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9688发布日期:2020-10-23 12:0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泵。



背景技术:

多晶硅企业在生产多晶硅时对硅棒切片和硅片清洗的过程产生大量污水,污水中含有硅粉末,污水常使用沉积池收集后用污水泵抽走。

污水泵属于离心杂质泵的一种,现有离心式污水泵吸程小,限制了泵体抽水的高度差,且对于多晶硅企业来讲污水泵仅能抽走污水,而没办法清理沉积下来的硅粉末,造成沉积池中硅粉末沉积过多,使沉积池越来越浅,需要抽水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污水泵启停频繁,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抽吸带粉末水体的污水泵吸程小,无法处理沉积粉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泵,目的是改进泵体结构,提高泵的吸程,并且使泵具有清理沉积粉末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泵,包括壳体和驱动轴,所述壳体上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内有叶轮,所述驱动轴与进水管同轴,驱动轴伸入壳体与叶轮连接,所述驱动轴下端贯穿叶轮并伸入进水管中,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吸水搅拌装置;

所述吸水搅拌装置包括套筒和搅拌轴,所述套筒上端的开口连接进水管,套筒下部的周壁阵列设置有进水口,套筒下端的周壁和套筒底面上阵列设置有射流口;

所述搅拌轴由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转轴位于套筒内部,转轴顶端连接驱动轴、底端旋转连接在套筒底面内侧壁上,转轴上盘绕有同心的螺旋叶片,进水口中心与套筒上端之间的螺旋叶片为提水部,进水口中心向下的螺旋叶片为加压部,提水部和加压部的螺旋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水部的螺旋叶片与套筒内壁有间距,加压部的螺旋叶片与套筒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提水部的长度大于加压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上下表面与套筒内壁上均涂覆有耐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为耐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所制成的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的总开口面积大于射流口总开口面积与进水管的横截面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顶端与驱动轴下端经连轴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端设置有垂直于套筒周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上有螺栓孔,套筒和进水管通过穿装在凸缘和进水管下端法兰中的螺栓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提水部由进水口向上螺旋盘绕至套筒上端,转轴随着驱动轴旋转带动提水部旋转,提水部的螺旋叶片旋转带动进水口的一部分污水向上进入进水管,在启动泵抽水时,不需要向泵内灌水,并且由于提水部向进水管供水,分担叶轮压力,变相提高污水处理泵的吸程。

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下端的周壁和套筒底面上阵列设置有射流口,所述加压部由进水口向下螺旋盘绕至转轴底端,加压部将进水口的另一部分污水向下输送到套筒底部,并压向射流口,并由射流口向套筒外部喷射,使套筒外部四周和正下方的水流形成乱流,搅动沉积池内沉积的粉末,使沉积的粉末随水流浮动,并被污水处理泵抽吸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壳体,2为叶轮,3为驱动轴,4为吸水搅拌装置,5为连轴器,11为出水管,12为进水管,41为套筒,42为搅拌轴,411为进水口,412为射流口,421为转轴,422为螺旋叶片,423为提水部,424为加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泵,包括壳体1和驱动轴3,所述壳体1上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壳体1内有叶轮2,所述驱动轴3与进水管12同轴,驱动轴3伸入壳体1与叶轮2连接,所述驱动轴3下端贯穿叶轮2并伸入进水管12中,所述进水管12的下端连接有吸水搅拌装置4;

所述吸水搅拌装置4包括套筒41和搅拌轴42,所述套筒41上端的开口连接进水管12,套筒下部的周壁阵列设置有进水口411,套筒41下端的周壁和套筒41底面上阵列设置有射流口412;

所述搅拌轴42由转轴421和螺旋叶片422组成,所述转轴421位于套筒41内部,转轴421顶端连接驱动轴3、底端旋转连接在套筒41底面内侧壁上,转轴421上盘绕有同心的螺旋叶片422,所述螺旋叶片422上段为提水部423、下段为加压部424,所述提水部423由进水口411向上螺旋盘绕至套筒41上端,所述加压部424由进水口411向下螺旋盘绕至转轴421底端。

