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切削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3208发布日期:2018-09-14 21:52阅读:2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切削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加工系统中,切削液经机床后掺杂有很多丝状、条状以及块状等各种形状的金属,在能源宝贵的今天,尤其是一些贵重金属的机加工,势必要将这些切削液中的金属回收再利用。在这种含有硬度较大的固液两相流体中,就需要用到带有破碎功能的泵体,即切削泵装置,专利cn201120329809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泵体结构,结构很简单,泵体位于盛有切削液的水槽上方,并且从上方将切削液向上吸取,切削液经过中间的破碎刀结构将金属打碎,然后将混合有金属屑的切削液输出,但是该泵体由于功率有限,而且切削液中金属相对密度较大,该泵体很难将所有金属物件吸取,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泵体一般不应用在含金属等密度较大杂质的液体切割输送中,而如果用于机床加工系统中的切削液输送工作中,则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切削泵装置,该装置能够应用于机床加工系统中的切削液输送,并且能够将切削液中的金属全部进行粉碎回收再利用,本装置将输送和切割粉碎集合为一体,结构简单,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切削泵装置,该装置包括泵体及安装于其输出轴外围的液体流通通道,所述的泵体包括电机及安装于输出轴端部的叶轮和旋转破碎刀,液体流通通道包括与旋转破碎刀相通的进液通道以及与叶轮相通的出液通道,液体流通通道中还设置有与旋转破碎刀形成剪切配合的固定破碎刀,关键点是,所述切削泵装置还设置有支撑箱体,所述泵体竖直设置于支撑箱体上端且输出轴自上而下伸出,旋转破碎刀和叶轮由上而下依次安装于输出轴端部,所述固定破碎刀位于旋转破碎刀和叶轮之间,支撑箱体侧面设置有与进液通道相通的进液口以及与出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

所述的进液通道为下端与旋转破碎刀相通的倒圆锥筒,支撑箱体外侧设置有与倒圆锥筒上端相通的进液口;所述的出液通道包括与倒圆锥筒下端相连的底壳以及水平设置于底壳侧面的圆柱筒,圆柱筒外端为出液口;倒圆锥筒和底壳之间连接有内壁为台阶状且与旋转破碎刀外轮廓相配合的连接环。

所述的支撑箱体在倒圆锥筒下方位置为均布的支撑腿。

所述的叶轮包括下端的水平转盘以及位于其上端且呈环形阵列的一组竖向板,所述竖向板上端与固定破碎刀形成剪切配合。

所述的竖向板为由水平转盘中心向边缘过渡的圆弧形。

所述的竖向板上端设置有切削刃,切削刃包括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面以及与前端面相交形成刀刃的上端面,上端面为水平面,前端面和上端面的夹角为60-75度。

所述的旋转破碎刀包括呈环形阵列的一组动刀头,动刀头包括朝向旋转方向的前刀面以及与前刀面相交形成刀刃的底面,底面为水平面,前刀面和底面的夹角为60-75度;所述的固定破碎刀包括呈环形阵列的一组定刀头,定刀头横截面为矩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旋转破碎刀、固定破碎刀以及叶轮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输出轴端部,切削液依次经过这三者形成的两组剪切单元,其中的金属经过两级切削、破碎形成可随切削液顺畅输送的金属屑;

切削液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经过泵体的工作部位,进液通道采用倒圆锥筒结构,将切削液聚拢于旋转破碎刀位置,该液体流通方式无需担心金属无法吸走、沉积箱底的情况发生,叶轮的设置无需考虑吸附力及其所需的功率,泵体的功率大大降低;

本装置增设了支撑箱体,并将液体流通通道设置在支撑箱体中,形成了集储液、输送及破碎结构的集合化,这样就实现了切削液输送和金属破碎工作的一体化,无需单独设置储液箱和破碎装置,大大简化了所需装置的结构,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金属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叶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旋转破碎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破碎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2、输出轴,3、叶轮,301、水平转盘,302、竖向板,303、前端面,304、上端面,4、旋转破碎刀,401、前刀面,402、底面,5、固定破碎刀,6、支撑箱体,601、支撑腿,7、倒圆锥筒,8、底壳,9、圆柱筒,10、进液口,11、连接环,12代表聚拢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削液的切削泵装置,该装置包括泵体及安装于其输出轴外围的液体流通通道,所述的泵体包括电机1及安装于输出轴2端部的叶轮3和旋转破碎刀4,液体流通通道包括与旋转破碎刀4相通的进液通道以及与叶轮3相通的出液通道,液体流通通道中还设置有与旋转破碎刀4形成剪切配合的固定破碎刀5,所述切削泵装置还设置有支撑箱体6,所述泵体竖直设置于支撑箱体6上端且输出轴2自上而下伸出,旋转破碎刀4和叶轮3由上而下依次安装于输出轴2端部,所述固定破碎刀5位于旋转破碎刀4和叶轮3之间,支撑箱体6侧面设置有与进液通道相通的进液口10以及与出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

