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3086发布日期:2020-09-23 02:0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主轴打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正在向高速、高精、高效、高智能、高自动化发展,直联主轴就是高速的产物。直联主轴带有换刀油缸,换刀时需要提供压强较大的液压油,而拉刀时只需压强较小的液压油或压缩空气。增压器就能满足直联主轴换刀的要求:增压器能把压强较小的气压转变成压强较大的液压。

目前控制直联主轴的换刀油缸用的增压器:在换刀时提供压强较大的液压油、拉刀时只能提供压强较小的压缩空气;很多厂家提供的压缩空气没有把水份完全过滤掉,这样直联主轴的换刀油缸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就会产生锈蚀,损坏换刀油缸密封圈,使换刀油缸产生漏油、漏气现象,最终影响机床换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在换刀时提供压强较大的液压油、拉刀时提供压强较小的液压油;这样直联主轴的换刀油缸就不会锈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直联主轴打刀时采用气压,压力不够;拉刀时采用气压,气源含有水分,直联主轴油缸内部容易受水汽产生锈蚀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包括打刀气缸、电磁阀和油杯,所述油杯安装在打刀气缸后侧,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打刀气缸右侧,所述电磁阀上方通过气缸上腔通气口通至打刀气缸上腔,所述电磁阀下方通过气缸下腔通气口通至打刀气缸下腔,所述打刀气缸内活动安装有气缸活塞片,所述气缸活塞片下方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做活塞运动时向下延伸,所述打刀气缸底部通过中间体连接在大油缸上方,所述中间体上开有活塞孔,所述活塞杆穿过活塞孔向大油缸内腔运动,所述中间体左侧安装有小油缸,所述大油缸和小油缸底部均安装在法兰上方,所述油杯通过中间体内的大油缸通油口贯通至大油缸上腔,所述小油缸通过中间体内的小油缸通油口贯通至大油缸上腔,所述大油缸右侧的打刀出油口连接至主轴打刀油缸的打刀进油口,所述小油缸左侧上方的拉刀出油口连接至主轴打刀油缸的拉刀进油口,所述中间体位于打刀气缸下腔上还开有中间体通气口,所述法兰位于小油缸处开有小油缸下腔通气口,所述中间体下方和法兰之间还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上端通向中间体通气口,下端通过小油缸下腔通气口通至小油缸下腔。

较佳的,所述小油缸上腔位于小油缸上盖处开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上方孔的直径小于下方孔的直径,所述台阶孔上方和小油缸通油口贯通,所述台阶孔上方孔内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台阶孔下方孔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台阶孔下方螺栓固定有压盖,所述压缩弹簧和密封圈通过压盖安装在台阶孔内。

较佳的,所述活塞孔内壁上嵌入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较佳的,所述活塞孔内壁上还嵌入安装有两个第三密封圈,两个第三密封圈均位于第二密封圈下方。

较佳的,所述活塞孔内壁上还开有内环槽,所述内环槽位于两个第三密封圈之间,所述内环槽侧面与小油缸通油口、大油缸通油口和油杯均相通。

较佳的,两个所述第三密封圈是一种截面为v形的密封圈,v形开口均朝下安装。

较佳的,所述第一密封圈是碗形密封圈。

较佳的,所述油杯上方开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油杯上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大油缸一侧安装小油缸,通过电磁阀控制使直联主轴的打刀和拉刀都是通过液压提供动力,液压油压强大,压力稳定,持续性好;打刀和拉刀时液压油均可以通过油杯自动补油,避免动力间断;且大油缸、小油缸和油杯均通过中间体连通,打刀和拉刀时油腔内的空气可以通过通油口传导给油杯,通过油杯上方通气孔排出,保证打刀和拉刀的动力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拉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拉刀状态下的侧视剖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最主要包含以下元件符号:

打刀气缸-1、气缸上腔通气口-101、气缸下腔通气口-102、气缸活塞片-110、活塞杆-111、电磁阀-2、油杯-3、通气孔-301、中间体-4、活塞孔-401、第二密封圈-410、第三密封圈-411、内环槽-412、中间体通气口-420、大油缸-5、大油缸通油口-501、打刀出油口-502、小油缸-6、小油缸通油口-601、拉刀出油口-602、小油缸下腔通气口-603、台阶孔-610、压缩弹簧-611、第一密封圈-612、压盖-613、法兰-7、气管-8。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主轴打刀用双出油增压器,包括打刀气缸1、电磁阀2和油杯3,所述油杯3安装在打刀气缸1后侧,所述电磁阀2安装在打刀气缸1右侧,所述电磁阀2上方通过气缸上腔通气口101通至打刀气缸1上腔,所述电磁阀2下方通过气缸下腔通气口102通至打刀气缸1下腔,所述打刀气缸1内活动安装有气缸活塞片110,所述气缸活塞片110下方安装有活塞杆111,所述活塞杆111做活塞运动时向下延伸,所述打刀气缸1底部通过中间体4连接在大油缸5上方,所述中间体4上开有活塞孔401,所述活塞杆111穿过活塞孔401向大油缸5内腔运动,所述中间体4左侧安装有小油缸6,所述大油缸5和小油缸6底部均安装在法兰7上方,所述油杯3通过中间体4内的大油缸通油口501贯通至大油缸5上腔,所述小油缸6通过中间体4内的小油缸通油口601贯通至大油缸5上腔,所述大油缸5右侧的打刀出油口502连接至主轴打刀油缸的打刀进油口,所述小油缸6左侧上方的拉刀出油口602连接至主轴打刀油缸的拉刀进油口,所述中间体4位于打刀气缸1下腔上还开有中间体通气口420,所述法兰7位于小油缸6处开有小油缸下腔通气口603,所述中间体4下方和法兰7之间还安装有气管8,所述气管8上端通向中间体通气口420,下端通过小油缸下腔通气口603通至小油缸6下腔。

