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深井泵的叶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5690发布日期:2020-09-25 18: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深井泵的叶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叶轮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深井泵的叶轮组件。



背景技术:

深井泵是水泵的一种,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电动机和泵制成一起,它是沉入钻井孔内提水的机械,被广泛用于矿山抢险、建设施工排水、农业排灌、工业水循环,甚至抢险救灾以及地下水位比较深的抽提水等。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8302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井泵的叶轮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导叶和叶轮,壳体的下端连接有呈环形的底板,底板的中心孔内壁上设有环形凸沿,叶轮的下端面设有凸出的支撑部,在叶轮安装时,支撑部的下端面抵靠在环形凸沿的上端面。

其工作方式主要是在电机工作后会将井中的水抽上来,由于内部叶轮受主轴驱使高速旋转,其中的水随着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会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水经过叶轮上方的导叶后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在导叶中向上流动,此时,在叶轮的中心处由于水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水的真空低压区,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被从叶轮的中心处被抽吸上来,进而从泵出口的排出管流出。

但当水体中含有泥沙颗粒时,泥沙颗粒随着水体从叶轮的中心处被抽吸上来,泥沙颗粒会有一部分积聚在环形凸沿处,因此,在叶轮高速旋转之下,叶轮与环形凸沿抵靠的支撑部易被泥沙颗粒磨损破坏,影响叶轮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深井泵的叶轮组件,具有使用寿命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速深井泵的叶轮组件,相邻两个叶轮组件叠置在一起,叶轮组件包括叶轮和导叶;所述叶轮设置在导叶内,所述叶轮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圈;所述导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导流板、以及设置在导流板上若干呈渐开型螺旋状设置的导流片,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供叶轮的支撑圈抵靠的耐磨片,所述耐磨片的表面与安装板的表面齐平,所述安装板的外沿设置有环形凸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叶轮的支撑圈抵靠接触,叶轮高速转动时,叶轮将水体甩出进入到壳体内,叶轮甩出的水体中含有泥沙颗粒,由于耐磨片与安装板的表面齐平,因此,耐磨片与支撑圈之间不会积聚泥沙颗粒,避免造成耐磨片与支撑圈的磨损破坏。并且此时,泥沙颗粒在壳体内腔中随着水体涡流甩向并积聚在环形凸沿处,一方面避免泥沙积聚在安装板与叶轮的连接处,造成叶轮与安装板的磨损,另一方面通过环形凸沿的设置,能够对泥沙进行阻挡,达到保护壳体的目的,提高了叶轮组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叶轮包括上叶板、下叶板和若干叶片,所述下叶板的中心设置有通水孔,所述支撑圈围绕通水孔的边沿设置;若干叶片以呈渐开型螺旋状设置在下叶板上,相邻叶片之间形成有通水通道,所述通水通道的一端与通水孔相通,所述通水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上叶板覆盖在若干叶片上,所述上叶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轮轴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圈围绕通水孔设置,通水孔设置在下叶板的中心,由此叶轮在高速旋转时,支撑圈与耐磨片抵触,能够确保支撑圈转动不会出现偏心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轮轴套在上叶板上分别向两侧延伸,所述轮轴套的一端凸出于上叶板表面,所述轮轴套的另一端穿过通水孔并高于支撑圈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轮轴套的设置,能够提高叶轮在深井泵主轴上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导流片的一端与连接孔的孔边沿相接壤,所述导流片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固定,相邻导流片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板上在每个导流通道处开设有导流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叶轮受主轴驱使高速旋转,其中的水随着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会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水经过叶轮上方的导叶后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在导叶中向上流动,从而方便从导流口中进入到导流通道中。

优选的,所述导流口位于导流板的外沿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口设置的位置,以方便水体从壳体中进入到导流通道中。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覆盖在若干导流片上以将导流通道的顶部封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将导流通道的顶部封闭,从而提高导叶整体安装结构的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嵌装固定在壳体的上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采用嵌装固定的方式,在安装板损坏时,方便对安装板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耐磨片围绕中心孔嵌装在安装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磨片围绕中心孔设置,能够使得耐磨片与支撑圈相对并供支撑圈抵靠。

优选的,所述耐磨片采用陶瓷耐磨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陶瓷耐磨片具有耐磨、防锈的特点,使用寿命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通过环形凸沿的设置,使得泥沙颗粒在壳体内腔中随着水体涡流甩向并积聚在环形凸沿处,一方面避免泥沙积聚在安装板与叶轮的连接处,造成叶轮与安装板的磨损,另一方面通过环形凸沿的设置,能够对泥沙进行阻挡,达到保护壳体的目的,提高了叶轮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高速深井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叶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叶轮组件的第一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叶轮组件的第二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体;2、电机;3、主轴;4、安装支架;5、联轴器;6、进水节;7、叶轮组件;71、叶轮;711、轮轴套;712、轮轴孔;713、上叶板;714、叶片;715、下叶板;716、通水孔;717、支撑圈;718、通水通道;72、导叶;721、壳体;722、导流板;723、导流片;724、连接孔;725、导流通道;726、导流口;727、安装板;728、中心孔;729、耐磨片;730、环形凸沿;731、陶瓷圈;732、陶瓷垫片;8、中支架;9、上支架;10、出水上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深井泵的叶轮组件,应用在高速深井泵中,高速深井泵包括泵体1、电机2和主轴3。泵体1呈圆柱体设置,电机2与泵体1之间通过安装支架4连接,以使得电机2与泵体1之间形成进水空间,电机2与泵体1之间保持同轴设置,主轴3设置在泵体1内且沿着泵体1轴向方向设置,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与主轴3相连,由此,主轴3能够在电机2的驱动下高速旋转。

