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卸车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7767发布日期:2020-07-14 17:0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耐腐蚀卸车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卸车自吸泵。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化工原料、原油等运输量越来越大。槽车在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槽车分公路运输槽车和铁路运输槽车,因安全需要铁路槽车均为上卸式,很多公路槽车也采取顶部卸车,由于卸车口开在槽车顶部,整个卸车过程中吸入管路成倒u型,吸入管路较长且易存气。当泵壳内存有空气时,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因而产生的离心力较小,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普通离心泵在半液半气甚至全是气体的情况下会因出现气缚现象无法正常工作。现有卸车泵如滑片泵、摆动转子泵、隔膜式自吸泵等,这些泵型输送普通介质尚可,输送高温硫酸、硝酸等强腐蚀性介质时因高温产生的腐蚀性蒸汽四处飘散造成设备中与介质蒸汽接触的元件太多,因结构限制很难做到所有元件材质均耐腐蚀造成设备频繁损坏,而且液位检测元件也多不耐这些强腐蚀性介质腐蚀,卸车时吸入管线通常较长,自吸罐容积有限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用普通自吸机排气会因管线内存气无法一次排净,一旦因为积存的气体造成断流,普通自吸机无法自行再次启泵排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腐蚀卸车自吸泵,其工作时不需手动灌罐,能自吸、启动时间短、可自动停泵,保证槽车内无介质残留、扫舱彻底,同时除气液阀堵组件、自吸罐和射流器外其他部件均不与腐蚀性介质接触,避免了强腐蚀介质对该部件的侵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腐蚀卸车自吸泵,包括自吸罐、离心泵、抽真空装置和防爆控制箱;

所述自吸罐的入口与槽车连通,所述自吸罐的出口与离心泵相连,并且自吸罐设置有低液位开关;

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自吸罐的上方,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气液阀堵组件、射流器动力源和射流器,所述气液阀堵组件与自吸罐连通,所述射流器分别与气液阀堵组件和射流器动力源连接;

所述防爆控制箱分别与低液位开关、离心泵和射流器动力源连接,防爆控制箱根据接收到的低液位开关的信号,对离心泵和射流器动力源进行控制。

所述气液阀堵组件包括空气阀、介质阀、外壳和螺杆,所述空气阀包括空气阀堵和空气阀密封板,所述介质阀包括介质阀密封板和介质阀浮筒,所述空气阀堵和介质阀浮筒通过螺杆相连。

所述介质阀浮筒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

所述射流器设置有排出管路、压力管路和吸入管路,所述排出管路与大气连通,所述压力管路与射流器动力源的出口管线相连,所述吸入管路与所述空气阀和介质阀之间的空间连通。

所述低液位开关包括设置在自吸罐上部的感应开关和设置在自吸罐内部的液位浮筒,所述液位浮筒的顶部设置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与感应开关通过磁感应连接。

所述低液位开关位于自吸罐内部的部分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材质制成。

所述自吸罐采用聚四氟乙烯、聚丙烯或耐腐蚀金属制成,以防止强腐蚀性介质的腐蚀。

所述自吸罐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并且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气液阀堵组件、射流器、射流器动力源和低液位开关的外部。

所述射流器动力源采用罗茨风机或者透平式风机。

所述离心泵内部衬氟或者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主泵采用离心泵,离心泵与其他泵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流量调节简单、工作范围广等优点;

2)离心泵、液位开关及气液阀堵组件内所有与介质或介质蒸发产生的气体相接触的部件均采用衬氟、耐腐蚀金属或聚丙烯材质,可防止强腐蚀性介质的腐蚀;

3)采用射流器和风机组合式自吸方式,风机不与介质及介质蒸发产生的气体接触,避免了因风机材质不高,无法适应强腐蚀性介质的腐蚀而很快损坏的问题;射流器和自吸罐的结构保证了无传动部件与从槽车抽出的气体接触,因此不会因磕碰摩擦、干磨等产生火花进而造成火灾,安全性更高;

4)不需手动灌罐,能自吸,启动时间短,可自动停泵;