具体实施例,如图1-5所示,电机1驱动输出轴2旋转,带动旋转破碎刀4和叶轮3进行工作,切削液沿进液口10进入进液通道并沿出液通道的出液口流出,其中进液通道为下端与旋转破碎刀4相通的倒圆锥筒7,进液口10设置在支撑箱体6外侧与倒圆锥筒7上端相通,出液通道包括与倒圆锥筒7下端相连的底壳8以及水平设置于底壳8侧面的圆柱筒9,圆柱筒9外端为出液口;倒圆锥筒7和底壳8之间连接有内壁为台阶状且与旋转破碎刀4外轮廓相配合的连接环11,连接环11与固定破碎刀5固接。倒圆锥筒7和连接环11之间还设置有内壁呈坡状的聚拢环12,聚拢环12拼接与连接环11的外表面且与倒圆锥筒7的内壁贴合,切削液沿进液口10进入倒圆锥筒7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倒圆锥筒7的下端并沿聚拢环12聚拢在连接环11中,其中聚拢环12的设置能够简化倒圆锥筒7的制作难度,且能够将切削液更好、更集中的聚拢至旋转破碎刀4上,连接环11的设置能够使切削液中的金属与旋转破碎刀4充分接触,旋转破碎刀4在旋转的过程中与固定破碎刀5将金属进行充分剪切粉碎,旋转破碎刀4包括呈环形阵列的一组动刀头,动刀头包括朝向旋转方向的前刀面401以及与前刀面401相交形成刀刃的底面402,底面402为水平面,所述的固定破碎刀5包括呈环形阵列的一组定刀头,定刀头横截面为矩形,该固定破碎刀5能够防止切削液中的金属堆积,有助于金属与旋转破碎刀4充分接触进行粉碎。旋转破碎刀4在旋转过程中动刀头的刀刃与定刀头形成剪切配合将金属剪切粉碎,旋转破碎刀4的前刀面401和底面402的夹角为60-75度,保证动刀头的强度,使用稳固,能够有效对金属进行剪切,工作寿命长。

经旋转破碎刀4和固定破碎刀5粉碎的金属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旋转的叶轮3与固定破碎刀5组成的剪切单元,对金属碎屑进行二次粉碎,防止有较大的金属排出。叶轮3包括下端的水平转盘301以及位于其上端且呈环形阵列的一组竖向板302,竖向板302为由水平转盘301中心向边缘过渡的圆弧形,圆弧形的竖向板302沿叶轮3的旋转方向呈螺旋状,旋转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便于切削液的输送,竖向板302上端设置有切削刃,切削刃包括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面303以及与前端面303相交形成刀刃的上端面304,上端面304为水平面,叶轮3旋转的过程中竖向板302上的切削刃与固定破碎刀5形成剪切配合将金属碎屑进一步破碎,前端面303和上端面304的夹角为60-75度,保证竖向板302上切削刃的强度,使用稳固,能够有效对金属进行剪切,工作寿命长。

经过二次剪切后的单独的金属碎屑体积小,重量小,进入底壳8内后,在叶轮3推动下即可轻易地随切削液的流动进入圆柱筒9并排出。

连接环11与聚拢环12借助螺栓连接,聚拢环12同样借助螺栓与倒圆锥筒7连接,固定破碎刀5与连接环11固接,可根据不同金属的性能更换固定破碎刀5和连接环11,并更换适用于连接环11的聚拢环,同时采用的螺栓的连接方式便于连接环11、聚拢环12的拆装、维修和对各部件中切削液和金属碎屑的清理。

支撑箱体6在倒圆锥筒7下方位置为均布的支撑腿601,使底壳8、连接环11、倒圆锥筒7相互连接的部分外漏,便于安装,且圆柱筒9的外端外漏,可直接将圆柱筒9的外端与收纳装置连接,无需另外开孔,操作更加简便,另一方面,支撑腿601较整体箱体的结构更加易于调整平整度,有助于支撑箱体6安装、放置平稳。

本发明的切削泵装置采用上进下出的流通方式,使金属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旋转破碎刀4、固定破碎刀5和叶轮3,避免了金属沉积在箱底无法有效被切削的情况产生,同时经过两次有效切削后的金属碎屑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随切削液流动,进一步防止堆积,利于回收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