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压机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2441发布日期:2018-10-30 21:5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压机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压机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冲水装置是水压钢管试验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对钢管进行试压工作,在整个试压过程中,最关键的部位为主增压器,其主要作用是为整个钢管试验提供压力,完成对钢管进行打压、密封等内容,主增压器的冲水杆是关键零件,所有高压水通过冲水杆内部进入管体中,现有的冲水杆导向装置有前、中、后三个导套来保持冲水杆水平移动时的平衡,由于冲水杆的精度很高,这就要求三个导套的尺寸精度与位置公差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目前一般的机加工厂所加工的导套尺寸很难达到。

由于冲水杆安装在冲水装置的内部,而冲水装置体积大,重量高,位置空间恶劣,给维修、检修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安装时三个导套的同轴度很难达到理论值,一旦其中一个导套磨损,根据三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这三个导套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个导套的同轴度不能保证,将会造成其与冲水杆的同轴度发生偏移,试压时便会将冲水杆抱死,使冲水头不能回退到位,从而不能进行钢管试验。此时就必须更换冲水杆或导套,由于冲水装置体积庞大,重量高达15吨,位置空间狭小,一旦出现故障,需要耗费4-5天的时间进行解体更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更换时需要电气、天车等多方协作、联络,进行上下交叉作业,存在多处安全隐患,还会影响生产单位的生产节奏。又由于冲水杆加工精度高,费用昂贵,备件周期长,经常的维修旧件,无形中给检修造成很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得目的是要解决背景技术中由于同轴度偏移导致不能进行钢管试验,冲水装置检修成本高,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存在检修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一种水压机冲水装置,节约检修成本,节省工期,降低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压机冲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高压缸、前缸体、冲水杆导向装置和密封压紧块,所述高压缸与所述前缸体通过联接块连接,所述冲水杆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高压缸与所述前缸体的内部,所述冲水杆导向装置内部设置冲水杆,所述冲水杆导向装置外部设置第一导套、第二导套、第三导套和密封组,所述第一导套、所述第二导套和所述密封组设置在所述冲水杆的外表面与所述高压缸的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三导套设置在所述冲水杆外表面与所述前缸体内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前缸体的底部设置冲水头移动缸,所述冲水头移动缸的一侧通过底座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冲水头移动缸的另一侧与油缸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套内径为220.5mm。

优选地,还包括低压缸,所述低压缸与所述高压缸通过连接压盖连接,所述连接压盖的外部设置试压环。

优选地,所述低压缸的底部设置低压缸支撑装置,所述低压缸内部设置导杆,所述导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冲水杆的一端连接冲水头,所述冲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高压缸内部的活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压缸底部设置高压缸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整个高压缸体。

优选地,所述低压缸的一侧设置放气阀,所述放气阀连接放气口,用于排出检测钢管内的气体。

优选地,所述高压缸上设置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套、所述第二导套和所述第三导套均设置为铜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将冲水杆最后一层导套即第一导套的内径加大到220.5mm,使其不起导向作用,只起到支撑密封作用,由原来的三点支撑改造成两点支撑。由于只有两个点,就消除了同轴度偏移的问题,即使导套有少量的磨损,也不会影响冲水头的回退,在降低了备件精度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稳定性。

2.将高压密封组的安装尺寸改为间隙配合,解决了冲水头不回退的疑难问题,避免由于冲水装置内的高压密封组合为动密封,安装时间隙量要求比较高,检修过程增加了相当的难度的问题。

3.第一导套、第二导套和第三导套均设置为铜质材料,减轻了对冲水杆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高压缸 2、前缸体 3、冲水杆导向装置

4、低压缸 5、密封压紧块 6、连接压盖

7、试压环 8、冲水头移动缸 9、油缸底座

11、活塞杆 12、高压缸支撑装置 13、压力传感器

31、第一导套 32、第二导套 33、第三导套

34、联接块 35、密封组 36、冲水杆

41、导杆 42、低压缸支撑装置 43、放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例一种水压机冲水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高压缸1、前缸体2、冲水杆导向装置3和密封压紧块5,高压缸1与前缸体2通过联接块34连接,冲水杆导向装置3设置在高压缸1与前缸体2的内部,冲水杆导向装置3内部设置冲水杆36,冲水杆导向装置3外部设置第一导套31、第二导套32、第三导套33和密封组35,第一导套内径为220.5mm,通过将冲水杆最后一层导套即第一导套31的内径加大到220.5mm,使其不起导向作用,只起到支撑密封作用,由原来的三点支撑改造成两点支撑。由于只有两个点,就消除了同轴度偏移的问题,即使导套有少量的磨损,也不会影响冲水头的回退,在降低了备件精度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稳定性。

第一导套31、第二导套32和第三导套33均设置为铜质材料,减轻了对冲水杆36的磨损,第一导套31、第二导套32和密封组35设置在冲水杆36的外表面与高压缸1的内表面之间,将高压密封组35的安装尺寸改为间隙配合,解决了冲水头不回退的疑难问题,避免由于冲水装置内的高压密封组35合为动密封,安装时间隙量要求比较高,检修过程增加了相当的难度的问题,第三导套33设置在冲水杆36外表面与前缸体2内表面之间,前缸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冲水头移动缸8,冲水头移动缸8的一侧通过底座与所述连接块34固定连接,冲水头移动缸8的另一侧与油缸底座9固定连接,冲水杆36的一端连接冲水头,冲水杆36的另一端与高压缸1内部的活塞杆11连接,所有高压水通过冲水杆36内部进入待测管体中,冲水杆36的加工精度很高,除了尺寸公差高以外,形位公差要求更为严格,为了提高光洁度、直线度、同轴度等,其表面镀有硬铬。高压缸1底部设置高压缸支撑装置12,用于支撑整个高压缸体,高压缸1上设置压力传感器13,用于测定检测过程中的压力。

还包括低压缸4,低压缸4与高压缸1通过连接压盖6连接,连接压盖6的外部设置试压环7,低压缸4的底部设置低压缸支撑装置42,低压缸支撑装置42用于支撑低压缸4,本实例的低压缸支撑装置采用支架结构,低压缸4内部设置导杆41,所述导杆4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11,低压缸4的一侧设置放气阀43,放气阀43连接放气口,用于排出检测钢管内的气体。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试压前,待测钢管通过水压机测长工位进行测长,测长后的钢管通过步进梁运送到试压工位,试压时,钢管两端采用大间隙密封圈,保证了试压时有效地对钢管进行密封,试压架升起,夹具夹紧钢管,升起到指定工位后冲水头、排气头前进到指定位置,预密封增压器开始增压,随后进行所有高压水通过冲水杆内部进入待测管体中,冲水排气。待其结束后,主增压器内部通过高压缸增压,直至升压、保压结束。试压结束后步进梁将钢管移至吹水工位,钢管一端由液压缸升起,开始自动吹水,待管体内部水被吹干后,恢复原位。步进梁将钢管移至出料台架,钢管水压通径试验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冲水杆最后一层导套即第一导套的内径加大到220.5mm,使其不起导向作用,只起到支撑密封作用,由原来的三点支撑改造成两点支撑。由于只有两个点,就消除了同轴度偏移的问题,即使导套有少量的磨损,也不会影响冲水头的回退,在降低了备件精度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稳定性。

2.将高压密封组的安装尺寸改为间隙配合,解决了冲水头不回退的疑难问题,避免由于冲水装置内的高压密封组合为动密封,安装时间隙量要求比较高,检修过程增加了相当的难度的问题。

3.第一导套、第二导套和第三导套均设置为铜质材料,减轻了对冲水杆的磨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