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311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其包括第一中间体、第二中间体、增压缸、气压缸、自动补油桶、储油桶、中间缸筒及排气活塞,第一中间体开设第一油道,第二中间体开设第二油道,中间缸筒将自动补油桶的内腔分离成补油桶内腔和补油桶外腔,中间缸筒下端部开设通孔,补油桶上盖开设气孔,储油桶内的压油导杆上端部延设连接杆,排气活塞装设于连接杆上端部。当处于初始状态时,补油桶上盖的气孔通气,补油桶内腔的液压油经第一油道流至储油桶的内腔,进而实现自动补油;当处于预压状态时,压油导杆阻断补油桶内腔与第一油道连通,排气活塞上移并实现自动排气。故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
【背景技术】
[0002]增压缸是结合气缸和油缸优点而改进设计的缸体结构,缸内的活塞杆接触工作件后自动启程,动作速度快、传动稳定、结构简单、出力调整容易、安装容易、所占用空间小、故障少无温升、寿命长以及噪声小。
[0003]现有技术中的增压缸普遍存在以下两种类型的缺陷,具体为:第一种,对于油气隔离型增压缸而言,其虽可实现油气隔离的功能,但不能自动将工作过程中外界进入缸体内的空气排出,导致实际出力大大下降、出力行程缩短且导致增压缸无法完成设定的工作;第二中,对于可自动排气的增压缸而言,其虽可实现自动排气功能,但无法有效地将气液隔离,空气存在于液压油内而无法排出,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缸体、端盖、活塞等部件锈蚀老化,并造成橡胶类密封圈等部件被快速腐蚀,大大缩短了增压缸的使用寿命。
[0004]另外,需进一步指出,现有的各种类型增压缸在缸体内的液压油少于规定量时,该类型增压缸无法自动补油,需要采用辅助工具进行维修补油,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增大了工作量且增加了维护成本,还给用户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该增压缸可实现自动补油以及自动排气功能,结构设计新颖、工作稳定可
O`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中间体和第二中间体,第一中间体与第二中间体水平对齐布置,第二中间体的上端侧装设有增压缸,第二中间体的下端侧装设有气压缸,第二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增压缸的内腔以及气压缸的内腔的第二油道;第一中间体的上端侧装设有自动补油桶,第一中间体的下端侧装设有储油桶,第一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自动补油桶的内腔以及储油桶的内腔的第一油道,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连通;自动补油桶的内腔嵌装有用于将自动补油桶的内腔分离成补油桶内腔和补油桶外腔的中间缸筒,中间缸筒的上端部与自动补油桶的补油桶上盖连接,中间缸筒的下端部与第一中间体连接,中间缸筒的下端部开设有连通补油桶内腔与补油桶外腔的通孔,补油桶上盖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补油桶内腔连通的气孔;储油桶的内腔嵌装有压油活塞以及装设于压油活塞且朝上竖向延伸的压油导杆,压油导杆的上端部朝上延设有直径较压油导杆直径小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部延伸至补油桶内腔,连接杆的上端部装设有排气活塞。
[0008]其中,所述中间缸筒的上端部与所述补油桶上盖之间装设有密封橡胶圈。[0009]其中,所述补油桶上盖的上表面螺装有气嘴,气嘴开设有气嘴孔,气嘴孔与补油桶上盖的所述气孔连通。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其包括第一中间体、第二中间体、增压缸、气压缸、自动补油桶、储油桶、中间缸筒及排气活塞,第一中间体开设第一油道,第二中间体开设第二油道,中间缸筒将自动补油桶的内腔分离成补油桶内腔和补油桶外腔,中间缸筒下端部开设通孔,补油桶上盖开设与补油桶内腔连通的气孔,储油桶的内腔内的压油导杆上端部延设连接杆,连接杆上端部延伸至补油桶内腔,排气活塞装设于连接杆上端部。工作时,补油桶外腔盛装液压油,且液压油经通孔而流至补油桶内腔于排气活塞下方空间内;当处于初始状态时,补油桶上盖的气孔通气,补油桶内腔的液压油经由第一油道而流入至储油桶的内腔,进而实现自动补油;当处于预压状态时,压油活塞、压油导杆、连接杆及排气活塞向上移动,压油导杆阻断补油桶内腔与第一油道连通,排气活塞将充入于补油桶内腔的空气自动地从补油桶上盖的气孔排出。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补油以及自动排气功能,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14]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0015]I——第一中 间体 11——第一油道
[0016]2——第二中间体 21——第二油道
[0017]3——增压缸4——气压缸
[0018]5——自动补油桶 51——补油桶上盖
[0019]511——气孔52——中间缸筒
[0020]521——通孔53——补油桶内腔
[0021]54——补油桶外腔 6——储油桶
