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发光机制的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204发布日期:2019-02-26 17:3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发光机制的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风扇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发光机制的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之进步,计算机等3C产品之功能也越来越多元,其内部的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也更为可观,若电子组件温度过高则会影响运作时的性能及稳定性,所以电子组件大多需要散热装置散热,以确保电子组件能正常运作。其中,散热风扇为常见的一种散热装置。

然而,越来越多消费者要求散热风扇具备发光功能,但现有发光散热风扇大多单纯在扇框或扇叶增设数个发光单元,数个发光单元各自发光,导致没有固定光型,当然也没有特殊视觉效果。是以,如何改善散热风扇之发光效果,是风扇业者研发的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发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其利用导光环透过固定组件锁固于风扇框体,以达到风扇结构具有发出环状光效及组装结构稳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发光机制的风扇结构,包括:

一风扇框体(1),设有一环形槽(11)及复数第一锁孔(12);

一风扇叶轮(2),安装于该风扇框体(1)内;

一发光模块(3),容置于该环形槽(11);

一导光环(4),固接于该风扇框体(1)且罩盖于该环形槽(11),该导光环(4)具有一入光面(41)及设有复数第二锁孔(42),该入光面(41)对应该发光模块(3)配置;以及

复数固定组件(5),穿设且固接于各该第一锁孔(12)与各该第二锁孔(42)。

进一步地,该风扇框体(1)具有一顶壁(13)及一外侧环壁(14),该环形槽(11)为自该顶壁(13)向下开设的一环状凹陷槽(111),该外侧环壁(14)向外延伸有复数第一凸块(141),各该第一锁孔(12)自各该第一凸块(141)的顶部向下开设成型,该导光环(4)的外周缘向外延伸有复数第二凸块(43),各该第二锁孔(42)自各该第二凸块(43)的顶部向下开设成型。

进一步地,该导光环(4)包含一顶板(44)及自该顶板(44)两端向下延伸的一内缘板(45)及一外缘板(46),该内缘板(45)与该外缘板(46)跨接于该顶壁(13)上,该顶板(44)对应该环状凹陷槽(111)罩盖,该入光面(41)形成在该顶板(44)的底部。

进一步地,该外侧环壁(14)的顶部向下设有连通于该环状凹陷槽(111)的复数透空缺口(144),每一该第二凸块(43)为自该外缘板(46)之底缘(47)延伸成型的一L字状块(48),各该L字状块(48)的一端嵌合于各该透空缺口(144)及另一端抵靠于各该第一凸块(141)。

进一步地,该内缘板(45)的高度大于该外缘板(46)的高度,该内缘板(45)的底部与该L字状块(48)的底部之位置齐平。

进一步地,每一该第一凸块(141)包含自该外侧环壁(14)向外延伸的一横向突出片(142)及自该横向突出片(142)向上延伸的一直立柱(143),各该第一锁孔(12)自各该直立柱(143)的顶部向下开设成型,各该L字状块(48)抵靠于各该直立柱(143)的顶部。

进一步地,该发光模块(3)为一LED灯条(31)。

进一步地,该LED灯条(31)包含一环状软性电路板(311)及设置于该环状软性电路板(311)的复数LED晶粒(312)。

进一步地,该导光环(4)的表面为亮面、雾面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进一步地,该导光环(4)为塑料或树脂所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风扇框体设有复数透空缺口,导光环延伸有复数第二凸块,各第二凸块嵌合于各透空缺口,进而让导光环更稳固地卡合在风扇框体上,以加强风扇结构之组装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风扇结构,1-风扇框体,11-环形槽,14-外侧环壁,141-第一凸块,142-横向突出片,143-直立柱,144-透空缺口,2-风扇叶轮,3-发光模块,31-LED灯条,311-环状软性电路板,312-LED晶粒,4-导光环,43-第二凸块,44-顶板,45-内缘板,46-外缘板,47-底缘,48-L字状块,5-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发光机制的风扇结构,此风扇结构10主要包括一风扇框体1、一风扇叶轮2、一发光模块3、一导光环4及复数固定组件5。

图1至图5所示,风扇框体1设有一环形槽11、复数第一锁孔12及具有一顶壁13、一外侧环壁14,环形槽11为自顶壁13向下开设的一环状凹陷槽111,外侧环壁14向外延伸有复数第一凸块141,各第一锁孔12自各第一凸块141的顶部向下开设成型。

详细说明如下,外侧环壁14的顶部向下设有连通于环状凹陷槽111的复数透空缺口144,每一第一凸块141包含自外侧环壁14向外延伸的一横向突出片142及自横向突出片142向上延伸的一直立柱143,各第一锁孔12自各直立柱143的顶部向下开设成型。

图1至图4所示,风扇叶轮2安装于风扇框体1内,风扇叶轮2能够相对于风扇框体1转动。

图1至图5所示,发光模块3容置于环形槽11,发光模块3为一LED灯条31,LED灯条31包含一环状软性电路板311及设置于环状软性电路板311的复数LED晶粒312。

图1至图5所示,导光环4固接于风扇框体1且罩盖于环形槽11,导光环4具有一入光面41及设有复数第二锁孔42,入光面41对应发光模块3配置,导光环4的外周缘向外延伸有复数第二凸块43,各第二锁孔42自各第二凸块43的顶部向下开设成型。其中,导光环4的表面为亮面、雾面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且导光环4为塑料或树脂所制成。

进一步说明如下,导光环4包含一顶板44及自顶板44两端向下延伸的一内缘板45及一外缘板46,内缘板45与外缘板46跨接于顶壁13上,顶板44对应环状凹陷槽111罩盖,入光面41形成在顶板44的底部。

另外,每一第二凸块43为自外缘板46之底缘47延伸成型的一L字状块48,各L字状块48的一端嵌合于各透空缺口144及另一端抵靠于各第一凸块141,内缘板45的高度大于外缘板46的高度,即各L字状块48抵靠于各直立柱143的顶部,内缘板45的底部与L字状块48的底部之位置齐平,使导光环4受力均匀地固接在顶壁13上。

图1至图5所示,各固定组件5穿设且固接于各第一锁孔12与各第二锁孔42,从而令导光环4透过固定组件5锁固于风扇框体1。

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10之使用状态,其利用各固定组件5穿设且固接于各第一锁孔12与各第二锁孔42,使导光环4透过固定组件5锁固于风扇框体1,及导光环4对应发光模块3配置,让风扇结构10呈现出独特环状光源的灯光效果,导光环4更稳定地结合在风扇框体1上,风扇框体1震动摇晃时,导光环4也不易脱离风扇框体1,以达到风扇结构10具有发出环状光效及组装结构稳固之优点。

另外,风扇框体1具有顶壁13,环形槽11为自顶壁13向下开设的环状凹陷槽111,使环状光源的灯光效果形成在风扇框体1上方。

再者,风扇框体1设有复数透空缺口144,导光环4延伸有复数第二凸块43,各第二凸块43嵌合于各透空缺口144,进而让导光环4更稳固地卡合在风扇框体1上,以加强风扇结构10之组装结构强度。

又,发光模块3为包含环状软性电路板311及复数LED晶粒312的LED灯条31,使导光环4呈现光源均匀地环状光圈效果;并且,导光环4的表面为亮面、雾面其中之一或其组合,让风扇结构10在发光设计上可选择呈现强光或柔光之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