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冷暖模块及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44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供冷暖模块及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热电元件的供冷暖模块及鼓风机。



背景技术:

利用热电元件(例如,佩尔蒂埃热电元件)的热电模块被应用于供冷暖装置,冷却装置及冷藏装置,最近被应用于家庭用、企业用冷藏库及车辆用小型冷藏库及罐头冷却器、车座用供冷暖装置等利用电气进行供冷或供热的各种装置。

如众所周知,热电模块,包括:一对绝缘板、位于所述绝缘板之间,电性地串列连接而配置的多个热电元件(多个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分别附着于绝缘板的热传递介质(例如,热传送板、热传送销、散热片等)。

并且,利用上述的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包括向所述热电模块传送空气的鼓风机(送风装置,blower)。

利用以往的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的一例如图1图示。

图1图示利用以往的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的一例,如图1所示,供冷暖模块10包括:鼓风机1及热电模块2。所述鼓风机1向热电模块2侧传送空气。供应电流后,热电模块2的基板/热电元件21的一面(冷却面)被冷却,附着于所述冷却面的热传递介质22也被冷却。

并且,基板/多个热电元件21的另一面(发热面)发热,附着于所述发热面的热传递介质23也被发热。

向附着于冷却面的热传递介质22即冷却侧供应空气时,空气被冷却,而向包括所述供冷暖模块10的装置供应冷气流,并且,向附着于发热面的热传递介质23即发热侧供应空气时,空气被加热,而向所述装置供应加热的空气。

此时,如果冷却侧的表面温度低于湿度计算图的饱和温度,空气中的湿气在所述热电元件冷却面及冷却热传递介质表面凝缩成结露现象,而发生结露(冷凝水)。并且,在冷却侧的表面发生的结露形成水珠,而堵塞冷却侧的流路,此时,冷却侧的流路阻抗逐渐上升,从所述鼓风机1供应的空气,向冷却侧的供应量逐渐地减少,而更多地向发热侧供应。从而,向冷却侧不进行空气供应,只向发热侧供应空气。

上述的冷却侧的结露现象大幅地降低所述供冷暖模块10的性能。

韩国公开专利10-2011-0087409“利用热电元件的装置及其冷凝水去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供冷暖模块,分别具有向冷却侧发送空气的装置和向发热侧发送空气的装置,从而,即使因结露冷却侧流路的流路阻抗提高,也能够防止向冷却侧供应的流量减少,向发热侧供应的流量增加的现象。由此,能够向冷却侧持续地供应所需量的空气,使得结露被向冷却侧供应的空气推动,从冷却侧的表面排出。

并且,提供一种供冷暖模块,形成有用于吸收从冷却侧的表面排出的结露的吸湿材料,所述吸湿材料可借助于通过发热侧的加热的空气而被干燥,由此,能够解决水分持续性地留存在供冷暖模块时发霉或恶臭问题和水分向供冷暖模块的外部流出时,对于利用供冷暖模块的装置产生的恶劣影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供冷暖模块,作为利用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包括:

热电模块;

第1流路,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侧向第1排出口排出;及

第2流路,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发热侧向第2排出口排出;

吸湿材料,形成于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第1排出口之间,某一面形成于所述第1流路而吸收从所述冷却侧排出的结露,另一面形成于所述第2流路,以使借助于通过所述发热侧的空气而被干燥。

优选地,所述供冷暖模块,还包括:

第1叶轮,与所述第1流路对应;及

第2叶轮,与所述第2流路对应,

并且,通过所述第1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1流路移动,通过所述第2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2流路移动。

优选地,所述供冷暖模块形成有用于驱动所述第1叶轮及所述第2叶轮的驱动装置,

所述第1叶轮和所述第2叶轮分别形成于第1流路及第2流路,

所述第1流路与所述第2流路被分离而未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1叶轮及所述第2叶轮的对于送风强度产生影响的叶轮设计变数中的至少一个相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供冷暖模块,作为利用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包括:

热电模块;

第1叶轮,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而向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侧的第1流路传送;

第2叶轮,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而向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发热侧的第2流路传送;及

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第1叶轮和所述第2叶轮,

并且,通过所述第1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1流路移动,通过所述第2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2流路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1叶轮及所述第2叶轮的对于送风强度产生影响的叶轮设计变数中至少一个相异。

优选地,所述供冷暖模块还包括吸湿材料,该吸湿材料形成于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侧与所述第1流路的出口即第1排出口之间,某一面形成于所述第1流路,另一面形成于所述第2流路,而能够借助于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发热侧的空气被干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鼓风机,包括:

外壳;

第1叶轮及第2叶轮,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内部;

