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4783发布日期:2020-05-12 16:1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泥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



背景技术:

液压活塞式污泥泵污水泵是利用强大的压力来实现泥浆或污水传输的工具,是工程生产和环保设备不可缺少的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活塞式污泥泵污水泵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缸驱动工作缸活塞运动,进出口采用三通接头,分别安装两个单向阀作为进口单向止回和出口单向止回,这种结构势必造成在进料和排料过程中物料需要经过三通和若干弯头以及传输管路过长而导致阻力增大,影响整机的运行效率和加工制造成本,再则整机尺寸过于庞大浪费资源及现场安装场地;采用的进出口单向阀为角通式,即单向阀的进口和出口呈90度,物料在传输过程中易产生湍流;工作缸料筒无冷却系统,设备运行中产生热量无法及时传导散热,导致工作缸活塞密封件老化失效;液压油缸作为动力缸其在换向时由于换向装置安装位置固定,运动惯性和换向阀的滞后性极其容易导致活塞和两端盖碰撞造成撞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节能环保,运行效率高,功率损失小,吸排阻尼极低,尺寸紧凑,安装维护保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包括双作用液压油缸以及一个污泥缸,其中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设置有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所述污泥缸设置有污泥缸活塞,其中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来回运功,带动所述污泥缸的所述污泥缸活塞来回运动,所述污泥缸的上出料口单向阀和下进料口单向阀交替打开关闭从而完成进料和排料,如此往复运动实现泵送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包括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以及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以及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污泥缸的端部,其中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和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的上出料口单向阀和下进料口单向阀交替打开关闭完成进料和排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包括污泥缸三通阀体以及污泥缸四通阀体,其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为集成三通式,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上口内部为直通式出料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为集成四通式,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下口内部为直通式进料口单向阀,其中所述污泥缸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和所述污泥缸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直通式出料口单向阀以及直通式进料口单向阀交替打开关闭完成进料和排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包括污泥缸三通阀体以及污泥缸四通阀体,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出料汇流管以及进料分流管,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上下两个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出料汇流管和所述进料分流管,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上下两个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出料汇流管和所述进料分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出料汇流管以及进料分流管,所述出料汇流管被安装于各所述污泥缸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分流管被安装于各所述污泥缸的进料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出料汇流管通过法兰和所述污泥缸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分流管通过法兰和所述污泥缸的进料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的两端设置有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和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所述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其中所述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出料汇流管以及进料分流管,所述污泥缸还包括污泥缸工作料筒,其中所述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包括污泥缸三通阀体,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上下两个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出料汇流管和所述进料分流管,中间口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中间口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无杆腔端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还包括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以及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其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上口内孔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下方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内孔台阶上,其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上部的阀芯座内孔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下方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内孔台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出料汇流管以及进料分流管,所述污泥缸还包括污泥缸工作料筒,其中所述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包括污泥缸四通阀体,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上下两个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出料汇流管和所述进料分流管,中间口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中间另一口通过法兰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所述中间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有杆腔端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还包括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