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3149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转向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
背景技术
很多汽车配有动力转向泵,汽车动力转向泵能向转向器提供液压助力,使驾驶员转向操作更省力,便于控制,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目前转向泵在各种乘用车上普遍应用,现有技术中转向泵控制流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恒流量式油泵,即油泵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流量略微升高或保持不变,这是通过转向泵内的溢流阀来实现的,泵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溢流阀打开,高压油回流到进油腔,使输出流量恒定;另一种是变流量式油泵,即油泵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到一定值, 流量会下降,该种油泵普遍采用变截面的阀杆控制出油口通流面积来实现。如申请号为 2010105684729,名称为《转向泵流量控制阀》的中国发明专利,泵在发动机转速升高时,流量降低,这就使汽车高速行驶时,增加驾驶员转向手力,使驾驶员不会感觉发飘,但是汽车车速与发动机的转速并没有直接关系,汽车车速高的时候,发动机的转速不一定高,所以这种由变截面阀杆控制流量的转向泵不能完全解决高速行驶时转向发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将电磁技术与液压技术结合,成为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向泵,通过车速传感器来传递给电磁阀信号,由电磁阀的开关控制流量输出,使转向泵输出油流量完全由车速控制,从而使油泵输出流量随车速增高而下降,避免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转向发飘的现象,使驾驶员对汽车的转向操纵感觉更好,行驶更安全。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包括泵轴、叶片、转子、定子,沿泵轴方向设有两组配油盘,分别为前配油盘与后配油盘,还具有压力调节腔,压力调节腔依次连接出油通道、 出油腔,出油通道与压力调节腔之间设有电磁阀堵头、电磁阀线圈,电磁阀线圈中心设有可活动的电磁阀推杆。电磁阀线圈通电或断电可控制电磁阀推杆的运动。优选的是,压力调节腔与溢流阀连通,溢流阀内部设置有安全阀,这样的设置使液压油压力恒定。优选的是,泵轴径向设置转子,转子沿径向均勻地开有转子槽,并在转子槽内插有叶片。优选的是,出油通道为常开通道,排出油通过压力调节腔与出油通道进入出油腔而输出。优选的是,压力调节腔与出油腔之间还设有低速通道,仅在车速低于安全值时开
ο[0011]优选的是,通过电磁阀推杆的运动来控制低速通道的通断。优选的是,电磁阀线圈连接汽车电控单元E⑶。优选的是,汽车电控单元ECU连接有车速传感器,响应车速信号,并与设定安全车速值进行比较判断,并发出动作信号输出给电磁阀线圈。一种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其转向泵为具有上述任一项特征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一种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方法,在车速低于设定值时,电磁阀线圈不通电, 电磁阀推杆被压力油推动至电磁阀堵头上,低速通道打开,压力油经出油通道和低速通道, 恒流量输出至出油腔;当汽车车速增加至设定值时,电磁阀线圈通电,电磁阀推杆被电磁力推到低速通道端,切断低速通道,液压油仅从出油通道输出至出油腔,输出流量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易实现,流量改变明显,易控制,流量改变的参数可由汽车电控单元ECU调节,提高行驶安全性,符合汽车向电控方向发展的趋势。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一优选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一优选实施例的B-B剖视图;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附图标记为1——泵轴,2——前配油盘,3——转子,4——叶片,5——定子, 6——后配油盘,7——电磁阀堵头,8——电磁阀线圈,9——电磁阀推杆,10——溢流阀, 11——安全阀,压力调节腔P,低速通道f,出油腔c,出油通道e。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下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的,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如图1、2、3所示,包括泵轴1、叶片4、转子3、定子 5,沿泵轴1方向设有两组配油盘,分别为前配油盘2与后配油盘6,泵轴1径向设置转子3, 转子3沿径向均勻地开有转子槽,并在转子槽内插有叶片4。泵轴1的旋转带动径向均勻插有叶片4的转子3旋转,利用两只叶片4、转子3外圆面、定子5内曲面、前配油盘2与后配油盘6之间的密闭容积的变化,完成泵的吸入油和排出油。转向泵还具有压力调节腔P,压力调节腔ρ依次连接出油通道e、出油腔C,出油通道e与压力调节腔ρ之间设有电磁阀堵头7、电磁阀线圈8,电磁阀线圈8中心设有可活动的电磁阀推杆9。电磁阀线圈8通电或断电可控制电磁阀推杆9的运动。[0025]如图2、3所示,压力调节腔ρ与溢流阀10连通,溢流阀10内部设置有安全阀11, 排出油在压力调节腔P经过溢流阀10和装在其内部的安全阀11的溢流,使液压油压力恒定。