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4061发布日期:2020-07-29 02:3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风扇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方位的送风要求,一般会设置左右摇头和上下摇头的机构,主要包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控制以及两组四杆机构实现左右摇头和上下摇头;另一种是利用一个电机控制实现左右摇头,上下摇头通过调节定位装置手动调节。

而以上的这两种方式,其扫风都是在水平方向的同一空间平面上水平往复扫风,或在垂直方向的同一空间平面上垂直往复扫风,其扫风区间单一,而对于水平扫风而言,如果需要较宽的扫风区间或者说是需要变换位置角度的调整扫风区间,则需要对风扇头的位置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往往是只针对立式风扇,对于小型放置于工作台面座式风扇而言,几乎不具备这个功能,其原因在于角度调整的设备结构太大,不利于集成于较小空间的座式风扇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通过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设置相应具有定位槽以用于角度调整的定位件,通过具有弹性的水平定位销的作用,在动力系统进行角度偏转调整时,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槽之间的干涉作用,对角度调整进行定位,进而保证不同角度位置上的扫风需要,具有更宽阔的扫风区间。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包括风扇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支撑系统,所述支撑系统被配置为包括:与工作台面相配合的底座单元以及在底座单元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连接的俯仰单元;

所述底座单元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其中,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以及与各定位槽相配合的水平定位销。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俯仰单元包括:

空间上呈l状,以使其在与底座单元连接后具有俯仰角度调整空间的安装板,以及与其相配合的盖板;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以供动力单元定位柱伸入的第一安装槽;

所述安装板底部还设置有可伸入至底座单元固定槽的三角固定部;

以及通过固定螺钉与固定槽连接的支架;

其中,所述三角固定部枢接设置在支架或固定槽内;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可对三角固定部的俯仰角度进行调整的通孔,所述三角固定部上设置有与通孔相配合的仰角定位销,所述仰角定位销的固定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进而与三角固定部上的第二安装槽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

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

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

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

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包括风扇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支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

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

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

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水平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向水平旋转电机提供水平安装位,并与支撑系统相配合对传动单元进行支撑限定的支架座,其上设置有可供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一贯穿孔;

第一水平连杆,其一端与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水平连接杆连接至定位件;

其中,所述支架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

所述支架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以与连接件相配合的倒l形第一连接耳。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架座在其中一个第一连接耳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垂直传输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耳。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垂直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向垂直旋转电机提供垂直安装位的固定板,其上设置有可供垂直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二贯穿孔;

第一垂直连杆,其一端与垂直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垂直连接杆连接至第二连接耳;

其中,所述固定板在与连接件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风扇头被配置为包括:

扇叶,其中心处设置有传动柱;

相互配合以对扇叶进行封装的第一前盖、第一后盖;

向扇叶施加作用力,以使其旋转的电机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后盖上设置有可供传动柱穿设的固定端,以及对电机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的容纳腔;

所述电机组件在与固定端相配合的位置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油圈,且所述电机组件的外端还设置有减震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

对动力单元进行封装的第二前盖、第二后盖;

以及与减震圈相配合的减震盖。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设置相应具有定位槽以用于角度调整的定位件,通过具有弹性的水平定位销的作用,在动力系统进行角度偏转调整时,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槽之间的干涉作用,对角度调整进行定位,进而保证不同角度位置上的扫风需要,具有更宽阔的扫风区间。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设置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风扇头可以分别在水平区间、垂直区间分别进行摇头扫风,也可以在水平电机、垂直电机共同工作时,通过具有不同转速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使得其扫风可呈八字型摇头扫风,进而保证其扫风区间更为广阔,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使用需要。

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俯仰单元与底座单元的配合,以及垂直定位销与支架的配合,实现多角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调整,进而保证其能满足不同高度的扫风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风扇各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动力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扇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包含图1动力单元的动力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俯仰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2、7、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多角度调整水平扫风区间的风扇实现形式,包括风扇头1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动力系统2、支撑系统3、4,在动力系统与支撑系统之间设置有限定连接的定位件240,其底部相对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未示出),其用于与支撑系统相配合,使得动力系统的定位柱可穿过定位件进而与支撑系统进行连接,实现对动力系统在空间上的定位操作,进而保证设备在空间上的支撑限定,结构稳定性;

所述支撑系统被配置为包括:与工作台面相配合的底座单元4,以及在底座单元与动力单元之间进行连接的俯仰单元3,其用于通过底座单元对设备中其它部件进行支撑定位,同时通过俯仰单元的作用使得风扇头的俯仰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底座单元上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孔319;

