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抽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218发布日期:2018-11-16 21:0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艺用油储液罐排液用可移动抽液泵。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机站一般具有多台储液罐,该储液罐用以储存工艺用油,另外,在储液罐保养时需要将内部的工艺用油排净,这时会用到中转罐临时存放工艺用油。但是,经长期保养作业发现,利用现有的抽液泵无法将储液罐内所有工艺用油都排放干净;同时,保养后还需要将中转罐内的工艺用油重新抽回储液罐中,但是利用现有的抽液泵也无法将中转罐中的工艺用油全部抽出;经两次抽液会浪费很多工艺用油。据统计,单储液罐在抽油时浪费的工艺用油就高达24吨,而中转罐在抽液时浪费的工艺用油也有5吨左右,这样每次保养就会浪费近30吨的工艺用油,增加了保养成本。

另外,储液罐需要每年保养一次,因此,如果不解决抽液泵的问题将增加很多生产成本,并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抽液充分、结构新颖、使用便捷的可移动抽液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包括:

框架;

集成于所述框架下部的泵机,该泵机用以提供抽液动力;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泵机的工艺上游、并连通于所述泵机的输入端;

软管组件,所述软管组件分为吸入软管和排出软管,所述吸入软管连通于所述泵机的输入端、所述排出软管连通于所述泵机的输出端;

软管收揽装置,所述软管收揽装置用以收纳所述软管组件;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泵机的运行;

所述框架的下部集成有万向脚轮,通过所述万向脚轮该抽液泵能够移动并固定于任意位置;

所述软管组件的吸入软管的吸入端能够延伸至储液罐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双层结构,分别为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

所述泵机安装于所述下层框架上;

所述软管收揽装置包括吸入软管收揽器和排出软管收揽器,其中,所述吸入软管收揽器远离所述泵机地固定于所述上层框架的一端,所述排出软管收揽器远离所述泵机地固定于所述下层框架的一端;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和卷线器,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所述上层框架上,所述卷线器置于所述控制箱的下部地固定于所述上层框架的下方;

所述卷线器内嵌装有插座,所述泵机的电源插接于该插座上,且所述泵机的电源线能够缠绕于所述卷线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入软管收揽器包括收揽器主体,所述收揽器主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操作轮部,所述收揽器主体的中部由多根圆钢围绕成一软管收纳筒体;所述软管收纳筒体内同轴穿设有一第一轴管,所述第一轴管通过管固定架与所述上层框架固连,所述收揽器主体通过所述第一轴管和所述管固定架与所述上层框架固连,所述吸入软管缠绕于所述吸入软管收揽器上并与所述第一轴管连通;

所述排出软管收揽器包括收揽器主体,所述收揽器主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操作轮部,所述收揽器主体的中部由多根圆钢围绕成一软管收纳筒体;所述软管收纳筒体内同轴穿设有一第二轴管,所述第二轴管通过管固定架与所述下层框架固连,所述收揽器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轴管和所述管固定架与所述下层框架固连,所述排出软管缠绕于所述排出软管收揽器上并与所述第二轴管连通;

所述第一轴管连通于所述泵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轴管连通于所述泵机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的输入端处连通有预灌管,所述第一轴管与所述预灌管连通,所述预灌管具有一呈漏斗状的预灌入口、以及与所述过滤组件连通的预灌出口;

所述预灌入口处安装有第一控制阀;

所述第一轴管通过活接接头与所述预灌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管通过活接接头与所述泵机的输出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泵机的输入端处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内安装有无纺布过滤袋或不锈钢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框架的上表面形成为凹槽状,该凹槽状结构的所述下层框架为接水盘,且所述下层框架的下部连通有排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抽液泵,将泵机集成于一台能够移动的框架上,利用万向脚轮实现装置的运输;另外,利用软管收揽器将连通于泵机上的吸入软管和排出软管都集成在该框架上,同时软管能够直接插入储液罐的底部,实现充分抽液,减少浪费。

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能够适用于各种罐体的抽液,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吸入软管收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第一轴管与吸入软管的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第一轴管与吸入软管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排出软管收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第二轴管与排出软管的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移动抽液泵的第二轴管与排出软管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2、泵机;3、上层框架;4、下层框架;5、万向脚轮;6、控制箱;7、过滤组件;8、预灌管;9、预灌入口;10、吸入软管收揽器;11、排出软管收揽器;12、管固定架;13、第一轴管;14、弯头;15、吸入软管;16、第二轴管;17、排出软管;18、操作轮部;19、软管收揽筒体;2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抽液泵,包括:

框架1;

集成于框架1下部的泵机2,该泵机2用以提供抽液动力;

过滤组件7,过滤组件7安装于泵机2的工艺上游、并连通于泵机2的输入端;

