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2579发布日期:2019-01-29 17:4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标准的风扇需要经过耐高压测试、功率测试、耗电流测试、低压启动测试、转速测试、杂音测试、超框测试及脱落测试,每一项测试都必须在要求在内,才能视为合格品。测试者必须熟练,而且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整天重复相同的工作,测试者难免会迟钝化,而产生误判或漏判,造成品管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创作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可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数控装置及可转动的分度盘,所述分度盘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风扇的固定治具,所述分度盘的外侧至少设置以下至少一个检测模块与所述固定治具对应: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的转速、功率、电流的测试数据;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的耐高压测试数据;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的低压启动与超框的测试数据;

第四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的x轴旋转及y轴旋转的杂音测试数据;

第五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的脱落测试数据及撞击装置;

第六检测模块,用于再次获取风扇的功率、电流的测试数据;

所述数控装置用于控制上述各检测模块及分度盘,并根据各检测模块检测的测试数据与对比数据匹配程度判断风扇是否合格。

可选地,还包括三个摄像头,分别置于第一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第五检测模块;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的摄像头用于检测风扇的转速,置于所述第三检测模块的摄像头用于检测风扇的超框数据,置于所述第五检测模块的探头用于检测风扇的扣环是否松动。

可选地,还包括与数控装置连接的三组电源供应器,其中一组电源供应器与第一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组电源供应器与第三检测模块连接,第三组电源供应器与第四检测模块、第五检测模块及第六检测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五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撞击实验锤及驱动所述多个撞击实验锤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撞击实验锤以不同方向撞击所述风扇。

可选地,所述第四检测模块包括用于音频分析的示波器。

可选地,所述分度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风扇沿x轴360°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并驱动所述风扇沿y轴360°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治具通过活动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在一底板上;所述伸缩杆可通过不同伸缩长度控制所述固定治具转动。

可选地,所述分度盘还包括支撑机构及可使得所述固定治具转动的转轴,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侧。

可选地,所述分度盘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当第一检测模块至第六检测模块均检测结束时,数控装置控制所述分度盘转动一个工位,使得分度盘上的风扇对应六个检测模块中的任一个以进行下一工位的检测。

可选地,还包括机械臂及靠近所述机械臂与分度盘设置的风扇运送装置,所述风扇运输装置一侧设有第四摄像头,所述数控装置根据所述第四摄像头拍摄的风扇运送装置上的风扇识别风扇的型号,并根据风扇的型号配置各第一检测模块至第六检测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风扇需要的耐高压测试、功率测试、耗电流测试、低压启动测试、转速测试、杂音测试、超框测试及脱落测试集成在一起,每一项测试标准纪录与数控装置中标准对比即可得知产品是否合格,大幅缩短运行时间,提高效率、并且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治具底部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风扇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数控装置及可转动的分度盘23,所述分度盘23上设有六个用于固定风扇16的固定治具10,每个固定治具10对应一个检测模块,即该装置包括六个检测模块,分别检测风扇16的不同检测数据。所述装置还包括机械臂7、风扇运送装置4、三组电源供应器。其中所述风扇运送装置4上可摆放风扇16,向所述装置运送待测试风扇16,机械手臂可将所述待测试风扇16放置在任一个所述固定治具10上,或将风扇16从任一个所述固定治具10上取下;而三组电源供应器则是为六个检测模块提供电能,并根据六个检测模块配置不同参数。对应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主机2、变频电源5。

所述分度盘23的转动由数控装置控制,所述分度盘23每转动一次,固定治具10就变换一个工位,并且对应的检测模块更换一次,所述分度盘23转动一圈,同一个固定治具10与六个检测模块分别对应一次。六个检测模块包括:

数控装置及可转动的分度盘23,所述分度盘23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风扇16的固定治具10,所述分度盘23的外侧至少设置以下至少一个检测模块与所述固定治具10对应: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16的转速、功率、电流的测试数据;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16的耐高压测试数据;

第三检测模块13,用于获取风扇16的低压启动与超框的测试数据;

第四检测模块15,用于获取风扇16的x轴旋转及y轴旋转的杂音测试数据;

第五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风扇16的脱落测试数据及撞击装置;

第六检测模块,用于再次获取风扇16的功率、电流的测试数据;

所述数控装置用于控制上述各检测模块及分度盘23,并根据各检测模块检测的测试数据与对比数据匹配程度判断风扇16是否合格。

所述装置还包括三个摄像头,分别置于第一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13、第五检测模块。可选地,置于第一摄像头11(可直接作为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风扇16的转速,所述第一摄像头11可采集风扇16转动遮挡光点次数以计算转速;所述第二摄像头14为判断风扇16的框与叶的高度以判断叶是否超出框;所述第三摄像头(未图示)为读取框、叶撞击前后是否改变位置或同心程度以判断扣环是否与轴心牢牢相扣。

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数控装置连接的三组电源供应器(位于分度盘下方,不可见),三组电源供应器(未图示)。其中一组电源供应器与第一检测模块连接,另一组电源供应器与第三检测模块13连接,第三组电源供应器与第四检测模块15、第五检测模块及第六检测模块连接。三组电源供应器可根据需要检测产品型号配置不同的电源参数,具体由所述数控装置控制并统一配置。

所述第六检测模块包括多个撞击实验锤(位于分度盘底部未图示,如测试用常规实验捶)及驱动所述多个撞击实验锤的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例如电机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撞击实验锤以不同方向撞击所述风扇16。目的是配合第三摄像头读取框叶撞击前后是否改变位置或同心程度以判断扣环是否与轴心牢牢相扣。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受所述数控装置控制,驱动所述撞击实验锤撞击扇叶,以实现撞击测试。第三摄像头(位于分度盘底部)采集风扇16的扇叶位置处的扣环与轴的图像,由所述数控装置通过图像处理实现检测两者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或者由人工判断。

