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819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利用气缸驱动布料压脚的升降动作。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如特开2007-209663号公报所述,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具有布料压脚, 其在针板的上表面利用向下方的按压力将被缝制物即布料压紧;布料进给台,其可升降地 支撑布料压脚;气缸,其作为布料压脚的升降动作的驱动源;5 口电磁阀,其设置在气缸与 气压源之间;以及控制电路,其控制该5 口电磁阀。 上述气缸具有对布料压脚施加下降动作的空气室、和施加上升动作的空气室。
此外,5 口电磁阀如果从控制电路接收接通或断开的指令,则控制气压源和各空气 室之间的连接。即,在要提升布料压脚而成为解除布料保持的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从控制电 路接收接通的指令,5 口电磁阀将气压源与使布料压脚上升的空气室连接,同时将使布料压 脚下降的空气室与排气口连接而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并且,在要使布料压脚下降而成为 布料保持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从控制电路接收断开的指令,5 口电磁阀将气压源与使布料压 脚下降的空气室连接,同时将使布料压脚上升的空气室与排气口连接而成为向大气开放状 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09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缝纫机中使用的电磁阀,因为其构造为,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位 置持续利用弹簧或先导(Pilot)压力预紧,而另一个位置由螺线管等致动器进行切换保 持,所以如果因例如停电等原因而主电源被切断,则致动器的动力被断绝,利用弹簧的预紧 或先导压力而被固定至一个位置。例如,在前述断开指令的位置的情况下,布料压脚成为下 降状态,在该状态下无法使其上升,如果使布料等被布料压脚夹入,则出现在主电源恢复之 前无法取出的问题。 此外,电磁阀在电源切断时将布料压脚向上升位置预紧的情况下,如果主电源被
切断则布料压脚自动上升,会与配置在布料压脚周围之外的可动机构抵接或冲突,发生损
坏零件等问题。因此,不能将电磁阀事先设定为在电源切断时使布料压脚上升的位置。 并且,在主电源切断时,如果切换气压源的总阀门,将气缸侧的气压回路开放,则
由气缸产生的推压力消失,可以解决布料夹入问题,但在缝纫机具有将其它气缸作为驱动
源的可动机构的情况下,该可动机构也变成开放状态,无法维持气压供给时的状态。这种情
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因无法维持之前维持的状态,所以在主电源恢复后无法重新开始
缝制,另外,因某一个可动机构无法维持姿态,所以如果主电源恢复后恢复原来的姿态,则
会产生机构之间的干涉或冲突而损坏。因此,开放气压源的总阀门也有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电源切断时避免由布料压脚导致的布料夹入,同时使其它
可动机构的动作中也不会产生问题。
3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支撑机构,其可升降地支撑用于保持布料的布料压脚;以及 第一气压回路,其具有第一气缸,其具有使布料压脚上升的上升侧空气室和使其 下降的下降侧空气室;以及第一电磁阀,其可切换为下述位置,即,使前述上升侧空气室成 为气压供给状态且使前述下降侧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第一位置、以及使前述上升 侧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且使前述下降侧空气室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第二位置,
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气压回路具有开放单元,其在向前述第一电磁阀的驱动电源切断时,不 向前述上升侧空气室和下降侧空气室之中原本被供给气压的空气室内供给气压,而使两者 均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同样的结 构,同时具有 其它的工作机构,其进行前述布料压脚的升降之外的动作;以及 第二气压回路,其使用与前述开放单元连接的气压源,具有第二气缸,其与前述
其它的工作机构连结;以及第二电磁阀,其可切换为下述位置,即,使该第二气缸的一个空
气室成为气压供给状态且使另一个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第四位置、以及使一个空
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且使另一个空气室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第五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同样