[0022]61——压油活塞62——压油导杆
[0023]63—连接杆7—排气活塞
[0024]8——密封橡胶圈9——气嘴
[0025]91——气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中间体I和第二中间体2,第一中间体I与第二中间体2水平对齐布置,第二中间体2的上端侧装设有增压缸3,第二中间体2的下端侧装设有气压缸4,第二中间体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增压缸3的内腔以及气压缸4的内腔的第二油道21 ;第一中间体I的上端侧装设有自动补油桶5,第一中间体I的下端侧装设有储油桶6,第一中间体I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自动补油桶5的内腔以及储油桶6的内腔的第一油道11,第一油道11与第二油道21连通;自动补油桶5的内腔嵌装有用于将自动补油桶5的内腔分离成补油桶内腔53和补油桶外腔54的中间缸筒52,中间缸筒52的上端部与自动补油桶5的补油桶上盖51连接,中间缸筒52的下端部与第一中间体I连接,中间缸筒52的下端部开设有连通补油桶内腔53与补油桶外腔54的通孔521,补油桶上盖5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补油桶内腔53连通的气孔511 ;储油桶6的内腔嵌装有压油活塞61以及装设于压油活塞61且朝上竖向延伸的压油导杆62,压油导杆62的上端部朝上延设有直径较压油导杆62直径小的连接杆63,连接杆63的上端部延伸至补油桶内腔53,连接杆63的上端部装设有排气活塞7。
[0028]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补油桶外腔54盛装有液压油,且补油桶外腔54的液压油经由中间缸筒52的通孔521而流至补油桶内腔53于排气活塞7下方空间内。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初始状态时,补油桶上盖51的气孔511通气,补油桶内腔53的液压油经由第一油道11而流入至储油桶6的内腔,进而自动地补充储油桶6的内腔所需的液压油;当本实用新型处于预压状态时,压油活塞61、压油导杆62、连接杆63以及排气活塞7向上移动,且压油导杆62阻断补油桶内腔53与第一油道11连通,排气活塞7将充入于补油桶内腔53的空气自动地从补油桶上盖51的气孔511排出。
[0029]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补油以及自动排气功能,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0030]进一步的,为保证补油桶内腔53与补油桶外腔54密封隔离,本实用新型于中间缸筒52的上端部与补油桶上盖51之间装设有密封橡胶圈8。
[003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补油桶上盖51的上表面螺装有气嘴9,气嘴9开设有气嘴孔91,气嘴孔91与补油桶上盖51的气孔511连通。
[0032]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中间体(I)和第二中间体(2),第一中间体(I)与第二中间体(2)水平对齐布置,第二中间体(2)的上端侧装设有增压缸(3),第二中间体(2)的下端侧装设有气压缸(4),第二中间体(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增压缸(3)的内腔以及气压缸(4)的内腔的第二油道(21);第一中间体(I)的上端侧装设有自动补油桶(5),第一中间体(I)的下端侧装设有储油桶(6),第一中间体(I)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自动补油桶(5)的内腔以及储油桶(6)的内腔的第一油道(11),第一油道(11)与第二油道(21)连通;自动补油桶(5)的内腔嵌装有用于将自动补油桶(5)的内腔分离成补油桶内腔(53)和补油桶外腔(54)的中间缸筒(52),中间缸筒(52)的上端部与自动补油桶(5)的补油桶上盖(51)连接,中间缸筒(52)的下端部与第一中间体(I)连接,中间缸筒(52)的下端部开设有连通补油桶内腔(53)与补油桶外腔(54)的通孔(521),补油桶上盖(5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补油桶内腔(53)连通的气孔(511);储油桶(6)的内腔嵌装有压油活塞(61)以及装设于压油活塞(61)且朝上竖向延伸的压油导杆(62),压油导杆(62)的上端部朝上延设有直径较压油导杆(62)直径小的连接杆(63),连接杆(63)的上端部延伸至补油桶内腔(53),连接杆(63)的上端部装设有排气活塞(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缸筒(52)的上端部与所述补油桶上盖(51)之间装设有密封橡胶圈(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桶上盖(51)的上表面螺装有气嘴(9),气嘴(9)开设有气嘴孔(91),气嘴孔(91)与补油桶上盖(51)的所述气孔(511)连通。
【文档编号】F15B15/20GK203627382SQ20132073267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张建华, 袁朝帅 申请人:东莞市巨力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