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磨损砼活塞及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061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磨损砼活塞及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磨损砼活塞,以及包含有该防磨损砼活塞的混凝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是一种利·用砼活塞与输送缸之间滑动密封实现吸料和泵料功能的建筑设备。组合式砼活塞的典型结构由压板、砼密封体、导向环、防尘圈、螺栓、活塞骨架组成。砼密封体与输送缸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功能;导向环及其周围的润滑脂实现砼活塞导向和润滑功能;防尘圈与输送缸配合实现防尘和隔水功能。然而,砼活塞工作在2米余长的输送缸内,受多向流(混凝土 )高压冲击、砼活塞零件加工及装配误差(特别是同轴度和圆柱度),活塞颤振,活塞杆变形等影响,产生砼密封体破损,砼活塞偏磨、拉缸等现象。针对上述现象研究发现,其破坏步骤如下I、砼密封体受上述影响变形,与输送缸摩擦产生高温,附近润滑油膜就此被破坏;砼密封体与输送缸粘附、撕脱、再粘附形成了粘附磨损,砼密封初步破坏;2、细小的沙子卡在受损的砼密封体与输送缸之间,砼密封体与输送缸上磨损的主要形式转变为磨粒磨损,密封进一步破坏;3、较硬的轮廓峰或磨粒在配合表面上象切削一样划出条状细槽,甚至于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离析粘在砼活塞上一并硬化,一同切削输送缸,造成硬质材料大量脱落,形成磨粒磨损的恶性循环,最后密封完全破坏。现有相关技术中有一种改进后组合式砼活塞,其结构如图I所述,其特点如下I、砼活塞由活塞本体OI和活塞浮动体02组成,通过链条连接03,相互可作轴向或径向相对运动;2、活塞浮动体02、活塞本体01与输送缸04之间形成密闭的腔室05 ;3、活塞本体01上安装有单向阀06,通过压差,吸入活塞本体01后输送缸04内的高压液体。此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I、吸入腔室高压液体的压力需大于输送缸内混凝土的泵送压力,因而上述砼活塞不适用于高压泵送的混凝土泵;2、混凝土被高压液体冲刷出过盈配合部,将造成砼密封体和输送缸的二次磨损,同时影响泵送混凝土质量;3、安装单向阀,将增大砼活塞加工和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日后的维修费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延长砼活塞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砼密封体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上述背景技术,需要一种新的砼活塞,能够有效地延长砼活塞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砼密封体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磨损砼活塞,包括安装在输送缸内的前置活塞、连接杆和主活塞,所述前置活塞与所述输送缸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主活塞与所述输送缸的内壁面过盈配合;所述连 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置活塞和所述主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前置活塞和所述主活塞的端面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及所述输送缸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与冲洗装置连通,所述冲洗装置可冲刷年度在所述输送缸内壁面上和进入所述腔室中的泥沙;所述腔室的底部与排渣装置连通,所述排渣装置可排出所述泥沙。优选地,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喷嘴、冲洗管道和冲洗泵;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上,所述喷嘴通过所述冲洗管道与所述冲洗泵连通,所述冲洗泵为所述喷嘴提供高压冲洗液。优选地,所述前置活塞、连接杆和主活塞一体成型;所述主活塞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砼密封体、导向环和挡尘圈,所述砼密封体邻近所述连接杆安装,所述挡尘圈邻近所述主活塞的外端面安装,所述导向环位于所述砼密封体和挡尘圈之间;所述砼密封体与所述输送缸的内壁面过盈配合。优选地,在所述前置活塞的外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前置活塞挡板;所述前置活塞外周面上安装有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与所述输送缸的内壁面间隙配
口 ο优选地,所述活塞环与所述腔室之间的所述前置活塞的外壁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前置活塞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面向输送缸的内壁面。优选地,所述喷嘴为在所述连接杆外壁面上成型的V形喷口 ;所述冲洗管道包括支管、总管和冲洗主管;所述支管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体内,一端与所述V形喷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穿过在所述主活塞,一端与所述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主管连通;所述冲洗主管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沿所述连接杆外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V形喷口,所述多个V形喷口的喷射角度之和不小于360度;所述冲洗管道包括多个所述支管,每一支管与一所述V形喷口连通。优选地,每一所述V形喷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每一所述支管的横截面积,全部所述支管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总管的横截面积。优选地,所述冲洗主管位于所述输送缸内的部分,为缠绕在与所述主活塞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上的弹性管道,或者,为可伸缩的伸缩管道。