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属于热轧【技术领域】。所述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包括两个背压供给油路,所述两个背压供给油路并列设置,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所述供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可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消除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热轧带钢卷取夹送辊主要起着在带钢进入卷取后,咬入带钢,并迫使带钢头部向下弯曲,沿导板方向进入卷筒和助卷辊间隙,进行卷取,同时在轧机末机架与卷取间建立带钢张力作用。夹送辊的辊缝调整由液压系统控制的两个油缸来实现,油缸的有杆腔由两组伺服阀控制,无杆腔由系统背压控制。背压系统中安装有三通减压阀,由于工作频繁,阀芯位置变化,导致油口变化,容易引起污染物卡住液压阀,导致夹送辊不能顺利抬起,影响到本台卷取机和后面卷取机投入,若是第一台夹送辊故障,必然导致生产中断,尤其对像CSP连续生产线,故障带来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消除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的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用于将供油管内的油液通过输油管输送至夹送辊油缸输送腔;所述冗余系统包括两个背压供给油路,所述两个背压供给油路并列设置,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所述供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与所述供油管连通;第一三通减压阀,与所述第一液控阀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和所述供油管连通,第一换向阀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闭;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供油管连通;其中,所述供油管内的油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三通减压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进入所述输油管,所述第一换向阀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闭。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单向阀与一泄油管连通;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与一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泄油管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回油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为降低油压排出的油液输送到所述回油管,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所述泄油管,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所述泄油管;所述第一换向阀将油液输送至所述供油管及回油管。
[000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还包括第一测压头,所述第一测压头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一换向阀的控制油口上。
[000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还包括安全油路,所述安全油路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连通;其中,所述安全油路为防止油压过高将多余的油液输送到所述回油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油路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连通;其中,所述输油管内为防止油压过高将多余的油液通过所述安全阀输送到所述回油管。
[000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还包括卸荷油路,所述卸荷油路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泄油管连通;其中,所述输油管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卸荷油路输送到所述泄油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卸荷油路包括切断阀,所述切断阀一端与所述输油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泄油管连通;其中,所述输油管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切断阀输送到所述泄油管。
[00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还包括第二测压头,所述第二测压头设置在所述输油管上。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的两个背压供给油路并列设置,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供油管连通,另一端与输油管连通;每个背压供给油路的第一液控单向阀与所述供油管连通;第一三通减压阀与第一液控阀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一端与第一三通减压阀连通,另一端与输油管连通;第一换向阀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和供油管连通,第一换向阀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闭;第一换向阀与供油管连通;供油管内的油液依次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三通减压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进入输油管,第一换向阀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闭,两个背压供给油路互为备用,提高了系统工作可靠性,消除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包括:两个背压供给油路。
[0015]所述两个背压供给油路并列设置,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
[0016]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1、第一三通减压阀2、第二液控单向阀10及第一换向阀3。
[0017]第一液控单向阀I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
[0018]第一三通减压阀2与所述第一液控阀I连通;
[0019]第二液控单向阀10,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
[0020]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和所述供油管14连通,第一换向阀3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开闭;所述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
[0021]其中,所述供油管14内的油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第一三通减压阀2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进入所述输油管17,所述第一换向阀3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开闭。
[0022]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各个部件予以详细说明。
[0023]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所述第一背压供给油路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所述第一背压供给油路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所述第一背压供给油路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1,所述第一液压单向阀I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所述第一液压单向阀I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与所述第一液控阀I连通;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 —端与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油管14内的油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第一三通减压阀2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进入所述输油管17,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为降低油压排出的油液输送到所述回油管15,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的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所述第一换向阀3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开闭,所述第一换向阀3将油液输送至所述供油管14及回油管15。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背压供给油路还包括第一测压头9,所述第一测压头9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一换向阀3的控制油口上,第一测压头9用于检测第一液控单向阀I的控制压力,从而判断第一液控单向阀I是否打开。
