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375阅读:1241来源:国知局
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天然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加气站处理天然气的流程如下:将从天然气管线传输过来的天然气进行脱硫、脱水等工艺,然后进入天然气压缩机压缩,压缩后的天然气注入储气瓶组储存或通过售气机给汽车加气。

天然气在压缩、冷却、分离过程中天然气气体与气缸注油(即用于润滑气缸摩擦副的润滑油)会形成油水,因此需设置回收系统对污染的天然气气体进行回收。

如图1所示,其为传统技术中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传统的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包括压缩机主体部分101和回收罐102。压缩机主体部分101集成在底座103上,回收罐102放置在底座103的一侧。压缩机主体部分101中的油水分离器将油污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油水通过排污管线104排入至回收罐102中。由于回收罐102的容积过小,导致回收罐102中压力升高,使压缩机主体部分101的气缸的工作压力小于回收罐中的压力,而无法对回收罐102中的气体进行压缩回收。因此,必须将回收罐102中的气体抽气降压回收。如果直接将回收罐102中的天然气排放降压,浪费了大量的天然气,同时对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回收罐中的天然气无法进行有效回收,浪费了大量的天然气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

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包括:

压缩机主体部分,其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所述至少两个气缸中包括第一级气缸和第二级气缸,所述第二级气缸能够压缩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级气缸能够压缩的气体压力;

回收罐,用于回收经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的油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

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进气管道上,所述第一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回收罐和所述第一级气缸的进气口;

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进气管道上,所述第二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回收罐和所述第二级气缸的进气口;

在所述回收罐的压力超过预设的高限值时,所述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所述回收罐中的气体进入第二级气缸进行压缩回收;

在所述回收罐的压力恢复至正常值时,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所述回收罐中的气体进入第一级气缸进行压缩回收。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包括与天然气管道连接的天然气进口端,所述天然气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级气缸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有进气阀,在所述回收罐中的压力升高时,关闭所述进气阀,待所述回收罐的压力降至正常值时,打开所述进气阀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一端口连接在所述进气阀和所述第一气缸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另一端口连接所述回收罐。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包括四个气缸,分别为一级气缸、二级气缸、三级气缸和四级气缸,所述一级气缸、二级气缸、三级气缸和四级气缸依据气体的流向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级气缸为一级气缸,所述第二级气缸为二级气缸。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包括多个所述油水分离器,所述多个油水分离器分别分布在一级气缸与二级气缸之间、三级气缸与四级气缸之间、四级气缸与回收罐之间。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还包括一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将所述多个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油水排入污水罐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气动球阀或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主体部分集成在箱体中,所述回收罐布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或箱体中。

可选的,所述回收罐包括两个罐体,所述两个罐体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或箱体中,所述两个罐体均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级气缸的进气口与回收罐之间连接的第一进气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以及在第二级气缸的进气口与回收罐之间连接的第二进气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因此,当回收罐中的压力过高时,通过开启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的方式,控制回收罐中气体的流向,使回收罐中压力过高的气体通过第二级气缸进行压缩和回收,而不必将回收罐中的气体进行释放降压后再回收,进而能够将回收罐中的气体全部回收,达到零排放的目的,减少排放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传统技术中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10包括压缩机主体部分11、回收罐12、连通压缩机主体部分11和回收罐12的第一进气管道131和第二进气管道132。

压缩机主体部分11通过天然气进口端111与天然气管道连接,以从天然气管道获取待压缩的天然气。天然气进入压缩机主体部分11中并经过多级压缩后,通过排气口端112将压缩后的天然气输入至储气瓶中。

