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0023发布日期:2020-10-09 22:2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花园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园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式花园吹风装置一般包括机壳体、把手和控制组件。机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风管。把手安装于机壳体的上方。工作时,操作人员手握持在把手上以能对花园吹风装置进行操作。但由于把手安装于机壳体的上方,所以花园吹风装置的体积较大,进而占用的空间较大。具体地,花园吹风装置的在其径向的方向上体积较大,如此导致花园吹风装置在其径向的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不利于操作和携带。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花园吹风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径向体积的花园吹风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花园吹风装置,其包括:壳体;其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气流产生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风管中;所述气流产生机构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绕旋转轴线转动的风扇,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用于产生气流;且所述进风段和所述出风段分别在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上游和下游;握持机构,包括握持部壳体和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撑管的相对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握持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在所述风扇的转动平面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风管在所述转动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相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呈一字型依次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的中轴线大致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段远离所述出风段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段远离所述进风段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段远离所述出风段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向下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在所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位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中轴线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电池包连接接口,用于连接电池包;或者电源插接口,用于插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或者所述电源插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握持机构远离所述风管的一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花园吹风装置,其包括:壳体;其包括风管,所述风管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其中,所述出风段纵长延伸;气流产生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风管中;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用于产生气流;且所述进风段和所述出风段分别在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上游和下游;握持机构,包括握持部壳体和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支撑管的相对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握持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纵长延伸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纵长延伸的方向上呈一字型依次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的中轴线大致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段远离所述出风段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出风段远离所述进风段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段远离所述出风段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在所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向下敞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的中轴线在所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中轴线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管与所述风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管由铝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相连,且所述控制开关能在用户单手握持时手指触发操作气流产生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电池包连接接口,用于连接电池包;或者电源插接口,用于插接外部电源;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或者所述电源插接口均设置于所述握持机构远离所述风管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用于连接在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上的电池包;或者用于连接在所述电源插接口上的外部电源;所述电池包和所述外部电源均用于为所述气流产生机构提供电力。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导体;用于将所述电池包或者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相连;所述导体设置于所述握持机构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机构内设置有贯通通道,所述贯通通道用于供所述导体穿过。

一种花园吹风装置,其包括:壳体;其包括风管;气流产生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风管中;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用于产生气流;电池包连接接口,用于连接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为所述气流产生机构提供电力;握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和所述壳体之间,以使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所述握持机构以及所述壳体依次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流产生机构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绕旋转轴线转动的风扇;所述风管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所述握持机构包括握持部壳体和支撑管;所述握持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支撑管一端连接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另一端连接所述风管,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呈一字型依次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管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其中,所述出风段纵长延伸;所述握持机构包括握持部壳体和支撑管;所述握持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支撑管一端连接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另一端连接所述风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纵长延伸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纵长延伸的方向上呈一字型依次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壳体、所述支撑管、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的中轴线大致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在所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中轴线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管呈折弯形,当所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水平放置时,所述支撑管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管连接所述握持部壳体的另一端不在同一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的中轴线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中轴线大致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的中轴线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的中轴线呈角度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相连,且所述控制开关能在用户单手握持时手指触发操作气流产生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管由铝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花园吹风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花园吹风装置通过设置壳体、气流产生机构、握持部壳体、支撑管,其中,支撑管一端连接于壳体,另一端连接握持部壳体,壳体包括风管,风管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气流产生机构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绕旋转轴线转动的风扇,握持部壳体、支撑管、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握持部的在所述风扇的转动平面上的投影落在风管在所述转动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从而有效降低花园吹风装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体积,使得其径向方向所占的体积最小,进而减少占用空间、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减少径向体积的花园吹风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花园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种花园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种花园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另一种花园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花园吹风装置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壳体;13、机壳;15、吹管;16、虹吸管;18、风管;19、气流产生机构;21、风扇;23、电机;26、握持机构;28、握持部壳体;29、支撑管;31、出风口;32、开口;33、进风口;35、第一部分;37、第二部分;38、第二减震件;39、第一减震件;41、电池包连接接口;44、贯通道;4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花园吹风装置,其包括:壳体11;其包括风管18,所述风管18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其中,所述出风段纵长延伸;气流产生机构19,其设置于所述风管18中;所述气流产生机构19用于产生气流,包括风扇21和用于驱动风扇21绕旋转轴线转动的电机23;且所述进风段和所述出风段分别在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上游和下游;握持机构26,包括握持部壳体28和支撑管29;所述支撑管29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1,所述支撑管29的相对所述壳体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握持部壳体28,所述握持部壳体28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壳体28、所述支撑管29、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依次排布;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旋转轴线方向相一致。握持部的在风扇的转动平面上的投影落在风管在该转动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本具体实施例中,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与出风段的纵长延伸方向相一致。