的结构,前述开放单元具有安全电磁阀,其设置于前述第一电磁阀与气压源之间,可切换向
该第一电磁阀供给气压的状态、和使第一电磁阀向大气开放的状态, 前述开放单元在驱动电源切断时,切换前述安全电磁阀,以使前述第一电磁阀成 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同样 的结构,前述第一电磁阀可切换为前述第一位置、前述第二位置、以及使两个空气室均成为 向大气开放状态的第三位置, 前述开放单元,在驱动电源切断时,将前述第一电磁阀切换至使两个空气室均成
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第六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l所述的发明,第一气压回路的开放单元,在例如因停电等导致向 第一电磁阀的驱动电源切断时,通过使第一气缸的布料压脚上升侧的空气室和下降侧的空 气室中供给气压的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从而布料压脚在上下任意位置均不从第一 气缸承受保持压,成为利用自重下降的状态,避免与其它机构的干涉,同时即使在下降的布 料压脚中夹入布料等,也不过是利用自重而下降,因此可以容易地解除因按下而夹入的布 料。 此外,因为不需要切换气压源的总阀门而开放各气缸,所以即使存在共用气压源 的其它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它机构继续维持由气压维持的状态,从而使主电源恢复 后的缝制重新开始变得容易,可以避免机构之间的干涉或冲突。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因为存在共用气压源的第二气压回路,与该第二气 压回路连接的致动器可以继续维持由气压维持的状态,所以可以根据机构或使用用途,选择主电源切断时的气缸的状态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以及空气供给状态中的某一个。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因为利用安全电磁阀使第一电磁阀成为向大气开放
状态,所以通过在现有的气压回路中追加安全电磁阀,从而可以容易地得到本发明的气压
回路,由此可实现现有资源的灵活运用,同时可实现改造或生产成本的降低。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因为第一电磁阀还具有使第一气缸的两个空气室均
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位置,因此可以减少用于使第一气缸向大气开放的部件个数,可以
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主要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第一气压回路的放大结构图,表示第一电磁阀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图3是第一气压回路的放大结构图,表示第一电磁阀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 图4是第一气压回路的放大结构图,表示第一电磁阀及安全电磁阀位于初始位置 的状态。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主要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第二气压回路的放大结构图,表示第二电磁阀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 图7是第二气压回路的放大结构图,表示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 图8是第二气压回路的放大结构图,表示第二电磁阀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主要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 下面,对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 缝纫机10的主要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缝纫机10具有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进行缝针的上下移动;釜机构,其在落针位 置下方,使上线和下线缠绕;机架,其支撑这些机构;布料压脚ll,其在设置于机架上的针 板12的上侧,进行被缝制物即布料C的保持;支撑机构20,其可升降地支撑布料压脚11 ;第 一气压回路60,其对布料压脚11施加升降动作;以及控制电路90,其控制上述各结构。
另外,对于上述缝针上下移动机构、釜机构、机架,因为与公知的结构相同,所以省 略详细的说明。(布料压脚及支撑机构) 布料压脚11在设置于机架的缝纫机底座部上表面上的针板上侧,由支撑机构20 可升降地被支撑,通过下降将布料向针板12侧推压并保持,通过上升将布料从保持状态放 开。 支撑机构20配置于针板12的上方,其具有基座21,其可上下滑动地支撑布料压 脚11 ;以及双臂曲柄22,其一端部与第一气压回路60的第一气缸30连结,通过另一端部进 行转动动作,对布料压脚11施加升降动作。该双臂曲柄22利用第一气缸30的前进动作使 布料压脚11下降,利用其后退动作使布料压脚11上升。
