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6849发布日期:2020-07-04 01:1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洗涤电机属于挡风玻璃洗涤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通过电磁工作产生转矩,转矩带动洗涤电机泵腔内的叶轮高速转动并产生压力,最终为挡风玻璃洗涤器系统提供动力源,将洗涤液喷射至目标位置。目前,洗涤电机叶轮在高速转动时的密封稳定性欠佳,且副叶轮与叶轮上端面相平,副叶轮转动时上端形成裸露部分,转动时出现无效压力,压力损耗较高。研发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包括电机上端盖、直流电机泵芯、密封圈、电机机壳、叶轮和电机底盖,所述电机机壳内部上部设为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下部设为洗涤储液腔;所述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底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并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直流电机泵芯上端连接电机上端盖,直流电机泵芯的正、负极pin针会穿过电机上端盖预留的通孔,装配好电机上端盖的直流电机泵芯安装于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电机上端盖与电机机壳上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泵芯的电枢轴穿过密封圈伸入洗涤储液腔中连接叶轮,叶轮底部设有主叶轮,主叶轮上侧设有副叶轮,副叶轮与叶轮上端面设有1mm的位置落差,叶轮位于洗涤储液腔中,并通过电机底盖封闭在洗涤储液腔中;

所述洗涤储液腔一侧设有进液口,另一侧设有出液口。

工作时,主叶轮和副叶轮同洗涤电枢轴一起旋转,旋转带动液体,此时副叶轮的转动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会分散和顶住流向密封圈处的液体,降低密封圈处的压力,避免此处压力过大导致液体渗入密封圈至电机泵腔内;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副叶轮转动时带来的压力损耗,副叶轮压力腔同副叶轮径向配合会影响此处的压力,为了将叶轮旋转时带来的压力最大化,副叶轮与叶轮上端面设有1mm的位置落差,这样副叶轮在高速旋转时,能完全让洗涤液浸入或充满副叶轮腔,从而避免因为离心力导致上部“空穴”而使副叶轮裸露在空气中,造成裸露部分的副叶轮出现无效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端盖与电机机壳上端口连接处采用尼龙胶水粘接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底盖和电机机壳下部的洗涤储液腔开口连接处采用超声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内部设有塑料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可靠,强密封,低压力损耗的优点,且洗涤电机叶轮在高速转动时能够提供稳定密封、压力损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机壳下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包括电机上端盖1、直流电机泵芯2、密封圈3、电机机壳4、叶轮6和电机底盖7,所述电机机壳4内部上部设为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4-1,下部设为洗涤储液腔4-2;所述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4-1底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4-3,并安装有密封圈3;

所述直流电机泵芯2上端连接电机上端盖1,直流电机泵芯2的正、负极pin针会穿过电机上端盖1预留的通孔,装配好电机上端盖1的直流电机泵芯2安装于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4-1,电机上端盖1与电机机壳4上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泵芯2的电枢轴穿过密封圈3伸入洗涤储液腔4-2中连接叶轮6,所述叶轮6底部设有主叶轮6-1,主叶轮6-1上侧设有副叶轮6-2,副叶轮6-2与叶轮上端面6-3设有1mm的位置落差,叶轮6位于洗涤储液腔4-2中,并通过电机底盖7封闭在洗涤储液腔4-2中;

