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50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中,具备油压控制回路的控制阀箱位于覆盖变速箱的下部 开口的油盘内,油盘回收、贮存用于变速箱内的变速机构的润滑及工作的油。油盘内的油经由滤油器被吸入到油泵后,再次被利用于变速机构的润滑及工作, 用于变速机构的工作的油从油泵供给到控制阀箱。控制阀箱的油压控制回路具备将油泵的排出压调节为规定压的调压阀(调节 阀)、油流通的油路、切换油流通的油路的滑阀、调节作用于变速机构的油压力的调压阀等, 从油泵供给到控制阀箱的油通过油压控制回路被调节压力后,在有级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 用于摩擦联接元件的联接,在无级带式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用于滑轮槽宽的变更。在控制阀箱上设置有从调压阀排出的油(排放油)的排出口,通常,从该排出口排 出的油被排出至油盘内。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该排出口位于滤油器内,并且使从调压阀排出的油直 接排出至滤油器内的技术。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153M号公报图4为采用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的滤油器,(a)为从油盘侧的下方看到 的附设于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0的滤油器110的平面图,(b)为(a)中的B-B剖面图。滤油器110通过盖部件111将从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0向油盘侧的下方突出的周 壁部101的开口堵塞而构成。在下部体100上,在周壁部101的内侧开设有与油泵的未图示的吸入油路连通的 连通口 102、从控制阀箱内的调压阀排出的油的排出口 103,在盖部件111上设置有在油泵 运转时用于将油盘内的油吸入至滤油器Iio内的吸入口 112。在该滤油器110,从吸入口 112吸入的油通过过滤器网眼113除掉夹杂物后,并从 连通口 102被引入至油泵侧。在此,例如图4的(a)所示,若排出口 103邻近连通口 102设置,则形成从排出口 103排出的油和从吸入部112吸入的油分别直接朝向连通口 102流动,例如,在吸入部112 的与连通口 102的相反侧,如用图中符号A包围所示,形成有油难以流动的区域。在此,油中含有微小的气泡,该微小的气泡聚集形成大的空气团。因此,例如在滤 油器的内部若存在油难以流动的区域,则在该区域内空气团聚集形成空气积存。在该状态下,若油泵的转速上升而油泵的排出量增大,则在连通口 102中的吸入 力增大,空气积存的气泡会被引入至油泵。在这种的情况下,被引入至该油泵内的空气团在 被供给变速机构的摩擦联接元件时,弓I起联接压的降低,从而产生冲击。于是,寻求在滤油器内难以产生空气积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该滤油器具备周壁部,其从具备将 油泵的排出压调节为规定压的调压阀的阀箱向油盘侧的下方突出而形成;盖部件,其具有 所述油盘内的油的吸入口,该滤油器通过所述盖部件覆盖所述周壁部的所述油盘侧的开口 而形成,与所述油泵的吸入油路连通的连通口和从所述调压阀排出的油的排出口分别邻近 所述周壁部而设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内侧,且在所述周壁部的周方向相互邻近,使横切将所 述连通口与所述排出口直线连结的路径的分隔壁从所述周壁部延伸出。根据本发明,由于从排出口被排出的油的用直线连结连通口和排出口的路径通过 分隔壁遮挡,因此,使油沿周壁部的内周迂回于滤油器内,形成朝向连通口流通的流动。于 是,在滤油器内,遍及大致整个区域形成油的流动,由于没有形成油的难以流动的区域,因 此,在滤油器内难以产生空气积存。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滤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油盘侧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滤油器的俯视图;图3(a)、(b)是本实施方式的滤油器的剖面图;图4(a)、(b)是从油盘侧看到的现有例的滤油器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滤油器10 下部体11 周壁部12 (12A 12C)螺栓轴凸台13 螺栓孔15 连通口16 排出口17 分隔壁17a 前端部18 油路18a 上游18b 下游20 盖部件21 伸出部22 突缘部23 突出部23a 油吸入口24 过滤器网眼30 油盘100 下部体101 周壁部