(第一气压回路)
在图2及图3中对第一气压回路60进行说明。另外,图2表示后述的第一电磁阀 40位于初始位置(电源断开)的状态,图3表示位于工作位置的状态。 第一气压回路60具有第一气缸30,其成为布料压脚11的升降驱动源;第一电磁 阀40,其可切换为下述位置,即,使该第一气缸30的布料压脚上升侧空气室31和下降侧空 气室32中的某一个成为气压供给状态,并使另一个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位置,以及使一 个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并使另一个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位置;以及安全电磁阀50,其设 置于第一气缸30与气压源61之间。 第一气缸30是在内部的活塞两侧具有第一和第二空气室31、32的复动型的气缸。 该第一气缸30,如果从第一空气室31的空气口供给气压,则活塞后退,对布料压脚11施加 上升动作。并且,如果从空气室32的空气口供给气压,则活塞前进,对布料压脚11施加下 降动作。 第一电磁阀40是可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2位5 口阀,具有第 一 第五空气口 41 45。 此外,第一电磁阀40是将来自气压源61的供给压用于位置切换的先导型,具有电 磁螺线管46,其将通常向初始位置侧施加的供给压向工作位置侧切换。S卩,该电磁螺线管 46,在从控制电路90发出的信号为断开时,成为向初始位置侧施加供给压的状态,在接通 信号时,成为向工作位置施加供给压的状态。 并且,第一电磁阀40如图2所示在初始位置(阀右侧)时,将第一空气口 41和第 三空气口 43连通,将第二空气口 42和第四空气口 44连通,将第五空气口 45闭塞。并且, 如图3所示,在工作位置(阀左侧)时,将第一空气口 41和第四空气口 44连通,将第二空 气口 42和第五空气口 45连通,将第三空气口 43闭塞。 进一步说明第一 电磁阀40的各空气口 41 45和外部之间的连接状态,如图2、图 3所示,对于该第一电磁阀40,在第一空气口 41上连接第一气缸30的第一空气室31,在第 二空气口 42上连接第一气缸30的第二空气室32,在第三空气口 43上什么也不连接而成为 向大气开放状态,在第四空气口 44上经由安全电磁阀50连接气压源61,在第五空气口 45 上什么也不连接而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因此,在以安全电磁阀50位于工作位置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在第一电磁阀40位于 初始位置(第二位置,断开状态)时,向第一气缸30的第二空气室32供给气压而活塞前进, 对布料压脚ll施加下降的移动力。此外,在第一电磁阀40位于工作位置(第一位置,接通 状态)时,向第一气缸30的第一空气室31供给气压而活塞后退,对布料压脚11施加上升 的移动力。 在图4中表示了第一电磁阀40位于初始位置(断开状态),安全电磁阀位于初始 位置(断开状态)的情况。 如图2 图4所示,安全电磁阀50是可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的2位3 口阀,具有第一 第三空气口 51 53。 此外,安全电磁阀50具有向工作位置进行切换的电磁螺线管54,其利用弹簧持续 向初始位置预紧。即,该电磁螺线管54,在电源断开时,为了不产生输出而由弹簧维持初始 位置,在电源接通时,抵抗弹簧而向工作位置切换。 并且,安全电磁阀50如图4所示,在初始位置(阀右侧),将第一空气口51和第三空气口 53连通,将第二空气口 52闭塞。 并且,如图2所示,在工作位置(阀左侧),将第一空气口 51和第二空气口 52连 通,将第三空气口 53闭塞。 进一步说明安全电磁阀50的各空气口 51 53与外部之间的连接状态,如图4所 示,对于该安全电磁阀50,在第一空气口 51上连接第一电磁阀40的第四空气口 44,在第二 空气口 52上连接气压源61,在第三空气口 53上什么也不连接而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因此,在安全电磁阀50位于接通状态工作位置(接通状态)时,如图2或图3所 示,将气压源61与第一电磁阀40连接,向第一气缸30的第一或第二空气室31、32供给气 压。 并且,在安全电磁阀50位于初始位置(断开状态)时,如图4所示,气压源61被
闭塞而成为不向任何部分供给气压的状态,并且使第一电磁阀40的第四空气口 44经由安
全电磁阀50的第一及第三空气口 51、53向大气开放,使第一气缸30的两个空气室31、32
向大气开放而对布料压脚11不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动力。因此布料压脚11成为利用自重而
下降的状态。(控制单元) 控制电路90,在进行缝纫机整体的控制动作的功能的基础上,实施第一气压回路 60的第一电磁阀40及安全电磁阀50的动作控制。 在控制电路90中同时设有操作踏板92,其用于进行布料压脚11的下降及上升
的操作的输入;以及电源电路93,其进行缝纫机10中的各部分的电源供给。 并且,控制电路90进行下述控制,即,在利用操作踏板92输入布料压脚11的上升