所述洗涤储液腔4-2一侧设有进液口4-4,另一侧设有出液口4-5。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端盖1与电机机壳4上端口连接处采用尼龙胶水粘接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底盖7和电机机壳4下部的洗涤储液腔4-2开口连接处采用超声波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4-4内部设有塑料过滤网5。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6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电机上端盖1为注塑成型件,主要为洗涤电机提供电源接口,最终与车身电源线束插头进行匹配插接并锁紧固定;直流电机泵芯2,直流电机泵芯2为洗涤电机电磁转矩输出模块,工作时一对电磁力形成了作用于电枢产生一个力矩,这个力矩会使电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最终带动电枢连轴上的叶轮6,高速旋转的叶轮6会将搅动电机机壳4泵腔内的洗涤液,从而将洗涤液沿着规定的输出管路进行流出,并最终喷射到前、后挡风玻璃目标位置进行冲刷、清洗;装配时,会将直流电机泵芯2套入在电机上端盖1上,同时直流电机泵芯2上已固定的正、负极pin针会正确的穿过电机上端盖1预留的通孔,方便与车身线束插头正、负极pin针进行通电连接;直流电机泵芯2与电机上端盖1采用铆接压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机壳4为注塑成型件,分为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及洗涤储液腔,主要为直流电机泵芯2提供支撑、固定、保护等作用,安装在洗涤罐体上,会与罐体内部相通,保证洗涤液进入电机机壳4洗涤储液腔;装配时,密封圈3会正确安装在电机机壳4的密封腔内,密封圈3的安装作用主要为洗涤储液腔与直流电机泵芯2安装腔进行隔离密封,杜绝储液腔内的洗涤液体进入直流电机泵芯2安装腔内,以免造成直流电机泵芯2因进水而烧毁洗涤电机;装配时,会将已经铆接压紧固定的直流电机泵芯2与电机上端盖1套入电机机壳4内,并且直流电机泵芯2上的电枢轴会穿过密封圈3直至伸入到电机机壳4储液腔内,套入后,直流电机泵芯2会完全装入电机机壳4内部,此时的电机机壳4会同电机上端盖1贴合,贴合处采用专用尼龙胶水进行粘接密封;伸入到电机机壳4储液腔内的电枢轴,会将叶轮6安装在电枢轴上,安装叶轮6后,使用电机底盖7进行封闭电机机壳4储液腔,采用超声波焊接对电机底盖7和电机机壳4封闭,确保储液腔内液体正常储存不泄漏;为了考虑颗粒异物等进入洗涤器罐体内,造成喷水异常或对叶轮损伤,洗涤电机进液口内部安装有塑料过滤网,能有效过滤颗粒异物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上端盖、直流电机泵芯、密封圈、电机机壳、叶轮和电机底盖,所述电机机壳内部上部设为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下部设为洗涤储液腔;所述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底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并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直流电机泵芯上端连接电机上端盖,直流电机泵芯的正、负极pin针会穿过电机上端盖预留的通孔,装配好电机上端盖的直流电机泵芯安装于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电机上端盖与电机机壳上端口密封连接;所述直流电机泵芯的电枢轴穿过密封圈伸入洗涤储液腔中连接叶轮,叶轮底部设有主叶轮,主叶轮上侧设有副叶轮,副叶轮与叶轮上端面设有1mm的位置落差,叶轮位于洗涤储液腔中,并通过电机底盖封闭在洗涤储液腔中;

所述洗涤储液腔一侧设有进液口,另一侧设有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端盖与电机机壳上端口连接处采用尼龙胶水粘接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盖和电机机壳下部的洗涤储液腔开口连接处采用超声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内部设有塑料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强压力洗涤电机,包括电机上端盖、直流电机泵芯、密封圈、电机机壳、叶轮和电机底盖,电机机壳内部设为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和洗涤储液腔;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底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并安装有密封圈;直流电机泵芯上端连接电机上端盖,装配好电机上端盖的直流电机泵芯安装于直流电机泵芯安装腔;直流电机泵芯的电枢轴穿过密封圈伸入洗涤储液腔中连接叶轮,叶轮底部设有主叶轮,主叶轮上侧设有副叶轮,副叶轮与叶轮上端面设有1mm的位置落差,叶轮位于洗涤储液腔中,并通过电机底盖封闭在洗涤储液腔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可靠,强密封,低压力损耗的优点,且洗涤电机叶轮在高速转动时能够提供稳定密封、压力损耗低。

技术研发人员:史德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钱江汽配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