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579发布日期:2019-03-08 17:3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油井井筒防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油井三叠系为主力开发层位,但三叠系油井气油比大,伴生气资源丰富,抽油过程中大量伴生气进入泵筒,由于泵筒内体积有限,不能及时将伴生气排出,带来气体影响,影响井筒原油的举升,油井产量下降。因此,需采用防气抽油泵增强排气能力,减小气体影响,提高伴生气回收量。目前解决气体影响常规的做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减小余隙容积法,这种方法不能完全满足高气油比油井生产需要;二是置换式防气泵,其泵筒外径加粗,泵筒内形成排气通道,但这种方式存在外径大,面对大斜度油井存在作业风险的问题;三是磁力强制开启防气泵,这种防气泵通过磁力滑块强制凡儿开启和关闭,防止气锁及漏失现象,但该技术存在磁力滑块容易消磁的问题,可靠性低。而双作用式防气抽油泵通过负压及强启闭原理的结合,可将进入泵筒内的气体有效及时排出泵筒,减小气体影响、消除“气锁”现象;同时气体随原油进入油流程,有效回收伴生气,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通过强启闭与负压抽油结合的方式增强抽油泵排气能力,强制柱塞的凡尔打开或关闭,同时采用负压作用促进泵筒底部气体进入泵筒顶部,增强排气能力,使油井达到正常排气与产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包括抽油杆接箍、阀杆、上拉杆和下拉杆,阀杆的一端与抽油杆接箍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与上拉杆的一端连接;上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接头与下拉杆连接,上拉杆设置在上柱塞的内部,下拉杆设置在下柱塞的内部,上柱塞和下柱塞均设置在泵筒内,泵筒的一端与阀杆上的支撑总成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接头与固定阀连接构成井下防气抽油泵,通过上柱塞上设置的强启闭与负压抽油结合增强抽油泵的排气能力。

具体的,阀杆上套装有内部设有防气阀球的防气阀座,在防气阀球和防气阀座的外部设置有防气阀罩,防气阀罩设置在抽油杆接箍和支撑总成之间,通过第一接头与支撑总成连接。

进一步的,防气阀座设置在防气阀罩与第一接头之间,防气阀球与阀杆的最大间隙小于等于0.23mm。

具体的,支撑总成外围一周设置有摩擦环,泵筒通过支撑接头与支撑总成连接,摩擦环与支撑接头一端内壁过盈配合,用于在外力作用靠摩擦力固定且密封。

进一步的,摩擦环采用热处理方式固定在支撑总成上。

具体的,上柱塞的一端与第二接头之间设置有出油阀,另一端与强启闭阀座连接,强启闭阀座内设置有强启闭阀球,强启闭阀球与上拉杆的一端连接,并通过第三接头锁紧连接。

具体的,上柱塞与下柱塞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固定阀的开口为喇叭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抽油杆接箍依次连接阀杆、上拉杆和下拉杆,上拉杆和下拉杆分别设置在上柱塞和下柱塞内,将上柱塞和下柱塞装入泵筒内,泵筒的一端与阀杆上的支撑总成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阀连接构成井下防气抽油泵,在上柱塞上设置有强启闭,通过强启闭与负压抽油结合的方式增强抽油泵排气能力,强制柱塞的凡儿打开或关闭,同时采用负压作用促进泵筒底部气体进入泵筒顶部,增强排气能力,使油井达到正常排气与产液的目的。

进一步的,防气滑阀的设计使得下冲程中,井筒内抽油泵上部液体作用于滑阀上,泵筒内部的柱塞上部空间形成真空负压腔,气体及液体在负压的作用下很容易进入泵筒内,增强了排气能力,减小了气体影响及气锁,二者结合增强了排气能力。

进一步的,下冲程中,拉杆推动强启闭阀球下行,柱塞与泵筒内壁摩擦滞后于强启闭阀球下行,强启闭阀强制打开,泵筒下部气体通过柱塞进入泵腔,减小了气体影响;

进一步的,固定阀下端设计为喇叭口,便于气体聚集后入泵,可以促进伴生气的回收。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井井下油气混抽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泵筒连接示意图。

其中:1.抽油杆接箍;2.防气阀罩;3.防气阀球;4.防气阀座;5.第一接头;6.摩擦环;7.支撑总成;8.阀杆;9.第二接头;10.出油阀;11.上柱塞;12.上拉杆;13.强启闭阀座;14.强启闭阀球;15.第三接头;16.下拉杆;17.下柱塞;18.支撑接头;19.泵筒;20.第四接头;21.固定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包括抽油杆接箍1、阀杆8、上拉杆12、下拉杆16、泵筒19和固定阀21,阀杆8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抽油杆接箍1连接,阀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9与上拉杆12的一端连接;上拉杆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接头15与下拉杆16连接,上拉杆12设置在上柱塞11的内部,下拉杆16设置在下柱塞17的内部,上柱塞11和下柱塞17设置在泵筒19内,泵筒19的一端通过支撑接头18与支撑总成7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接头20与固定阀21连接构成井下防气抽油泵,通过上柱塞11上设置的强启闭与负压抽油结合增强抽油泵的排气能力。

在阀杆8上套装有防气阀球3,位于防气阀座4内,起到单向密封作用,防气阀球3和防气阀座4外部设置有防气阀罩2,防气阀罩2设置在抽油杆接箍1和支撑总成7之间,通过第一接头5与支撑总成7螺纹连接。

防气阀座4设置在防气阀罩2与第一接头5之间,防气阀球3与阀杆8的最大间隙不大于0.23mm。

在支撑总成7外围一周设置有摩擦环6,摩擦环6通过热处理方式加工固定在支撑总成7上,摩擦环6与支撑接头18上端内壁过盈配合,在外力作用靠摩擦力固定且密封。

上柱塞11的上端与第二接头9之间设置有出油阀10,上柱塞11下端与强启闭阀座13螺纹连接,强启闭阀座13内设置有强启闭阀球14,强启闭阀球14与上拉杆12的下端螺纹连接;并用第三接头15锁紧,下拉杆16与第三接头15螺纹连接。

出油阀10与上柱塞11之间螺纹连接。

下柱塞17结构、连接方式与上柱塞11相同;上下拉杆均插在柱塞内部;以上整体插入泵筒19内。

阀杆8和上拉杆12分别通过螺纹与第二接头9连接,泵筒19和固定阀21分别通过螺纹与第四接头2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式油井井下防气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混抽泵连接生产管柱下入油井设计位置,抽油杆接箍1与抽油杆连接,抽油杆接箍1下行推动支撑总成7下行,支撑总成7带动摩擦环6下行,到达支撑接头18上端后靠向下撞击力使得摩擦环6与支撑接头18内壁过盈配合而固定,随之防气阀座4、防气阀罩2均固定。

下冲程,固定阀21关闭,防气阀球3下行座在防气阀座4上密封,泵以上液柱作用在防气阀球4上,不能进入泵筒19内,随着柱塞向下运动,泵筒19内部柱塞以上环形空间形成真空负压腔,固定阀21以上气液混合物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柱塞进入泵腔上部;同时,由于柱塞与泵筒内壁的摩擦造成强启闭阀座13下行滞后于强启闭阀球14下行,此时,其通道打开进液。

上冲程,强启闭阀座13与强启闭阀球14接触关闭,推动柱塞上行,进而推动泵腔上部气液混合物顶开防气阀球3而排出。此循环完成一个抽汲过程,使得气液混合物举升至地面,同时减小油井气体影响,避免了常规抽油泵出现的由于伴生气量大造成的游动阀我无法打开,不进液的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