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阀组件及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156发布日期:2019-04-05 19:5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进料阀组件及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料阀组件及柱塞泵,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喷涂领域中的进料阀组件及具有该进料阀组件的柱塞泵。

[

背景技术:
]

进料阀组件是柱塞泵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进料阀组件的作用是控制溶液的流动方向只能由下腔体吸入上腔体,而不得反向流动。

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进料阀组件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阀球与球笼、密封圈及将阀球与球笼固定的阀座,从而组装成单向阀,然而球笼是使用不锈钢加工或者粉末冶金加工制成的,使得球笼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球笼增加了加工成本,在装配时,球笼结构很容易装反,容易导致柱塞泵的损坏,不利于后期的维护。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进料阀组件及柱塞泵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进料阀组件及柱塞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料阀组件,包括:进料接口、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接口的进料阀座、容置于所述进料阀座内的垫片及进料阀球,所述进料接口、进料阀座与垫片共同形成容置所述进料阀球的容置空间,且所述进料阀球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活动;所述进料接口设有位于容置空间远离垫片一侧的限位部,所述进料阀球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垫片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料阀座包括位于进料阀座上端且邻近容置空间的凹部,所述垫片安置在所述凹部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料接口包括位于容置空间下端的第一台阶面,所述进料阀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抵接的上端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料阀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进料阀座上端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进料阀座和进料接口的内壁之间且抵靠于进料接口的内壁。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料阀座设有位于外壁的外螺纹,所述进料阀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接口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垫片包括中空的筒部,该筒部包括具有倒角的孔边角,所述进料阀球与所述垫片的孔边角相接触。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倒角为倒圆角或倒斜角。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倒角为挤压成型或切削成型。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进料接口包括位于容置空间上端的第二台阶面,所述限位部从第二台阶面向进料阀球方向凸出,且所述进料阀球与所述限位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柱塞泵,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缸体、位于所述柱塞缸体内的柱塞杆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柱塞缸体下端部的进料阀组件,所述柱塞缸体与进料阀组件之间共同形成供柱塞杆做往复运动的腔体;所述进料阀组件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进料阀组件,所述进料阀组件的进料接口的上端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进料阀组件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至柱塞缸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接口内设置限位部,取代了传统的球笼,简化进料阀组件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且方便进料阀球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涂装置的整机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喷涂装置中的柱塞泵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柱塞泵中圈N的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柱塞泵中下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柱塞泵中进料阀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进料阀组件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喷涂装置200,该喷涂装置200包括固定连接于喷涂装置200的柱塞泵100。该柱塞泵100包括设置于柱塞泵100上的外螺纹13及安装于该外螺纹13的法兰盘7,且上述柱塞泵100通过外螺纹13与法兰盘7固定连接至喷涂装置200上。所述柱塞泵100与喷涂装置20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前期的安装和后期的拆卸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柱塞泵100包括柱塞缸体1、在该柱塞缸体1内做往复运动的柱塞杆2、固定连接于柱塞缸体1下端部的进料阀组件3及固定连接于柱塞缸体1侧部的出料组件10。其中,所述柱塞缸体1与进料阀组件3之间共同形成供柱塞杆2做往复运动的腔体。上述外螺纹13设置于柱塞缸体1的上部外壁,以将柱塞泵100的一端牢牢固定至喷涂装置200上。所述进料阀组件3与出料组件10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至柱塞缸体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拆卸。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上述柱塞泵100还包括设置于柱塞缸体1和柱塞杆2之间且固定于柱塞缸体1内的上密封组件6和下密封组件4、容置于柱塞缸体1内的上压板8和下压板9及螺纹连接于柱塞缸体1上端部的缸盖5。所述上密封组件6固定于上压板8和下压板9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柱塞缸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接触面12,且该第二接触面12朝向上密封组件6设置。上述下压板9抵靠于第二接触面12,且缸盖5将上压板8、上密封组件6和下压板9压配于柱塞缸体1上,以将上密封组件6定位于柱塞缸体1的内壁。而所述下密封组件4位于柱塞缸体1与进料阀组件3之间,且该下密封组件4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于上述柱塞缸体1与进料阀组件3。所述上密封组件6和下密封组件4均能得到良好的定位,提高柱塞泵100的密封性,且柱塞杆2相对上密封组件6、下密封组件4做滑动连接,降低柱塞缸体内壁的加工要求,减少下密封组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请再参阅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该下密封组件4包括上、下两端的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42。上述柱塞缸体1包括设置在柱塞缸体1内壁的第一接触面11,且该第一接触面11朝向下密封组件4的第一端面41设置。所述下密封组件4的第一端面41抵靠于在柱塞缸体1的第一接触面11上,而所述下密封组件4的第二端面42则抵靠于进料阀组件3的上端面,所述下密封组件4的上下两侧都得到良好的支承,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了柱塞泵100的密封性。

所述下密封组件4包括设置在下密封组件4外侧的凹口43和容置于凹口43内的第一密封圈44,且该第一密封圈44抵靠于柱塞缸体1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密封组件4设置有两个凹口43及两个对应设置的第一密封圈44。优选的,该下密封组件4为一体式的环状密封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44,进一步提高柱塞泵100的密封性,并且一体式的下密封组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更换。

请再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进料阀组件3包括连接于柱塞缸体1的进料接口31、固定连接于进料接口31的进料阀座32、容置于进料阀座32内的垫片35及进料阀球3。上述进料接口31、进料阀座32与垫片35共同形成容置进料阀球33的容置空间,该进料阀球33可在容置空间内活动。其中,所述进料接口31包括设置于外壁的外螺纹,该进料接口3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柱塞缸体1的内壁。另外,所述进料接口31还包括开设于外壁上端的凹槽311,所述进料阀组件3包括容置于该凹槽311内的密封垫34,该密封垫34抵靠于柱塞缸体1的内壁。通过所述进料接口31与柱塞缸体1的螺纹固定连接,便于后期的维护;而设置密封垫34,能进一步提高柱塞泵100的密封性。

请再参阅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进料接口31包括位于容置空间远离垫片35一侧的限位部312,位于容置空间下端的第一台阶面313及位于容置空间上端的第二台阶面314。其中,上述限位部312从第二台阶面314向进料阀球33方向凸出,所述进料阀球33设置在限位部312与垫片35之间,且所述进料阀球33在容置空间内活动时,会与限位部312和垫片35相接触。所述进料接口31内设置有限位部结构312,取代了传统的球笼结构,大大简化进料阀组件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方便进料阀球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料阀座32收容于进料接口31的腔体内,所述进料阀座32包括位于外壁的外螺纹、与第一台阶面313相抵接的上端面322及位于进料阀座32上端且邻近容置空间的凹部321。上述进料阀座3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进料接口3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垫片35安置于凹部321内,且所述垫片35包括中空的筒部351,该筒部351包括具有倒角的孔边角352,进料阀球33与垫片35的孔边角352相接触。优选的,该孔边角352的倒角为挤压成型的倒圆角或者切削成型的倒斜角。通过设置倒角的孔边角352,当所述进料阀球33与垫片35接触时,可有效提高两者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柱塞泵100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料阀组件3还包括固定于进料阀座32上端的第二密封圈36,该第二密封圈36设置在进料阀座32和进料接口31的内壁之间且抵靠于进料接口31的内壁。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36,进一步提高了柱塞泵100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接口31内设置限位部312,取代了传统的球笼,简化进料阀组件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且方便进料阀球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进料阀组件及柱塞泵还有其他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