5)吸入管线直达槽车底部,介质注满泵才启泵,槽车内无介质即停泵,既避免机械密封干磨,又可保证槽车内无介质残留,做到扫舱彻底,避免了槽车内残留介质太多造成的经济损失;

6)吸程远,吸入管路长度不受限制;

7)射流器、风机及自吸罐组合的结构解决了因为卸车管线为倒u型,管线内存有气体,需多次排气才能完成卸车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运输硫酸、硝酸等强腐蚀介质的火车槽车、汽车槽车卸车、汽车加油和油船货船扫舱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腐蚀卸车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低液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液阀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槽车,2-入口管线,3-自吸罐,4-射流器,5-防护罩,6-出口管线,7-射流器动力源,8-进气管,9-气液阀堵组件,10-低液位开关,11-离心泵出口阀,12-离心泵,13-螺杆,14-压力管路,15-吸入管路,16-排出管路,17-感应开关,18-液位浮筒,19-感应片,20-空气阀堵,21-空气阀密封板,22-介质阀密封板,23-介质阀浮筒,2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腐蚀卸车自吸泵,其工作时不需手动灌罐,能自吸、启动时间短、可自动停泵,保证槽车1内无介质残留、扫舱彻底。

如图1所示,一种耐腐蚀卸车自吸泵,包括自吸罐3、离心泵12、抽真空装置和防爆控制箱;

自吸罐3的入口与槽车1通过入口管线2相连,入口管线2入口插至槽车1底部,自吸罐3的出口与离心泵12吸入口相连,离心泵12内部衬氟或者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自吸罐3设置有低液位开关10,自吸罐3采用聚四氟乙烯、聚丙烯或耐腐蚀金属制成,以防止强腐蚀性介质的腐蚀,并且自吸罐3的上部设置有防护罩5,防护罩5设置在气液阀堵组件9、射流器4、射流器动力源7和低液位开关10的外部,防止外部雨水冲刷及磕碰对上述部件造成损坏;

抽真空装置设置在自吸罐3的上方,抽真空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气液阀堵组件9、射流器4及射流器动力源7,气液阀堵组件9与自吸罐3连通,射流器4分别与气液阀堵组件9和射流器动力源7相连接,射流器动力源7采用罗茨风机或者透平式风机,风机从大气中抽取气体经射流器动力源7出口管线6给射流器4提供动力,其排出的气体进入射流器4后,射流器4喷嘴附近形成真空,抽送离心泵12及入口管内气体;

防爆控制箱分别与低液位开关10的感应开关17、离心泵12的电机和射流器动力源7的电机连接,防爆控制箱根据接收到的低液位开关10的信号,对离心泵12和射流器动力源7进行控制,防爆控制箱图中未示出,防爆控制箱可采用现有技术,防爆控制箱分别与低液位开关10、离心泵12和射流器动力源7的连接方式也采用现有技术,比如有线连接,用于传输电信号。

如图4所示,气液阀堵组件9包括空气阀、介质阀、外壳24和螺杆13,空气阀包括空气阀堵20和空气阀密封板21,空气阀上部的进气管8与大气相通,空气阀下部与射流器4的吸入管路15相连,介质阀包括介质阀密封板22和介质阀浮筒23,介质阀浮筒23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空气阀堵20和介质阀浮筒23通过螺杆13相连,并由螺母固定成为一体。具体布置方式为:气液阀堵组件9的外壳24与自吸罐3相连,使气液阀堵组件9与自吸罐3连通,外壳24内部从下而上依次设置介质阀、空气阀和进气管8,螺杆13将介质阀浮筒23和空气阀堵20串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介质阀浮筒23和空气阀堵20在介质浮力作用下上下浮动,介质阀密封板22和空气阀密封板21均固定在外壳24内,当有介质经自吸罐3进入外壳24内时介质托起介质阀浮筒23和空气阀堵20一起上升,没有介质进入外壳24内时,介质阀浮筒23和空气阀堵20一起回落,空气阀和介质阀总是一开一闭,空气阀开则介质阀闭合,反之亦然,能够防止串气。也就是说,气液阀堵组件9起到转换开关的作用,能够控制被吸入射流器4内的空气是来自泵内还是大气。

