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18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尤其是一种藉由物体本身重量,作为该
压缸在形成下降调整状态时所需要的施力,而上升时轻轻提升到需要高度即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有许多物品,例如座椅、桌子、柜子、甚至医疗用的病床、健身 器材、工作台等,往往因为人体使用的姿态改变、使用习惯转换、或者因应人体工学上的使 用舒适度、省力性等各种因素,必须调整高度。而在调整高度上的考量,以往主要利用一个 具有可以相对伸縮的母管与子管,利用其相对的伸縮性进行伸縮,并且利用固定组件,例如 利用螺丝伸縮后的状态固定,依此类推为不同高度的调整。 而由于机械设计的精进,有许多伸縮的构造,利用压缸的设计,除了可以调整前述 所需要的高度外,也可以利用压缸内的流体(包括油或气体的流动)达到各不同需求的缓 冲与弹性舒适度或刚性。 此外,目前在调节高低的构造中,有一种经常使用于座椅的高低调整构造,其主要 利用一个扳件连结一个阀块,作为压缸内的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启闭开关。而当该扳件将该 阀块打开时,利用人体坐在椅子上的下压重量,重量迫使该椅具下部的压缸压縮,但是此种 调节高低的构造,通常仅适用于座椅的原因,乃是因为当使用者在调整椅座高低时,通常必 须有人坐在椅座上施予重量,方能进行调节;且,由于此类调节高低构造的压缸在设计上仅 单纯提供上升压力,亦无法精确地调整至使用者所需的高度,因此,此调节高低的构造并未 能广泛使用于书桌、餐桌、工作台、手术台、医疗椅以及病患不容易自行操作的病床等,因而 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的问题,本发明者认为应有一种改善的机制,因此设计一种被托 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包括一被托件该被托件的重量为X :—压缸体,设于该被托件下方,对 该被托件形成顶托状态,包括一心轴一内管该内管的顶部结合该被托件,且该内管套 设于该心轴外缘;该内管底部设一阀块,该内管的下方设有一逆止阀,该逆止阀受该阀块引 动而启闭;一子管与该内管合围成一第一容室;一套管套设于该子管外缘,且该套管内 部被隔出一个第二容室;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一容室设有流体;且该套管与子管之间间隔出 一第三容室,且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三容室之间设有流体;且以该逆止阀为该流体于该第二 容室与该第三容室的流通的阀门,该流体在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间可流通,而隔绝第三容 室的状态下的饱实度,仅限于承托小于X以下的重量。 当欲调整被托件高低时,只要人手稍微扶托该被托件,令其施压于该高低调整构 造的重量相对减轻,则可以令该被托件向上提升至使用者所需高度;当使用者需调降被托 件高度时,只要压按扳件来放开阀块,则可以令该被托件下降, 一旦停止压按扳件阀块即可 停止至使用者所需的高度。
3
本发明无论在人手施压或无施压的状态下,皆因被托件具一重量X,使流体不能通 行,因而可使被托件平衡定位在一固定高度。因此,对使用者而言,本发明藉由被托件本身 重量作为该压缸在形成下降调整高度时所需要的施力来源,且,欲使被托件上升,仅需人手 轻轻提升到使用者所需高度,而欲使被托件下降仅需压按扳件控制即可,更增添使用者的 便利性。 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使用于不经常压着的被托件,更可依使用者需求,调整压缸 的油气比例,来达到如汽车用避震器对乘坐者感受的目的,且本发明相对于一般调整结构, 具稳定性与可靠性,且可以单手操控,不需双手或他人帮忙,因此除了椅具以外,本发明更 可以广泛使用于桌子(包括书桌、办公桌等)、尚未有病患卧躺的病床、或是其它柜子等,尤 其适合医疗用的需调节高度的床具或器具。


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3为本发明的流体作动示意一图4为本发明的流体作动示意二图5为本发明的压缸体收合状态立体外观图
图6为本发明的扳件与扳架立体示意图7为本发明的压缸体伸展状态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发明使用于桌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号说明1被托件2压缸体20心轴201扳件202扳架203阀块21内管211限位凸缘212开口213通孔22子管23套管A第一容室B第二容室c第三容室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其主要包括
—被托件1 : 该被托件1的重量为X :该被托件1可以为桌子包括书桌、病床的餐桌、办公桌)、
尚未有病患卧躺的病床、柜子(酒柜、书柜)等平常人体不易施压的物品。 —压缸体2,设于该被托件1下方,对该被托件1形成顶托状态,请参阅图2至图4
所示,包括有 —心轴20 : 该心轴20顶部设一扳件201,且该扳件201设于一扳架202 (请配合图6所示)。
4
—内管21: 套设于该心轴20外缘。且该内管21的顶部结合该扳架202,又该扳架202则结合 于该被托件l,使得该被托件1可以与该压缸体2结合,并且以重量对于该内管施压。该内 管21底部设一阀块203 ;可受该心轴20下压而推出一开口 212,且该内管21下部设一限位 凸缘211。该限位凸缘211可以为一软韧垫圈而可以利用垫圈的软韧特性令隔绝较为周延 与完整。该内管21于该限位凸缘211的上部位置设有一通孔213。该通孔213与该开口 212形成相通。又,该内管21的下方设有一逆止阀24,该逆止阀24受到阀块203引动而启 闭。该引动包括以构件牵引或是透过负压的形成或是解除而造成连动或放下。
