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9389发布日期:2019-09-24 23:3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泵。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者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流体,使流体能量增加。传统水泵从一处向另一处进行抽水时,仅凭经验操作,对被抽水处的水位无法监控,容易造成抽空。现有的水泵控制有机械式开关模式或电子开关模式。例如公开号为CN202266399U的一种自动抽水水泵,当用水处的水压降到低于压力开关涉及的最低压力值时,压力开关会自动打开并启动水泵电源,水泵进行抽水工作,当用水处的水压上升到压力开关设计的最高压力值时,压力开关会自动关闭,同时关闭水泵电源,水泵停止工作,当压力下降时又会自动打开水泵电源,水泵开始工作,如此循环会造成泵的频繁启动。

如何解决水泵频繁启动这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水泵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现有的水泵解决频繁启动主要有以下方式,是在泵体上安装气罐来缓冲压力的变化及补充水流,通过气罐对压力开关的作用能延长泵启动的间隔时间,这种做法能起到一定的放频繁启动的目的,但在泵体内的液体释放后,因为气罐压力的释放仍然会存在因水管较短、出小水流等情况,导致水泵频繁启动的情况发生,影响电机寿命。现有一些智能水泵会通过连接线路板控制水泵的启停,而线路板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有效对水泵进行启停,并且通过线路板控制造价高,对空间的占用大,如何更好的解决水泵频繁启动这一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专利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泵,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免泵频繁启动,为电机提供有效保护的同时不设置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泵腔,泵腔内设有叶轮,所述泵体尾部设有用于驱动叶轮的电机,所述泵体上设有连通泵腔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或出水流道处设有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上设有能使止回阀复位的弹性件一,所述止回阀还设有能传递进水流道压力的传递装置,泵体上相对传递装置还设有能感应进水流道压力的压力感应装置一,所述出水流道或进水流道上还设置有能感应出水口压力的压力感应装置二。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泵在运行时,出水流道关闭,泵腔内的压力会立刻上升,使位于出水流道上的压力感应装置二处于关闭状态,位于进水流道上的止回阀由于泵腔内部压力大于进水流道的压力,会使止回阀上升堵住进水流道,设置在止回阀上的传递装置使压力感应装置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泵处于关闭状态,会使泵断电,泵停止运行。当出水流道打开,使泵腔内的流体排出,使泵腔内的压力下降,位于出水流道的压力感应装置二复位,止回阀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也复位,设置在止回阀上的传递装置使压力感应装置一也处于初始打开状态,此时泵通电运行。上述压力感应装置一和压力感应装置二任何一个处于关闭状态,泵均不通电不运行。由于需要两个压力感应装置均处于复位状态下泵才能通电运行,因此解决了泵频繁启动的问题。

在上述的泵,所述传递装置位于止回阀底部,所述传递装置包括磁铁一,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一包括感应装置外壳,所述感应装置外壳内固设有定轴,所述定轴上套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上设有能与磁铁一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磁铁二,所述感应装置一还包括能够感应磁铁二或拨动杆的感应开关一。初始状态下,止回阀打开,磁铁一远离磁铁二,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即感应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关闭状态下,止回阀关闭,磁铁一靠近磁铁二,利用磁铁的原理,使拨动杆向感应开关靠近推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关闭;当泵体压力降低到一定值时,止回阀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重新打开,感应开关重新打开

在上述的泵,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二还包括壳体一和壳体二,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连接形成腔体,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腔体被定位块分为腔体一和腔体二。压力感应装置二由设置于其两者之间的定位块隔成两个腔体,可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同时定位块可以对要装于其内部的部件的位置进行定位。

在上述的泵,所述壳体一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定位块末端位于安装孔内,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上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上端面设有弹性件二,所述弹性件二一端与挡圈上端面相贴靠,所述台阶孔内还设有与挡圈下端面相贴靠的螺旋件,所述腔体二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面与弹性件二另一端相贴靠。通过螺旋件的旋转改变其位置,从而推动挡圈的位置,改变弹性件二的内应力,调节弹性件二由于使用时间的增长,弹性降低,不能起到原有的功能效果。