优选地,所述排渣装置包括吸渣口、排渣管道和排渣器;所述吸渣口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吸渣口通过所述排渣管道与所述排渣器连接,所述排渣器能够为所述吸渣口提供吸力。优选地,所述排渣管道包括连接管和排渣主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主活塞体内,一端与所述吸渣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主管连通;所述排渣主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渣口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排渣主管位于所述输送缸内的部分,为缠绕在与所述主活塞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上的弹性管道,或者,为可伸缩的伸缩管道。优选地,所述前置活塞、连接杆和主活塞采用具有高硬度且容易加工的轻量化材料组合而成;所述前置活塞和连接杆连体加工而成,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件与所述主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主活塞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砼密封体、导向环和挡尘圈,所述砼密封体邻近所述连接杆安装,所述挡尘圈邻近所述主活塞的外端面安装,所述导向环位于所述砼密封体和挡尘圈之间,所述砼密封体与所述输送缸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前置活塞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前置活塞导向套,所述前置活塞导向套与所述输送缸内壁面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砼密封体通过砼密封体压板固定在所述主活塞邻近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外壁面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砼密封体压板上;所述前置活塞导向套通过凹凸配合结构安装在所述前置活塞的外壁面上。优选地,所述喷嘴包括设置在冲洗套上的喷缝,所述冲洗套套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面上;所述冲洗管道包括环缝、总管和冲洗主管;所述环缝设置在所示连接杆的周壁上,并与所述喷缝对应连接;所述支管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体内,一端与所述环缝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设置在所述主活塞体内,一端与所述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主管连通;所述冲洗主管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通。 优选地,所述冲洗套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冲洗套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喷缝,多个所述喷缝的喷射角度之和不小于360度;全部所述喷缝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支管的横截面积,所述支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总管的横截面积。优选地,所述吸渣口为设置在所述砼活塞压板下部的圆孔;所述排渣管道包括排渣槽、连接管和排渣主管;所述排渣槽设置在所述砼活塞压板体内,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主活塞体内,所述排渣槽与所述吸渣口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渣槽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渣主管连通;所述排渣主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器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渣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含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磨损砼活塞应用于其他的机械设备当中,在此无法穷举,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方案,前置活塞与输送缸之间存在间隙,使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可以进入腔室,然后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排出输送缸,无需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冲回泵送混凝土中,避免了影响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截断了砼密封体与输送缸磨粒磨损的恶性循环,为主活塞创造了一个无磨粒磨损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砼活塞砼密封体和输送缸的使用寿命;而且无需在砼活塞上设置单向阀,减少了砼活塞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维护难度。

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防磨损砼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磨损砼活塞的原理示意图;图3、图5和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的防磨损砼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防磨损砼活塞的A-A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6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防磨损砼活塞的原理示意图;图3和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的防磨损砼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防磨损砼活塞的A-A剖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磨损砼活塞,包括同轴安装在输送缸I内的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前置活塞21与输送缸I的内壁面间隙配合,主活塞23与输送缸I的内壁面过盈配合;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前置活塞21和主活塞23固定 连接;前置活塞21和主活塞23的端面与连接杆22的外壁面及输送缸I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腔室3 ;腔室3与冲洗装置连通,冲洗装置可冲刷粘附在所述输送缸I内壁面上和进入腔室3中的泥沙;腔室3还的底部与排渣装置连通,排渣装置可排出所述泥沙。