[0024]所述安全油路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15连接。所述安全油路包括安全阀13,所述安全阀13 —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油管17内为防止油压过高将多余油液通过所述安全阀13输送到所述回油管15。
[0025]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还包括卸荷油路,所述卸荷油路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油管17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卸荷油路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所述卸荷油路包括切断阀11,所述切断阀11 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油管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切断阀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
[0026]本实用新型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还包括第二测压头12,所述第二测压头12设置在所述输油管17上,用于检测背压是否正常。
[0027]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0028]供油管14内的油液依次通过第一背压供给油路的第一液控单向阀1、第一三通减压阀2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进入所述输油管17。供油管14直接输送的油液油压较大,第一三通减压阀2降低供给油压,并将多余油液输送到回油管15,第一液控单向阀I和第二液控单向阀10在开闭过程中,第一液控单向阀I和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泄油口油液输送到泄油管16。第一换向阀3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开闭,第一换向阀3将油液输送至供油管14及回油管15。供油管14内的油液依次通过第二背压供给油路的第三液控单向阀5、第二三通减压阀6及第四液控单向阀7进入输油管17。第一测压头9用于检测第一液控单向阀I的控制压力,从而判断第一液控单向阀I是否打开。供油管14直接输送的油液油压较大,第二三通减压阀6降低供给油压,并将多余油液输送到回油管15,第三液控单向阀5和第四液控单向阀7在开闭过程中,第三液控单向阀5和第四液控单向阀7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泄油管16。第二换向阀4控制第三液控单向阀5及第四液控单向阀7的开闭,第二换向阀4将油液输送至供油管14及回油管15。第三测压头8用于检测第三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压力,从而判断第三液控单向阀5是否打开。第二测压头12设置在输油管17上,用于检测背压是否正常,当输油管17内的油压超压后,及时打开安全阀13将油液输送到回油管15,进行泄压。通过操作卸荷油路上切断阀11,可以迅速泄除背压。
[0029]第一背压供给油路及第二背压供给油路可以同时投入运行,将供油管14内的油液通过输油管17输送至夹送辊油缸输送腔。第一背压供给油路第一三通减压阀2或第二背压供给油路内的第二三通减压阀6的阀芯位置始终在变化,容易导致阀芯卡住,导致夹送辊不能抬升。当第二背压供给油路产生故障时,通过第二换向阀4失电,关闭第二背压供给油路,第一背压供给油路进行工作,第一背压供给油路的第一液控单向阀1、第一三通减压阀2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进入输油管17,输油管17的油液输送至夹送辊油缸输送腔,夹送辊继续工作。当第一背压供给油路产生故障时,通过第一换向阀3失电,关闭第一背压供给油路,第二背压供给油路进行工作,第二背压供给油路的第三液控单向阀5、第二三通减压阀6及第四液控单向阀7进入输油管17,输油管17的油液输送至夹送辊油缸输送腔,夹送辊继续工作。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的两个背压供给油路并列设置,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供油管连通,另一端与输油管连通;每个背压供给油路的第一液控单向阀与所述供油管连通;第一三通减压阀与第一液控阀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一端与第一三通减压阀连通,另一端与输油管连通;第一换向阀与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和供油管连通,第一换向阀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闭;第一换向阀与供油管连通;供油管内的油液依次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一三通减压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进入输油管,第一换向阀控制第一液控单向阀及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开闭,两个背压供给油路互为备用,提高了系统工作可靠性,消除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
[0031]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卷取夹送辊背压控制的冗余系统,用于将供油管(14)内的油液通过输油管(17)输送至夹送辊油缸输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系统包括: 两个背压供给油路,所述两个背压供给油路并列设置,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一端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 所述每个背压供给油路包括: 第一液控单向阀(I),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 第一三通减压阀(2),与所述第一液控阀(I)连通; 第二液控单向阀(10),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 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和所述供油管(14)连通,第一换向阀(3)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开闭;所述第一换向阀(3)与所述供油管(14)连通; 其中,所述供油管(14)内的油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第一三通减压阀(2)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进入所述输油管(17),所述第一换向阀(3)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单向阀(I)与一泄油管(16)连通; 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与一回油管(15)连通;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 所述第一换向阀⑶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 所述第一三通减压阀(2)为降低油压排出的油液输送到所述回油管(15),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⑴的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10)的泄油口的油液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所述第一换向阀(3)将油液输送至所述供油管(14)及回油管(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系统还包括: 第一测压头(9),所述第一测压头(9)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I)及第一换向阀(3)的控制油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系统还包括: 安全油路,所述安全油路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 其中,所述安全油路为防止油压过高将多余油液输送到所述回油管(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油路包括: 安全阀(13),所述安全阀(13) —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回油管(15)连通; 其中,所述输油管(17)内为防止油压过高将多余油液通过所述安全阀(13)输送到所述回油管(1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系统还包括: 卸荷油路,所述卸荷油路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 其中,所述输油管(17)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卸荷油路输送到所述泄油管(1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油路包括: 切断阀(11),所述切断阀(11) 一端与所述输油管(1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泄油管(16)连通; 其中,所述输油管内的油液通过所述切断阀输送到所述泄油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系统还包括: 第二测压头(12),所述第二测压头(12)设置在所述输油管(17)上。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4299999SQ201420698192
【发明者】刘德军, 胡超, 谈云勇, 童成敏, 曾克斌, 容磊, 皮伟, 吴利娟, 陈猛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