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7946发布日期:2019-07-10 10:0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顶风机。



背景技术:

屋顶风机安装在屋顶上进行排风换气,一般屋顶风机高度比较低,风机完全安装在屋外部分,对于存在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现有屋顶风机无法实现直接将屋舍内的气体排出屋外,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针对存在阁楼和吊顶设计的屋舍进行有效排风换气的屋顶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屋顶风机,能够针对存在阁楼和吊顶设计的屋舍进行有效排风换气。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屋顶风机,包括进风筒和排风筒,所述进风筒与所述排风筒连通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扇,所述进风筒与所述排风筒之间设有屋顶瓦,所述进风筒伸进屋内并通过所述屋顶瓦将所述风机安装在屋顶上,所述排风筒位于屋外,所述排风筒的上方设有遮雨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传统的屋顶风机只能从屋内的上方实现对屋内的排风换气的作用,此种传统的屋顶的风机的进风端直接安装在屋顶上,并没有进风管道伸进屋内,因此,对于具有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由于屋内空间较高,传统的屋顶风机不能很好的实现对此类房屋内空气的排出,本设计结构通过设计具有一定长度且伸进屋内的进风筒,进风筒与排风筒连通,形成风道,风道内的风扇能够顺利将屋内的空气引入进风筒并经排风筒排出,进风筒安装在屋内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屋内空间较高的阁楼和吊顶的屋舍进行排风换气,针对性更好,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屋顶风机不能实现对具有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的有效排风换气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屋顶瓦具有倾斜度,所述屋顶瓦的倾斜度与作为安装面的屋顶的斜度一致。

由于屋顶具有一定的斜度且屋顶瓦设计成与屋顶的斜度一致,倾斜设计的屋顶瓦与屋顶的斜面匹配,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屋内空气的快速排出,所述排风筒为锥形排风筒,所述锥形排风筒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外部环境影响风道内风扇的正常运行,所述遮雨结构包括遮雨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排风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遮雨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支撑架包括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周向均匀设于所述排风筒的上端,支撑柱的上端与遮雨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下端与排风筒的上端口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雨板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大于所述排风筒上端口的口径。

具体的,遮雨板为伞状,遮雨板的边缘还沿着该边缘周向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遮挡边,实现对排风筒上端更好的遮挡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排风效果,所述进风筒下端设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为方型进气罩。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罩的进气端设有百叶窗。

具体的,百叶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根据需要实现对屋内空气的排出,当风机不启动时,无需实现排气效果,也为了避免外部空气的进入,因此在进气罩的进气端设置百叶窗,百叶窗能够根据风机是否启动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屋顶瓦为自所述进风筒的上端向下延伸再向远离所述进风筒外壁的方向延伸的l形结构。

屋顶瓦的设计能够方便安装,同时也能保证屋顶瓦与屋顶安装位之间安装的封闭效果和稳定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进风筒与屋顶瓦的安装,以及进风筒与排风筒的安装,达到该部分有效的密封连接,所述进风筒的上端设有锥形连接环,所述锥形连接环由下至上内径逐渐缩小,所述锥形连接环下端的内径大于所述进风筒上端的内径,所述进风筒上端与所述锥形连接环之间形成连接台,所述l形结构的上端与所述连接台固定连接,所述排风筒的下端罩在所述锥形连接环外并与所述锥形连接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包括扇叶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扇叶的中部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传统的屋顶风机只能从屋内的上方实现对屋内的排风换气的作用,此种传统的屋顶的风机的进风端直接安装在屋顶上,并没有进风管道伸进屋内,因此,对于具有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由于屋内空间较高,传统的屋顶风机不能很好的实现对此类房屋内空气的排出,本设计结构通过设计具有一定长度且伸进屋内的进风筒,进风筒与排风筒连通,形成风道,风道内的风扇能够顺利将屋内的空气引入进风筒并经排风筒排出,进风筒安装在屋内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屋内空间较高的阁楼和吊顶的屋舍进行排风换气,针对性更好,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屋顶风机不能实现对具有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的有效排风换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无百叶窗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有百叶窗状态的仰视图。

