追加过滤组件22使其围住导管 40。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2,不再重复。实施例4关于实施例1中所述的低压腔20的吸气和油池5的油6的热交换的影响不能忽视的情况,实施例4表示该种情况的代表事例。参见图11,是在下壳体13的下侧或者内侧固定了用热传导性低的合成树脂等制造的隔热材料41。内侧也就是油池5所在的一侧。参见图12,在下壳体13的下侧使用了较薄的第一隔热板42。参见图13,在下壳体 13的上侧使用了薄的第二隔热板43。第一隔热板42和第二隔热板43各按第一间隙42a 和第二间隙43a进行固定。图12的对策是利用合成树脂本身的隔热效果,减小油池5的油6和低压腔20的冷媒的传热作用。图13是在第一间隙42a中充满的低压冷媒发挥了隔热效果。图14是第二间隙43a中充满的油进一步提高了隔热效果。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3,不再重复。实施例5参见图14,是在偏心曲轴36的旋转轴为水平设置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揭示技术的案例。当然,不用改变基本设计,本实用新型就可以适用于卧式旋转压缩机。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4,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构( 和电机(3),壳体由上壳体 (11)、中壳体(12)和下壳体(13)共同组成,压缩机构(2)包括带有压缩腔(31a)的气缸 (31)、气缸(31)内设置有活塞和滑片(35),偏心曲轴(36)驱动活塞在压缩腔(31a)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偏心曲轴(36)的主轴承(3 和副轴承(3 分别设置在气缸(31)的两侧,其特征是下壳体(1 与容器(14)相接,下壳体(1 和容器(14)共同围成低压腔 (20),位于壳体(4)的外侧的外部吸入管(8)的一端与低压腔(20)相通,低压腔(20)通过第二吸气管与压缩腔(31a)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容器(14)的外径比中壳体(12) 的外径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吸气管在低压腔00)和副轴承(3 以及压缩腔(31a)之间构成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相对于中壳体(1 的板厚,构成低压腔(20)的下壳体(13)和容器(14)的板厚较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周围设置有导管 (40),该导管00)通过其内设置的保持板(40a)与第二吸气管的端部相接,保持板(40a) 间隔设置,导管GO)的上端开口与第二吸气管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导管00)的底部设置有与低压腔相通的油孔(40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下壳体(1 的下侧或者内侧设置有隔热材料Gl);或者,下壳体(1 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隔热板(42),该第一隔热板02) 与下壳体(1 的下侧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0 );或者,下壳体(1 的上侧设置有第二隔热板(43),该第二隔热板与下壳体(1 的上侧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G3a)。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吸气管为位于壳体 (4)内部的内部吸入管或位于壳体(4)外部的连接管(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旋转压缩机为立式旋转压缩机或卧式旋转压缩机。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压缩机,壳体内设置有压缩机构和电机,壳体由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共同组成,压缩机构包括带有压缩腔的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和滑片,偏心曲轴驱动活塞在压缩腔内作偏心转动,用于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下壳体与容器相接,下壳体和容器共同围成低压腔,位于壳体的外侧的外部吸入管的一端与低压腔相通,低压腔通过第二吸气管与压缩腔相通。容器的外径比中壳体的外径小。第二吸气管在低压腔和副轴承以及压缩腔之间构成气体通道。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立式旋转压缩机,而且还适用于卧式旋转压缩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C18/344GK202117925SQ2011201976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
发明者小津政雄, 曹小军 申请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