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0728发布日期:2019-11-06 00:17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开拓、开采、运输、装载过程中,都必须有大部分工人参加,煤矿规定每人每分钟需配置4立方米风量,煤矿原使用局部通风机噪音一般都在100分贝以上,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后通过技术改造,在原有对旋局部通风机外体进行包复消音使噪声降至100分贝左右,与环保要求环境噪声的85分贝以下相差较远,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此外,请参阅图4,现有技术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这种广泛使用的消音器只由外消音筒21、中间消音筒22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杆构成,且中间消音筒22整体为中间镂空的圆柱筒结构,这种消音器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消音效果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进一步降低矿用通风机的噪音,提供一种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同轴固定设置的外包消音器筒、中间消音筒和消音器内芯,所述外包消音器筒与中间消音筒之间设置有进风旋流导叶。

所述中间消音筒位于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喇叭式接口。

所述进风旋流导叶围绕中间消音筒的外壁上均匀设置,进风旋流导叶的一端对应于中间消音筒与喇叭式接口的连接处,另一端往中间消音筒的出口端延伸。

所述进风旋流导叶均由两层弧形孔板组成,中间填充有消音材料。

所述外包消音器筒由外包筒和孔板筒构成,两者之间填充有消音材料。

所述消音器内芯内填充由消音材料。

所述外包消音器筒与中间消音筒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中间消音筒与消音器内芯之间设置有消音器内芯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应用于局部通风机中,可实现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将噪音下降20分贝左右,消音效果良好,噪音控制在80分贝左右,可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实施例的进风口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消音器的中间消音筒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消音器的进风旋流导叶结构示意图。

图4:现有技术用于局部通风机的消音器的进风口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消音器进风口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消音器包括同轴固定设置的外包消音器筒1、中间消音筒2和消音器内芯3,外包消音筒1与中间消音筒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中间消音器2与消音器内芯3之间设置有消音器内芯支撑杆23。其中,外包消音器筒1由外包筒11和孔板筒12构成,两者之间填充有矿用消音棉或其它消音材料,同时消音器内芯3内同样填充有矿用消音棉或其它消音材料。

如图2所示,中间消音筒2位于进风口的一端设有喇叭式接口7,使得通风机中叶轮的旋转噪音的直线波得到极大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包消音器筒1与中间消音筒2之间设置有6片进风旋流导叶4,可根据实际要求情况减少或增加进风旋流导叶的数量,设置进风旋流导叶的作用是使进入通风机叶轮前的气流发生偏转。

请同时参阅图2-3,进风旋流导叶4整体呈圆弧板形,其由两层弧形孔板组成,中间填充有玻璃纤维消音棉或其它消音材料。在设置时,进风旋流导叶4的一端41对应于中间消音筒2与喇叭式接口7的连接处71,另一端42往中间消音筒2的出口端24延伸,6片进风旋流导叶整体围绕中间消音筒2的外壁上均匀设置。由此,气流沿喇叭式接口7的外壁进入外包消音筒1与中间消音筒2之间时,经过进风旋流导叶4弧形表面的引导流经中间消音筒2的外表面,进一步降低通风机叶轮旋转噪音。

此外,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结构作为进口或出口消音器应用于局部通风机中,通风机整体结构为依次连接的进口消音器、风机主体、出口消音器。为改变普通局部通风机的进气方式,可在进口消音器的进风口处连接塔式进风箱,同时为保证气流畅通,在塔式进风箱内设两片弧形导板。可将出口消音器的筒体加长,出口装有风筒布接头。

风机主体中可装入一级风机、二级风机,也可以采用装有一级或两级以上数量风机的主机体。一二级风机内设置的驱动电机带动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产生压力及流量,在旋转过程中使气体产生离心力及轴向力。为了不让气流偏离电机表面,在二级风机的尾部设轴向冷却叶轮,其目的是将电机热量及时带走,避免二级风机烧毁。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消音效果,可在风机主体的外壳上包覆消音玻璃棉,也可采用其它消音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