在上述的泵,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导向轴和触碰轴,所述定位块上对应导向轴开设有导向轴孔,对应触碰轴开设有触碰轴孔,所述腔体一内还设有能够感应触碰轴的感应开关二。所述触碰轴穿过定位块上的触碰轴孔能够触碰到感应开关,感应开关由此判定是否应当处于关闭或开启的状态,从而确定泵是否处于运行的状态。

在上述的泵,所述支架上设有柱状凸台,所述柱状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壳体二上还设有能插入柱状凸台的型腔,所述密封圈与型腔内壁相贴靠。壳体二上设置的凸台位于在型腔可以内沿型腔轴线移动,并带动密封圈位置的移动,所述密封圈与型腔贴靠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在上述的泵,泵体上还设有与出水管道相连通的压力输出管道,所述壳体二上设有与压力输出管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内设有与型腔相连通的进压流道。在压力感应装置二与泵体通过连接部相连后,出水管道上设置的压力输出管道与进压流道相连通,使出水流道上的压力传递到支架上。

在上述的泵,所述型腔内壁上设有凸起筋条,所述凸起筋条能够与密封圈相贴靠。在压力开关外壳内部设计一根凸起的筋条,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密封刚越过筋条的同时,感应开关关闭;当密封圈返回越过筋条的同时,感应开关重新打开。进口压力增大推动支架移动,密封圈正好接触筋条时,进口压力需大于弹性件二弹力加筋条对密封圈的力,支架才能继续移动。密封圈越过筋条后,进口压力减小,进口压力需小于弹性件二弹力减筋条对密封圈的力。筋条的存在使压力开关在关闭与打开时产生一个压力差,能够起到稳压,避免泵内部压力不稳定使压力开关频繁的启动。

在上述的泵,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一与压力感应装置二串联。通过串联的方式可以避免使用电路控制板,压力感应装置一与压力感应装置二中的感应开关其中一个处于断开状态时,泵处于断电状态,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防止频繁启动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压力感应装置一和压力感应装置二任何一个处于关闭状态,泵均不通电不运行。由于需要两个压力感应装置均处于复位状态下泵才能通电运行,防止泵频繁启动。避免泵仅凭单一信号来控制电机的启停,造成了频繁启动。2、泵在停止瞬间会伴随一定压力的下降,可以防止泵由于此压力的下降导致压力感应装置的误判。3、泵在运行的过程中,电压不稳定之类的都会导致泵运行压力的不稳定,可以防止出现误判的情况。4、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压力感应装置一和压力感应装置二,可以免去使用电路控制板来控制电路,节约了成本和空间,并且避免了由于电路控制板的故障而导致泵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泵的剖视图

图2是压力感应装置二爆炸图

图3是压力感应装置二剖视图

图4是压力感应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5是压力感应装置二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6是压力感应装置二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7是止回阀三维视图

图8是压力感应装置一剖视图

图中,1、泵体:2、泵腔;3、叶轮;4电机;5、进水流道;6、出水流道;7、止回阀;8、弹性件一;9、传递装置;10、压力感应装置一;11、压力感应装置二;12、磁铁一;13、外壳;14、定轴;15、拨动杆;16、磁铁二;17、感应开关一;18、壳体一; 19、壳体二;20、定位块;21、腔体一;22、腔体二;23、挡圈; 24、弹性件二;25、螺旋件;26、支架;27、导向轴;28、触碰轴;29、导向轴孔;30、触碰轴孔;31、柱状凸台;32、凹槽; 33、密封圈;34、型腔;35、压力输出管道;36、连接部;37、进压流道;38、凸起筋条;39、感应开关二;4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8所示的一种泵,包括泵体1,泵体1内设有泵腔2,泵腔2内设有叶轮3,泵体1尾部设有用于驱动叶轮3的电机4,泵体1上设有连通泵腔2的进水流道5和出水流道6,进水流道5或出水流道6处设有止回阀7,止回阀7上设有能使止回阀7复位的弹性件一8,止回阀7还设有能传递进水流道5压力的传递装置9,传递装置9位于止回阀7底部,传递装置9包括磁铁一12。泵体1上相对传递装置9还设有能感应进水流道5或出水流道6压力的压力感应装置一10,压力感应装置一10包括感应装置外壳13,感应装置外壳13内固设有定轴14,定轴14 上套设有拨动杆15,拨动杆上设有能与磁铁一12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磁铁二16,感应装置一还包括能够感应磁铁二16或拨动杆 15的感应开关一17。上述弹性件一可以使用弹簧、海绵、橡胶柱等,作为优选使用弹簧。

