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24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扇叶设于轮毂,扇叶具有主体部一端延伸第一端部固定于轮毂,另一端延伸第二端部设有扣持片,扣持片具有卡持部及挡止部,扣持片靠近轮毂的侧缘设有缺口,扣持片邻近缺口另设有抵接部和卡孔,于第二端部相对卡持部设有凸块,相邻两个扣持片均扣接,其中一个扣持片的缺口扣接另一个相邻扣持片的卡持部,卡孔套设于凸块,于高度方向上抵接部较挡止部更靠近中心线,其中一个扣持片的挡止部挡止另一个相邻扣持片的抵接部朝远离中心线的方向位移,使得凸块不容易从卡孔中退出,从而使相邻的两个扇叶卡扣牢固,避免相邻的两个扇叶发生松脱甚至分离,进而避免风扇在旋转时会因抖动而产生噪音,保证了风扇的正常运转。
【专利说明】风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尤指一种扇叶为金属材料制成的风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风扇一般包括一轮毂及环设于所述轮毂周围的多个金属扇叶,所述金属扇 叶一端固定于所述轮毂,另一端扣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金属扇叶,从而将多个所述金属扇 叶连接为一体以环绕所述轮毂,利用所述轮毂带动多个所述金属扇叶旋转使所述风扇正常 运转。所述金属扇叶包括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侧缘延伸一扣持片,所述扣持片上设有 一卡孔及一凸块,当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相扣接时,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 孔对准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凸块配合固定。
[0003] 然而,所述金属扇叶为很薄的片状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当 所述金属扇叶在运输过程中或在旋转过程中受到外力时,所述金属扇叶容易产生弹性变 形,使得所述凸块容易退出所述卡孔,并且由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扣持片之间未设置其它任 何挡止结构当所述凸块退出所述卡孔时,会造成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扇叶发生松脱甚至分 离,进而使得所述风扇在旋转时会因抖动而产生噪音,从而严重影响了所述风扇的正常运 转。
[0004]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风扇,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叶扣合牢固的风 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 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轮毂,定义所述轮毂的中心轴方向为一高度方向;
[0008] 多个扇叶设于所述轮毂,且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轮毂外围,每一所述扇叶具有一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一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轮毂,另一端延伸一第二端部设有至 少一扣持片每一所述扣持片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所述扣持片具有一卡持部 自所述第二端部的侧缘延伸形成,所述扣持片自所述卡持部朝向远离所述轮毂的方向延伸 一挡止部,所述扣持片靠近所述轮毂的侧缘设有一缺口,且所述扣持片邻近所述缺口另设 有一卡孔及位于所述卡孔外侧的一抵接部,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所述卡持部远离所述轮毂 的侧缘设有一凸块;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扣持片均扣接,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缺口扣 接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持部,所述卡孔套设于所述凸块,定义所述主体部具有 一中心线,所述中心线沿所述主体部的板面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高度方向相互垂直,于所述 高度方向上所述抵接部较所述挡止部更靠近所述中心线,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抵接部朝远 离所述中心线的方向位移。
[0009] 进一步,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凸设一夹紧部,两个所述夹紧部分别夹紧与 其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持部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夹紧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缺口 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
[0010] 进一步,每一所述夹紧部具有弧形的一导引面与所述扣持片的侧缘相连接,所述 导引面用以导引与其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持部进入所述缺口,且导引所述凸块伸入 与其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孔。
[0011] 进一步,所述挡止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侧缘之间设有一让位间隙,其中一个所述扣 持片的所述缺口穿过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所述让位间隙且与所述卡持部相扣接,其中 一个所述扣持片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所述让位间隙。
[0012] 进一步,所述缺口自所述扣持片靠近所述轮毂的一侧缘沿垂直于所述侧缘的方向 凹设形成,所述卡孔较所述缺口远离所述轮毂,所述卡孔的中心与所述缺口的中心形成的 连线沿垂直于所述侧缘的方向延伸。
[0013] 进一步,所述扣持片包括自所述卡持部延伸一第一平板部和自所述第一平板部延 伸一第二平板部,于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平板部相较所述第一平板部更靠近所述中 心线。
[0014] 进一步,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平板部。
[0015] 进一步,自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侧缘分别延伸设有所述扣持片,每一所述第二端部 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相对所述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0016]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抵接部均位于与其相邻的另 一个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挡止部之间,并与所述挡止部相抵接。
[0017]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8]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相反。
[0019] 进一步,所述扇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轮毂为塑胶材料制成,多个所述扇叶的所 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轮毂镶埋成型。
[0020]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一扣合结构,多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扣合结构 相扣接环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围。
[0021] 进一步,所述扣合结构为所述扣持片,每一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 向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相同。
[0022] 进一步,所述扣合结构为所述扣持片,每一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 向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相反。
[0023] 进一步,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端部板面设有一卡固块及一结合孔,其中 一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结合孔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卡固块相扣合,防止相 邻两个所述第一端部分离。
[0024] 进一步,所述结合孔内侧壁具有至少一凸出面与所述卡固块相抵接。
[0025]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部沿远离所述轮毂的方向延伸一阻挡部,所述第一端部于所 述阻挡部下方设有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端部下侧缘向上凹设一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 结合孔下方,所述结合孔一侧设有一限位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卡槽扣持另一 个相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固持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阻挡部挡止另一个相邻 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限位部朝向靠近所述轮毂的方向位移。