使用时,手握持在握持部上,并通过气流产生机构19产生气流,以使气流从进风段流向出风段,并从出风段流出。如此形成吹风。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花园吹风装置通过设置壳体11、气流产生机构19、握持机构26,其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依次排布;且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从而有效降低花园吹风装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体积,使得其径向方向所占的体积最小。进而减少占用空间、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地,由于花园吹风装置的安全规范要求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与出风口31的距离大于700mm。但是若风管18的长度太长,则会降低出风效率。因此在风管18长度最优的情况下,将握持部壳体28后置,采用支撑管29支撑延长保证700mm的设计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壳体11整体上呈中空的杆状。该中空部分形成贯通道44。当然该壳体11不限于为杆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正方体状,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该壳体11包括风管18。该风管18形成贯通道44。具体地,该风管18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该出风段纵长延伸。如图1所示,该风管18沿上下方向延伸。该风管18用于供气流通过,以使该风管18能向外吹风。

进一步地,该壳体11可以包括沿纵长延伸的方向排列的机壳13、吹管15和虹吸管16。该机壳13、吹管15、虹吸管16均为中空结构。且该机壳13、吹管15、虹吸管16相互连通,以形成风管18。该机壳13的内径大于吹管15的内径。从而该机壳13内能安装气流产生机构19。该虹吸管16的内径大于吹管15的内径。从而当风管18内的气流从吹管15流动至虹吸管16时,能提高流动速度,如此有利于气流流出虹吸管16。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管18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例如如图1所示,该两端分别为风管18的上端和下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风管18中。具体地,气流产生机构19可以固定设置于风管18中。该固定方式可以是螺钉固定、螺栓固定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进一步地,气流产生机构19可以设置于风管18的任一部分。例如气流产生机构19可以设置于风管18的两端之间。该气流产生机构19还可以设置于风管18的两端中的任一端内。也即该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风管18的上端内。或者该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风管18的下端内。

优选地,为了使得气流产生机构19能在风管18内形成稳定的气流,该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风管18的任一端内。例如如图1所示,该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风管18的上端。具体地,机壳13位于上端。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机壳1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气流产生机构19用于产生气流。进风段和出风段分别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上游和下游。也即该气流产生机构19将风管18分为进风段和出风段。例如如图1所示,该进风段位于出风段的上方。从而能使气流从进风段流至出风段并从出风段流出。例如如图1所示,该气流产生机构19能使风管18内产生气流,并使气流能从出风段的下端流出。具体地,进风段远离出风段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33。出风段远离进风段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31。更具体地,进风段在上端上形成有进风口33。出风段在下端上形成有出风口31。该出风口31用于供风管18内的气流通过,从而气流能通过出风口31流出出风段。进一步地,例如如图1所示,虹吸管16位于下端。该虹吸管16的下端设置有敞口。该敞口形成出风口31。