本发明在大油缸5一侧安装小油缸6,通过电磁阀2控制使直联主轴的打刀和拉刀都是通过液压提供动力,液压油压强大,压力稳定,持续性好;打刀和拉刀所需液压油均可以通过油杯3自动补油,避免动力间断;且大油缸5、小油缸6和油杯3均通过中间体4连通,打刀和拉刀时油腔内的空气可以通过通油口传导给油杯3,通过油杯3上方通气孔301排出,保证打刀和拉刀的动力质量。

所述小油缸6上腔位于小油缸6上盖处开有台阶孔610,所述台阶孔610上方孔的直径小于下方孔的直径,所述台阶孔610上方和小油缸通油口601贯通,所述台阶孔610上方孔内安装有压缩弹簧611,所述台阶孔610下方孔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612,所述台阶孔610下方螺栓固定有压盖613,所述压缩弹簧611和第一密封圈612通过压盖613安装在台阶孔610内。

所述活塞孔401内壁上嵌入安装有第二密封圈410。

所述活塞孔401内壁上还嵌入安装有两个第三密封圈411,两个第三密封圈411均位于第二密封圈410下方。

所述活塞孔401内壁上还开有内环槽412,所述内环槽412位于两个第三密封圈411之间,所述内环槽412侧面与小油缸通油口601、大油缸通油口501和油杯3均相通。

两个所述第三密封圈411是一种截面为v形的密封圈,v形开口均朝下安装。

所述第一密封圈612是碗形密封圈。

所述油杯3上方开有通气孔301,所述通气孔301和油杯3上腔相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增压器进气口接入压缩空气,打刀出油口502接主轴打刀油缸的打刀进油口,拉刀出油口602接主轴打刀油缸的拉刀进油口。

打刀时,电磁阀2得电,压缩空气通过气缸上腔通气口101进入打刀气缸1上腔,压缩空气推压气缸活塞片110,气缸活塞片110上气压传递到活塞杆111,使活塞杆111产生较大的压强,根据“帕斯卡定律”,活塞杆111进入大油缸5腔内,将会使大油缸5腔内的液压油产生较大的压强,具有较大压强的液压油通过打刀出油口502进入主轴打刀油缸的打刀油腔,从而实现主轴打刀。

具有较大压强的液压油通过打刀出油口502进入主轴打刀油缸的打刀油腔时,主轴打刀油缸的拉刀油腔的液压油会通过拉刀出油口602进入小油缸6上腔,小油缸6上腔处于没有油压状态下,压缩弹簧611推动第一密封圈612下移至压盖613,通过小油缸通油口601,使小油缸6上腔与油杯3联通,这时油缸上腔内的空气会通过小油缸通油口601从油杯3排出,同时油杯3内液压油会通过小油缸通油口601进入小油缸6上腔,使小油缸6上腔始终处于全是液压油的状态。

如图4和图5所示,拉刀时,电磁阀2失电,压缩空气通过气缸下腔通气口102进入打刀气缸1下腔,压缩空气推动气缸活塞片110上移,气缸活塞片110带动活塞杆111一起上移,通过大油缸通油口501,使大油缸5腔与油杯3联通,这时大油缸5腔内的空气会通过大油缸通油口501从油杯3排出,同时油杯3内液压油会通过大油缸通油口501进入大油缸5腔,使大油缸5腔始终处于全是液压油的状态。

进入打刀气缸1下腔的压缩空气通过中间体通气口420和小油缸下腔通气口603进入小油缸6下腔,压缩空气推动小油缸6的活塞上移,小油缸6上腔的液压油具有与小油缸6下腔压缩空气同样的压强,小油缸6上腔的液压油推动第一密封圈612上移,封住小油缸通油口601,使小油缸6上腔与油杯3断开。小油缸6上腔的液压油将通过拉刀出油口602进入主轴打刀油缸的拉刀油腔,从而实现主轴拉刀。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