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5881发布日期:2020-05-01 22:0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阀作为精密复杂的伺服控制元件,其内部不可避免的存在微小流道和细小配合间隙,为提升电液伺服阀全寿命周期的服役性能,避免固体颗粒物堵塞流道或嵌入配合间隙,进入伺服阀体内的油液污染物需严格控制。

首先,电液伺服阀需工作在满足要求的清洁油液中,然而由于技术条件和成本的限制,液压伺服系统中的固体颗粒物无法完全去除。为了进一步保护电液伺服阀,在伺服阀体内设置有前置级油滤,供油油液进入前置级之前经过油滤,避免了过大颗粒物进入前置级微小间隙造成流道堵塞;前置级油滤已广泛应用于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射流偏导板式电液伺服阀、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等带前置液压放大级的双级或多级电液伺服阀。

然而停机断油时,由于油箱的增压作用,回油通道具备一定的回油背压,此时回油通道和油箱的污染物通过回油口也可能流入伺服阀内,而现有伺服阀产品均未采取回油污染物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电液伺服阀无回油污染物防护措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该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在伺服阀回油口加装单向阀,单向阀仅允许油液从阀体内流回油箱,反向截止;可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微小流道或配合间隙。本发明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降低了污染物进入伺服阀体内的可能性,提高了伺服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电液伺服阀的前置级回油通道上设置单向阀3,单向阀3仅允许油液从阀体内流回油箱,反向截止。

电液伺服阀为双级电液伺服阀;

单向阀3安装在双级电液伺服阀的阀体2上;正常工作时,伺服阀前置级油液可通过单向阀3进入前置级回油通道;液压伺服系统停机断油后,由于增压油箱作用,前置级回油通道具有一定的回油背压,此时单向阀3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微小流道1,提高伺服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微小流道(1)内还设有油滤。

电液伺服阀为旋转直接驱动式伺服阀;

单向阀3安装在旋转直接驱动式伺服阀的阀体6上;正常工作时,伺服阀前置级油液通过单向阀3进入前置级回油通道;液压伺服系统停机断油后,由于增压油箱作用,前置级回油通道具有一定的回油背压,此时单向阀3,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细小配合间隙5,提高伺服阀微小配合间隙的耐磨寿命,提升整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液压伺服系统停机断油后,由于增压油箱作用,回油通道具有一定的回油背压,此时回油口的单向阀,可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微小流道和配合间隙,避免微小流道堵塞,提高伺服阀细小配合间隙的耐磨寿命,提升伺服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应用于双级电液伺服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应用于旋转直驱式电液伺服阀的示意图。

其中:1为双级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微小流道、2为双级电液伺服阀阀体、3为单向阀、4为双级电液伺服阀前置级油滤、5为旋转直驱式电液伺服阀驱动接口细小配合间隙、6为旋转直驱式电液伺服阀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在伺服阀回油口加装单向阀3,单向阀3仅允许油液从阀体内流回油箱,反向截止;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应用于双级电液伺服阀的示意图。双级电液伺服阀的前置级存在微小流道1,因此设置有前置级油滤4,供油油液进入前置级之前经过油滤,避免了过大颗粒物进入微小间隙造成流道堵塞。而停机断油时,回油通道和油箱的污染物通过回油口也可能进入伺服阀内,而现有伺服阀产品均未采取回油污染物防护措施。本发明提出的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在伺服阀回油口加装单向阀3;正常工作时,伺服阀前置级油液可通过单向阀3进入回油通道;停机断油后,该回油口单向阀,可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前置级微小流道1,提高伺服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应用于旋转直驱式电液伺服阀的示意图。旋转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取消了前置级,不存在微小流道被堵塞的风险;油液污染物进入驱动接口间隙5后,将加速相对运动表面的磨损,导致伺服阀性能快速衰减。因此,在旋转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的回油通道处设置了单向阀3,仅允许油液从阀体内流回油箱,反向截止;可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体内驱动借口、力矩电机等细小间隙。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液伺服阀的前置级回油通道内设置单向阀(3),单向阀(3)仅允许油液从阀体内流回油箱,反向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液伺服阀为双级电液伺服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向阀(3)安装在双级电液伺服阀的阀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正常工作时,伺服阀前置级油液通过单向阀(3)进入前置级回油通道;液压伺服系统停机断油后,由于增压油箱作用,前置级回油通道具有一定的回油背压,此时单向阀(3)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微小流道(1),提高伺服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微小流道(1)内还设有油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液伺服阀为旋转直接驱动式伺服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单向阀(3)安装在旋转直接驱动式伺服阀的阀体(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正常工作时,伺服阀右侧容腔油液通过单向阀(3)进入回油通道;液压伺服系统停机断油后,由于增压油箱作用,回油通道具有一定的回油背压,此时单向阀(3)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细小配合间隙(5),提高伺服阀微小配合间隙的耐磨寿命,提升整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该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在伺服阀回油口加装单向阀(3),单向阀(3)仅允许油液从阀体内流回油箱,反向截止;可防止油箱或液压管道中的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内的微小流道(1)或配合间隙。本发明的电液伺服阀回油污染物防护结构降低了污染物进入伺服阀体内的可能性,提高了伺服阀的可靠性和抗污染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葛声宏;方向;原佳阳;张卓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