如图1和图3所示,出水流道6或进水流道5上还设置有能感应出水口压力的压力感应装置二11。压力感应装置二11还包括壳体一18和壳体二19,壳体一18与壳体二19连接形成腔体,壳体一18与壳体二19之间设置有定位块20,腔体被定位块20 分为腔体一21和腔体二22。壳体一18底部设有安装孔40,定位块20末端位于安装孔40内。壳体一18与壳体二19通过焊接或紧固件或卡接连接。实施方式一:定位块20可以设置在壳体一 18与壳体二19之间与两者端面相抵靠,通过焊接或紧固件或卡接连接,定位块20也可以与壳体一18的内壁焊接或卡接固定好后,再放上壳体二19通过焊接或紧固件或卡接连接,反之亦然。实施方式二:壳体一18和壳体二19上也可以设置挡板支撑压紧定位块20,然后将壳体一18和壳体二19通过焊接或紧固件或卡接连接。作为优选将壳体一、壳体二和定位块按顺序堆叠好后,通过与紧固件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块20上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台阶面上设有挡圈23,挡圈23上端面设有弹性件二24,弹性件二24 一端与挡圈23上端面相贴靠,台阶孔内还设有与挡圈23下端面相贴靠的螺旋件25,腔体二22内设有支架26,支架26下端面与弹性件二24另一端相贴靠。支架26上还设有导向轴27和触碰轴 28,定位块20上对应导向轴27开设有导向轴孔29,对应触碰轴 28开设有触碰轴孔30,腔体一21内还设有能够感应触碰轴28 的感应开关二39。上述弹性件二可以使用弹簧、海绵、橡胶柱等,作为优选使用弹簧。实施方式一:上述的支架底部端面是一个平面,底部端面与弹性件另一端相贴靠。实施方式二:在支架底部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定位轴,定位轴置于弹性件内,弹性件置入凹槽内的一端端面与凹槽槽面相贴靠。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实施方式二。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支架26上设有柱状凸台31,柱状凸台31上设有凹槽32,凹槽32内设有密封圈33,壳体二19上还设有能插入柱状凸台31的型腔34,密封圈33与型腔34内壁相贴靠。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泵体1上还设有与出水管道相连通的压力输出管道35,壳体二19上设有与压力输出管道35连接的连接部36,连接部36内设有与型腔34相连通的进压流道37。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型腔34内壁上设有凸起筋条38,凸起筋条38能够与密封圈33相贴靠。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陆上泵与潜水泵中,感应装置一与感应装置二根据陆上泵与潜水泵实际需求,选择布置于进水流道或出水流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泵在运行时,出水流道关闭,泵腔内的压力会立刻上升,使位于出水流道上的压力感应装置二处于关闭状态,位于进水流道上的止回阀由于泵腔内部压力大于进水流道的压力,会使止回阀上升堵住进水流道,设置在止回阀上的传递装置使压力感应装置一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泵处于关闭状态,会使泵断电,泵停止运行。当出水流道打开,使泵腔内的流体排出,使泵腔内的压力下降,位于出水流道的压力感应装置二复位,止回阀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也复位,设置在止回阀上的传递装置使压力感应装置一也处于初始打开状态,此时泵通电运行。上述压力感应装置一和压力感应装置二任何一个处于关闭状态,泵均不通电不运行。由于需要两个压力感应装置均处于复位状态下泵才能通电运行。通过上述原理,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关闭阀门时泵即停止,当用户打开阀门后泵即重新启动运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