本实施例,所述排渣装置的入口设置在腔室3的的底部,此处所称“底部”是指腔室3靠近输送缸I的下内壁面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的图下部。图2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喷洗液的运动方向,标号8表示混凝土。在该技术方案中,前置活塞21与输送缸I之间存在间隙(大约O. 3 O. 5mm),使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可以进入腔室3,然后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排出输送缸1,无需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冲回泵送混凝土中,避免了影响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截断了砼密封体与输送缸磨粒磨损的恶性循环,为主活塞23创造了一个无磨粒磨损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砼活塞砼密封体和输送缸I的使用寿命;而且无需在砼活塞上设置单向阀,减少了砼活塞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维护难度。如图3至图5所示,优选地,冲洗装置包括喷嘴41、冲洗管道和冲洗泵;喷嘴41设置于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喷嘴41通过冲洗管道与冲洗泵连通,冲洗泵为喷嘴提供高压冲洗液;排渣装置包括吸渣口 51、排渣管道和排渣器;吸渣口 51设置在腔室3的底部,吸渣口51通过排渣管道与排渣器连接,排渣器为吸渣口 51提供吸渣的吸力。采用该方案清洗泥沙并排出,对混凝土质量没有影响,且结构简单。此处所述“腔室3的底部”,就是指腔室3的最下部,如图3、5、6所示图的下部。优选地,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 —体成型;主活塞23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砼密封体231、导向环232和挡尘圈233,砼密封体231邻近连接杆22安装,挡尘圈233邻近主活塞23的外端面安装,导向环232位于砼密封体231和挡尘圈233之间;砼密封体231与输送缸I的内壁面过盈配合。一体成型的砼活塞更牢固、加工更简单;砼密封体231实现密封功能、导向环232实现导向和润滑功能,挡尘圈233实现挡尘和隔水功能。优选地,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采用高硬度的高分子有机材料制成;在前置活塞21的外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前置活塞挡板211 ;前置活塞21外周面上安装有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的活塞环212,活塞环212与输送缸I的内壁面间隙配合。在该技术方案中,前置活塞挡板211保护前置活塞的端面;前置活塞21上安装高硬度的金属活塞环212,保护前置活塞21的圆周面。优选地,活塞环212与腔室3之 间的前置活塞21的外壁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前置活塞21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213,所述倾斜面213面向输送缸I的内壁面。在该技术方案中,位于活塞环212后的前置活塞21圆周面上带有一定斜度的倾斜面213-该倾斜面靠近活塞环212的一侧端离所述输送缸I内壁的间隙高度小于靠近连接杆22的一侧端离所述输送缸I内壁的间隙高度,使进入前置活塞21上端的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会自动流进细槽,进入前置活塞21侧面和下端的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输送缸I内壁下沿,这部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也将被排渣管道排出。优选地,喷嘴41为在连接杆22外壁面上成型的V形喷口 ;冲洗管道包括支管421、总管422和冲洗主管423 ;支管421设置在连接杆22体内,一端与V形喷口连通、另一端与总管422连通;总管422穿过主活塞23,一端与支管421连通、另一端与冲洗主管423连通;冲洗主管423—端与总管422连通、另一端与冲洗泵连通。将喷口设置成V形,喷射角度大,冲洗效果好。进一步,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沿连接杆22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V形喷口,优选地,所述多个V形喷口在连接杆22的外周向上等间距分布,多个V形喷口在连接杆22的外周向上的喷射角度之和不小于360度;冲洗管道包括多个支管421,每一支管421与一对应的V形喷口连通。优选地,相邻支管421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多个支管421的一端汇总后与总管422连接;每一 V形喷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每一支管421的横截面积,全部支管421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总管422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10个V形喷口和10根支管,则每个V形喷口的喷射角度不小于36度,每两根支管间的夹角为36度。采用这种结构便于加工,并可提升冲洗液的喷射力,冲洗更干净。在该技术方案中,泵料时,附着在输送管内壁上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被冲洗装置喷射出的不小于360°的高压水幕冲下,然后通过排渣管道排出输送缸;吸料时,冲洗装置停止喷射水幕。优选地,冲洗主管423位于输送缸I内的部分,为缠绕在与主活塞23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24上的弹性管道,或者,为可伸缩的伸缩管道。冲洗主管423缠绕在活塞杆上,就如同弹簧,可随着砼活塞和活塞杆运动;或者冲洗主管423为可伸缩的伸缩管,则可随着砼活塞和活塞杆的往复运动而伸缩。