如图2所示,射流器4设置有排出管路16、压力管路14和吸入管路15,排出管路16与大气连通,压力管路14与射流器动力源7的出口管线6相连,吸入管路15与空气阀和介质阀之间的空间连通。

如图3所示,低液位开关10包括设置在自吸罐3上部的感应开关17和设置在自吸罐3内部的液位浮筒18,低液位开关10与自吸罐3通过法兰连接或者螺纹连接,液位浮筒18的顶部设置有感应片19,感应片19与感应开关17通过磁感应连接。低液位开关10位于自吸罐3内部的部分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材质制成,低液位开关10的外部可采用聚四氟乙烯、耐腐蚀金属或聚丙烯等耐腐蚀材料。低液位开关10的下部设置有开口,用于与自吸罐3连通,液位浮筒18浮起或者落下,带动感应片19上下浮动,感应开关17设置在自吸罐3上部,感应开关17和感应片19之间通过四氟桶壁隔离,保证所有不耐腐蚀的元件均设置在自吸罐3外以保证低液位开关10不被介质腐蚀。自吸罐3内液体多时,将液位浮筒18浮起,感应片19与感应开关17的距离到达感应位置即感应片19与感应开关17磁感应连接传出电信号给防爆控制箱,防爆控制箱控制离心泵12电机和射流器动力源7电机工作;当槽车内介质被排空,自吸罐3内液体少时,液位浮筒18下降,自吸罐3内液位降到设定位置,即自吸罐3内剩下的介质能够保证下次气泵所需的液位,感应片19与感应开关17因距离太远,感应开关17无法感应到感应片19,感应开关17不再传出电信号至防爆控制箱,防爆控制箱控制离心泵12电机和射流器动力源7电机同时关闭,卸车过程完毕,低液位开关10的设置防止了自吸罐3内介质被抽空从而导致下次启泵困难。

上述耐腐蚀卸车自吸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12开始运转前首先关闭离心泵出口阀11使管路内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按下防爆控制箱上的启动按钮启动风机,此时自吸罐3、离心泵12及其入口管线2内均充满气体,气液阀堵组件9中介质阀打开,空气阀关闭,射流器动力源7从大气中抽取空气排至射流器4,射流器4利用射流原理抽取自吸罐3及离心泵12内空气;

当自吸罐3内灌满介质时,气液阀堵组件9中的介质阀浮筒23在介质作用下浮起,介质阀关闭,空气阀打开,射流器动力源7排出的气体通过压力管路14进入射流器4,射流器4从进气管8经空气阀抽取外部空气,防止因介质阀关闭吸入管路15不但无气体被吸入射流器4反倒将风机排出的气体回流至介质阀,风机气体顶开介质阀,造成自吸罐3漏气,此时打开离心泵出口阀11,离心泵12开始正式运转;

因槽车1比卸车自吸泵高,入口管线2成倒u型,入口管线2内存气体,如图1中入口管线2的阴影处,入口管线2内气体无法一次抽净,当入口管线2内剩余气体进入自吸罐3后,罐内液位下降,介质阀浮筒23随液位下落,介质阀打开,空气阀堵20在螺杆13作用下随着介质阀浮筒23一起下落,空气阀关闭,射流器动力源7排出气体通过射流器4抽取自吸罐3内气体,因为此时自吸罐3内存有介质,可保证离心泵12不会因气缚现象而无法正常工作,离心泵12入口管线2与抽真空装置间自成封闭空间,因此可不必再关闭出口阀门即可抽空自吸罐3内空气,从而保证操作者一次启动后无需再重复操作;

如此反复工作直至整个管线内气体被抽空,当槽车1内介质被抽空后,自吸罐3内介质继续下降直至低液位开关10打开,不再传出电信号给防爆控制箱,防爆控制箱控制离心泵12及射流器动力源7同时关闭,至此完成卸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