从而当风扇21转动时,风扇21能在风管18内形成负压,以使空气能从壳体11的外部流入进风段内,进而在进风段内产生气流,并使气流从出风段的下端流出,以形成吹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机构26设置于壳体11上。具体地,该握持机构26可以设置于风管18的外壁上。当然该握持机构26不限于设置于风管18的外壁上。该握持机构26还可以是设置于风管18的内壁上,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进一步地,该握持机构26固定连接于壳体11上。从而可以通过握持握持机构26使得壳体11被握持。该固定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焊接、一体成型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机构26包括握持部壳体28和支撑管29。支撑管29一端连接于壳体11,支撑管29的相对壳体11的另一端连接握持部壳体28。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管29的下端固定穿设于风管18内。支撑管29的上端与握持部壳体28相连。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焊接、一体成型等。从而通过支撑管29能将握持部壳体28与壳体11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例如如图1所示,支撑管29固定穿设于进风段的上端内。进一步地,支撑管29固定穿设于机壳13内。该固定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螺钉连接、焊接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从而一方面手可以握持在握持部上,以提高手掌与握持机构26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握持部能远离壳体11,从而使得风管18内的气流与操作者相距较远,进而避免气流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由于花园吹风装置的安全规范要求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与出风口31的距离大于700mm。但是若风管18的长度太长,则会降低出风效率。因此在风管18长度最优的情况下,将握持部壳体28后置,采用支撑管29支撑延长保证700mm的设计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依次排布。也即握持部壳体28位于支撑管29远离风管18的一端。进风段位于支撑管29和出风段之间。例如如图1所示,握持部壳体28位于支撑管29的上端。具体地,握持部壳体28面对支撑管29的一端套接于支撑管29外。例如如图1所示,握持部壳体28的下端套接于支撑管29的上端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如此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段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例如如图1所示,该握持部和出风段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能有效降低花园吹风装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体积,使得其径向方向所占的体积最小。从而减少占用空间、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呈一字型依次排布。也即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呈一字型排开。例如如图1所示,握持部壳体28位于支撑管29的上方。支撑管29位于进风段的上方。进风段位于出风段的上方。由于花园吹风装置的安全规范要求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与出风口31的距离大于700mm。但是若风管18的长度太长,则会降低出风效率。因此将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呈一字型排开,且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使得风管18的长度和效率都可以最优化,具体是风管18长度可做小,降低出风损耗,进风口33与出风口31在一条直线上,气流流向基本不变,气流损失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的中轴线大致重合。从而进一步地降小花园吹风装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地减小花园吹风装置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出风口31的中心位于握持机构26的中轴线上。如此转动握持机构26能准确地控制风管18的出风口31的位置。进而进一步地使得操作更灵活、转动更方便且工作指向性更好。

具体地,出风口31的中心位于风管18的中轴线上。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机壳13的中轴线、吹管15的中轴线以及虹吸管16的中轴线均处于同一直线上。出风口31设置于虹吸管16的下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风口33的中心位于风管18的中轴线上。如此进风口33与出风口31在一条直线上,气流流向基本不变,气流损失小。具体地,如图1所示,机壳13的中轴线、吹管15的中轴线以及虹吸管16的中轴线均处于同一直线上。进风口33设置于机壳13的上侧。从而当风扇21在风管18内形成负压时,壳体11外的气体能通过进风口33流入进风段内,并沿出风段的延伸方向流动直至从出风口31流出。

进一步地,风扇21的转动轴线与风管18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风扇21位于机壳13的中心。且风扇21能绕机壳13的中轴线转动。机壳13的中轴线与吹管15的中轴线以及虹吸管16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支撑管29与风管18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件39。具体地,第一减震件39围设在支撑管29与风管18之间。从而当通过握持机构26使壳体11移动时,能避免支撑管29与风管18的内壁之间产生冲击,进而减少壳体11的磨损。该第一减震件39例如可以是海绵、橡胶、泡沫等。

优选地,支撑管29与握持部壳体28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件38。具体地,第二减震件38围设在支撑管29与握持部壳体28之间。从而当通过握持机构26使壳体11移动时,能避免支撑管29与握持部壳体28的内壁之间产生冲击,进而减少握持机构26的磨损。该第二减震件38例如可以是海绵、橡胶、泡沫等。

