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814发布日期:2018-11-27 21:1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智能油泵,属于液压动力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泵装置从结构上分有直列式、分配式和单体式三大类,在动力源驱动下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液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油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新的油泵装置结构以及根据运行工况对油泵进行智能控制,以便更好地向外输出不同油压,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化的油泵,它能根据不同情况的需求改变油压以及泵油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油泵,它可以自动改变泵油压力和泵油流量。

一种智能油泵,由泵油装置、动力传递装置两大部分组成,泵油装置由两个除油缸丝杠外完全一样的装置组成,每个泵油装置包括进油止回阀、进油止回阀体、进油止回阀芯、进油止回阀弹簧、分流管、出油止回阀、出油止回阀体、出油止回阀弹簧、出油止回阀芯、油缸、抗活塞扭转键、顺时针油缸丝杠或逆时针油缸丝杠、油缸齿轮、活塞上推片、活塞防漏垫片、活塞下推片、上活塞弹簧座、活塞弹簧、下活塞弹簧座、压力传感器;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四号齿轮、五号齿轮、一号传动轴、二号传动轴、三号传动轴、四号传动轴、五号传动轴、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一号拨叉片、二号拨叉片、一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一号拨叉片丝杠、二号拨叉片丝杠、一号抱死装置、二号抱死装置、三号抱死装置、行星架、齿圈、一号行星齿轮、二号行星齿轮、三号行星齿轮、太阳轮、动力电机。

油缸丝杠是保证活塞在油缸内做往复运动的关键零件,其中顺时针油缸丝杠和逆时针油缸丝杠的区别在于,在丝杠旋转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保证活塞在油缸内一个上升一个下降。

进油止回阀由进油止回阀体、进油止回阀芯、进油止回阀弹簧组成,只允许外部向油缸进油;出油止回阀由出油止回阀体、出油止回阀弹簧、出油止回阀芯组成,只允许油缸向外部出油。

齿圈的内圈和外圈都有齿;三号传动轴与齿圈接触部分有齿并且二者相互啮合;一号动力传递齿轮和二号动力传递齿轮都呈管状且内表面和外表面有齿;一号传动轴、五号传动轴外部都有花键,分别可以和一号动力传递齿轮的内表面齿、二号动力传递齿轮的内表面齿发生啮合。

活塞有活塞上推片、活塞防漏垫片、活塞下推片组成。

泵油装置的上端为进油止回阀,进油止回阀下面连接分流管,分流管的下方连接油缸,分流管的另一出口连接出油止回阀,油缸为圆柱形且内部在关于轴线对称的位置设有两个抗活塞扭转键,抗活塞扭转键的作用是防止活塞在油缸内发生相对扭转,活塞上推片、活塞防漏垫片、活塞下推片的中心设有和顺时针油缸丝杠等直径的孔,其中活塞上推片、活塞下推片中心的孔有能和顺时针油缸丝杠啮合的螺纹,使活塞能在顺时针油缸丝杠的旋转下能发生相对油缸的平移。

当活塞发生向上平移时进油止回阀关闭,出油止回阀开启;当活塞向下平移的时进油止回阀开启,出油止回阀关闭。

行星减速器的一号行星齿轮、二号行星齿轮、三号行星齿轮呈正三角形分布且啮合在齿圈的内圈,一号行星齿轮、二号行星齿轮、三号行星齿轮都分别啮合太阳轮,行星架下端把一号行星齿轮、二号行星齿轮、三号行星齿轮相对彼此的位置固定,且其上端死链接二号传动轴,二号传动轴上有一号抱死装置,二号传动轴的上端死链接二号齿轮,太阳轮下端死链接四号传动轴,四号传动轴上端死链接五号齿轮,四号传动轴上装有三号抱死装置,齿圈的外圈齿轮和三号传动轴上的花键啮合,且三号传动轴上装有二号抱死系统,三号传动轴上端死链接三号齿轮,三号传动轴下方死链接四号齿轮。

上述的一种智能油泵,其动力传递方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二号伺服电机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正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的正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上升,二号拨叉片上升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上升且和五号齿轮发生啮合,二号抱死装置抱死三号传动轴、齿圈,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正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的正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上升,一号拨叉片的上升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上升且和二号齿轮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和三号抱死装置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五号齿轮、四号传动轴、太阳轮、一号行星齿轮和二号行星齿轮和三号行星齿轮、行星架、二号传动轴、二号齿轮、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一号传动轴、一号齿轮、油缸齿轮,为油泵提供动力。