压缩机主体部分11中的天然气与气缸注油产生的油污经过油水分离器114后,油水通过排污口113排入至污水罐中,气体返回至回收罐12中。

压缩机主体部分11包括至少两个气缸,至少两个气缸包含第一级气缸和第二级气缸,其中,第二级气缸的工作压力大于第一气缸的工作压力,亦即,第二级气缸能够压缩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级气体能够压缩的气体压力。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缩机主体部分11包括四个气缸,分别为一级气缸115a、二级气缸115b、三级气缸115c和四级气缸115d。一级气缸115a、二级气缸115b、三级气缸115c和四级气缸115d依据气体的流向通过管路依次连接,使得来自天然气管道中的气体依次经过一级气缸115a、二级气缸115b、三级气缸115c和四级气缸115d的压缩后,流入储气瓶中。该些多个气缸随着级别的增加,其工作压力(即气缸压缩后排出的气体压力)也随着增加,即一级气缸115a的工作压力小于二级气缸115b的工作压力,二级气缸115b的工作压力小于三级气缸115c的工作压力,三级气缸115c的工作压力小于四级气缸115d的工作压力。其中,第一级气缸可为一级气缸115a,第二级气缸可为二级气缸115b。

第一进气管道131连通一级气缸115a的进气口与回收罐12。第一进气管道131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一阀门141,第一阀门141用于控制流经第一进气管道131的气体流量。

天然气进口端111与一级气缸115a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设有进气阀116,进气阀116用于控制天然气流入压缩机主体部分11的气体流量。第一进气管道131一端口与管路117相连接,管路117连接进气阀116和一级气缸115a的进气口,第一进气管道131的另一端口与回收罐12相连接。回收罐12中的气体经第一进气管道131和管路117后,进入一级气缸115a,由一级气缸115a进行压缩回收。

第二进气管道132连通二级气缸115b的进气口和回收罐12。第二进气管道132的中间部位设有第二阀门142,第二阀门142用于控制流经第二进气管道132的气体流量。回收罐12中的气体经第二进气管道132后,进入二级气缸115b,由二级气缸115b进行压缩回收。

多个油水分离器114分别分布在一级气缸115a与二级气缸115b之间、三级气缸115c与四级气缸115d之间,以及四级气缸115d与回收罐12之间。

上述第一阀门141和第二阀门142均可以是气动球阀或电磁阀。

当压缩机主体部分11正常运行时,打开第一阀门141,关闭第二阀门142,使回收罐12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管道131流入一级气缸115a中,并由一级气缸115a进行压缩。

在压缩机主体部分11的运行中,当在回收罐12中的压力不断增加,且增加至预设的高限值时,关闭进气阀116和第一阀门141,打开第二阀门142,使回收罐12中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道132进入二级气缸115b,二级气缸115b对回收罐12中的气体进行压缩。

当压缩机主体部分11停机后再次开机时,打开第二阀门142,关闭第一阀门141,使回收罐12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道132进入二级气缸115。待回收罐12中的压力恢复至正常值时,打开进气阀116和第一阀门141,关闭第二阀门142,压缩机主体部分11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级气缸的进气口与回收罐之间连接的第一进气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以及在第二级气缸的进气口与回收罐之间连接的第二进气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因此,当回收罐中的压力过高时,通过开启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的方式,控制回收罐中气体的流向,使回收罐中压力过高的气体通过第二级气缸进行压缩和回收,而不必将回收罐中的气体进行释放降压后再回收,进而能够将回收罐中的气体全部回收,达到零排放的目的,减少排放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压缩机主体部分11被集成在箱体15中,回收罐12布置在箱体15的顶部。

压缩机主体部分11和回收罐12呈上下层布置,与传统技术中将回收罐放置在压缩机主体部分的一侧,且回收罐与压缩机主体部分通过长管路连接的方案相比,减小了天然气压缩机的回收系统的占地面积,且布局更加紧凑。

回收罐12包括两个罐体,两个罐体并排横放于箱体15的顶部,且两个罐体均与第一进气管道131和第二进气管道132连通。在保证总容积不变的情况下,设置两个罐体,可适当减少单个罐体的截面面积,方便罐体集成在箱体15的顶部,并保证罐体的平稳性。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回收罐12还可集成在箱体15的内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