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主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729发布日期:2019-03-08 17:31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主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具体是一种风扇主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风扇作为一种防暑降温用具已经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电风扇在工作的时候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换为扇叶的动能,并借助扇叶的转动带动周边气流的流动形成可以降温的风能,利用这样的风能直接作用在人体上就可以达到带走人体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电风扇在结构上一般都包括扇叶、机头、底座以及支撑杆,其中,支撑杆一端连接在底座上,而机头连接在支撑杆的另外一端,扇叶连接在机头的动力输出轴上,上述的电风扇在具体工作的时候机头通电并带动扇叶转动达到产生风能的目的。

但是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机头其结构设计都过于复杂,生产装配成本都偏高,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机头其结构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前定子端盖以及后定子端盖,这样的机头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定子设置在前定子端盖与后定子端盖扣合而成的定子腔中,而后还需要将其整体设置在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四套外壳才可以固定定子,其整体结构过于复杂,生产装配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一种风扇主机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风扇主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有底筒状的后端盖,前端盖,固定筒,风扇电机安装在固定筒内后,固定筒安装在后端盖内,后端盖的开口端设置有若干螺接柱,前端盖及固定筒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后端盖内,前端盖的外轮廓内嵌在后端盖的内孔内固定。

所述的前端盖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为片状。

所述的前端盖背面弯折有加强边,加强边与前端盖重叠设置。

所述的前端盖及固定筒的端面上设置有轴承孔,电机转子轴承安装在该轴承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前端盖内嵌式安装在后端盖的内孔内,利用前端盖的外轮廓起到对后端盖外轮廓的支撑作用,避免后端盖内部缺乏支撑导致的形变,保证了后端盖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盖第二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风扇主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有底筒状的后端盖1,前端盖2,固定筒3,风扇电机4安装在固定筒3内后,固定筒3安装在后端盖1内,后端盖1的开口端设置有若干螺接柱5,前端盖2及固定筒3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后端盖1内,前端盖2的外轮廓内嵌在后端盖1的内孔内固定。

所述的前端盖2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为片状。

所述的前端盖2背面弯折有加强边21,加强边21与前端盖2重叠设置。

所述的前端盖2及固定筒3的端面上设置有轴承孔5,电机转子轴承安装在该轴承孔5内。

工作原理:装配时,先将风扇电机与固定筒固定安装,然后将固定筒安装在后端盖内,当风扇主机与固定筒固定为一体后,将固定筒整体安装后端盖内。其中固定筒3的前端面向外设置有连接环31,连接环31突出固定筒3的外圆柱设置,连接环31与设在后端盖内的螺接柱配合。然后安装前端盖,其中,前端盖的外轮廓与后端盖的内轮廓相仿设计,使得前端盖内嵌式安装在后端盖的内孔上,利用前端盖的外轮廓起到对后端盖的支撑作用。然后利用固定螺丝穿过前端盖、连接环宇设在后端盖1开口端的螺接柱5螺接固定,将各个配件固定为一体。其中,为了增加前端盖的支撑能力,本案中在前端盖2背面弯折有加强边21,加强边21与前端盖2重叠设置。利用加强边与前端盖共同支撑风扇主机,使得本案中在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连接强度及支撑力,故可广泛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