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210发布日期:2019-05-21 20:3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成药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7333171U公开了本方案公开了液压设备领域的一种柱塞泵,包括缸体,缸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塞,缸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液阀,缸体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位于单向出液阀与柱塞之间,进液口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液阀;所述柱塞包括塞杆,塞杆的两端设有塞盘,塞盘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由于柱塞需要反复高强度工作,中药生产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卫生要求,现有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上的塞盘一般采用硅胶密封圈,单一硅胶密封圈在来回滑动中容易磨损,经常需要跟换,给生产加工带来不便。为此,本申请人发明创造了本专利申请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使用寿命长的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包括缸体,缸体一端连接有柱塞,柱塞包括塞杆,塞杆端部设有塞盘,塞盘包括上不锈钢垫圈、中间硅胶圈和下不锈钢垫圈,中间硅胶圈紧紧夹持在上不锈钢垫圈和下不锈钢垫圈之间,上不锈钢垫圈和下不锈钢垫圈与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中间硅胶圈外圈大于所述上不锈钢垫圈和下不锈钢垫圈外圈,中间硅胶圈与所述缸体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不锈钢垫圈和下不锈钢垫圈厚度为2-3毫米。

本实用新型实有益效果:塞盘包括上不锈钢垫圈、中间硅胶圈和下不锈钢垫圈,即满足了中药生产的卫生要求,又能通过上不锈钢垫圈和下不锈钢垫圈对中间硅胶圈进行保护,从而延长塞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塞盘主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软胶囊压丸机柱塞泵密封件改进结构,包括缸体1,缸体1一端连接有柱塞2,缸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出液阀3,缸体1上设有进液口11,进液口11位于单向出液阀3与柱塞2之间,进液口11固定连接有单向进液阀4;柱塞2包括塞杆21,塞杆21端部设有塞盘22,塞盘22包括上不锈钢垫圈221、中间硅胶圈222和下不锈钢垫圈223,中间硅胶圈222紧紧夹持在上不锈钢垫圈221和下不锈钢垫圈223之间,上不锈钢垫圈221和下不锈钢垫圈223与缸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中间硅胶圈222外圈大于上不锈钢垫圈221和下不锈钢垫圈223外圈,中间硅胶圈222与缸体1的内壁密封滑动配合。

本申请中,上不锈钢垫圈221和下不锈钢垫圈223厚度为2-3毫米。

使用时,油液通过单向进液阀4经进液口11流入到缸体1内,油液注满缸体1后,在柱塞2的推动下,塞盘22向下移动,塞盘22作用于油液后,油液经单向出液阀3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