以及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其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上口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下方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内孔台阶上,其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进料口上部的阀芯座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下方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内孔台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还包括污泥缸工作料筒以及污泥缸外保护筒,其中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被套设于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两端设置有冷却口,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和所述外保护筒的两端为间隙配合设置有密封件支撑并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活塞滑动密封配合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套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外圆上,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外圆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的内孔两端之间形成所述环形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还包括污泥缸外保护筒,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被套设于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内,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两端设置有冷却口,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和所述外保护筒的两端为间隙配合设置有密封件支撑并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的端部的外圆定位台阶设置有密封件并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端部的内孔中静密封,其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的端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一端的外圆定位台阶设置有密封件并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端部的内孔中静密封,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的端部连接,其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的另一端的内孔设置有密封装置,并和伸入其孔中的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滑动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行程调节换向装置,所述行程调节换向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污泥缸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包括油缸后端盖法兰,所述行程调节换向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污泥缸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的所述油缸后端盖法兰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包括油缸后端盖,所述行程调节换向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导套、第一位置感应器、换向阀杆、位置检测感应体、第二位置感应器以及第二密封导套,所述第一密封导套以及所述位置感应器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的端部,所述第二密封导套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被安装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的所述油缸后端盖上,所述换向阀杆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导套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导套的密封导套孔中,所述位置检测感应体安装在所述换向阀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的所述污泥缸活塞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的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通过卡键轴向径向固定,自密封螺母轴向锁紧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污泥缸还包括污泥缸自锁螺母以及污泥缸卡键,其中所述污泥缸活塞被装配于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端部,所述污泥缸卡键被卡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端部的卡键槽内,所述污泥缸自锁螺母被旋紧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端部的外螺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具有双作用液压油缸、安装在双作用液压油缸左端的左污泥缸、安装在污泥缸和油缸后端盖法兰之间的行程调节换向装置、安装在左污泥缸上的出料汇流管、安装在污泥缸上的进料分流管。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并作为工作料筒无杆腔密封端盖,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并作为工作料筒有杆腔密封端盖,以及和伸入其孔中的双作用活塞杆滑动密封和连接中间双作用液压油缸的作用。上出料口单向阀和下进料口单向阀均为直通式结构,物料从进料分流管通过直通式下进料口单向阀直接进入污泥缸工作料筒,中间无需经过其他管路和弯头运动距离短且不改变流动方向不产生湍流阻力小运行效率高;物料从工作料筒通过直通式上出料口单向阀直接进入出料汇流管,中间无需经过其他管路和弯头运动距离短且不改变流动方向不产生湍流阻力小运行效率高。可通过调节安装在污泥缸右端的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体和油缸端盖法兰上的位置感应器安装位置来调节双作用液压油缸两端有效行程,使双作用液压油缸来回高速运动时活塞不能接触两端的导向套避免运动惯性大而造成撞缸。可根据工作料筒磨损情况或物料性质不同方便的更换不同材质的工作料筒;在外保护筒两端设置的冷却口通入冷却介质进入环形腔,带走污泥缸工作料筒和污泥缸活塞之间工作时来回运动摩擦产生的大量热能,有效延缓污泥缸活塞密封件的老化失效,工作料筒悬浮于污泥缸活塞上,能有效的补偿工作料筒加工造成的圆柱度误差及装配的同轴度误差,不会造成工作料筒内孔和污泥缸活塞的偏磨现象,延长工作料筒以及活塞和活塞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用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基于对本发明原理的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其他的附图及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为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运行效率高、功率损失小、吸排阻尼极低、尺寸紧凑、安装维护保养方便,节能环保。