请参考图6和图8,优选地,排渣管道包括连接管521和排渣主管522 ;连接管521设置在主活塞23体内,一端与吸渣口 51连通,另一端与排渣主管522连通;排渣主管522一端与连接管521连通,另一端与排渣器连通;连接管521的直径大于吸渣口 51的直径。连接管521设置在主活塞522内部,结构简单,且排渣管道的截面积逐渐增大,利于泥沙等硬质颗粒的排出。其中,吸渣口 51与输送缸I内壁之间的间隙很小,可采用针头状设计,针孔略大于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粒径即可。优选地,排洛主管522位于输送缸I内的部分,为缠绕在与主活塞23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24上的弹性管道,或者,为可伸缩的伸缩管道。排渣主管522和冲洗主管423一样,可随着砼活塞和活塞杆运动。[0059]其中,冲洗主管426和排渣主管522在输送缸I内的设置方式,可以以图3中所示的方式为缠绕在与主活塞23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24上,也可以以图5中所示的方式与活塞杆24平行的方式设置,其中图3中的冲洗主管426和排渣主管522为弹性管,图5中的冲洗主管426和排渣主管522为伸缩管。另外,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磨损砼活塞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剖 示意图;图8为图6的C部放大图。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磨损砼活塞,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中的防磨损砼活塞包括同轴安装在输送缸I内的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前置活塞21与输送缸I的内壁面间隙配合,主活塞23与输送缸I的内壁面过盈配合;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前置活塞21和主活塞23固定连接;前置活塞21和主活塞23的端面与连接杆22的外壁面及输送缸I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腔室3 ;腔室3与冲洗装置连接,冲洗装置可冲刷进入腔室3中的泥沙;腔室3的底部与排渣装置连接,排渣装置可排出进入腔室3内的泥沙。在该技术方案中,前置活塞21与输送缸I之间存在间隙(大约O. 3 O. 5mm),使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可以进入腔室3,然后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清洗出输送缸1,无需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冲回泵送混凝土中,避免了影响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截断了砼密封体与输送缸磨粒磨损的恶性循环,为主活塞23创造了一个无磨粒磨损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砼活塞砼密封体和输送缸I的使用寿命;而且无需在砼活塞上设置单向阀,减少了砼活塞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维护难度。优选地,冲洗装置包括喷嘴41、冲洗管道和冲洗泵;喷嘴41设置于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喷嘴41通过冲洗管道与冲洗泵连通,冲洗泵为喷嘴提供高压冲洗液;排渣装置包括吸渣口 51、排渣管道和排渣器;吸渣口 51与腔室3连通,吸渣口 51通过排渣管道与排渣器连接,排渣器为吸渣口 51提供吸渣的吸力。本实施例中,吸渣口 51设置在腔室3的底部,此处,所述腔室3的底部的含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优选地,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采用具有高硬度且容易加工的轻量化材料组合而成,例如采用轻质合金或者无机非金属材料组合而成;前置活塞21和连接杆22连体加工而成,连接杆22通过固定件与主活塞固定连接;主活塞23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砼密封体231、导向环232和挡尘圈233,砼密封体231邻近连接杆22安装,挡尘圈233邻近主活塞23的外端面安装,导向环232位于砼密封体231和挡尘圈233之间,砼密封体231与输送缸I内壁过盈配合;前置活塞21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前置活塞导向套214,前置活塞导向套214与输送缸I内壁面间隙配合。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采用具有高硬度且容易加工的轻量化材料组合而成,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便于加工、节省成本;砼密封体231实现密封功能、导向环232实现导向和润滑功能,挡尘圈233实现挡尘和隔水功能,前置活塞导向套214对前置活塞21实现导向和保护。优选地,主活塞23包括砼密封体压板234,砼密封体231通过砼密封体压板234固定在主活塞23邻近连接杆22 —端的外壁面上;连接杆22连接于砼密封体压板234 ;前置活塞导向套214通过凹凸配合结构安装在前置活塞21的外壁面上。通过砼密封体压板234来固定砼密封体231并连接连接杆22,结构简单,并便于主活塞23内部管道的加工;通过凹凸结构来固定导向套214结构简单、牢固,例如可以在前置活塞21的外周面上开出两个环形凹槽,在导向套214的内壁面上成型两个环形凸台,所述凸台扣入所述凹槽中,实现导向套214的 安装。优选地,喷嘴41为设置在冲洗套43上的喷缝,冲洗套43套在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冲洗管道包括环缝424、总管422和冲洗主管423 ;环缝424设置在所示连接杆22的周壁上,并与喷缝对应连通;支管421设置在连接杆22体内,一端与环缝424连通、另一端与总管422连通,总管422设置在主活塞23体内,一端与支管421连通、另一端与冲洗主管423连通;冲洗主管423 —端与总管422连通、另一端与冲洗泵连通。采用冲洗套的喷缝来作为喷嘴,便于维修且便于加工。优选地,冲洗套43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沿冲洗套43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喷缝,优选地,所述多个喷缝沿冲洗套43的外周向上等间距分布,多个所述喷缝的喷射角度之和不小于360度;全部喷缝的横射面积之和小于支管421的横截面积,支管421的横截面积小于总管422的横截面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10个喷缝和10根支管,则每个喷缝的喷射角度不小于36度。