分离部件,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分离从所述第1叶轮至热电模块的一侧的第3流路和从所述第2叶轮至所述热电模块的另一侧的第4流路;及

至少一个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1叶轮和所述第2叶轮,

并且,通过所述第3流路的空气只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所述一侧,不流入所述另一侧。

优选地,形成于所述鼓风机的外壳,包括:

第1开启部,以所述分离部件为基准位于第1叶轮侧方向,并开启以使外部的空气向所述第1叶轮侧流入;及

第2开启部,以所述分离部件为基准位于第2叶轮侧方向,并开启以使外部的空气向所述第2叶轮侧流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供冷暖模块分别具有向冷却侧发送空气的装置和向发热侧发送空气的装置,从而,即使因结露冷却侧流路的流路阻抗提高,也能够防止向冷却侧供应的流量减少,向发热侧供应的流量增加的现象。由此,能够向冷却侧持续地供应所需量的空气,使得结露被向冷却侧供应的空气推动,从冷却侧的表面排出,进而,能够防止供冷暖模块的性能低下。

2、并且,具有如下效果:形成有用于吸收从冷却侧的表面排出的结露的吸湿材料,所述吸湿材料可借助于通过发热侧的加热的空气而被干燥,由此,能够解决水分持续性地留存在供冷暖模块时发霉或恶臭问题和水分向供冷暖模块的外部流出时,对于利用供冷暖模块的装置产生的恶劣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用于说明以往的供冷暖模块的附图。

图2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供冷暖模块的结构的附图。

图3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供冷暖模块的结构的附图。

图4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传递介质的一例的附图。

图5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传递介质的一例的附图。

图6为图示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鼓风机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和本发明的动作上的益处及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达成的目的,要参照示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及在附图中记载的内容。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使用的,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单数的表示只要在文脉上未明确表示则包括多个表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冷暖模块,作为利用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包括:热电模块;第1流路,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侧向第1排出口排出;及第2流路,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发热侧向第2排出口排出;吸湿材料,形成于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第1排出口之间,某一面形成于所述第1流路而吸收从所述冷却侧排出的结露,另一面形成于所述第2流路,以使借助于通过所述发热侧的空气而被干燥。

所述供冷暖模块,还包括:第1叶轮,与所述第1流路对应;及第2叶轮,与所述第2流路对应,并且,通过所述第1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1流路移动,通过所述第2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2流路移动。

所述供冷暖模块形成有用于驱动所述第1叶轮及所述第2叶轮的驱动装置,所述第1叶轮和所述第2叶轮分别形成于第1流路及第2流路,所述第1流路与所述第2流路被分离而未相互连通。

所述第1叶轮及所述第2叶轮的对于送风强度产生影响的叶轮设计变数中的至少一个相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供冷暖模块,作为利用热电模块的供冷暖模块,包括:热电模块;第1叶轮,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而向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侧的第1流路传送;第2叶轮,用于吸入外部的空气而向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发热侧的第2流路传送;及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第1叶轮和所述第2叶轮,并且,通过所述第1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1流路移动,通过所述第2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第2流路移动。

所述第1叶轮及所述第2叶轮的对于送风强度产生影响的叶轮设计变数中至少一个相异。

所述供冷暖模块还包括吸湿材料,该吸湿材料形成于所述热电模块的冷却侧与所述第1流路的出口即第1排出口之间,某一面形成于所述第1流路,另一面形成于所述第2流路,而能够借助于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发热侧的空气被干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鼓风机,包括:外壳;第1叶轮及第2叶轮,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分离部件,形成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分离从所述第1叶轮至热电模块的一侧的第3流路和从所述第2叶轮至所述热电模块的另一侧的第4流路;及至少一个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1叶轮和所述第2叶轮,并且,通过所述第3流路的空气只通过所述热电模块的所述一侧,不流入所述另一侧。

形成于所述鼓风机的外壳,包括:第1开启部,以所述分离部件为基准位于第1叶轮侧方向,并开启以使外部的空气向所述第1叶轮侧流入;及第2开启部,以所述分离部件为基准位于第2叶轮侧方向,并开启以使外部的空气向所述第2叶轮侧流入。

以下,参照附图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详细说明本发明。在各个附图中提示的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供冷暖模块100,包括:第1叶轮(impeller),111、第2叶轮121及热电模块130。在本说明书中叶轮是指向所需方向发送空气地设计的物体。叶轮进行旋转运动向流体给予运动能源,而使得流体向计划的方向移动。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供冷暖模块100,包括:第1鼓风机部110,形成有所述第1叶轮11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1叶轮111的第1驱动装置112;第2鼓风机部120,形成有所述第2叶轮12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2叶轮121的第2驱动装置122。