第二种是二号伺服电机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正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的正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上升,二号拨叉片上升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上升且和五号齿轮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抱死二号传动轴、行星架,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逆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的逆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下降,一号拨叉片的下降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下降且和三号齿轮发生啮合,二号抱死装置和三号抱死装置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五号齿轮、四号传动轴、太阳轮、一号行星齿轮和二号行星齿轮和三号行星齿轮、齿圈、三号传动轴、三号齿轮、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一号传动轴、一号齿轮、油缸齿轮,为油泵提供动力。

第三种是二号伺服电机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逆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的逆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下降,二号拨叉片下降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下降且和四号齿轮发生啮合,三号抱死装置抱死四号传动轴、太阳轮,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正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的正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上升,一号拨叉片的上升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上升且和二号齿轮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和二号抱死装置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二号动力传递齿轮、四号齿轮、三号传动轴、齿圈、一号行星齿轮和二号行星齿轮和三号行星齿轮、行星架、二号传动轴、二号齿轮、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一号传动轴、一号齿轮、油缸齿轮,为油泵提供动力。

第四种是二号伺服电机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逆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的逆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下降,二号拨叉片下降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下降且和四号齿轮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抱死二号传动轴、行星架,一号伺服电机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逆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的逆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下降,一号拨叉片的下降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下降且和三号齿轮发生啮合,二号抱死装置和三号抱死装置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二号动力传递齿轮、四号齿轮、三号传动轴、三号齿轮、一号动力传递齿轮、一号传动轴、一号齿轮、油缸齿轮,为油泵提供动力。

由油缸齿轮传递动力到顺时针油缸丝杠旋转,顺时针油缸丝杠旋转由于抗活塞扭转键的存在,活塞只能在油缸里上下平移。

其动力电机既能提供装置动力又能反馈给单片机电机转速n和电机电流I,并且让动力电机的电压U保持稳定,那么单片机就可以利用公式和公式P=U×I计算扭矩T和功率P。油泵负荷增大时,动力电机的功率P就会随之增大、而转速n则会下降,从而扭矩T增大,当动力电机的功率P增加或转速n下降到某个限度时,单片机将通过一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以及一号抱死装置、二号抱死装置、三号抱死装置改变动力传递装置的传动比,以维持动力电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为保证智能油泵的正常工作需要使动力电机在活塞运转到最下端或最上端时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为保证智能油泵的工作稳定性需要使活塞在油缸内的运动时间远大于活塞在两端的停顿时间,即在保证油泵在单位时间内有足够多的泵油量并且动力电机有最佳的转速n的前提下,活塞的运动要足够慢。动力传递装置共设有四种传动比,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机的参数以及各个传动比值;动力电机根据压力传感器传来的弹簧压力值改变旋转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泵油装置结构图。

图3是图2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装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装置结构的正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装置结构的上轴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装置结构的下轴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进油止回阀,1-1、进油止回阀体,1-2、进油止回阀芯,1-3、进油止回阀弹簧,2、分流管,3、出油止回阀,3-1、出油止回阀体,3-2、出油止回阀弹簧,3-3、出油止回阀芯,4、油缸,4-1、抗活塞扭转键,5-1、顺时针油缸丝杠,5-2、逆时针油缸丝杠,6、油缸齿轮,7-1、活塞上推片,7-2、活塞防漏垫片,7-3、活塞下推片,8、活塞弹簧,8-1、上活塞弹簧座,8-2、下活塞弹簧座,9、压力传感器,10-1、一号齿轮,10-2、二号齿轮,10-3、三号齿轮,10-4、四号齿轮,10-5、五号齿轮,11-1、一号传动轴,11-2、二号传动轴,11-3、三号传动轴,11-4、四号传动轴,11-5、五号传动轴,12-1、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3-1、一号拨叉片,13-2、二号拨叉片,14-1、一号伺服电机,14-2、二号伺服电机,15-1、一号拨叉片丝杠,15-2、二号拨叉片丝杠,16-1、一号抱死装置,16-2、二号抱死装置,16-3、三号抱死装置,17、行星架,18、齿圈,19-1、一号行星齿轮,19-2、二号行星齿轮,19-3、三号行星齿轮,20、太阳轮,21、动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智能油泵,由泵油装置、动力传递装置两大部分组成,泵油装置由两个除油缸丝杠外完全一样的装置组成,每个泵油装置包括进油止回阀1、进油止回阀体1-1、进油止回阀芯1-2、进油止回阀弹簧1-3、分流管2、出油止回阀3、出油止回阀体3-1、出油止回阀弹簧3-2、出油止回阀芯3-3、油缸4、抗活塞扭转键4-1、顺时针油缸丝杠5-1或逆时针油缸丝杠5-2、油缸齿轮6、活塞上推片7-1、活塞防漏垫片7-2、活塞下推片7-3、上活塞弹簧座8-1、活塞弹簧8、下活塞弹簧座8-2、压力传感器9;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一号齿轮10-1、二号齿轮10-2、三号齿轮10-3、四号齿轮10-4、五号齿轮10-5、一号传动轴11-1、二号传动轴11-2、三号传动轴11-3、四号传动轴11-4、五号传动轴11-5、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一号拨叉片13-1、二号拨叉片13-2、一号伺服电机14-1、二号伺服电机14-2、一号拨叉片丝杠15-1、二号拨叉片丝杠15-2、一号抱死装置16-1、二号抱死装置16-2、三号抱死装置16-3、行星架17、齿圈18、一号行星齿轮19-1、二号行星齿轮19-2、三号行星齿轮19-3、太阳轮20、动力电机21。