102连通口
103排出口
110滤油器
111盖部件
112吸入口
113过滤器网眼
Sl上部空间
S2下部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从油盘侧的斜下方看到的附设于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的滤油器1的分解 立体图。图2是从油盘侧的下方看到的滤油器1的俯视图,S卩,为了说明形成于滤油器1内 的油路18,是由假想线表示由盖部件20隐藏的滤油器1的内部的图。图3(a)为图2中的 A-A剖面图,图3(b)为图2中的B-B剖面图。如图1所示,滤油器1将设置于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的周壁部11的开口用盖部 件20覆盖(堵塞)而构成。控制阀箱在形成有油槽的阀箱(上部体、下部体10)之间夹入分隔板而形成,在内 部设置有具备将油泵的排出压调节为规定压的调节阀(调压阀)、油流通的油路、切换油流 通的油路的滑阀、调整作用于变速机构的油压力的调压阀等的油压控制回路。在下部体10的与油盘的相对面开设有与油泵的未图示的吸入油路连通的连通口 15、从调节阀排出的油(排放油)的排出口 16。连通口 15和排出口 16,在从下部体10向未图示的油盘侧的下方突出的周壁部11 的内侧,分别邻近周壁部11而设置,并且,它们在周壁部11的周方向相互邻近而配置。另 外,连通口 15以比排出口 16大的开口直径而形成。在此,将从排出口 16排出的油设为调节阀的排放油是因为,由于调节阀在控制阀 箱内位于距油压泵最近的上游侧,因此,与滑阀及其它的调压阀的排放油相比,油中含有的 夹杂物的量极少,没有必要通过滤油器1的后述的过滤网M除去夹杂物,由于调节阀的排 放油与滑阀及其它的调压阀的排放油相比量多,流速快而且压力大,因此,能够在后述的滤 油器1的上部空间Sl内充分地形成油的流动。在周壁部11,一体地形成具有螺栓孔13的螺栓凸台部12,螺栓凸台部12在周壁 部11的周方向隔开间隔设有多个。周壁部11及螺栓凸台部12的油盘30侧的端面lla、12a遍及周方向全周形成为 一个面,并载置盖部件20的突缘部22,通过螺栓(未图示)进行固定。如图1及图3所示,盖部件20具备向油盘30侧伸出的伸出部21、和遍及伸出部 21的外周全周设置的突缘部22,并具有截面为帽状(hat)。突缘部22以在周壁部11上可载置的形状形成,在与周壁部11的螺栓孔13相对 应的位置上形成螺栓插通孔22a。如图2所示,俯视伸出部21的比周壁部11更靠内侧的内侧部分向油盘30侧伸出的方式而形成,在该伸出部21设置具有俯视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油吸入口 23a的突出部23。如图3(b)所示,突出部23设置为向用图中假想线表示的油盘30侧(下部体10 的相反侧)的下方突出,在将滤油器1附设于下部体10的状态下,至少突出部23位于被贮 存在油泵30内的油OL内。如图2所示,从连通口 15和排出口 16看,油吸入口 23a位于通过周壁部11包围 的区域的中央侧。如图3所示,在盖部件20的与下部体10的相对面,遍及全面设置有用于防止夹杂 物混入吸入到油泵侧的油的过滤网对。滤油器1内的空间S以过滤网M为界被划分为下 部体10侧的上部空间Sl和油盘30侧的下部空间S2,两空间Si、S2之间的油的移动经由 过滤网M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排出口 16排出到上部空间Sl内的油是从调节阀排放 出的油,但比油盘30侧的下部空间S2的压力更低,因此,难以产生从Sl向S2的流动,而 且,由于采用网眼小的夹杂物过滤用的过滤网24,因此,在油泵的运转时,只引起从下部空 间S2向上部空间Sl的油的移动,几乎不会引起从上部空间Sl向下部空间S2的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上搭载有具备滤油器1的自动变速器的状态下,下 部空间S2位于比上部空间Sl更靠地上侧的位置。因此,若在滤油器1中油内的气泡聚集, 则在上部空间Sl内的下部体10侧形成空气积存。在位于该上部空间Sl内的周壁部11,如图2所示,设置有向周壁部11的内侧延伸 的分隔壁17,该分隔壁17横切(遮断)将连通口 15和排出口 16直线连结的路径。另外, 在假想线IMl中的连通口 15的大致中心C2和排出口 16的大致中心C3的中间部分相当于 用该直线连结的路径。分隔壁17和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体形成,自与连接口 15相连接的螺栓凸台部 12A和与排出口 16相连接的螺栓凸台部12B之间的螺栓凸台部12C的内周直线状延伸。分隔壁17在过滤器网M的附近达到的高度h(参照图3的(a)),即以比周壁部 11更低一些的高度形成,在上部空间Sl内(滤油器1的下部体10侧的上部),通过分隔壁 17和周壁部11,沿周壁部11的内周形成有排出口 16位于一端侧且连通口 15位于另一端 侧的油路18。