包括所述第1鼓风机部110及所述第2鼓风机部120的鼓风机1001如图6所示。

从而,所述供冷暖模块100包括:所述鼓风机1001及与所述鼓风机1001一体形成或与所述鼓风机1001结合的热电模块装置1002。

所述热电模块装置1002包括热电模块130,并包括在内部包裹所述热电模块130的热电模块外壳。所述热电模块130包括:一对绝缘板及配置于绝缘板之间的热电元件的集合即热电部131、在所述热电部131的各个部附着的热传递介质132,133。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附着于所述热电部131的上侧的热传递介质132定义为在冷却面附着的热传递介质即冷却侧,将附着于所述热电部131的下侧的热传递介质133定义为在发热面附着的热传递介质即发热侧。但,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容易地推论可根据电流的方向将冷却面和发热面进行转换。

所述第1叶轮111吸入外部的空气并向热电模块130的冷却侧132送风。并且,所述第2叶轮121吸入外部的空气向热电模块130的发热侧133送风。

即,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供冷暖模块100至少形成有两个相互不同的叶轮,通过各个叶轮传送的空气只向对应的流路送风。

例如,所述第1叶轮111对应于第1流路。所述第1流路是从第1叶轮111送风并经过所述冷却侧132后,通过第1排出口140排出的空气的通路。并且,通过所述第1叶轮111传送的空气与在图1中说明的以往的技术不同地只向第1流路移动,而并非向发热侧133流入。

并且,第2叶轮121与第2流路对应。所述第2流路是从第2叶轮121传送并经过所述发热侧133后,通过第2排出口150排出的空气的通路。相同地,通过所述第2叶轮121传送的空气只向第2流路流动,而并非向冷却侧132流入。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从外部流入的空气通过相互分离而未连通的第1流路及第2流路向外部排出。

此时,即使在冷却侧132表面发生结露而使得流路阻抗提高,所述第1叶轮111也能够持续性地向冷却侧132施加既定水准以上的风压,由此,在冷却侧132表面发生的结露借助于风压向冷却侧132外部例如,在图2的冷却侧132的左侧排出。

所述第1流路及所述第2流路借助于形成于所述第1叶轮111与所述第2叶轮121之间的第1分离部件160、所述热电部131及分离通过所述冷却侧132的空气和通过所述发热侧133测的空气的第2分离部件170而相互分离。

所述第1分离部件160连接供冷暖模块100的外壳外壳的一侧与所述热电部131之间,并使得所述第1分离部件160的上侧和下侧未连通地进行分离。

在所述热电部131形成的多个热电元件借助于既定的密封剂进行保护。所述密封剂沿着所述绝缘板之间的多个热电元件的周围涂覆,以防止向一对绝缘板之间配置的热电元件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及所述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侧流入水分等异物,并且,本申请人的韩国登录专利登录号10-1357731,"具有改善的密封结构的热电模块"中详细地公开上述的涂覆密封剂的热点模块,因此,省却详细的说明。

所述第2分离部件170的作用是使得通过所述冷却侧132的空气和通过所述发热侧133的空气分离而防止其混合。所述第2分离部件170形成于第1排出口140与从所述热电模块130排出空气的排出侧例如,在图2中热电模块130的左侧之间。

并且,所述第2分离部件170的至少一部分由吸收从所述冷却侧132排出的结露即冷凝水的吸湿材料形成。吸湿材料由具有既定以上水分吸收率的材质的任何材料形成皆可。例如,所述吸湿材料可适用无纺布、吸湿纸等各种实施例。

所述吸湿材料的一面例如,上面可形成于第1流路。即,所述一面裸露于所述第1流路,吸收从所述冷却侧132排出的水分。

并且,所述吸湿材料的另一面例如,下面可形成于第2流路。即,所述另一面裸露于所述第2流路。或者,所述吸湿材料的另一面例如,下面非直接裸露于所述第2流路,而与分离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的另外的分离部件接触。即,第2分离部件170和吸湿材料分别形成,吸湿材料的一面直接裸露于第1流路,而直接吸收冷凝水,另一面非直接裸露于第2流路,而与所述第2分离部件170接触地形成。此时,第2分离部件170的热传导性优秀,从而,使得所述吸湿材料容易被通过第2流路的热气而干燥。所述第2流路是通过发热侧133的被加热的空气移动的路径,吸收水分的所述吸湿材料可通过所述被加热的空气自然地干燥。

从而,具有能够解决水分长时间留存时发生的污染、发霉或恶臭的效果。并且,还可以解决水分向供冷暖模块100的外部排出时发生的问题例如,具有所述供冷暖模块100的既定装置的污染或引发运转故障等。

