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时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7181发布日期:2020-06-26 21:09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延时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时气缸。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纺织工程机械技术领域,传统的纺织机械已经更新换代成自动化的纺织机械,很多纺织机械在工作时需要延时动作。例如倍捻机中,倍捻机是一种将两股或多股纱线经过高效率加捻后成为一股纱线的纺纱设备,加捻过程中出现断纱或停车的情况需要倍捻机自动识别后,控制气缸将摇架抬升起来,以避免摇架上的纱线卷装继续卷绕。现有的摇架气缸在接到抬升信号后,马上将摇架抬起,停止纱线卷装卷绕,但此时还有一段实际已经加好捻的纱线没有被卷绕到纱线卷装上,这样该段加过捻的纱线就被浪费掉了,如果每个锭位长年累月下来,加过捻的纱线浪费量将会很大。所以摇架气缸在动作时需要延时或停止一定时间后再动作,才能有效解决纱线浪费的问题。现有的,常见的是通过使用调节阀门或节流阀来调节气压实现延时,虽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起到了延时功能,但是调节阀门或节流阀限制了气流的输出的同时也使得气缸动作的减慢,降低工作效率;也有通过安装带有延时功能的控制器来实现延时控制,虽然气缸动作及时快速,但是控制器的造价较高,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延时气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延时气缸,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前盖以及后盖,缸体内设有腔体,所述活塞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端部,所述活塞与缸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前盖固设于所述缸体前端,所述前盖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滑孔,所述缸体后端固定有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内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储气腔,所述后盖固定于所述储气筒端部;所述缸体、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以及所述前盖配合形成腔体a,所述缸体、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以及所述储气筒配合形成腔体b,所述活塞杆内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腔体a和所述腔体b的换气通道;所述前盖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前盖上安装有阀板,所述阀板内开设有引导腔,所述引导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阀板上设有与所述引导腔连通的导气口,所述阀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引导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导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均连接气源。

进一步的,所述储气筒和所述缸体之间固定有换气块,所述换气块内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储气腔和所述腔体b。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块上固定有防撞垫,减轻来自活塞杆运动的冲击,使活塞杆运动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腔通过第三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腔内固定有阀芯,所述阀芯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阀芯,阀芯内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引导腔和所述通孔的第四通道,使加工方便,降低一定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通孔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套设有多个第一o型圈,提高活塞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缸体后端固定有储气筒,活塞杆内开设有用于连通腔体a和腔体b的换气通道;前盖上开设有用于连通腔体的进气口,前盖上安装有阀板,阀板内开设有引导腔,阀板上设有与引导腔连通的导气口;当从进气口通入气体,气体依次经过腔体a、腔体b,流向储气腔,此时活塞未得到来自气体的压力,活塞杆不运动,经过一定时间,气体充满储气腔后,气压推动活塞,使活塞伸出,从而实现延时的功能,由此具备结构简单、降低成本的优点;再者,活塞处于伸出状态,需要缩回时,进气口不再通入气体,从导气口通入气体,气体经引导腔从出气口流出,此时引导腔与进气口连接的通道形成负压,进气口连通腔体,使得腔体及储气腔内的气体被抽出,由此活塞杆缩回原位,从而具备了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x-x处剖切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y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刀盘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刀盘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缸体;11-腔体;111-腔体a;112-腔体b;12-第三o型圈;2-活塞;21-第一o型圈;3-活塞杆;31-换气通道;4-前盖;41-滑孔;42-进气口;421-第二通道;5-后盖;6-储气筒;61-储气腔;7-阀板;71-引导腔;711-第三通道;72-导气口;721-铜接头;73-出气口;731-第二o型圈;74-阀芯;741-通孔;742-第四通道;8-换气块;81-第一通道;82-防撞垫;9-刀盘组件;91-导轨;92-滑块;93-支架;94-刀盘;95-刀片架;9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延时气缸,包括缸体1、活塞2、活塞杆3、前盖4以及后盖5,缸体1内设有腔体11,活塞2固定于活塞杆3端部,活塞2与缸体1内壁滑动连接,前盖4固设于缸体1前端,前盖4上开设有供活塞杆3穿过的滑孔41,缸体1后端固定有储气筒6,储气筒6内设有与腔体11连通的储气腔61,后盖5固定于储气筒6端部;缸体1、活塞2、活塞杆3以及前盖4配合形成腔体a111,缸体1、活塞2、活塞杆3以及储气筒6配合形成腔体b112,活塞杆3内开设有用于连通腔体a111和腔体b112的换气通道31;前盖4上开设有进气口42,进气口42与腔体11连通,前盖4上安装有阀板7,阀板7内开设有引导腔71,引导腔71与进气口42连通,阀板7上设有与引导腔71连通的导气口72,阀板7上还设有与引导腔71连通的出气口73,导气口72和进气口42均连接气源。

储气筒6和缸体1之间固定有换气块8,换气块8内开设有第一通道81,第一通道81用于连通储气腔61和腔体b112;换气块8上固定有用于减震的防撞垫82,使活塞杆3运动平稳。

优选的,通过在前盖4上直接钻孔将进气口42和腔体11连通,再用堵头或钢珠封住钻孔处,从而形成第二通道421;同理,通过在阀板7上直接钻孔将引导腔71与进气口42连通,再用堵头或钢珠封住钻孔处,从而形成第三通道711;方便加工,减少加工步骤,使结构更加简单,降低成本。

引导腔71内固定有阀芯74,阀芯74内开设有通孔741,通孔741贯穿阀芯74,阀芯74内开设有用于连通引导腔71和通孔741的第四通道742;优选的,第四通道742的轴心与通孔741的轴心呈一定夹角设置,有利于负压的产生,提高工作效率。

通孔741与导气口72连通,优选的,导气口72内螺纹连接有铜接头721,铜接头721内固定有陶瓷接口,方便连接,提高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出气口73设置于通孔741端部,出气口73外侧套设有第二o型圈731,提高进气口42的密封性。

优选的,活塞2上套设有三个第一o型圈21,缸体1与前盖4连接处、储气筒6与后盖5连接处、前盖4与阀板7连接处均设有第三o型圈12,提高气缸的整体密封性。

具体的,参照图4和图5,在阀板7上可固定有刀盘组件9,刀盘组件9包括导轨91、滑块92、支架93、刀盘94、刀片架95;导轨91和刀片架95均固定在阀板7上,滑块92与导轨91相适配,滑块92滑动设置在导轨91上;支架93呈l形,支架93一端与滑块92固定,支架93另一端与活塞杆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安装方便;活塞杆3与支架93之间套设有橡胶垫96,用于减震,减轻活塞杆3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刀盘94固定在支架93上,方便连接安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正常情况下,活塞杆3处于原位,储气腔61内无气体或气体少量,当活塞杆3需要伸出时,出气口73和导气口72处于封闭未开启的状态,从进气口42通入气体,气体会依次经过第二通道421、腔体a111、换气通道31以及腔体b112,最后经第一通道81流向储气腔61,经过一定时间后,储气腔61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再经第一通道81返回,使得活塞2滑动,从而使活塞杆3伸出,推动刀盘组件9动作;反之,活塞杆3需要复位时,停止进气口42气体的通入,将出气口73和导气口72开启,且在导气口72通入气体,气体经通孔741直接从出气口73排出,此时通孔741与引导腔71连通的第四通道742形成负压,储气腔61和腔体11内的气体依次经第二通道421、第三通道711抽出,一起从出气口73排出,活塞杆3经外力推动,恢复原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