其中,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340,以及与其相配合的水平定位销350;在这种方案中,水平定位销具有可伸入第二复位弹簧内部的收缩部,进而使水平定位销具有弹性往复力,进而通过动力单元在水平方向进行旋转时,通过定位槽与水平定位销的配合,使得水平定位销通过顶在定位槽时对其水平角度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保证风扇头在不同位置可以有不同的扫风区间,在这种如果处于正视的情况下,风扇的扫风的扇形区间弧度为52,在通过至少5个点位,即5个定位槽的配合实现5个角度的变化,即每一个点位可以在扇形区间52弧度内进行扫风,进而在空间弧度123度进行旋转扫风,实现水平多角度的扫风操作。

如图9-10,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俯仰单元包括:

空间上呈l状,以使其在与底座单元连接后具有俯仰角度调整空间的安装板310,以及与其相配合的盖板320,安装板通过在空间上布置呈l状的安装板,使得其在与底座单元相配合时,能具有俯仰角度调整的空间,盖板通过相配合的螺钉321与安装板进行安装;

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以供动力单元定位柱伸入的第一安装槽311,其用于过对定位件与定位柱相配合,完成动力单元的安装限定,所述安装板上通过相配合的自攻螺钉315、螺母316、堵头317对安装板上结构件进行限定;

所述安装板底部还设置有可伸入至底座单元固定槽40的三角固定部312,通过固定槽与三角固定部的配合,实现二者的干涉性连接,进而具有可以俯仰的连接可能性;

以及通过固定螺钉40与固定槽连接的支架330,其用于通过支架上的安装孔332与支撑单元内侧壁进行连接,完成二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三角固定部枢接设置在支架或固定槽内,其用于通过点性连接实现安装板进行角度调整;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可对三角固定部的俯仰角度进行调整的通孔331,所述三角固定部上设置有与通孔相配合的仰角定位销360,所述仰角定位销的固定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361进而与三角固定部上的第二安装槽(未示出)连接,在这种方案中,通过仰角定位销与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定位销具有一弹性力,进而通过在调整安装板时,仰角定位销的锥形端可划动式的设置在通孔内,并在下一步的划动时通过弹性作用力进入到下一个通孔,完成角度调整,进一步地通过三角固定部内还可以设置相配合的转动限定轴313,其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旋转限定弹簧314,进而通过支架上与限定轴相配合的弧形限定部333、止转螺杆318,对三角固定部的旋转进行限定保护。

如图3-4、7,在另一种实例中,

所述动力系统被配置为包括:

在风扇头与动力系统之间进行传动连接的连接件250,其用于将动力单元输出的水平转动和/或垂直转动的力矩输出给风扇头,以使其根据动力控制在水平区间或垂直区间进行扫风操作,并进一步的通过相配合的橡胶垫251、252,使得其与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向风扇头施加作用力,以使其能垂直、水平转动的动力单元220,其用于向风扇头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进而保证风扇头在转动出风的同时,可以在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往复运动,进行往复扫风操作;

其中,所述动力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分别输出水平、垂直旋转动力的水平旋转电机2210、垂直旋转电机2220,通过在水平或垂直电机的旋转作用下,分别提供相配合的动力,驱动风扇头在水平、垂直区间内进行往复运动,其二者的旋转作用力可以是分别进行,即单纯水平扫风,也可以垂直扫风,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二者同时进行,所述垂直旋转电机的旋转速度被配置为水平旋转电机旋转速度的两倍或两倍以上,通常情况下水平电机和旋转电机同时做工,其功率通常选择一致,但转速可进行区分进行选择,如果选择转速一致,则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其扫风的轨迹则为弧形,若是将垂直电机的转速设置为水平电机的转速的两部,举例若每秒水平电机转2圈,则垂直电机选择每秒转4圈,在这种区别转速的情况下,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其扫风的轨迹则为∞形,称作水平的八字形,以增加扫风区间范围,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转速做适应性调整,以使其扫风轨迹做适应性变化,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

用于分别将水平旋转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与连接件实现连接的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其用通过将水平旋转电机(简称水平电机)、垂直旋转电机(简称垂直电机)输出的作用力,分别传递至风扇头,以使风扇头根据作用力进行区别范围内的摇头或摆动,以适应较小风扇、较宽范围的扫风区间。