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包括双作用液压油缸100以及污泥缸200,所述污泥缸200被设置于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端部。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200被安装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左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200也可以被安装于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右端,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

具体地,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包括缸筒101、缸筒法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缓冲柱塞、导向套103、油缸后端盖111以及油缸后端盖法兰107。进一步地,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以及所述缓冲柱塞装配在所述缸筒101内,所述导向套103安装在所述缸筒101的左端,所述油缸后端盖法兰107安装在所述缸筒101的右端,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活塞滑动密封配合在所述缸筒101的内孔,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活塞杆滑动密封配合在所述导向套103内孔中。

具体地,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出料汇流管400以及进料分流管500,所述出料汇流管400以及所述进料分流管500被安装于所述污泥缸200上。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汇流管400通过法兰和所述污泥缸200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分流管500通过法兰和所述污泥缸200的进料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污泥缸200包括污泥缸活塞201、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污泥缸工作料筒204、污泥缸外保护筒205、污泥缸自锁螺母206以及污泥缸卡键207。

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以及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被设置于所述污泥缸200的端部。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被设置于所述污泥缸200的左端,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被设置于所述污泥缸200的右端。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左右来回运功,带动左端的所述污泥缸活塞201来回运动,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和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上出料口单向阀和下进料口单向阀交替打开关闭完成进料排料,如此往复运动达到泵送物料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以及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设置方位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在这一方面仅仅作为举例,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缸活塞201被安装于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左端,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通过卡键轴向径向固定,自密封螺母轴向锁紧密封。所述污泥缸活塞201滑动密封配合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内孔中。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卡键207卡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左端卡键槽内,所述污泥缸自锁螺母206旋紧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左端外螺纹上。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套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定位台阶上,之间为间隙配合,中间设置密封件支撑并密封,并允许有一定的同轴度偏差补偿。所述污泥缸卡键207将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固定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定位台阶处轴向径向固定。所述污泥缸自锁螺母206的内孔为台阶盲孔设计,内孔台阶套在所述污泥缸卡键207的外圆上固定所述污泥缸卡键207,内孔为内螺纹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外螺纹旋紧进一步固定所述污泥缸活塞201,所述污泥缸自锁螺母206和所述污泥缸活塞201贴合的圆环面设置有密封圈密封,使料筒中物料不能渗透进入污染锈蚀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结合处。

具体地,所述污泥缸200的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包括污泥缸三通阀体208、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09、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210、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上下两个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出料汇流管400和所述进料分流管500,中间口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无杆腔一端的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无杆腔端盖。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200的所述左污泥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为集成三通,中间口和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无杆腔一端的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连接固定,外圆定位台阶设置有密封装置和套在其外圆的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内孔静密封,密封所述污泥缸200的无杆腔,作为本发明的污泥泵无杆腔的密封端盖。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上口内部为直通式出料口单向阀,上口和所述出料汇流管400连接,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下口内部为直通式进料口单向阀,下口和所述进料分流管500连接。

具体地,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包括污泥缸四通阀体288、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99、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21010、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11、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12、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13。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上下两个口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出料汇流管400和所述进料分流管500,中间一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有杆腔一端的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有杆腔端盖,中间另一口通过法兰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连接固定。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为集成四通。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上口内部为直通式出料口单向阀,上口和所述出料汇流管400连接;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下口内部为直通式进料口单向阀,下口和所述进料分流管500连接;中间一口和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有杆腔一端的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连接固定,外圆定位台阶设置有密封装置和套在其外圆的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内孔静密封,密封所述污泥缸200的有杆腔,作为污泥泵有杆腔的密封端盖;中间另一口内孔设置密封装置和伸入其孔中的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滑动密封,密封所述污泥缸200的有杆腔;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伸入所述污泥缸200连接所述污泥缸活塞201。所述污泥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通过螺钉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所述缸筒法兰连接固定。

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右端外圆定位台阶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右端外圆定位台阶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左端内孔中静密封,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通过螺钉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左端连接。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210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上口内孔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09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210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09下方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内孔台阶上,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进料口上部的阀芯座内孔中,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安装在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下方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208的内孔台阶上。

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左端外圆定位台阶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左端的外圆定位台阶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右端内孔中,为静密封,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通过螺钉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右端连接。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右端内孔设置有密封装置,并和伸入其孔中的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滑动密封,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右端通过螺钉和所述缸筒101的左端法兰连接固定。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21010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上口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99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座21010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11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99下方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内孔台阶上。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12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288的进料口上部的阀芯座的内孔中。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13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12下方的污泥缸四通阀体288内孔台阶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仅仅作为举例,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等,本发明在这一方面并不受此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并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无杆腔密封端盖。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并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有杆腔密封端盖,以及和伸入其孔中的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滑动密封和连接中间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作用。上出料口单向阀为直通式结构和所述出料汇流管400直通连接,下进料口单向阀为直通式结构和所述进料分流管500直通连接,物料从所述进料分流管500通过直通式下进料口单向阀直接进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中间无需经过其他管路和弯头运动距离短且不改变流动方向不产生湍流阻力小运行效率高;物料从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通过直通式上出料口单向阀直接进入所述出料汇流管400,中间无需经过其他管路和弯头运动距离短且不改变流动方向不产生湍流阻力小运行效率高。