本实施例以泵体1竖直摆放为参考方向进行阐述说明。泵体1内从下至少依次设置有进水节6、若干叶轮组件7、中支架8、若干叶轮组件7、上支架9和出水上帽10。其中,叶轮组件7和中支架8的数量根据高速深井泵的长度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以三个叶轮组件7搭配一个中支架8进行设置。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若干叶轮组件7设置在泵体1内,叶轮组件7与主轴3相连,电机2驱使主轴3旋转,叶轮71主轴3受主轴3驱动旋转产生抽吸力,水体从进水节6进入,以在叶轮组件7的作用下沿着泵体1从下至少从出水上帽10输送而出。中支架8和上支架9设置在泵体1中,中支架8和上支架9通过橡胶轴承与主轴3相连,中支架8和上支架9用于保持主轴3转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每个叶轮组件7的结构相同,且相邻两个叶轮组件7相互叠加,本实施例以其中一个叶轮组件7进行阐述说明。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所示,叶轮组件7包括叶轮71和导叶72。

导叶72包括壳体721、导流板722和导流片723,壳体721的形状大小与泵体1相适配,壳体721呈圆柱体设置,壳体721安装在泵体1内时,壳体721的外壁能够与泵体1内壁紧密贴合,壳体721内部中空设置,导流板722固定设置在壳体721内以将壳体721的轴向方向进行封闭。导流片723设置在导流板722的上表面,导流片723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导流片723在导流板722上呈渐开型螺旋状设置。导流板722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724,连接孔724呈圆形设置,连接孔724用于供主轴3穿过,导流片723的一端与连接孔724的孔边沿相接壤,导流片723的另一端与壳体721的内壁相固定,相邻导流片723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725,其中,导流板722上在每个导流通道725处开设有导流口726,导流口726位于导流板722的外沿处,通过导流口726的设置,能够保持导流通道725与壳体721内腔的相互连通。

壳体721的端部嵌装固定有安装板727,安装板727覆盖在若干导流片723上以将导流通道725的顶部封闭。安装板727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728,中心孔728供主轴3穿过,中心孔728与导流通道725相通。其中,安装板727围绕中心孔728嵌装有耐磨片729,耐磨片729采用陶瓷耐磨片729,耐磨片729的表面与安装板727的表面齐平,安装板727的外沿设置有环形凸沿730。

叶轮71设置在导叶72的壳体721内腔中,叶轮71的中心设有轮轴套711,轮轴套711中设置有用于供主轴3安装的轮轴孔712,本实施例中,主轴3的横截面呈正六边形设置,轮轴孔712的形状大小与主轴3相适配,轮轴孔712采用内六角轮轴孔712。其中,轮轴套711向叶轮71的两端面延伸并凸出于叶轮71的两端面。

具体的,叶轮71包括上叶板713、叶片714和下叶板715,下叶板715的中心设置有通水孔716,下叶板715上围绕通水孔716的边沿设置有支撑圈717,叶片714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叶片714以呈渐开型螺旋状设置在下叶板715上,相邻叶片714之间形成有通水通道718,通水通道718的一端与通水孔716相通,通水通道718的另一端与外界相通。上叶板713覆盖在若干叶片714上,所述轮轴套711设置在上叶板713的中心位置,轮轴套711在上叶板713上分别向两侧延伸,轮轴套711的一端凸出于上叶板713表面,轮轴套711的另一端穿过通水孔716并高于支撑圈717表面。

值得说明的是,导叶72中心的连接孔724内嵌设有陶瓷圈731,导叶72上方设置有与陶瓷圈731接触的陶瓷垫片732,陶瓷垫片732中设置有用于供主轴3安装的垫片轴孔,垫片轴孔的形状大小与主轴3相适配,垫片轴孔为内六角轴孔。

当相邻叶轮组件7相互叠加时,叶轮71位于导叶72的壳体721内腔中,叶轮71的支撑圈717与安装板727的耐磨片729相接触,陶瓷垫片732被夹设在叶轮71的轮轴套711下端与陶瓷圈731之间,陶瓷垫片732以代替轮轴套711下端与陶瓷圈731接触,其中,叶轮71轮轴套711的上端与陶瓷圈731接触。

由此,本申请中叶轮71受主轴3驱动旋转,叶轮71在导叶72的壳体721内高速旋转,其中水体随着叶轮71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飞离叶轮71向外射出,射出的水体在壳体721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在导叶72中向上流动,此时,在叶轮71的中心处由于水体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水体的真空低压区,水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就被叶轮71抽吸上来。

其中,水体在叶轮组件7中是从下往上进行抽吸输送,因此,水体中含有的泥沙容易积聚在导叶72的安装板727上。因此,通过陶瓷垫片732代替轮轴套711下端与陶瓷圈731接触,利用陶瓷垫片732和陶瓷圈731采用陶瓷耐磨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泥沙造成轮轴套711端部的磨损,提高叶轮71的使用寿命。

并且水体中的泥沙颗粒在壳体721内腔中随着水体涡流朝向壳体721内壁一侧甩动,本申请通过环形凸沿730的设置,使得泥沙颗粒能够积聚在环形凸沿730处,一方面避免泥沙积聚在安装板727表面,造成叶轮71与安装板727的磨损,另一方面通过环形凸沿730的设置,能够对泥沙进行阻挡,加强对壳体721内壁的保护,达到保护壳体721的目的,以提高了叶轮组件7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