优选地,支撑管29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该支撑管29的强度能足够大。该金属材料例如可以是铁、铜、铝等。优选地,支撑管29由铝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风口33和出风口31相对敞开。也即进风口33的敞开方向与出风口31的敞开方向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相背对。例如如图1所示,进风口33设置于机壳13的上侧。出风口31设置于虹吸管16的下侧。进风口33朝向上侧敞开。出风口31朝向下侧敞开。支撑管29穿设于进风口33内。如此使得握持部壳体28能与进风口33相远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握持机构26的中轴线与风管18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地,支撑管29的中轴线、握持部壳体28的中轴线以及风管18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如此转动握持机构26能准确地控制风管18的出风口31的位置。进而进一步地使得操作更灵活、转动更方便且工作指向性更好。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进风口33在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向下敞开。例如如图2所示,进风口33向下敞开。从而能避免进风口33与操作者相正对,如此减少气流对操作者的伤害。

具体地,壳体11包括靠近握持机构26的第一部分35和位于第一部分35远离握持机构26一侧的第二部分37。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部分35位于壳体11的上侧。第二部分37位于壳体11的下侧。第一部分35沿纵长延伸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37沿纵长延伸的方向延伸。且第一部分35位于第二部分37的上方。该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7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焊接、一体成型等。

进一步地,风管18设置于第二部分37内。支撑管29穿设于第一部分35内。如此通过第一部分35能使得壳体11与握持机构26相连。通过第二部分37能使得壳体11内能产生气流。具体地,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第二部分37内。例如如图2所示,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第二部分37靠近第一部分35的一侧。也即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第二部分37的上侧。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35的中轴线与第二部分37的中轴线不重合。也即第一部分35的中轴线与第二部分37的中轴线在垂直于纵长延伸的方向上相错开。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35远离第二部分37的一端设置有沿纵长延伸的方向背对第二部分37敞开的开口32。支撑管29穿设于该开口32内。出风口31设置于第二部分37远离第一部分35的一端。且出风口31沿纵长延伸的方向背对第一部分35敞开。也即开口32和出风口31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相对敞开。但开口32的中心与出风口31的中心之间具有高度差。进风口33设置于第二部分37面对第一部分35的一端。例如如图2所示,进风口33设置于第二部分37的上端。且进风口33偏离纵长延伸的方向敞开。如此当手握持在握持部壳体28上时,进风口33与手不相正对,如此避免气流对用户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第二部分37面对第一部分35的一端偏离纵长延伸的方向延伸形成弯折部。该进风口33设置于该弯折部上。例如如图2所示,第二部分37的上端形成向下延伸的弯折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在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的下方。因为当气流产生机构19产生气流后,气流通过出风口流出后对风管18产生反作用力。由于握持部在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的下方,所以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气流对风管18的作用力能对风管18产生相对于握持部向上转动的扭矩。如此风管18在气流的反作用力能向上抬起,进而节省人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花园吹风装置还包括:电池包连接接口41,用于连接电池包;或者电源插接口,用于插接外部电源;电池包连接接口41或者电源插接口均设置于握持机构26远离风管18的一端。也即电池包连接接口41或者电源插接口与壳体11分别位于握持机构26的相对侧。例如如图1所示,电池包连接接口41或者电源插接口位于握持机构26的上端。壳体11位于握持机构26的下端。从而手能握持在电池包连接接口41或者电源插接口与壳体11之间。进一步地,由于重要重量部件为电机和风扇,且电机和风扇都设置在握持机构26的前端;且电池包或者外部电源和气流产生机构19对握持机构26所施加的力矩相反,所以操作更轻便、灵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花园吹风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在电池包连接接口41上的电池包;或者用于连接在电源插接口上的外部电源;电池包和外部电源均用于为气流产生机构19提供电力。从而保证气流产生机构19内的风扇21能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该电池包连接接口41或者电源插接口包括外壳。例如如图1所示,该外壳整体上呈矩形状。当然该外壳不限于为矩形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六边形状。该外壳内用于置入电池包或者外部电源。具体地,该外壳内设置有空腔。该电池包或者外部电源能安装于该空腔内。