采用这种结构,喷洗干净并便于加工。优选地,吸渣口 51为设置在砼活塞压板234下部的圆孔;排渣管道包括排渣槽523、连接管521和排渣主管522 ;排渣槽523设置在砼活塞压板234体内,连接管521设置在主活塞23体内,排渣槽523与吸渣口 51连通,连接管521的一端与排渣槽523相连通,连接管524的另一端与排渣主管522连通;排渣主管522 —端与连接管521连通,另一端与排渣器连通;连接管521的直径大于吸渣口 51的直径。上述技术方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如下砼密封体压板234端面铣有缺口,缺口形状为小半个圆形;缺口上车有排渣槽523,缺口与吸渣口 51贯通。与缺口形状完全匹配的腹板53上钻有吸渣口 51,吸渣口 51与砼密封体压板234上的排渣槽523贯通。主活塞23上铣有台阶,砼密封体231套在主活塞23上的所述台阶上,并被砼密封体压板234夹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含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防磨损
砼活塞。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前置活塞与输送缸之间存在间隙,使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可以进入腔室,然后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清洗出输送缸,无需将细小泥沙等硬质颗粒冲回泵送混凝土中,避免了影响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截断了砼密封体与输送缸磨粒磨损的恶性循环,为主活塞创造了一个无磨粒磨损的工作环境,延长了砼活塞砼密封体和输送缸的使用寿命;而且无需在砼活塞上设置单向阀,减少了砼活塞零部件加工和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维护难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7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输送缸(I)内的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所述前置活塞(21)与所述输送缸(I)的内壁面间隙配合,所述主活塞(23)与所述输送缸(I)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所述连接杆(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置活塞(21)和所述主活塞(23)固定连接;所述前置活塞(21)和所述主活塞(23)的端面与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面及所述输送缸⑴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腔室⑶; 所述腔室(3)与冲洗装置连通,所述冲洗装置能够冲刷粘附在所述输送缸(I)内壁面上和/或进入所述腔室(3)内的泥沙; 所述腔室(3)还与排渣装置连通,所述排渣装置能够排出所述泥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喷嘴(41)、冲洗管道和冲洗泵; 所述喷嘴(41)设置于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所述喷嘴(41)通过所述冲洗管道与所述冲洗泵连通,所述冲洗泵能够为所述喷嘴(41)提供冲洗液。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活塞(21)、连接杆(22)和主活塞(23) —体成型; 所述主活塞(23)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砼密封体(231)、导向环(232)和挡尘圈(233),所述砼密封体(231)邻近所述连接杆(22)安装,所述挡尘圈(233)邻近所述主活塞(23)的外端面安装,所述导向环(232)位于所述砼密封体(231)和挡尘圈(233)之间; 所述砼密封体(231)与所述输送缸(I)的内壁面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置活塞(21)的外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前置活塞挡板(211); 所述前置活塞(21)外周面上安装有活塞环(212),所述活塞环(212)与所述输送缸(I)的内壁面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环(212)与所述腔室(3)之间的所述前置活塞(21)的外壁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前置活塞(21)的轴向倾斜的倾斜面(213),所述倾斜面(213)面向输送缸(I)的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41)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杆(22)外壁面上的V形喷口 ; 所述冲洗管道包括支管(421)、总管(422)和冲洗主管(423); 所述支管(421)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体内,一端与所述V形喷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422)连通; 所述总管(422)穿过所述主活塞(23),一端与所述支管(4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主管(423)连通; 所述冲洗主管(423) —端与所述总管(4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沿所述连接杆(22)外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V形喷口,所述多个V形喷口的喷射角度之和不小于360度; 所述冲洗管道包括多个所述支管(421),每一支管(421)与一所述V形喷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V形喷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每一所述支管(421)的横截面积,全部所述支管(421)的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总管(422)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洗主管(423)位于所述输送缸(I)内的部分,为缠绕在与所述主活塞(23)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24)上的弹性管道,或者,为可伸缩的伸缩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渣装置包括吸渣口(51)、排渣管道和排渣器; 