因此,在油泵运转时从排出口 16排出到油路18内的油中的、上部空间Sl内的油 通过油泵的吸入力,在油路18内朝向形成有连通口 15的下游侧沿周壁部11流通。在此,俯视分隔壁17的前端部17a延伸到与如下的假想线相交的位置,即与连结 连通口 15的大致中心C2和排出口 16的大致中心C3的假想线IMl平行且通过油吸入口 23a的大致中心Cl的假想线1M2。因此,由分隔壁17和周壁部11形成的油路18以分隔壁 17的前端部17a为界在上游18a侧和下游18b侧,使流通方向大致反转。如图2及图3所示,自分隔壁17的前端部17a的上游18a侧的宽度Wl比下游18b 侧的宽度W2更窄的方式设置,分隔壁17和周壁部11之间的分开距离在下游18b侧,随着 朝向前端部17a侧而变大。另外,在上游18a侧,为了确保从上游18a朝向下游18b的油的流速,离开距离除 了前端部17a侧稍微变窄之外,被大致一定地保持。在此,在实施方式中,以油路18的上流18a侧的流路截面积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至少比排出口 16的截面积更大的方式而设置分隔壁17。因此,在图2所示的油路18的情 况下,以在前端部17a的流路截面积至少比排出口 16的截面积大的方式而设定前端部17a 和周壁部11之间的分开距离Wla。和现有的滤油器相比,只不过压力损失变大、在滤油器1 内流通的油的流速降低。如图2及图3所示,油路18的下游18b侧的宽度W2比油吸入口 23a的开口宽度 W3更宽。油吸入口 23a在下游18b侧位于周壁部11 (螺栓凸台部12)侧,在分隔壁17侧确 保从排出口 16排出且从油路18的上游18a侧朝向下游18b侧流动的油可通过的空间。从油路18的上游18a侧朝向下游18b侧流动的油中的在分隔壁17侧流动的流速 快的油,利用从油吸入口 23a向滤油器1内吸入的油,不会严重妨碍流动,可到达连通口 15。另外,远离分隔壁17并在周壁部11侧流动的流速慢的油,被从油吸入口 23a吸入 朝向连通口 15的流动快的油吸弓丨,且和从油吸入口 23a吸入的油一同以朝向连通口 15。根据这样构成的滤油器1,若未图示的油泵运转,则油盘30内的油从油吸入口 23a 被吸入至滤油器1内后,通过连通口 15被吸入至油泵。于是,从油泵供给到控制阀箱的油 中的调节阀的排放油从排出口 16向滤油器1的上部空间S 1内排出。此时,从排出口 16向滤油器1内排出的油通过油泵的吸引力被吸入至连通口 15 侧,但是,在滤油器1内,通过分隔壁17形成的油路18沿周壁部11的内周形成,由于排出 口 16在该油路18位于连通口 15的相反侧的端部,因此,从排出口 16排出的油沿油路18 流到滤油器1的上部空间Sl内后到达连通口 15。在此,上部空间Sl在自动变速器中,以地 面为基准,位于空气容易积存的滤油器1的上侧。因此,在滤油器1内容易产生空气积存的 上部侧(下部体10侧),遍及整个区域形成油一起(一筋)的流动,不会形成油难以流动的 区域,因此,在滤油器1内难以产生空气积存。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滤油器1具备内 部具备将油泵的排出压调节为规定压的调节阀的阀箱的下部体10向油盘30侧的下方突出 形成的周壁部11、具有吸入油盘30内的油的油吸入口 23a的盖部件20,并通过盖部件20 覆盖周壁部11的油盘30侧的开口而形成,与油泵的吸入油路连通的连通口 15和从调压阀 排出的油的排出口 16,分别邻近周壁部11设置于周壁部11的内侧,且在周壁部11的周方 向相互邻近,使横切将连通口 15和排出口 16直线连结的路径的分隔壁17从周壁部11延 伸出,沿周壁部11的内周形成排出口 16位于一端侧、连通口 15位于另一端侧的油路18。若这样构成,从排出口 16排出的油在滤油器1的上部侧(下部体10侧)沿周壁 部11的内周,形成朝向设置有连通口 15的另一端侧流通的油一起的流动。因此,在滤油器 1内的容易产生空气积存的上部侧(下部体10侧),遍及整个区域形成油一起的流动,没有 形成油难以流动的区域,因此,在滤油器1内难以产生空气积存。因此,能够适当防止由于 空气的吸入引起的在油泵中的异音的产生、及联接油压的油压降低带来的冲击等的产生。特别是,由于构成为调节阀的排放油从排出口 16排出,因此,比排出控制阀箱内 的滑阀及其它的调节阀的排放油的情况更可靠地以夹杂物少的油形成沿周壁部11的内周 朝向设置有连通口 15的另一端侧流通的油一起的流动。这是由于,调节阀在控制阀箱内位于距油泵最近的上游侧,因此,与滑阀及其它的 调压阀的排放油相比,油中含有的夹杂物的量极少,对于形成油的流动,调节阀的排放油与 滑阀及其它的调节阀的排放油相比具备充足的量、流速及压力。
7
