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611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连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压缩机连杆,其与活塞连接,该压缩机连杆包括大端、小端及连接大端与小端的连接体,大端设有收容孔,小端设有收容活塞的组装孔,连接体设有贯穿连接体的油槽,油槽与大端的收容孔及小端的组装孔连通,所述小端还包括自组装孔的内壁向小端内部凹陷的储油槽,储存的油液会通过连压缩机连杆与活塞运动的旋转,把储油槽里的油液均匀扩散,从而使压缩机连杆与活塞的连接处得到有效的润滑,降低了压缩机连杆与活塞之间的摩擦。
【专利说明】压缩机连杆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连杆。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传统的压缩机连杆包括大端2、小端3、连接大端2与小端3的连接体
I。连接体I上设有油槽5。小端3与活塞连接且设有凸出部4。该压缩机连杆使用时,小端3与活塞之间存在较大的磨损,导致不能充分供油,使得压缩机工作不平稳,造成振动而引发较大的噪音,尤其是活塞进行压缩做功时,这种不平稳工作状态所引起的噪音更为突出,影响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0003]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压缩机连杆,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之缺陷。【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连杆与活塞之间的摩擦的压缩机连杆。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连杆,其与活塞连接,该压缩机连杆包括大端、小端及连接大端与小端的连接体,大端设有收容孔,小端设有收容活塞的组装孔,连接体设有贯穿连接体的油槽,油槽与大端的收容孔及小端的组装孔连通,所述小端还包括自组装孔的内壁向小端内部凹陷的储油槽。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压缩机连杆由Fe-C-Cu粉末制成。
[000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的小端设有储油槽,储存的油液会通过连压缩机连杆与活塞运动的旋转,把储油槽里的油液均匀扩散,从而使压缩机连杆与活塞的连接处得到有效的润滑,降低了压缩机连杆与活塞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降低了压缩机连杆与活塞之间因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的压缩机连杆的立体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的立体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的顶视图;
[0011]图4是图3所示的压缩机连杆沿线D-D的剖视图;及
[0012]图5是与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连接的活塞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与活塞9连接,该压缩机连杆10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大端6、小端7、连接大端6与小端7的连接体8。连接体8设有贯穿连接体8的油槽80。大端6设有收容孔61。小端7设有收容活塞9的组装孔71及自组装孔71的内壁向小端7内部凹陷的储油槽72。油槽80与大端6的收容孔61及小端7的组装孔71连通。小端71还设有定位孔73。活塞9设有与定位孔73对应的贯穿孔91。使用时,利用活塞销(未图示)穿过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的定位孔73与活塞9的贯穿孔91把活塞9与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本使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由Fe-C-Cu粉末治金材料制成,增加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的强度和刚性,提高了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4]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的压缩机(未图示)工作时,电机(未图示)高速旋转,通过自动上油技术,由曲轴(未图示)带动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将曲轴的回转运动转化为活塞9的往复运动,并把动力传递给活塞9压缩气体运动,使压缩机机内产生气流运动,会使曲轴吸上来的油液飞溅,分散的油液会有一部分进入储油槽72,进一步有效的储存,储存的油液会通过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与活塞9运动的旋转,把有效油液均匀扩散,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与活塞9的连接处得到有效的润滑,有效地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压缩机连杆100与活塞9因运动而引起金属表面之间相互的摩擦而产生的噪音。使压缩机整体的噪音得到降低,也使压缩机工作时平稳均衡,性能稳定,提高了效率,本产品可以覆盖多个制冷范围的压缩机,满足客户的需要。
[0015]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连杆,其与活塞连接,该压缩机连杆包括大端、小端及连接大端与小端的连接体,大端设有收容孔,小端设有收容活塞的组装孔,连接体设有贯穿连接体的油槽,油槽与大端的收容孔及小端的组装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还包括自组装孔的内壁向小端内部凹陷的储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连杆由Fe-C-Cu粉末制成。
【文档编号】F04B53/14GK203670195SQ201420050326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胡坚 申请人:宁波阿诺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