为了驱动所述第1叶轮111及所述第2叶轮121,可形成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例如,电机。根据一示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形成有用于驱动第1叶轮111的第1驱动装置112及用于驱动第2叶轮121的第2驱动装置122。

此时,所述第1叶轮111和所述第2叶轮121的驱动速度例如,旋转速度可通过第1驱动装置112和第2驱动装置122个别地控制。不言而喻,如图2所示,第1鼓风机部110形成于第1流路,第2鼓风机部120形成于第2流路。

并且,所述供冷暖模块100形成得向冷却侧132传送空气的第1鼓风机部110相比第2鼓风机部120供应更多量的流量。为了供应更多的流量,设计成所述第1驱动装置112的驱动速度更快,或使得决定第1叶轮111的送风强度的设计变数与第2叶轮121的设计变数不同。

例如,众所周知,决定送风强度的设计变数为,例如,桨叶翅膀的角度、形状、大小或厚度等各种设计变数,因此,省却详细的说明。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1叶轮111及所述第2叶轮121可通过一个第3驱动装置113而驱动。此时,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也可未连通地被分离,为此,将既定的分离材料1601包裹所述第3驱动装置113的躯干的外周面,而分离第1叶轮111和第2叶轮121。

在第3驱动装置113可形成有用于向第1叶轮111传送旋转力的第1旋转轴1131及用于向第2叶轮121传送旋转力的第2旋转轴1132。在第3驱动装置113的躯干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个别地驱动第1旋转轴1131和第2旋转轴1132的至少一个旋转装置,而能够个别地控制第1旋转轴1131及第2旋转轴1132的旋转速度。根据另一实施例,第1旋转轴1131和第2旋转轴1132可通过一个旋转装置以相同的速度旋转。此时,也如上述地,决定第1叶轮111和第2叶轮121的送风强度的设计变数中至少一个相互不同地形成,由此,使得分别向冷却侧132及发热侧133流入的送风强度相互不同。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形成于所述冷却侧132的结露更容易地向冷却侧132的外部叶轮侧的相反方向排出的热传递介质。下面将参照图4进行说明。

图4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传递介质的一例的附图。

如图4所示,形成于冷却侧132的热传递介质形成有多个热传送销或热传送板,132,1321,热传递介质的形状如同图4或图5等多种多样。例如,如图4所示,热传送销可形成相互连接的形状,也可如同图5所示,形成相互分离的形状。

通过第1叶轮111向冷却侧132流入的空气向上述的热传送销132,1321之间移动而被冷却。此时,在热传送销132,1321中特定热传送销的一面形成结露即既定大小的水珠时,为了使得所述水珠的一部分向所述特定热传送销的另一面移动,所述热传送销132,1321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133。

如上述地形成通孔133时,所述水珠向所述特定热传送销的两侧被分隔,而形成相比原来形成的水珠的更小的多个水珠。并且,如此分隔的水珠借助于风压能够更容易地向冷却侧132的外部排出。

并且,为体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鼓风机如图6所示。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鼓风机的附图。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鼓风机1001在形成有外壳165时,在所述外壳165的内部形成有相互不同的叶轮即第1叶轮111及第2叶轮121。

并且,可形成有分离所述外壳165的内部的分离部件160。所述分离部件160形成于第1叶轮111与第2叶轮121之间。

所述分离部件160至少将从所述第1叶轮111至热电模块130的空气的路径第3流路,例如,从1621至冷却侧132与从第2叶轮121至热电模块的空气的路径第4流路,例如,从1631至发热侧133进行分离。不言而喻,如同图2所示,形成有第1叶轮111的空间和形成有第2叶轮121的空间可借助于所述分离部件160而被完全分离,也可如同图3所示,通过所述分离部件160及驱动装置而被分离。无论何时,所述分离部件160能够分离所述第3流路和所述第4流路,能够防止从第1叶轮111排出的空气向发热侧133流入,或从第2叶轮121排出的空气向冷却侧132流入。

并且,所述外壳165包括:以所述分离部件160为基准形成于第1叶轮111侧,并开启以使空气向第1叶轮111流入的第1开启部162及以所述分离部件160为基准形成于第2叶轮121侧并开启以使空气向第2叶轮121流入的第2开启部163。

由此,所述鼓风机1001与所述热电模块装置1002一体形成或结合,而形成所述供冷暖模块1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供冷暖模块100可适用于具有供冷及/或供暖功能的各种装置。根据一例,可适用于坐席、屏蔽箱等,但,并非限定于此。

本发明参照在附图中图示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其只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由此可进行各种变形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从而,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权利要求书而被定义。

如图1所示,附图标记22为热电元件,21为冷却面的热传递介质,23为发热面的热传递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