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给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右腔供油,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向左推动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向左运动,所述污泥缸200左端的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向下运动压紧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从而关闭进料口,所述污泥缸200左端的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09向上运动脱离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从而打开出料口,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左侧的无杆腔的物料排出至安装在所述污泥缸200上的所述出料汇流管400。同时,所述污泥缸200右端的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99向下运动压紧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11从而关闭出料口,所述污泥缸200右端的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12向上运动脱离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13从而打开进料口,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右侧的有杆腔吸入安装在所述污泥缸200上的所述进料分流管500中物料完成储料。

给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左腔供油,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向右拉动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向右运动,所述污泥缸200左端的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向上运动脱离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从而打开进料口,所述污泥缸200左端的所述污泥缸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2的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09向下运动压紧所述污泥缸三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从而关闭出料口,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左侧的无杆腔吸入安装在所述污泥缸200上的所述进料分流管500中的物料完成储料。同时,所述污泥缸200右端的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299向上运动脱离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出料口阀芯密封垫21111从而打开出料口,所述污泥缸200右端的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的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21212向下运动压紧所述污泥缸四通阀体进料口阀芯密封垫21313从而关闭进料口,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右侧的有杆腔的物料排出至安装在所述污泥缸200上的所述出料汇流管400。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套有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套在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外圆上。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两端设置有冷却口,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之间有一环形空腔,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两端为间隙配合设置有密封件支撑并密封。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外圆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内孔两端之间形成所述环形空腔。

值得一提的是,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和所述污泥缸活塞201为间隙配合,可根据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磨损情况或物料性质不同方便的更换不同材质的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和所述污泥缸活塞201之间工作时来回运动摩擦产生大量热能,在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两端设置的冷却口通入冷却介质进入所述环形空腔,带走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和所述污泥缸活塞201之间工作时来回运动摩擦产生的大量热能,有效延缓所述污泥缸活塞201的密封件的老化失效。同时,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和所述污泥缸外保护筒205的两端间隙配合,设置密封件支撑并密封,使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悬浮于所述污泥缸活塞201上。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悬浮于所述污泥缸活塞201上,能有效的补偿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加工造成的圆柱度误差及装配的同轴度误差,不会造成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的内孔和所述污泥缸活塞201的偏磨现象,延长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204以及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和所述污泥缸活塞201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单缸双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行程调节换向装置,所述行程调节换向装置被安装于所述污泥缸200和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所述油缸后端盖法兰107之间。具体地,所述行程调节换向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导套104、第一位置感应器105、换向阀杆106、位置检测感应体108、第二位置感应器109以及第二密封导套110。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导套104以及所述位置感应器105被安装在所述污泥缸200右端的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203上,所述第二密封导套110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9被安装在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所述油缸后端盖111上,所述换向阀杆106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导套104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导套110的密封导套孔中,所述位置检测感应体108安装在所述换向阀杆106上,所述换向阀杆106被安装于污泥缸活塞卡槽内。

值得一提的是,可通过调节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105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9的安装位置来调节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两端的有效行程,使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来回高速运动时,所述污泥缸活塞201不能接触污泥缸两端的密封端盖,避免运动惯性大而造成撞缸。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体288上的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105的安装位置来调节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左端的有效行程。通过调节安装在所述油缸后端盖法兰107上的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9的安装位置来调节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右端的有效行程,使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来回高速运动时,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的活塞不能接触所述导向套103和所述油缸后端盖111,避免运动惯性大而造成撞缸。

在本发明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给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右腔供油,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向左推动所述污泥缸活塞201向左运动,拉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导套104和所述第二密封导套110孔中的所述换向阀杆106向左运动,当安装在所述换向阀杆106上的所述位置检测感应体108靠近安装在所述污泥缸四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体288上的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105时,所述第一位置感应器105发出信号至液压系统使换向阀换向,给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100的左腔供油;所述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102向右拉动所述左污泥缸活塞201向右运动,所述左污泥缸活塞201推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导套104和所述第二密封导套110孔中的所述换向阀杆106向右运动,当安装在所述换向阀杆106上的所述位置检测感应体108靠近安装在所述油缸后端盖法兰107上的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9时,所述第二位置感应器109发出信号至液压系统使换向阀换向,给双作用液压油缸100右腔供油,如此周期循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