如图3-4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水平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向水平旋转电机提供水平安装位,并与支撑系统相配合对传动单元进行支撑限定的支架座2211,其上设置有可供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一贯穿孔2212,;

第一水平连杆2213,其一端与水平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水平连接杆2214连接至定位件;

其中,所述支架座上还设置有与定位件上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2215;

所述支架座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以与连接件相配合的倒l形第一连接耳2216,在这种方案中,通过支架座对水平电机进行支撑,并通过其下的定位柱与外部的支撑系统进行结合,具体的是通过穿过定位孔进而与支撑系统进行连接,而水平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设在第一水平连杆中的轴孔内,而第一水平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平连杆与定位件连接,其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螺钉、铆接、枢接中的任意一种,而通过动力输出轴与第一水平连杆的第一连接点,第一水平连杆与第二水平连杆的第二连接点,第二水平连杆与定位点连接的第三连接点,定位柱与定位件穿设的第四连接点,在空间上构成四边形的驱动传输结构,通过对各点固定与否的选择性设定,以在水平电机的转动下,带动与水平电机相配合的支架座在一定水平区间内往复转动,完成水平动力传输。

如图4,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支架座在其中一个第一连接耳的一侧,还设置有与垂直传输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耳2217,在这种方案中通过第二连接耳的设计,使得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可以通过结构件之间的连接,相互作用,同时可在垂直运动时作定点参照,进而保证结构之间配合的稳定性。

如图1-2,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垂直传输组件被配置为包括:

用于向垂直旋转电机提供垂直安装位的固定板2221,其上设置有可供垂直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穿出的第二贯穿孔2222;

第一垂直连杆2223,其一端与垂直旋转电机动力输出轴相配合,另一端通过相配合的第二垂直连接杆2224连接至第二连接耳;

其中,所述固定板在与连接件相配合的一端设置有折弯连接部2225,在这种方案中,通过固定板写成对垂直电机的支撑,而垂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设在第一垂直连杆中的轴孔内,而第一垂直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行走连杆与定位件连接,其连接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通过螺钉、铆接、枢接中的任意一种,而通过动力输出轴与第一垂直连杆之间的第一连接点,第一垂直连杆与第二垂直连杆之间的第二连接点,第二垂直连杆与连接耳连接之间的第三连接点,固定板与连接件相配合的第四连接点,在空间上构成类似的四边形的驱动传输结构,通过对各点固定与否的选择性设定,在垂直电机的转动下,带动与垂直电机相配合的固定板在一定垂直区间内往复转动,完成垂直方向上的动力传输,而水平传输组件、垂直传输组件中的各连杆在连接时,可通过相配合的螺母或螺钉260、261,垫片262,尼龙垫圈263,完成连杆之间的连接,保证其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5-6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风扇头被配置为包括:

扇叶11,其中心处设置有传动柱12;

相互配合以对扇叶进行封装的第一前盖10、第一后盖13;

向扇叶施加作用力,以使其旋转的电机组件15;

其中,所述第一后盖上设置有可供传动柱穿设的固定端130,以及对电机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的容纳腔131;

所述电机组件在与固定端相配合的位置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油圈14、16,以及卡扣17,且所述电机组件的外端还设置有减震圈18,在这种方案中通过对各结构的限定,进而保证方案的完整性,并进一步通过电机组件的设置,使得扇叶可根据需要进行转动,带动周围的风进行流动,完成传风动作,同时通过油圈、卡扣、减震圈的结构设计,保证设备配合之间的稳定性,减小传动之间震动噪音,进而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如图7-8,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

对动力单元进行封装的第二前盖210、第二后盖230;

以及与减震圈相配合的减震盖211,在这种方案中,通过第二前盖、第二后盖对动力单元进行封装,同时对部件进行支撑限位,通过减震盖与减震圈的配合,进一步将电机组件产生的震动及噪音进行去除,进而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动力单元定位柱伸入的第一安装槽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复位

如图11-12,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底座单元被配置为包括:

相配合的上盖41、下盖42;

设置在下盖内的pcb板组件43,其电性连接至各电机,以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切换,其上设置有多个对风扇头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的开关48,各按键通过相配合的导光柱44、遮光棉45与上盖上的按键帽46连接,各按键通过相配合的复位弹簧47与导光柱连接,进而通过按键的作用对风扇头水平,垂直方向转动进行控制或切换,使得其分别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需要。

以上各方案均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呈八字型摇头扫风风扇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