时,输出使第一电磁阀40成为接通状态的接通信号,在利用操作踏板92输入布料压脚的下
降时,停止对于第一电磁阀40的接通信号的输出。由此,在操作踏板92的上升输入时,布
料压脚11利用气压进行上升的动作,在操作踏板92的下降输入时,布料压脚11利用气压
进行下降的动作。 此外,在控制电路90中,具有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其检测电源电路93中的电 源切断状态的发生。并且,控制电路90进行下述的动作控制,S卩,在由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 91未检测出电源电路93的电源切断时,输入使安全电磁阀50成为接通状态的接通信号,在 由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检测出电源电路93的电源切断时,中止接通信号的输出。由此, 在主电源接通时,成为向第一气缸30的某一个空气室31、32供给气压的状态,在主电源切 断时,不向第一气缸30的任一个空气室31、32供给气压,且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因此,控制电路90作为开放单元起作用。
(缝纫机的布料压脚的动作说明) 下面,对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缝纫机10的布料压脚1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缝纫机的电源电路93的主电源被接通,则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检测 到该情况,控制电路90使安全电磁阀50成为接通状态。由此,安全电磁阀50维持在工作 位置,成为从气压源61向第一电磁阀40供给气压的状态。 并且,如果利用操作踏板92的操作而输入布料压脚11的下降,则控制电路90对 第一电磁阀40不输出接通信号,因此第一电磁阀40维持初始位置。因此,如图2所示,气 压向第一气缸30的第二空气室32供给,布料压脚11被下降移动,同时成为施加下降压力
7的状态。 并且,如果利用操作踏板92的操作而输入布料压脚11的上升,则控制电路90对 第一电磁阀40输出接通信号,将第一电磁阀40切换至工作位置。因此,使气压向第一气缸 30的第一空气室31供给,布料压脚11被上升移动,同时成为维持上升状态的状态。
此外,如果因停电等某种原因产生主电源的切断状态,则第一电磁阀40的电源被 切断而切换至初始位置。并且,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检测出主电源的切断状态,控制电 路90使安全电磁阀50成为断开状态。由此,安全电磁阀50维持为初始位置,气压源61被 闭塞。由此,如图4所示,第一气缸30的两个空气室31、32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成为对布 料压脚11既不施加上升压也不施加下降压的状态。因此,布料压脚11利用自重而下降。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上述缝纫机IO,在例如因停电等导致向第一电磁阀40的驱动电源切断时,控制电 路90通过使第一气缸30的第一及第二空气室31、32这两者均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从而 布料压脚11在上下任意位置均不从第一气缸30承受保持压,成为利用自重下降的状态,避 免与未图示的其它机构的干涉,同时即使在下降的布料压脚11中夹入布料等,由于也不过 是利用自重而下降,因此可以容易地解除因按下而被夹入的布料。 此外,第一气压回路60,因为利用安全电磁阀50和第一电磁阀40使第一气缸30 的两个空气室31、32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所以可以对不具有安全电磁阀50的现有缝纫机 安装安全电磁阀50,通过这样简易结构的施加,从而得到上述效果,可以实现用于解除电源
切断时布料压脚11的下降状态保持的改造或生产成本的降低。
(其它) 另外,在上述缝纫机10中,在控制电路90上设置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进行主 电源的切断状态的检测,但也可以采用安全电磁阀50的工作电源从电源电路93直接得到 的结构。由此,如果来自电源电路93的电源被切断,则因为安全电磁阀50利用弹簧自动返 回至初始位置,所以可以无需由控制电路90的控制以及设置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得到 与上述同样的效果。另外,这种情况下,在安全电磁阀50中的工作电源非供给时自动返回 至初始位置的结构(在该安全电磁阀50的情况下为弹簧)相当于开放单元。
(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 在图5 图8中,对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IOA详细地进行说明。 这种缝纫机10A中,第一气压回路60A与缝纫机10的不同之外在于,取代前述缝纫机10的 第一电磁阀40及安全电磁阀50的结构,具有新的第一电磁阀40A及其控制电路90A,对于