—子管22 : 套设于该内管21外缘,除与该内管21在该限位凸缘211形成密接外,在该限位凸 缘211以上形成一第一容室A。
—套管23 : 套设于该子管22外缘,该套管23内部间隔出一个可以与该第一容室A相通的一 第二容室B,且套管23与子管22之间再间隔出一第三容室C,且流体于该第一容室A与该 第二容室B之间流通,该流体可以为空气或是油料。且该第三容室C与该第二容室B各设 有流体,两容室内的流体间藉由一逆止阀24控制相通。而该逆止阀24如前述,则又受到阀 块203引动而启闭。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流体在第一容室A与第二容室B之间受到该被托件1压 力的挤动而流通。 又,该内管21的下方设有一逆止阀24,可以受到阀块203引动而启闭,而造成该第 三容室C与该第二容室B间的流体通、断。 因此,当欲令被托件1略高时,只要人手轻轻扶托该被托件1,令其施压于该高低 调整构造的重量相对减轻,由于该流体在第一容室A与第二容室B间可流通,因为该逆止阀 24可以隔绝该第三容室C,而隔绝第三容室C时,流体在第一容室A与第二容室B间的饱实 度,仅限于承托小于X以下的重量,因此可以将该被托件1向上提升。 而当欲令被托件1略降时,只要人手稍微压按激活扳件201,即可以令该心轴20驱 迫该阀块203对于开口 212以及通孔213,甚至引动该逆止阀24,因此令流体路径开通,由 于该被托件1的重量在压制下相对增加,因此可以将流体压制而下降,而使被托件1缓缓下 降,直至放开按激活扳件201,则被托件停止继续下降。 而即使人手施压或是不施压,由于被托件1的重量为X,因此在流体不能通行的情 况下,因而可使被托件平衡而定位在一固定高度。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使用于不经常压着 的被托件,即除了椅具以外,本发明更可以广泛使用于桌子(包括书桌、办公桌等)、尚未有 病患卧躺的病床、或是其它柜子等,且由于可以单手操控,不需双手或他人帮忙,尤其适合 医疗用的需高度调整的床具或器具。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具备实用效果,且未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符合专利要件, 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然而,上述所陈,为本发明产业上一较佳实施例,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 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专利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一种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包括一被托件该被托件的重量为X一压缸体,设于该被托件下方,对该被托件形成顶托状态,包括一心轴一内管该内管的顶部结合该被托件,且该内管套设于该心轴外缘;该内管底部设一阀块,该内管的下方设有一逆止阀,该逆止阀受该阀块引动而启闭;一子管与该内管合围成一第一容室;一套管套设于该子管外缘,且该套管内部被隔出一个可与该第一容室相通的第二容室;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一容室设有流体;且该套管与子管之间间隔出一第三容室,且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三容室之间设有流体;且以该逆止阀为该流体于该第二容室与该第三容室的流通的阀门,该流体在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间可流通,而隔绝第三容室的状态下的饱实度,仅限于承托小于X以下的重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被托件为选自桌子、病 床、柜子所组成的群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凸缘为一软韧垫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心轴顶部设一扳件,且 该扳件藉由该心轴对该阀块产生下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内管的顶部藉由一扳架 与该被托件结合,且该扳件设于该扳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流体为气体或油料或油 气混合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被托件的高低调整构造,包括一被托件以及一压缸体,本发明主要将该压缸体的流体在第一与第二容室间流通的饱实度,仅限于承托小于被托件的重量,同时配合一个阀块可以对于流体形成流通的限制,而可以调整被托件的高度。即下降时依使用者需求,放开阀块即可停止,而不需要用力下压,上升时用手轻轻托升到使用者需求,而不用阀块控制,因此可以广泛使用于不经常压着的被托件,即除了椅具之外,本发明更可以广泛使用于桌子(包括书桌、餐桌、办公桌等)、尚未有病患卧躺的病床、或是其它柜子等,且可以单手操控,不需双手或他人帮忙,尤其适合医疗用的床具或器具。
文档编号F15B15/00GK101737372SQ2008101721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3日
发明者高中直 申请人:高中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