软管组件,软管组件分为吸入软管15和排出软管17,吸入软管15连通于泵机2的输入端、排出软管17连通于泵机2的输出端;

软管收揽装置,软管收揽装置用以收纳软管组件;

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泵机2的运行;

框架1的下部集成有万向脚轮5,通过万向脚轮5该抽液泵能够移动并固定于任意位置;

软管组件的吸入软管15的吸入端能够延伸至储液罐的底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方便、并且能够充分抽液的抽液泵,该抽液泵的动力源为集成于框架1上的泵机2。首先,为了能够方便装置移动,本实施例的框架1下部具有万向脚轮5,并且为了能够将装置固定于任意位置,上述的万向脚轮5还配设有刹车装置,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另外,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施例利用泵机2作为动力源,并配设了软管,其分为吸入软管15和排出软管17,而利用了软管的结构特性能够实现将软管的吸入端直接伸入储液罐的底部,确保泵机2能够充分抽液,避免了浪费。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框架1为双层结构,分别为上层框架3和下层框架4;

上述的泵机2安装于下层框架4上;

另外,上述的软管收揽装置包括吸入软管收揽器10和排出软管收揽器11,其中,吸入软管收揽器10远离泵机2地固定于上层框架3的一端,排出软管收揽器11远离泵机2地固定于下层框架4的一端;

其次,上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6和卷线器,控制箱6安装于上层框架3上,卷线器置于控制箱6的下部地固定于上层框架3的下方;为了能够给泵机2提供能源,本实施例的卷线器内嵌装有插座,泵机2的电源插接于该插座上,且泵机2的电源线能够缠绕于卷线器上。

操作时,由于该抽液泵自带20m电源线及卷线器(未示出),在展开电线之前需要将卷线器上的插头和插座分离,在拉出足够长度的电线后,再将插头插入即可给设备供电;同样,在收纳电源线时也需要将插头拔出才行。

参见图2至图4,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吸入软管收揽器10包括收揽器主体,收揽器主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操作轮部18,收揽器主体的中部由多根圆钢围绕成一软管收纳筒体19;软管收纳筒体19内同轴穿设有一第一轴管13,第一轴管13通过管固定架12与上层框架3固连,收揽器主体通过第一轴管13和管固定架12与上层框架3固连,吸入软管15缠绕于吸入软管收揽器10上并与第一轴管13连通;

参见图5至图7所示,另外,本实施例中排出软管收揽器11包括收揽器主体,收揽器主体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具有操作轮部18,收揽器主体的中部由多根圆钢围绕成一软管收纳筒体19;软管收纳筒体19内同轴穿设有一第二轴管16,第二轴管16通过管固定架12与下层框架4固连,收揽器主体通过第二轴管16和管固定架12与下层框架4固连,排出软管17缠绕于排出软管收揽器11上并与第二轴管16连通;

上述的第一轴管13连通于泵机2的输入端,第二轴管16连通于泵机2的的输出端。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软管收纳器的结构,而本实用新型的抽液泵能够将储液罐内工艺用油完全抽出的一个根本原因是采用了软管,因此,本实施例需要设计一套能够方便软管收纳、以及能够确保整套系统输液正常进行的管路系统。如上所述的吸入软管收揽器10和排出软管收揽器11是软管的主要固定和连接部件。其中,操作轮部18能够方便转动收揽器,而由多根圆钢组成的软管收纳筒体19是软管的主要收纳部件,并且以中部的第一轴管13和第二轴管16为转动轴实现了转动,再通过第一轴管13和第二轴管16分别将吸入软管15和排出软管17分别与泵机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即可。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7的输入端处连通有预灌管8,第一轴管13与预灌管8连通,预灌管8具有一呈漏斗状的预灌入口9、以及与过滤组件7连通的预灌出口;预灌入口9处安装有第一控制阀;第一轴管13通过活接接头与预灌管8连通。另外,第二轴管16通过活接接头与泵机2的输出端连通。其次,泵机2的输入端处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在准备抽液前需要对设备进行预灌,即将泵机2输入端之前的过滤组件7、管道、软管内灌满抽液的介质,方便后续进行正常抽液。预灌时,将预灌管8上的第一控制阀打开,并将泵机2输入端处的第二控制阀关闭,然后进行预灌。

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组件7内安装有无纺布过滤袋或不锈钢过滤网。

为了能够避免漏液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本实施例的下层框架4的上表面形成为凹槽状,该凹槽状结构的所述下层框架4为接水盘,且下层框架4的下部连通有排水管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抽液泵,将泵机2集成于一台能够移动的框架1上,利用万向脚轮5实现装置的运输;另外,利用软管收揽器将连通于泵机2上的吸入软管15和排出软管17都集成在该框架1上,同时软管能够直接插入储液罐的底部,实现充分抽液,减少浪费。

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能够适用于各种罐体的抽液,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