所述吸渣口(51)与所述腔室(3)连通,所述吸渣口(51)通过所述排渣管道与所述排渣器连接,所述排渣器能够为所述吸渣口(51)提供吸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渣管道包括连接管(521)和排渣主管(522); 所述连接管(521)设置在所述主活塞(23)体内,一端与所述吸渣口(5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主管(522)连通; 所述排渣主管(522) —端与所述连接管(5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器连通; 所述连接管(521)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渣口(51)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渣主管(522)位于所述输送缸(I)内的部分,为缠绕在与所述主活塞(23)外端面固定连接的活塞杆(24)上的弹性管道,或者,为可伸缩的伸缩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置活塞(21)和连接杆(22)连体加工而成,所述连接杆(22)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王活塞固定连接; 所述主活塞(23)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砼密封体(231)、导向环(232)和挡尘圈(233),所述砼密封体(231)邻近所述连接杆(22)安装,所述挡尘圈(233)邻近所述主活塞(23)的外端面安装,所述导向环(232)位于所述砼密封体(231)和挡尘圈(233)之间,所述砼密封体(231)与所述输送缸(I)内壁过盈配合; 所述前置活塞(21)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前置活塞导向套(214),所述前置活塞导向套(214)与所述输送缸(I)内壁面间隙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砼密封体(231)通过砼密封体压板(234)固定在所述主活塞(23)邻近所述连接杆(22) —端的外壁面上; 所述连接杆(22)连接于所述砼密封体压板(234)上; 所述前置活塞导向套(214)通过凹凸配合结构安装在所述前置活塞(21)的外壁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41)包括设置在冲洗套(43)上的喷缝,所述冲洗套(43)套在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面上; 所述冲洗管道包括环缝(424)、总管(422)和冲洗主管(423); 所述环缝(424)设置在所示连接杆(22)的周壁上,并与所述喷缝连通; 所述支管(421)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体内,一端与所述环缝(42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管(422)连通; 所述总管(422)设置在所述主活塞(23)体内,一端与所述支管(4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主管(423)连通; 所述冲洗主管(423) —端与所述总管(4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冲洗泵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洗套(43)的外壁面上形成有沿所述冲洗套(43)的外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喷缝,多个所述喷缝的喷射角度之和不小于360度; 全部所述喷缝的横面积之和小于所述支管(421)的横截面积,所述支管(4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总管(422)的横截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渣装置包括吸渣口(51)、排渣管道和排渣器; 所述吸渣口(51)为设置在所述砼密封体压板(234)下部的圆孔; 所述排渣管道包括排渣槽(523)、连接管(521)和排渣主管(522); 所述排渣槽(523)设置在所述防磨损砼活塞压板(234)体内,所述连接管(521)设置在所述主活塞(23)体内,所述排渣槽(523)与所述吸渣口(51)连通,所述连接管(521)的一端与所述排渣槽(52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524)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渣主管(522)连通;所述排渣主管(522) —端与所述连接管(5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渣器连通; 所述连接管(521)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渣口(51)的直径。
18.—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权利要求I至17任一项所述的防磨损砼活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磨损砼活塞,包括安装在输送缸内的前置活塞、连接杆和主活塞,前置活塞与输送缸的内壁面间隙配合,主活塞与输送缸的内壁面过盈配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前置活塞和主活塞固定连接;前置活塞和主活塞的端面与连接杆的外壁面及输送缸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腔室;腔室与冲洗装置连接,冲洗装置可冲刷进入腔室中的泥沙等硬质颗粒;腔室的底部与排渣装置连接,排渣装置可排出所述泥沙等硬质颗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种防磨损砼活塞的混凝土泵送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延长了砼活塞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砼密封体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4B15/02GK202579159SQ2012201456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
发明者易小刚, 张作良, 曾凯, 杨祥磊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