另外,如图2所示,从油盘30侧的下方俯视滤油器1,油吸入口 23a位于在油路18 中的排出口 16和连通口 15之间,成为位于从排出口 16朝向连通口 15的油的流动的中途 的构成。若这样构成,由于能够遍及滤油器1的上部空间Sl内的整体形成油的流动,因此, 能够可靠地防止空气积存的产生。另外,从油盘30侧的下方俯视滤油器1,分隔壁17为延伸到如下的假想线相交的 位置,即、与连结连通口 15的中心和排出口 16的中心的假想线IMl平行且通过油吸入口 23a的中心的假想线1M2。若这样构成,从排出口 16向滤油器1的上部空间Sl内排出后朝向连通口 15流动 的油从油吸入口 23a观察,变为从连通口 15的相反侧朝向连通口 15流动。这样,由于在滤 油器1的上部空间Sl内难以形成油难以流动的区域,因此,在滤油器1内更难以产生空气 积存。特别是,以分隔壁17的前端部17a为界,以油路18的上游18a侧(排出口 16侧) 的宽度Wl比下游18b侧(连通口 15侧)的宽度W2更窄的方式设置分隔壁17,由于在上流 18a侧中的流度截面积最小的部分比排出口 16的截面积大,因此,和现有的滤油器相比,只 不过压力损失变大、在滤油器1内流通的油的流速降低。另外,从油泵30侧的下方俯视滤油器1,盖部件20的油吸入口 23a在油路18的下 游18b侧设置于靠近周壁部11,成为在分隔壁17侧确保从排出口 16排出且从油路18的上 游18a侧朝向下游18b侧流动的油可流通的空间的构成。因此,在分隔壁17侧流动的来自 排出口 16的油的流动利用从油吸入口 23a向滤油器1吸入的油而不会受到严重妨碍。另外,分隔壁17成为和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 —体形成的构成。若这样构成,在铸造下部体10时,能够和下部体10 —体地形成分隔壁17,不需要 用于设置分隔壁17的其它工序。因此,不会提高用于设置分隔壁17的制作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直线状的分隔壁17的前端部17a为延伸至与假想线 1M2(参照图2)相交的位置的构成,但从油吸入口 23a观察,在从连通口 15的相反侧的容易 产生空气积存的区域能够形成油的流动的范围内,分隔壁17的形状及范围可适当变更。例如图2所示,俯视以连通口 15的大致中心C2为中心,以在离大致中心C2最远 的位置的通过油吸入口 23a的边缘的虚拟圆弧1M3为基准,以前端部17a位于连通口 15的 相反侧(图2下侧)的方式形成分隔壁17,在油路18的上游18a侧的分隔壁17和周壁部 11之间的分开距离比下游18b侧的分开距离窄,且如果在上游18a中的前端部17a的流度 截面积以和排出口 16的截面积大致相同或者稍微大一些的方式形成,则通过调节阀的排 放油能够在滤油器1内形成油一起的流动,因此,俯视分隔壁17可形成为直线状,也可弯曲 形成为曲线状,也可在中途弯曲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该滤油器具备周壁部,其从具备将油泵的排出压调节为规定压的调压阀的阀箱向油 盘侧的下方突出而形成;盖部件,其具有所述油盘内的油的吸入口,所述滤油器通过所述盖部件覆盖所述周壁部的所述油盘侧的开口而形成,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油泵的吸入油路连通的连通口和从所述调压阀排出的油的排出口分别邻近所 述周壁部而设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内侧,且在所述周壁部的周方向相互邻近,使横切将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排出口直线连结的路径的分隔壁从所述周壁部延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油盘侧的下 方俯视所述滤油器,所述吸入口位于从所述排出口朝向所述连通口的油的流动的中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油盘侧的 下方俯视所述滤油器,所述分隔壁延伸到与如下的直线相交的位置,即与连结所述连通口 中心和所述排出口中心的直线平行且通过所述吸入口中心的直线。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中所述的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所述分隔壁与控 制阀箱一体地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使滤油器内难以产生空气积存,滤油器(1)具备从控制阀箱的下部体(10)向油盘(30)侧的下方突出形成的周壁部(11)、具有吸入口(23a)并且堵塞周壁部(11)的油盘(30)侧的开口的盖部件(20),与油泵连通的连通口(15)和自调节油泵的排出压的调节阀排出的排放油的排出口(16)设置于周壁部(11)的内侧,其中,连通口(15)和排出口(16)分别邻近周壁部(11)而设置,且在周壁部(11)的周方向相互邻近,使横切将连通口(15)和排出口(16)最短连结的路径的分隔壁(17)从周壁部(11)延伸出。
文档编号F15B21/04GK102080763SQ20101055187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中泽秀树, 岛田胜, 石井英树 申请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