进一步地,握持机构26内设置有贯通通道44。具体地,该贯通通道44包括设置于握持部壳体28内的第一贯通通道和设置于支撑管29内的第二贯通通道。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贯通通道位于上侧。第二贯通通道位于下侧。该第一贯通通道和第二贯通通道相连通。且第一贯通通道远离第二贯通通道的一端与空腔相连通。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贯通通道的上端与空腔相连通。第二贯通通道远离第一贯通通道的一端与风管18相连通。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贯通通道的下端与风管18相连通。贯通通道44用于供导体穿过,该导体用于将电池包或者外部电源与气流产生机构19相连。该导体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金属。当然该导体不限于为金属,还可以是其他的材料,例如石墨等,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该导体用于连接电源和风扇21以及电机23。从而通过该导线,该电源能与风扇21和电机23电性连接,进而为风扇21和电机23提供电力。通过将导线穿设于第一贯通通道和第二贯通通道内即能使得导线延伸至风管18内,进而与风管18内的风扇21和电机23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机构26靠近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46。从而当手握持在握持机构26上时,手指能容易地触碰到控制开关46,进而能方便手指对控制开关46进行操作。该控制开关46与气流产生机构19相连。具体地,该控制开关46与电机23和风扇21均相连。控制开关46能在用户单手握持时手指触发操作气流产生机构19。具体地,该控制开关46可以用于对风扇21进行开启和关闭。该控制开关46还可以用于对风扇21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以及对风扇21的转动方向进行调节。进一步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风管18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且手握持在握持机构26上,且手指能触碰到控制开关46。

具体地,该控制开关46可以是薄膜开关或者光感开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花园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握持部壳体28远离支撑管29的一端的支撑机构。例如该支撑机构设置于握持机构26的上端。支撑机构用于对手进行支撑。从而当手握持在握持机构26上时,能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降低操作难度。

请参阅图3及图4。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花园吹风装置,其包括:壳体11;其包括风管18;气流产生机构19,其设置于所述风管18中;所述气流产生机构19用于产生气流;电池包连接接口41,用于连接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为所述气流产生机构19提供电力;握持机构26,其设置于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41和所述壳体11之间,以使所述电池包连接接口41、所述握持机构26以及所述壳体11依次排列。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式所述的花园吹风装置通过设置壳体11、气流产生机构19、电池包连接接口41和握持机构26,其中,握持机构26设置于电池包连接接口41和壳体11之间,以使电池包连接接口41、握持机构26以及壳体11依次排列。由于重要重量部件为电机、风扇、电池包,且电机和风扇都设置在握持机构26的一端;电池包设置在握持机构26的另一端,所以电池包和气流产生机构19对握持机构26所施加的力矩相反,所以操作更轻便、灵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壳体11整体上呈中空的杆状。该中空部分形成贯通道44。当然该壳体11不限于为杆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正方体状,对此本申请不做规定。该壳体11包括风管18。该风管18形成贯通道44。具体地,该风管18包括进风段和出风段。该出风段纵长延伸。如图3所示,该风管18沿左右方向延伸。该风管18用于供气流通过,以使该风管18能向外吹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流产生机构19设置于风管18中。具体地,气流产生机构19可以固定设置于风管18中。该固定方式可以是螺钉固定、螺栓固定等,对此本申请不作规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气流产生机构19用于产生气流。具体地,该气流产生机构19包括风扇21和用于驱动风扇21转动的电机23。从而当风扇21转动时,风扇21能在风管18内形成负压,以使空气能从壳体11的外部流入进风段内,进而在进风段内产生气流,并使气流从出风段的右端流出,以形成吹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包连接接口41用于连接电池包。该电池包为气流产生机构19提供电力。从而当电池包安装于安装接口上时,电池包和气流产生机构19对握持机构26所施加的力矩相反,所以操作更轻便、灵活。