图中:进风筒1;排风筒2;风道3;风扇4;屋顶瓦5;遮雨板6;支撑柱7;遮挡边8;进气罩9;锥形连接环11;连接台12;扇叶13;电机14;安装支架15;加强筋16;安装座17;安装板18;安装支臂19;百叶窗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顶风机,包括进风筒1和排风筒2,进风筒1与排风筒2连通形成风道3,风道3内设有风扇4,进风筒1与排风筒2之间设有屋顶瓦5,进风筒1伸进屋内并通过屋顶瓦5将风机安装在屋顶上,排风筒2位于屋外,排风筒2的上方设有遮雨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传统的屋顶风机只能从屋内的上方实现对屋内的排风换气的作用,此种传统的屋顶的风机的进风端直接安装在屋顶上,并没有进风管道伸进屋内,因此,对于具有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由于屋内空间较高,传统的屋顶风机不能很好的实现对此类房屋内空气的排出,本设计结构通过设计具有一定长度且伸进屋内的进风筒1,进风筒1与排风筒2连通,形成风道3,风道3内的风扇4能够顺利将屋内的空气引入进风筒1并经排风筒2排出,进风筒1安装在屋内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屋内空间较高的阁楼和吊顶的屋舍进行排风换气,针对性更好,解决了目前传统的屋顶风机不能实现对具有阁楼和吊顶的屋舍的有效排风换气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屋顶瓦5具有倾斜度,屋顶瓦5的倾斜度与作为安装面的屋顶的斜度一致。

由于屋顶具有一定的斜度且屋顶瓦5设计成与屋顶的斜度一致,倾斜设计的屋顶瓦5与屋顶的斜面匹配,方便安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方便对屋内空气的快速排出,排风筒2为锥形排风筒2,锥形排风筒2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防止外部环境影响风道3内风扇4的正常运行,遮雨结构包括遮雨板6和支撑架,支撑架的下端与排风筒2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上端与遮雨板6固定连接。

具体的,支撑架包括四根支撑柱7,支撑柱7周向均匀设于排风筒2的上端,支撑柱7的上端与遮雨板6的边缘固定连接,支撑柱7的下端与排风筒2的上端口固定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遮雨板6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大于排风筒2上端口的口径。

具体的,遮雨板6为伞状,遮雨板6的边缘还沿着该边缘周向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遮挡边8,实现对排风筒2上端更好的遮挡效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实现更好的排风效果,进风筒1下端设有进气罩9,进气罩9为方型进气罩9。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如图8所示,进气罩9的进气端设有百叶窗20。

具体的,百叶窗20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根据需要实现对屋内空气的排出,当风机不启动时,无需实现排气效果,也为了避免外部空气的进入,因此在进气罩9的进气端设置百叶窗20,百叶窗20能够根据风机是否启动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屋顶瓦5为自进风筒1的上端向下延伸再向远离进风筒1外壁的方向延伸的l形结构。

屋顶瓦5的设计能够方便安装,同时也能保证屋顶瓦5与屋顶安装位之间安装的封闭效果和稳定效果。

此外,屋顶瓦5上还周向均匀设有加强筋16,本实施例中,屋顶瓦5的形状为方形,加强筋16围绕屋顶瓦5周向均匀设有四根,加强筋16的设计保证了屋顶瓦5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进风筒1与屋顶瓦5的安装,以及进风筒1与排风筒2的安装,达到该部分有效的密封连接,进风筒1的上端一体成形有锥形连接环11,锥形连接环11由下至上内径逐渐缩小,锥形连接环11下端的内径大于进风筒1上端的内径,进风筒1上端与锥形连接环11之间形成连接台12,l形结构的上端与连接台12固定连接,排风筒2的下端罩在锥形连接环11外并与锥形连接环11固定连接。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9中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风扇4包括扇叶13和电机14,电机14通过安装支架15安装在风道3内,扇叶13的中部固定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风扇4设置在进风筒1内靠近排风筒2的一端。

安装支架15包括设于进风筒1内壁上的安装座17和固定在安装座17上的安装架,安装座17沿着进风筒1的内壁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本实施例设有四个安装座17,安装架包括安装板18和用于支撑安装板18的安装支臂19,安装支臂19的端部与对应的安装座17固定连接,电机14安装在安装板18上。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