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6789发布日期:2019-08-31 02:0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式全密封制冷剂泵,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全密封制冷剂泵在行业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当前制冷剂泵的使用限制比较多,如高扬程,大流量及其他特殊应用条件。

目前泵的形式主要是泵头在电机的一侧,与电机形成单侧悬臂的结构,一端为泵头另一端为电机,电机轴的受力不对称,单侧水利结构导致级数少,扬程低,无自吸能力,体积大,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行业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两种泵头的配合使用能达到扬程高,轴受力对称,体积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包括带有腔体的电机和整体焊接的泵体;所述的泵体内安装有电机,电机两侧都设有滑动轴承,电机左侧的滑动轴承上安装有离心泵头,电机右侧的滑动轴承上安装有增压泵头,离心泵头端的泵体上设置有入口管,增压泵头端的泵体上设置有出口,泵体上设置有用于给整个泵供电的接线盒,离心泵头、电机腔体和增压泵头连通,其中,所述的电机整体浸入在介质液体中。

所述的离心泵头入口为低压腔,入口管直接与离心泵头连通,离心泵头安装板上设有供流体通过的过流孔,增压泵头安装板上设有过流孔,整个泵体均为中压腔,在增压泵头的泵体上设置了流体吸入口,增压泵头通过该口从中压腔泵体吸取液体,出口直接与增压泵头连接,为高压腔。

所述的增压泵头包括涡旋泵头、叶片泵头或漩涡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主要是一种串联式全密封制冷剂泵,其是一种电机两侧串联形式的泵,两侧的泵头采用不同的形式,两种泵头的配合使用能达到扬程高,轴受力对称,体积小的目的。同时,不同形式的串联架构可以使泵兼具二种泵的特性:有自吸能力,高扬程,低汽蚀余量,无液体脉冲,还可以减少增压泵头级数,缩小泵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中增压泵为叶片泵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入口管;2为出口;3为离心泵头;4为滑动轴承;5为电机; 6为增压泵头;7为泵体;8为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一种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包括带有腔体的电机5 和整体焊接的泵体7;所述的泵体7内安装有电机5,电机5两侧都设有滑动轴承4,电机左侧的滑动轴承4上安装有离心泵头3,电机右侧的滑动轴承4 上安装有增压泵头6,离心泵头端的泵体7上设置有入口管1,增压泵头端的泵体7上设置有出口2,泵体7上设置有用于给整个泵供电的接线盒8,离心泵头3、电机腔体和增压泵头6连通,其中,所述的电机5整体浸入在介质液体中。

所述的离心泵头3入口为低压腔,入口管直接与离心泵头3连通,离心泵头3安装板上设有供流体通过的过流孔,增压泵头安装板上设有过流孔,整个泵体均为中压腔,在增压泵头的泵体上设置了流体吸入口,增压泵头6 通过该口从中压腔泵体吸取液体,出口2直接与增压泵头6连接,为高压腔。

其中,所述的增压泵头6包括涡旋泵头、叶片泵头或漩涡泵头。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该制冷剂泵主要包括一台两侧都有伸出滑动轴承的电机,电机两侧分别安装两种形式的泵头,一侧为离心泵头,另一侧为增压泵头,二者均为匹配设计。增压泵头为涡旋泵头。

液体先由制冷剂泵的入口管流经离心泵头,经过离心泵头增压后,从涡旋泵头的吸入口进入并进行二次增压,最后从泵出口排出,从而实现两级增压过程。

泵体7为整体焊接形式,杜绝了介质的泄漏,整个制冷剂泵的供电由接线盒8处供电。液体介质从制冷剂泵的入口管1处被吸入,首先通过离心泵头3压缩后进入电机腔,滑动轴承4通过液体介质进行润滑,电机5整体浸入在液体介质中,电机通过液体介质进行冷却散热,随后被涡旋泵头6吸入,进行二次做功,最后由泵的出口2排出,完成泵内的做功过程。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该制冷剂泵主要包括一台两侧都有伸出滑动轴承的电机,电机两侧分别安装两种形式的泵头,一侧为离心泵头,另一侧为增压泵头,二者均为匹配设计。增压泵头为叶片泵头。

液体先由制冷剂泵的入口管流经离心泵头,经过离心泵头增压后,从叶片泵头的吸入口进入并进行二次增压,最后从泵出口排出,从而实现两级增压过程。

泵体7为整体焊接形式,杜绝了介质的泄漏,整个制冷剂泵的供电由接线盒8处供电。液体介质从制冷剂泵的入口管1处被吸入,首先通过离心泵头3压缩后进入电机腔,滑动轴承4通过液体介质进行润滑,电机5整体浸入在液体介质中,电机通过液体介质进行冷却散热,随后被叶片泵头6吸入,进行二次做功,最后由泵的出口2排出,完成泵内的做功过程。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该制冷剂泵主要包括一台两侧都有伸出滑动轴承的电机,电机两侧分别安装两种形式的泵头,一侧为离心泵头,另一侧为增压泵头,二者均为匹配设计。增压泵头为漩涡泵头。

液体先由制冷剂泵的入口管流经离心泵头,经过离心泵头增压后,从漩涡泵头的吸入口进入并进行二次增压,最后从泵出口排出,从而实现两级增压过程。

泵体7为整体焊接形式,杜绝了介质的泄漏,整个制冷剂泵的供电由接线盒8处供电。液体介质从制冷剂泵的入口管1处被吸入,首先通过离心泵头3压缩后进入电机腔,滑动轴承4通过液体介质进行润滑,电机5整体浸入在液体介质中,电机通过液体介质进行冷却散热,随后被漩涡泵头6吸入,进行二次做功,最后由泵的出口2排出,完成泵内的做功过程。

其中,泵头3的入口管1为低压腔,入口管直接与泵头连接,离心泵头 3中流体可以通过,增压泵头中流体可以通过,整个泵体均为中压腔,在增压泵头上设置了流体吸入口,增压泵头6通过该口从中压腔泵体吸取液体,出口2直接与增压泵头6连接,为高压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泵与增压泵串联的制冷剂泵,主要是一种串联式全密封制冷剂泵,其是一种电机两侧串联形式的泵,两侧的泵头采用不同的形式,两种泵头的配合使用能达到扬程高,轴受力对称,体积小的目的。同时,不同形式的串联架构可以使泵兼具二种泵的特性:有自吸能力,高扬程,低汽蚀余量,无液体脉冲,还可以减少增压泵头级数,缩小泵的体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