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底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2407发布日期:2020-02-21 18:10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沉底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泵,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沉底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热泵机组、冷泵机组、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排水使用。

目前潜水泵均没有防止沉底的作用,一旦固定的绳索脱落那么对潜水泵进行打捞将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沉底潜水泵,能够将水泵固定在井内的某一位置,能防止潜水泵沉底,从而导致潜水泵丢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沉底潜水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泵体上位于所述固定环下方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泵体下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泵体顶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出水管上位于所述限位环下方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拉条,所述拉条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环并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端贯穿所述限位环,所述泵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依次贯穿所述连接环和所述限位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接触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接触板之间设置有压缩杆,所述压缩杆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撞杆和第二防撞杆,所述压缩杆两端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防撞杆一端铰接有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防撞杆上铰接有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接触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底板。这样能增加所述支撑柱的受力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板上设置有防护垫。这样能防止所述接触板直接与水井侧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垫设置有若干个。这样能使所述接触板受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这样能使泵体固定的更加牢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杆的设计能有效使支撑杆张开,从而起到防止泵体下落的效果,底板的设计能防止在泵体下落的时候,支撑柱受力面积小,使泵体沉入水底,第二拉杆的设计能使泵体在水井内自由上下移动,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压缩杆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由于泵体震动,使泵体与水井侧壁发生碰撞,从而损坏泵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撞装置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支撑柱3、进水口

4、支撑杆5、连杆6、固定环

7、泵体8、连接环9、第二拉杆

10、限位环11、出水管12、第一拉杆

13、拉条14、防撞装置15、挡块

16、水井侧壁17、固定板18、第一铰接块

19、第二铰接块20、防护垫21、压缩杆

22、接触板23、第二防撞杆24、第一防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沉底潜水泵,包括泵体7,泵体7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底板1,这样能增加支撑柱2的受力面积,泵体7上套设有固定环6,泵体7上位于固定环6下方铰接有支撑杆4,泵体7下端开设有进水口3,泵体7顶端设置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10,出水管11上位于限位环10下方套设有连接环8,连接环8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拉条13,拉条13一端贯穿固定环6并设置有挡块15,挡块15上铰接有连杆5,连杆5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上,支撑杆4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这样能使泵体固定的更加牢靠,连接环8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杆12,第一拉杆12一端贯穿限位环10,泵体7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拉杆9,第二拉杆9一端依次贯穿连接环8和限位环10,固定环6上设置有防撞装置14;防撞装置14包括固定板17,固定板17固定设置在固定环6上,固定板17一侧设置有接触板22,接触板22上设置有防护垫20,这样能防止接触板22直接与水井侧壁16接触,防护垫20设置有若干个,这样能使接触板22受力更加均匀,固定板17与接触板22之间设置有压缩杆21,压缩杆21一端设置有第一防撞杆24和第二防撞杆23,压缩杆21两端对称设置,第一防撞杆24一端铰接有第一铰接块18,第一铰接块18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7上,第二防撞杆23上铰接有第二铰接块19,第二铰接块19固定设置在接触板22上。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水泵放在水井中,拉动第二拉杆9能调整泵体的整体位置,当泵体达到预定位置后松开第二拉杆9同时上拉第一拉杆12,使第一拉杆12带动连接环8和拉条13上升,使连杆5拉动支撑杆4,使支撑杆4处于张开状态与水井侧壁16相接触,这样能防止泵体下落至水底,当泵体发生左右晃动的时候,防撞装置14能防止泵体与水井侧壁16发生碰撞,当发生碰撞的时候,防护垫20能起到接触的效果,接触板22与固定板17相互靠近,挤压压缩杆21从而起到防撞的效果,当第一拉杆12断开的时候,支撑柱2能起到缓冲的效果,同时能防止杂质进入到水泵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杆的设计能有效使支撑杆张开,从而起到防止泵体下落的效果,底板的设计能防止在泵体下落的时候,支撑柱受力面积小,使泵体沉入水底,第二拉杆的设计能使泵体在水井内自由上下移动,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压缩杆的设计能有效的防止由于泵体震动,使泵体与水井侧壁发生碰撞,从而损坏泵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