[0026] 进一步,所述固持部一侧刺破形成一弹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弹片挡 止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卡槽侧壁。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所述轮毂的中心轴方向为所述高度方向,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所述第一端部固定 于所述轮毂,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二端部设有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扣持片具有所述卡持部与 所述缺口,且所述扣持片邻近所述缺口设有所述卡孔,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所述卡持部远 离所述轮毂的侧缘设有所述凸块,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缺口扣接另一个相邻所述扣 持片的所述卡持部,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孔套设于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所述 凸块,所述扣持片设有所述抵接部和所述挡止部,于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抵接部较所述挡 止部更靠近所述中心线,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挡止部挡止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 所述抵接部朝远离所述中心线的方向位移,使得所述凸块不容易从所述卡孔中退出,从而 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卡扣牢固,避免了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发生松脱甚至分离,进而避 免了所述风扇在旋转时会因抖动而产生噪音,保证了所述风扇的正常运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组合图;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立体分解图;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局部剖视图;
[0033]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叶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003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风扇立体分解图;
[0035]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扇叶的局部放大图;
[0036]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风扇立体分解图;
[0037]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扇叶的局部组合图;
[003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扇叶的局部组合图;
[0039]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扇叶的局部剖视图;
[004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结合孔的另一形式的局部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的附图标号说明:
[0042]

【权利要求】
1. 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轮毂,定义所述轮毂的中心轴方向为一高度方向; 多个扇叶设于所述轮毂,且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轮毂外围,每一所述扇叶具有一主体 部,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一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轮毂,另一端延伸一第二端部设有至少一 扣持片,每一所述扣持片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延伸,所述扣持片具有一卡持部自 所述第二端部的侧缘延伸形成,所述扣持片自所述卡持部朝向远离所述轮毂的方向延伸一 挡止部,所述扣持片靠近所述轮毂的侧缘设有一缺口,且所述扣持片邻近所述缺口另设有 一卡孔及位于所述卡孔外侧的一抵接部,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所述卡持部远离所述轮毂的 侧缘设有一凸块;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扣持片均扣接,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缺口扣接另一个相邻所 述扣持片的所述卡持部,所述卡孔套设于所述凸块,定义所述主体部具有一中心线,所述中 心线沿所述主体部的板面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高度方向相互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抵 接部较所述挡止部更靠近所述中心线,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抵接部朝远离所述中心线的方 向位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凸设一夹紧部, 两个所述夹紧部分别夹紧与其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持部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夹紧 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缺口相对两侧壁之间的距离。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紧部具有弧形的一导引面与所 述扣持片的侧缘相连接,所述导引面用以导引与其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持部进入所 述缺口,且导引所述凸块伸入与其相邻的所述扣持片的所述卡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侧缘之间设有 一让位间隙,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缺口穿过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所述让位间隙 且与所述卡持部相扣接,其中一个所述扣持片至少部分位于另一个相邻所述扣持片的所述 让位间隙。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自所述扣持片靠近所述轮毂的一 侧缘沿垂直于所述侧缘的方向凹设形成,所述卡孔较所述缺口远离所述轮毂,所述卡孔的 中心与所述缺口的中心形成的连线沿垂直于所述侧缘的方向延伸。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片包括自所述卡持部延伸一第一 平板部和自所述第一平板部延伸一第二平板部,于所述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平板部相较 所述第一平板部更靠近所述中心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所述抵接 部位于所述第二平板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侧缘分别延伸设有所 述扣持片,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相对所述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所 述抵接部均位于与其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所述挡止部之间,并 与所述挡止部相抵接。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延 伸方向相同。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两个所述扣持片的延 伸方向相反。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轮毂为塑 胶材料制成,多个所述扇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轮毂镶埋成型。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一扣合结构,多个 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扣合结构相扣接环设于所述轮毂的外围。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结构为所述扣持片,每一所述第 一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相同。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结构为所述扣持片,每一所述第 一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与每一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扣持片的延伸方向相反。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结构包括自所述第一端部板面 设有一卡固块及一结合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结合孔与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一端 部的所述卡固块相扣合,防止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端部分离。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内侧壁具有至少一凸出面与 所述卡固块相抵接。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沿远离所述轮毂的方向延 伸一阻挡部,所述第一端部于所述阻挡部下方设有一固持部,自所述第一端部下侧缘向上 凹设一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结合孔下方,所述结合孔一侧设有一限位部,其中一个所述 第一端部的所述卡槽扣持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固持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部 的所述阻挡部挡止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限位部朝向靠近所述轮毂的方向位移。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一侧刺破形成一弹片,其中一 个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弹片挡止另一个相邻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卡槽侧壁。
【文档编号】F04D29/28GK204213045SQ201420642427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龚永生 申请人: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