其它结构因为与缝纫机io相同,所以对于重复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电磁阀40A,是可在初始位置和第一及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3位5 口 阀,具有第一 第五空气口 41A 45A。 此外,第一电磁阀40A,是将来自气压源61的供给压用于位置切换的先导型,通常 来自气压源61的供给压使其向初始位置移动,同时,该第一电磁阀40A具有第一电磁螺线 管46A,其进行切换,使第一电磁阀40A进行向第一工作位置的切换动作;以及第二电磁螺 线管47A,其进行切换,使第一电磁阀40A进行向第二工作位置的切换动作。
并且,第一电磁阀40A如图6所示,在初始位置(阀中央)时,将第一空气口41A与 第三空气口 43A连通,将第二空气口 42A与第五空气口 45A连通,将第四空气口 44A闭塞。
并且,如图7所示,在第一工作位置(阀左侧)时,将第一空气口 41A与第四空气
口 44A连通时,将第二空气口 42A与第五空气口 45A连通,将第三空气口 43A闭塞。 并且,如图8所示,在第二工作位置(阀右侧)时,将第一空气口 41A与第三空气
口 43A连通,将第二空气口 42A与第四空气口 44A连通,将第五空气口 45A闭塞。 进一步说明第一电磁阀40A的各空气口 41A 45A与外部之间的连接状态,如图
6 8所示,对于该第一电磁阀40A,在第一空气口 41A上连接第一气缸30的第一空气室
31,在第二空气口 42A上连接第一气缸30的第二空气室32,在第三空气口 43A上什么也不
连接而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在第四空气口44A上连接气压源61,在第五空气口45A上什么
也不连接而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因此,在第一电磁阀40A位于初始位置时,如图6所示,气压源61被闭塞成为向任 何部分均不供给气压的状态,并且第一气缸30的两个空气室31、32向大气开放,对布料压 脚11不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动力。因此,布料压脚11成为利用自重而下降的状态。
此外,在第一电磁阀40A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向第一气缸30的第一空气室31供 给气压而使活塞后退,对布料压脚11施加上升的移动力。 并且,在第一电磁阀40A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向第一气缸30的第二空气室32供 给气压而使活塞前进,对布料压脚11施加下降的移动力。 控制电路90A,除了进行缝针上下移动机构的驱动源即缝纫机电动机的控制之外, 还实施第一气压回路60的第一电磁阀40A的动作控制。 在控制电路90A上同时设置操作踏板92,在由操作踏板92输入布料压脚11的上 升时,使第一电磁阀40A的第一电磁螺线管46A成为接通状态而向第一工作位置切换,在由 操作踏板92输入布料压脚11的下降时,使第二电磁螺线管47A成为接通状态而向第二工 作位置切换。由此,在操作踏板92的上升输入时,布料压脚11利用气压进行上升的动作, 在操作踏板92的下降输入时,布料压脚11利用气压进行下降的动作。
并且,如果来自电源电路93的电源供给因停电等原因而被切断,则控制电路90A 对电磁螺线管46A、47A中的任一个均不输出接通信号,第一电磁阀40A切换至初始位置。由 此,在主电源切断时,不向第一气缸30的任一个空气室31、32供给气压,且成为向大气开放 状态。因此,控制电路90A作为开放单元起作用。 并且,通过上述结构,缝纫机IOA可得到与前述缝纫机10相同的效果。并且,因第 一电磁阀40A还具有使第一气缸30的两个空气室31 、32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位置,因此 可以减少用于使第一气缸30向大气开放的部件个数,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 在图9中,对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B详细地进行说明。该缝 纫机10B除了与缝纫机10相同的结构之外,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第二气压回路160B及控制 电路90B。另外,在下述说明中,对于与缝纫机1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 说明。 第二气压回路160B具有第二气缸130B,其在布料压脚11之外的用途中使用;以 及第二电磁阀140B,其可切换为下述的位置,S卩,使该第二气缸130B的第一空气室131B成 为向大气开放状态并使第二空气室132B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初始位置,以及使第一空气 室131B成为气压供给状态并使第二空气室132B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工作位置。
9
