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3751发布日期:2019-06-05 22:2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泵体的密封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大部分泵体都是由电机来提供动力支持,电机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通常都要配置风叶冷却结构。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泵体都是设置在室内,所以基本都没有考虑到雨季时轴伸端的渗水问题,即便有考虑到渗水问题,基本也都是采用设置密封圈的方式来实现,一则密封圈使用一段时间容易坏,需要经常更换,具有更换麻烦和更换成本高的问题,一旦没有及时更换有可能造成漏水并进而损坏电机;二则密封圈的设置会直接导致能量损耗。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其可以直接在室外应用,并具有使用寿命长、无摩擦损耗以及节能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用于防止水流从转轴与电机外座之间的间隙和风叶与转轴之间的间隙进入电机内部,所述转轴与电机外座之间还形成有轴承;其中,所述密封结构具有套设在转轴伸出段上的风叶以及通过螺钉紧固密封抵顶在转轴端面和风叶上的垫片,所述风叶采用全封闭面形成并从上往下覆盖住转轴和电机外座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风叶的半径大于转轴和电机外座之间轴承的半径。

进一步,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形成在电机外座上的环形挡水凸台,所述转轴位于环形挡水凸台的环形内部,所述环形挡水凸台的高度高于电机外座上端面的高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一则由于风叶采用全封闭面成型,使得所覆盖的区域不会存在漏水的现象;二则采用垫片来堵住风叶和转轴之间的间隙,如此当整个立式泵处于竖立状态时,将雨水基本阻挡在了电机外壳的外部。更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立式泵在安装时存在一些角度上的倾斜偏差,进而造成雨水经电机外座的上表面和转轴与电机外座之间间隙进入电机内部,还设置有环形挡水凸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密封时完全不存在丝毫的摩擦能耗损失,由于没有任何的损耗件,故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轴1;电机外座2;环形挡水凸台21;上端面22;轴承3;风叶4;螺钉41;垫片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用于防止水流从转轴1和电机外座2之间的间隙进入电机内部,所述转轴1与电机外座2之间还形成有轴承3;所述密封结构具有套设在转轴1伸出段上的风叶4以及通过螺钉41紧固密封抵顶在转轴1端面和风叶4上的垫片42,所述风叶4采用全封闭面形成并从上往下覆盖住转轴1和电机外座2之间的间隙。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泵用轴伸端密封结构,一则由于风叶4采用全封闭面成型,使得风叶4所覆盖的区域不会存在漏水的现象;二则采用垫片42来堵住风叶4和转轴1之间的间隙,如此当整个立式泵处于竖立状态时,将雨水基本阻挡在了电机外壳的外部。

为了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电机内部,所述4的半径大于转轴1和电机外座2之间轴承3的半径。由于转轴1和电机外座2之间轴承3的半径大于转轴1的半径,这样所述4的半径远大于所述转轴1的半径。

如图2所示,更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立式泵在安装时存在一些角度上的倾斜偏差,进而造成雨水经电机外座2的上表面和转轴1与电机外座2之间间隙进入电机内部,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形成在电机外座2上的环形挡水凸台21,所述转轴1位于环形挡水凸台21的环形内部,所述环形挡水凸台21的高度高于电机外座2上端面22的高度。这样,所述电机外座2上的积水由于受到环形挡水凸台21的抵挡,无法进入到所述转轴1与电机外座2之间的间隙中。更近一步地,所述风叶4将所述环形挡水凸台21完全覆盖;这样环形挡水凸台21上方存在着风叶4的抵挡,雨水无法从上方进入;同时积水也无法从侧方进入至所述转轴1与电机外座2之间的间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密封时完全不存在丝毫的摩擦能耗损失,由于没有任何的损耗件,故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