所述第四检测模块15包括用于音频分析的示波器,所述示波器根据获取风扇16转动的声音分析风扇16转动的噪声。

所述分度盘23还用于驱动所述风扇16沿x轴360°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及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风扇16沿y轴360°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两个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治具10通过活动轴21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在一底板18上;所述伸缩杆19可通过不同伸缩长度控制所述固定治具10转动。

所述底板18起支撑作用,其下方还设有伺服马达20,伺服马达20可控制风扇16正常转动。两个伸缩杆19在底板18上的固定位置相同,在固定治具10的固定位置不同。所述分度盘23还包括设于底部侧方的支撑机构22,及可使得所述固定治具10转动的转轴17,所述转轴17贯穿所述固定治具10并与所述支撑机构22垂直。所述支撑机构22与所述伸缩杆19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8的相对侧。

x轴与y轴是指风扇16的水平轴与中心轴。控制二支伸缩杆19的长度,可以改变风扇16倾斜的角度。伺服马达20可控制固定治具10转或不转。若为转就是x轴360度变化,若为不转就是y轴可360度变化。

所述分度盘23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如电机、伺服马达等),当第一检测模块至第六检测模块均检测结束时,数控装置控制所述分度盘23转动一个工位,使得分度盘23上的风扇16对应六个检测模块中的任一个以进行下一工位的检测。由于各检测模块的检测速度相差不多,因此很快的进行检测,从而节约检测时间。

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机械臂7及靠近所述机械臂7与分度盘23设置的风扇运送装置4。机械臂7的两侧设有良品箱9和不良品箱6,数控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机械臂7将良品风扇16、不良品风扇16分别放置在良品箱9和不良品箱6。所述风扇16运输装置一侧设有第四摄像头8,所述数控装置根据所述第四摄像头8拍摄的风扇运送装置4上的风扇16识别风扇16的型号,并根据风扇16的型号配置各第一检测模块至第六检测模块。

第四摄像头8采集的风扇16图像可以用于显示,操作人员可通过风扇16图像识别产品型号并确认产品型号,所述数控模块自动根据产品型号配置各检测模块。

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首先数控装置根据放置在风扇运送装置4左侧的第四摄像头8拍摄的产品图像,依视觉判断产品规格,如错误则以手动更正,如果后续产品均一致,不必再更动,并依预设的配置参数将各电源供应器的电压选定。

数控装置控制机械臂7依序将待测风扇16移至分度盘23上的第一个固定治具10上,该固定治具10对应第一检测模块11,并启动电源供应器接通电源。接通电源后,电源供应器会将风扇16消耗功率及消耗电流数据回传给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根据回传的消耗功率及消耗电流数据与存储的对比数据对比判断,以判断风扇16是否合格。同时,第一摄像头会读取风扇16转速,数据回传给数控装置,以判断是风扇16否合格。例如,风扇16下方有红色亮点,第一摄像头11可依红光出现次数,以判断风扇16转速。于风扇16约中间位置的下方,设一个红色led(发光二极体),当风扇16遮住led时,摄像头无亮点,反之有亮点,摄像头依风扇16外型可判断风扇16片数,在一份钟内,读到亮点出现的次数,除以风扇16的片数,就得到风扇16每分钟的转速。

分度盘23会将上述风扇16转至第二检测模块13。定位后耐高压测试仪,通过高压测试线12连接风扇,会对风扇16进行测试。若不合格会有短路讯号提示,无提示就合格。耐电压测试是产生一个dc高压,一般在dc500v-dc2000v,然后,测其流经电流,一段时间(一般为0.2秒-10秒)若流经电流小于设定值为合格品,若超过视为漏电,不合格;

分度盘23会将上述风扇16转至第三检测模块(位于图1中标号14位置)。启动电源供应器接通电源后,电源供应器会依设定低压将风扇16消耗功率及消耗电流数据回传给数控装置,以判断是否合格。第二摄像头会读取风扇16的超框数据,数据回传给数控装置,以判断风扇16是否合格;及比对框与风扇16高度以进行超框测试,数据回传给数控装置,判断风扇16是否合格。第二摄像头14可以依据风扇16旋转时的变化,得到扇叶与摄像头的距离,再与风扇16框的距离比对。若框的距离较近,为合格品;若风扇16比较近,就表示风扇16超出框为不合格品。

分度盘23会将上述风扇16转至第四检测模块15。固定治具10会沿风扇的x轴选转360度,同时利用示波器进行杂音测试。分度盘23会将上述风扇16转360度。固定治具10会沿y轴选转360度,同时利用示波器进行杂音测试。示波器将杂音数据传输给数控装置,判断风扇16是否合格。

分度盘23会将上述风扇16转至第五检测模块(位于图1中标号3位置)。会由框之底部伸出撞击实验锤3,以几个方向顶撞风扇16,再以摄像头判断风扇16与框是否仍为平衡,以判断风扇16是否固定牢固。

分度盘23会将上述风扇16转至第六检测模块(位于图1中标号10位置)重复并启动电源供应器接通电源。接通电源后,电源供应器会将风扇16消耗功率及消耗电流数据回传给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根据回传的消耗功率及消耗电流数据与存储的对比数据对比判断,以判断风扇16是否合格。并与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次测量值比对,两者相同或相近则合格,反之不合格。

以上均合格后上下料装置将产品放置良品箱9,否则依不良原因放直指定不良品箱6。

本发明将风扇测试集成在一个测试装置上,并利用各检测模块自动获取测试参数完成自动数据比对,判断风扇是否合格,检测准确性高,效率是人工测试的2至3倍;同时也可节约测试工位,节省了工作空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