该第二气缸130B和第二电磁阀140B,使用与前述第一气缸30和第一电磁阀40相 同的部件,其连接也相同。 并且,第二气缸130B优选用于例如缝纫机10B在缝制过程中,因主电源的停电等 而电源供给被切断时,需要维持缝制过程中的工作位置的用途。例如优选通过在缝制过程 中由第二气缸130B维持某一位置或姿态,而在由停电等导致电源供给切断时也需要维持 该位置或姿态,从而防止与其它机构的干涉的用途等。特别是更优选用于避免布料压脚11 周围的结构与该布料压脚11干涉。 作为一个例子,举出了作为线清理机构的线清理动作驱动源的气缸。在作为线清
理部的驱动源使用的情况下,配备第二气缸130B,以使得在缝制过程中为了使线清理部不
妨碍缝制,通过维持第二气缸130B的活塞的前进状态,从而使线清理部维持退避位置,并
且利用活塞的后退移动而执行线清理并再次前进使线清理部返回退避位置。 此夕卜,控制电路90B对于第一气压回路60执行与控制电路90相同的控制。因此,
在控制电路90B中也设置主电源切断检测电路91。 并且,对于第二气压回路160B,缝制过程中为了使第二电磁阀140B维持初始位 置而不进行接通信号的输出,因此第二气缸130B维持前进位置,线清理部维持退避位置。 并且,在线清理的执行时输出接通信号,将第二电磁阀140B切换至工作位置,使第二气缸 130B后退而使线清理部动作。然后,停止接通信号而使第二气缸130B再次返回前进状态, 使线清理部退避。 另一方面,在电源电路93因停电等而成为电源切断状态时,第二电磁阀140B仍然 维持停止位置。因此,可维持向第二气缸130B的第二空气室132B的气压的供给状态,线清 理部可维持退避位置。 这样,在缝纫机10B中,如前所述,因为电源切断时布料压脚11不维持下降按压状 态,所以即使发生某些夹入,也不需要切换气压源61的总阀门而开放各气缸30、130B,因此 即使存在共用气压源61的第二气压回路160B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第二气缸130B的气压 供给状态。因此,防止因不能维持气压供给状态,而例如在电源切断时或电源恢复时,线清 理部从退避位置移动,从而与其它机构干涉,可以使得电源恢复后的缝制重新开始变得容 易。
权利要求
一种缝纫机,其具有支撑机构,其可升降地支撑用于保持布料的布料压脚;以及第一气压回路,其具有第一气缸,其具有使布料压脚上升的上升侧空气室和使其下降的下降侧空气室;以及第一电磁阀,其可切换为下述位置,即,使前述上升侧空气室成为气压供给状态且使前述下降侧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第一位置、以及使前述上升侧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且使前述下降侧空气室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气压回路具有开放单元,其在向前述第一电磁阀的驱动电源切断时,不向前述上升侧空气室和下降侧空气室之中原本被供给气压的空气室内供给气压,而使两者均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其它的工作机构,其进行前述布料压脚的升降之外的动作;以及第二气压回路,其使用与前述开放单元连接的气压源,具有第二气缸,其与前述其它 的工作机构连结;以及第二电磁阀,其可切换为下述位置,即,使该第二气缸的一个空气室 成为气压供给状态且使另一个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第四位置、以及使一个空气室 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且使另一个空气室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第五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开放单元具有安全电磁阀,其设置于前述第一电磁阀与气压源之间,可切换向该 第一电磁阀供给气压的状态、和使第一电磁阀向大气开放的状态,前述开放单元在驱动电源切断时,切换前述安全电磁阀,以使前述第一电磁阀成为向 大气开放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电磁阀可切换为前述第一位置、前述第二位置、以及使两个空气室均成为向 大气开放状态的第三位置,前述开放单元,在驱动电源切断时,将前述第一 电磁阀切换至使两个空气室均成为向 大气开放状态的第三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防止电源切断时由布料压脚导致的夹入。其具有布料压脚(11),其保持布料;支撑机构(20),其可升降地支撑布料压脚;第一气缸(30),其成为布料压脚的升降驱动源;以及第一气压回路(60),其具有第一电磁阀(40),其可切换为以下位置使该第一气缸的布料压脚上升侧空气室(31)和下降侧空气室(32)中的某一个成为气压供给状态并使另一个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的位置,以及使一个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并使另一个成为气压供给状态的位置,第一气压回路具有开放单元(90),其在向第一电磁阀的驱动电源切断时,使第一气缸的布料压脚上升侧空气室和下降侧空气室中供给气压的空气室成为向大气开放状态。
文档编号F15B13/02GK101724988SQ20081017322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小池秀彦, 高岩敬介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