出油通道e为常开通道,排出油通过压力调节腔ρ与出油通道e进入出油腔c而输出。压力调节腔P与出油腔c之间还设有低速通道f,仅在车速低于安全值时开通。通过电磁阀推杆9的运动来控制低速通道f的通断。电磁阀线圈8连接汽车电控单元ECU,汽车电控单元ECU连接有车速传感器,响应车速信号,并与设定安全车速值进行比较判断,并发出动作信号输出给电磁阀线圈8。—种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其转向泵为具有上述任一项特征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一种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方法,在车速低于设定值时,电磁阀线圈8不通电,电磁阀推杆9被压力油推动至电磁阀堵头7上,低速通道f打开,压力油经出油通道e 和低速通道f,恒流量输出至出油腔c ;当汽车车速增加至设定值时,电磁阀线圈8通电,电磁阀推杆9被电磁力推到低速通道f端,切断低速通道f,液压油仅从出油通道e输出至出油腔c,输出流量减小,作用在转向器上的油压也随之减小,使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增加,从而解决了汽车高速行驶时“发飘”的现象。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与任何发明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是已经公知的现有技术,其各个组成部分也来自于现有技术,为了使本说明书简明,对这些组成部分并没有事无巨细地一一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自然知其所云。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相信,由这些现有技术的结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凝结了发明人大量创造性劳动的结
^ ο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将这些现有技术中的要素进行的结合,这种结合凝结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是发明人大量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结晶。在没有阅读本实用新型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是不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案的,而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必再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包括泵轴(1)、叶片(4)、转子(3)、定子(5),沿泵轴 (1)方向设有两组配油盘,分别为前配油盘(2)与后配油盘(6),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压力调节腔(P),所述压力调节腔(P)依次连接出油通道(e)、出油腔(c),所述出油通道(e)与所述压力调节腔(P)之间设有电磁阀堵头(7)、电磁阀线圈(8),所述电磁阀线圈(8)中心设有可活动的电磁阀推杆(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腔(P)与溢流阀(10)连通,溢流阀(10)内部设置有安全阀(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1)径向设置所述转子(3),所述转子(3)沿径向均勻地开有转子槽,并在转子槽内插有所述叶片(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e)为常开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腔(P)与所述出油腔(c)之间还设有低速通道(f)。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电磁阀推杆 (9)的运动来控制所述低速通道(f)的通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线圈(8)连接汽车电控单元ECU。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控单元ECU 连接有车速传感器,响应车速信号,并与设定安全车速值进行比较判断,并发出动作信号输出给电磁阀线圈(8)。
9.一种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转向泵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转向零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阀控制流量的转向泵、汽车用动力转向泵流量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将电磁技术与液压技术结合,成为一种新型的动力转向泵,通过车速传感器来传递给电磁阀信号,由电磁阀的开关控制流量输出,使转向泵输出油流量完全由车速控制,从而使汽车转向感觉更好,行驶更安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易实现,流量改变明显,易控制,流量改变的参数可由汽车电控单元ECU调节,符合汽车向电控方向发展的趋势。
文档编号F04C14/24GK202326214SQ2011204532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罗仁, 魏超 申请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