油缸丝杠是保证活塞在油缸4内做往复运动的关键零件,其中顺时针油缸丝杠5-1和逆时针油缸丝杠5-2的区别在于,在丝杠旋转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保证活塞在油缸4内一个上升一个下降。

进油止回阀1由进油止回阀体1-1、进油止回阀芯1-2、进油止回阀弹簧1-3组成,只允许外部向油缸4进油;出油止回阀3由出油止回阀体3-1、出油止回阀弹簧3-2、出油止回阀芯3-3组成,只允许油缸4向外部出油。

齿圈18的内圈和外圈都有齿;三号传动轴11-3与齿圈18接触部分有齿并且二者相互啮合;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和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都呈管状且内表面和外表面有齿;一号传动轴11-1、五号传动轴11-5外部都有花键,分别可以和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的内表面齿、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的内表面齿发生啮合。

活塞有活塞上推片7-1、活塞防漏垫片7-2、活塞下推片7-3组成。

泵油装置的上端为进油止回阀1,进油止回阀1下面连接分流管2,分流管2的下方连接油缸4,分流管2的另一出口连接出油止回阀3,油缸4为圆柱形且内部在关于轴线对称的位置设有两个抗活塞扭转键4-1,抗活塞扭转键4-1的作用是防止活塞在油缸4内发生相对扭转,活塞上推片7-1、活塞防漏垫片7-2、活塞下推片7-3的中心设有和顺时针油缸丝杠5-1等直径的孔,其中活塞上推片7-1、活塞下推片7-3中心的孔有能和顺时针油缸丝杠5-1啮合的螺纹,使活塞能在顺时针油缸丝杠5-1的旋转下能发生相对油缸4的平移。

当活塞发生向上平移时进油止回阀1关闭,出油止回阀3开启;当活塞向下平移的时进油止回阀1开启,出油止回阀3关闭。

行星减速器的一号行星齿轮19-1、二号行星齿轮19-2、三号行星齿轮19-3呈正三角形分布且啮合在齿圈18的内圈,一号行星齿轮19-1、二号行星齿轮19-2、三号行星齿轮19-3都分别啮合太阳轮20,行星架17下端把一号行星齿轮19-1、二号行星齿轮19-2、三号行星齿轮19-3相对彼此的位置固定,且其上端死链接二号传动轴11-2,二号传动轴11-2上有一号抱死装置16-1,二号传动轴11-2的上端死链接二号齿轮10-2,太阳轮20下端死链接四号传动轴11-4,四号传动轴11-4上端死链接五号齿轮10-5,四号传动轴11-4上装有三号抱死装置16-3,齿圈18的外圈齿轮和三号传动轴11-3上的花键啮合,且三号传动轴11-3上装有二号抱死系统,三号传动轴11-3上端死链接三号齿轮10-3,三号传动轴11-3下方死链接四号齿轮10-4。

上述的一种智能油泵,其动力传递方式有四种:

第一种是二号伺服电机14-2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15-2正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15-2的正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13-2上升,二号拨叉片13-2上升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上升且和五号齿轮10-5发生啮合,二号抱死装置16-2抱死三号传动轴11-3、齿圈18,一号伺服电机14-1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15-1正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15-1的正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13-1上升,一号拨叉片13-1的上升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上升且和二号齿轮10-2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16-1和三号抱死装置16-3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21、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五号齿轮10-5、四号传动轴11-4、太阳轮20、一号行星齿轮19-1和二号行星齿轮19-2和三号行星齿轮19-3、行星架17、二号传动轴11-2、二号齿轮10-2、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一号传动轴11-1、一号齿轮10-1、油缸齿轮6,为油泵提供动力。

第二种是二号伺服电机14-2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15-2正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15-2的正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13-2上升,二号拨叉片13-2上升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上升且和五号齿轮10-5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16-1抱死二号传动轴11-2、行星架17,一号伺服电机14-1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15-1逆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15-1的逆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13-1下降,一号拨叉片13-1的下降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下降且和三号齿轮10-3发生啮合,二号抱死装置16-2和三号抱死装置16-3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21、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五号齿轮10-5、四号传动轴11-4、太阳轮20、一号行星齿轮19-1和二号行星齿轮19-2和三号行星齿轮19-3、齿圈18、三号传动轴11-3、三号齿轮10-3、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一号传动轴11-1、一号齿轮10-1、油缸齿轮6,为油泵提供动力。

第三种是二号伺服电机14-2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15-2逆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15-2的逆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13-2下降,二号拨叉片13-2下降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下降且和四号齿轮10-4发生啮合,三号抱死装置16-3抱死四号传动轴11-4、太阳轮20,一号伺服电机14-1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15-1正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15-1的正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13-1上升,一号拨叉片13-1的上升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上升且和二号齿轮10-2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16-1和二号抱死装置16-2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21、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四号齿轮10-4、三号传动轴11-3、齿圈18、一号行星齿轮19-1和二号行星齿轮19-2和三号行星齿轮19-3、行星架17、二号传动轴11-2、二号齿轮10-2、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一号传动轴11-1、一号齿轮10-1、油缸齿轮6,为油泵提供动力。

第四种是二号伺服电机14-2驱动二号拨叉片丝杠15-2逆旋转,二号拨叉片丝杠15-2的逆旋转驱动二号拨叉片13-2下降,二号拨叉片13-2下降驱动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下降且和四号齿轮10-4发生啮合,一号抱死装置16-1抱死二号传动轴11-2、行星架17,一号伺服电机14-1驱动一号拨叉片丝杠15-1逆旋转,一号拨叉片丝杠15-1的逆旋转驱动一号拨叉片13-1下降,一号拨叉片13-1的下降驱动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下降且和三号齿轮10-3发生啮合,二号抱死装置16-2和三号抱死装置16-3松弛,动力依次通过动力电机21、二号动力传递齿轮12-2、四号齿轮10-4、三号传动轴11-3、三号齿轮10-3、一号动力传递齿轮12-1、一号传动轴11-1、一号齿轮10-1、油缸齿轮6,为油泵提供动力。

由油缸齿轮6传递动力到顺时针油缸丝杠5-1旋转,顺时针油缸丝杠5-1旋转由于抗活塞扭转键4-1的存在,活塞只能在油缸4里上下平移。

其动力电机21既能提供装置动力又能反馈给单片机电机转速n和电机电流I,并且给动力电机的电压U保持稳定,那么单片机就可以利用公式和公式P=U×I计算扭矩T和功率P。油泵负荷增大时,动力电机21的功率P就会随之增大、而转速n则会下降,从而扭矩T增大,当动力电机21的功率P增加或转速n下降到某个限度时,单片机将通过一号伺服电机14-1、二号伺服电机14-2以及一号抱死装置16-1、二号抱死装置16-2、三号抱死装置16-3改变动力传递装置的传动比,以维持动力电机21的最佳工作状态。

为保证智能油泵的正常工作需要使动力电机21在活塞运转到最下端或最上端时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为保证智能油泵的工作稳定性需要使活塞在油缸4内的运动时间远大于活塞在两端的停顿时间,即在保证油泵在单位时间内有足够多的泵油量并且动力电机21有最佳的转速n的前提下,活塞的运动要足够慢。

动力传递装置共设有四种传动比,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机的参数以及各个传动比值;动力电机21根据压力传感器9传来的弹簧压力值改变旋转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