所述的提水部423的螺旋叶片422与套筒41内壁有间距,加压部424的螺旋叶片422与套筒41内壁接触。

所述提水部423的长度大于加压部424的长度。

所述螺旋叶片422上下表面与套筒41内壁上均涂覆有耐磨层。

所述耐磨层为耐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所制成的涂层。

所述进水口411的总开口面积大于射流口412总开口面积与进水管12的横截面之和。

所述转轴421顶端与驱动轴3下端经连轴器5相连,所述连轴器5为jps-f5泵头专用连轴器5。

所述套筒41上端设置有垂直于套筒41周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上有螺栓孔,套筒41的凸缘与进水管12通过螺栓连接。

在使用时,驱动轴3上端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为yct电磁调速电动机,转轴421随着驱动轴3旋转带动提水部423旋转,提水部423的螺旋叶片422旋转带动污水向上进入进水管12,在启动泵抽水时,不需要向泵内灌水,并且由于提水部423向进水管12供水,分担叶轮2压力,变相提高污水处理泵的吸程,加压部424将进水口411的水向下输送到套筒41底部,并压向射流口412,并由射流口412向套筒41外部喷射,使套筒41外部四周和正下方的水流形成乱流,搅动沉积池内沉积的粉末,使沉积的粉末随水流浮动,并被污水处理泵抽吸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泵,包括壳体(1)和驱动轴(3),所述壳体(1)上有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壳体(1)内有叶轮(2),所述驱动轴(3)与进水管(12)同轴,驱动轴(3)伸入壳体(1)与叶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下端贯穿叶轮(2)并伸入进水管(12)中,所述进水管(12)的下端连接有吸水搅拌装置(4);

所述吸水搅拌装置(4)包括套筒(41)和搅拌轴(42),所述套筒(41)上端的开口连接进水管(12),套筒(41)下部的周壁阵列设置有进水口(411),套筒(41)下端的周壁和套筒(41)底面上阵列设置有射流口(412);

所述搅拌轴(42)由转轴(421)和螺旋叶片(422)组成,所述转轴(421)位于套筒(41)内部,转轴(421)顶端连接驱动轴(3)、底端旋转连接在套筒(41)底面内侧壁上,转轴(421)上盘绕有同心的螺旋叶片(422),进水口(411)中心与套筒(41)上端之间的螺旋叶片(422)为提水部(423),进水口(411)中心向下的螺旋叶片(422)为加压部(424),提水部(423)和加压部(424)的螺旋叶片(422)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水部(423)的螺旋叶片(422)与套筒(41)内壁有间距,加压部(424)的螺旋叶片(422)与套筒(41)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部(423)的长度大于加压部(424)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422)上下表面与套筒(41)内壁上均涂覆有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为耐磨陶瓷或聚四氟乙烯所制成的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11)的总开口面积大于射流口(412)总开口面积与进水管(12)的横截面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1)顶端与驱动轴(3)下端经连轴器(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1)上端设置有垂直于套筒(41)周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上有螺栓孔,套筒(41)和进水管(12)通过穿装在凸缘和进水管(12)下端法兰中的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泵,包括壳体和驱动轴,所述壳体上有进水管,壳体内有叶轮,驱动轴下端贯穿叶轮并伸入进水管中,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吸水搅拌装置,所述吸水搅拌装置包括套筒和搅拌轴,所述套筒上端的开口连接进水管,套筒下部的周壁阵列设置有进水口,套筒下端的周壁和套筒底面上阵列设置有射流口,所述搅拌轴由转轴和螺旋叶片组成,转轴位于套筒内部,转轴顶端连接驱动轴、底端旋转连接在套筒底面上,转轴上盘绕有同心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上段为提水部、下段为加压部,所述提水部和加压部的螺旋叶片旋转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提高泵的吸程又可以对下方的污泥产生搅拌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博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