进一步地,握持机构26包括握持部壳体28和支撑管29。支撑管29一端连接于壳体11,支撑管29的相对壳体11的另一端连接握持部壳体28。具体地,例如如图3所示,支撑管29的右端固定穿设于风管18内。支撑管29的左端与握持部壳体28相连。该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焊接、一体成型等。从而通过支撑管29能将握持部壳体28与壳体1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上设置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从而一方面手可以握持在握持部上,以提高手掌与握持机构26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握持部能远离壳体11,从而使得风管18内的气流与操作者相距较远,进而避免气流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由于花园吹风装置的安全规范要求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与出风口31的距离大于700mm。但是若风管18的长度太长,则会降低出风效率。因此在风管18长度最优的情况下,将握持部壳体28后置,采用支撑管29支撑延长保证700mm的设计要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依次排布。也即握持部壳体28位于支撑管29远离风管18的一端。进风段位于支撑管29和出风段之间。例如如图3所示,握持部壳体28位于支撑管29的左端。具体地,握持部壳体28面对支撑管29的一端套接于支撑管29外。例如如图1所示,握持部壳体28的下端套接于支撑管29的上端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如此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出风段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例如如图3所示,该握持部和出风段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如此能有效降低花园吹风装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体积,使得其径向方向所占的体积最小。从而减少占用空间、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在纵长延伸的方向上呈一字型依次排布。也即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呈一字型排开。例如如图3所示,握持部壳体28位于支撑管29的左端。支撑管29位于进风段的左端。进风段位于出风段的左端。由于花园吹风装置的安全规范要求用户握持的握持部与出风口31的距离大于700mm。但是若风管18的长度太长,则会降低出风效率。因此将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呈一字型排开,且握持部的延伸方向与纵长延伸的方向相一致,使得风管18的长度和效率都可以最优化,具体是风管18长度可做小,降低出风损耗,进风口33与出风口31在一条直线上,气流流向基本不变,气流损失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壳体28、支撑管29、进风段以及出风段的中轴线大致重合。从而进一步地降小花园吹风装置在径向方向上的体积,从而进一步地减小花园吹风装置的占用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在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的下方。因为当气流产生机构19产生气流后,气流通过出风口流出后对风管18产生反作用力。由于握持部在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的下方,所以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气流对风管18的作用力能对风管18产生相对于握持部向上转动的扭矩。如此风管18在气流的反作用力能向上抬起,进而节省人力。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风管18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管29呈折弯形,当花园吹风装置处于水平放置时,支撑管29连接壳体11的一端与支撑管29连接握持部壳体28的另一端不在同一高度。例如如图3所示,花园吹风装置水平放置。握持部壳体28沿左右方向延伸。支撑管29倾斜向上延伸,进而能将握持部壳体28与风管18相连。支撑管29的右端与壳体相连。支撑管29的左端与握持部壳体28相连。支撑管29的右端高于支撑管29的左端。如图4所示,花园吹风装置水平放置。握持部壳体28倾斜向上延伸。支撑管29倾斜向上延伸,进而能将握持部壳体28与风管18相连。支撑管29的右端与壳体相连。支撑管29的左端与握持部壳体28相连。支撑管29的右端高于支撑管29的左端。

进一步地,握持部的中轴线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大致平行。例如如图3所示,握持部的中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握持部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呈角度地设置。具体地,例如如图4所示,握持部倾斜向上延伸。且支撑管29的中轴线大致与握持部壳体28的中轴线重合。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中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因为当气流产生机构19产生气流后,气流通过出风口流出后对风管18产生反作用力。且由于握持部在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位于气流产生机构19的下方,所以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气流对风管18的作用力能对风管18产生相对于握持部向上转动的扭矩。如此风管18在气流的反作用力能向上抬起,进而节省人力。

进一步地,握持机构26靠近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46。从而当手握持在握持机构26上时,手指能容易地触碰到控制开关46,进而能方便手指对控制开关46进行操作。该控制开关46与气流产生机构19相连。具体地,该控制开关46与电机23和风扇21均相连。控制开关46能在用户单手握持时手指触发操作气流产生机构19。具体地,该控制开关46可以用于对风扇21进行开启和关闭。该控制开关46还可以用于对风扇21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以及对风扇21的转动方向进行调节。进一步地,花园吹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风管18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且手握持在握持机构26上,且手指能触碰到控制开关46。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花园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握持部壳体28远离支撑管29的一端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用于对手进行支撑。从而当手握持在握持机构26上时,能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降低操作难度。

优选地,支撑管29由金属材料制成。从而该支撑管29的强度能足够大。该金属材料例如可以是铁、铜、铝等。优选地,支撑管29由铝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