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5285发布日期:2021-03-27 00:5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圈成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


背景技术:

2.轴承圈成型需成型油缸多次往复运动进行压制成形,轴承圈生产时尺寸型号不一,每换一种型号生产便需对液压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试,以改变单位时间内成型油缸活塞杆的伸出长度,从而满足生产需求。
3.现有的液压回路的流量调试,多采用人工多次手调节流阀,对比生产产品观察是否调试完成,由于人工调试节流阀,流量变化量较大,常需多次调试方能满足需求,效率低且调试不便且在调试过程中产生大量不合格品,浪费材料,另外液压回路在多次重复运行中,液压回路内会掺杂大量杂质,导致液压回路内的液压元件内部零部件,发生卡死或者拉毛现象,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便于对成形油缸伸出长度调试,提高效率,提高液压回路使用寿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包括油箱、油泵、电机和成型油缸;所述油泵的出油口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高压过滤器、电磁比例换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成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成型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二单向阀之间通过第一电磁单向阀与油箱连通;所述成型油缸的有杆腔依次通过第二电磁单向阀、电磁比例换向阀、冷却器和回油过滤器与油箱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的p口连通,电磁比例换向阀的a口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和成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电磁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磁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成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电磁单向阀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的b口连通;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的t口与冷却器的进油口连通,冷却器的出油口与回油过滤器的进油口连通,回油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油箱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和冷却器的进油口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连接有第三电磁单向阀和溢流阀,第三电磁单向阀和溢流阀并联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成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之间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高压过滤器的进油口和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通路上连接有压力表。
11.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上连接有液位计和空气过滤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采用电磁比例换向阀通过控制输入电流大小控制流量及方向,便于对成型油缸伸出长度调试,增加第一电磁单向阀,提高成型油缸无杆腔的保压效果,确保活塞杆伸出长度的精确从而
提高产品生产尺寸精度提高;采用高压过滤器和回油过滤器,进油和出油均进行过滤,提高液压回路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的原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比例换向阀的原理图;
15.图中:1、油箱;2、液位计;3、空气过滤器;4、油泵;5、电机;6、回油过滤器;7、第一单向阀;8、冷却器;9、第三电磁单向阀;10、溢流阀;11、压力表;12、高压过滤器;13、电磁比例换向阀;14、第二电磁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一电磁单向阀;18、成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参考图1至图2,一种轴承圈成形用液压回路,包括油箱1、油泵4、电机5和成型油缸18;所述油泵4的出油口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7、高压过滤器12、电磁比例换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5与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与第二单向阀15之间通过第一电磁单向阀16与油箱1连通;所述成型油缸18的有杆腔依次通过第二电磁单向阀14、电磁比例换向阀13、冷却器8和回油过滤器6与油箱1连通。
18.所述电机5用于带动油泵4进行动作;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13用于通过控制电流输入从而控制流量的大小,从而控制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单位时间内的伸出长度;所述第一单向阀7用于避免回路中的液压油倒流;所述高压过滤器12用于过滤第一单向阀7出来的高压液压油,保护电磁比例换向阀13的油液清洁精度;所述第二电磁单向阀14用于避免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失控上升;所述第二单向阀15用于对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进行保压作用,减少压力泄露;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用于控制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保压或回油至邮箱;所述回油过滤器6用于对循环过后的油液进行过滤,降低油箱1内的杂质。
19.所述高压过滤器12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13的p口连通,电磁比例换向阀13的a口与第二单向阀15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16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15的出油口和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连通,第一电磁单向阀16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
20.所述第二电磁单向阀14的进油口与成型油缸18的有杆腔连通,第二电磁单向阀14的出油口与电磁比例换向阀13的b口连通;所述电磁比例换向阀13的t口与冷却器8的进油口连通,冷却器8的出油口与回油过滤器6的进油口连通,回油过滤器6的出油口与油箱1连通。
21.所述第一单向阀7的出油口和冷却器8的进油口之间的连接通路上连接有第三电磁单向阀9和溢流阀10,第三电磁单向阀9和溢流阀10并联设置。
22.所述第三电磁单向阀9用于对主油路进行泄油;所述溢流阀10用于调节油泵4的输出油压。
23.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16的进油口与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连通之间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7;所述高压过滤器12的进油口和第一单向阀7的出油口连接通路上连接有压力表11,
所述压力传感器17和压力表11用于检测所在油路处的油压。
24.所述油箱1上连接有液位计2和空气过滤器3。
25.工作原理:整个运动过程中,需要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两个动作,当需改变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伸出长度时,调整电磁比例换向阀13的ya2的电流输入改变液压流道大小,进而改变流量,从而控制单位时间内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伸出长度的不同。
26.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伸出时:第三电磁单向阀9的ya1得电,高压过滤器13的ya2得电(电流根据活塞杆伸出长度确定),第二电磁单向阀14的ya5得电,第一电磁单向阀16的ya4断电,电机5带动油泵4从油箱1内进行吸液压油,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7、高压过滤器12、电磁比例换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5进入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推动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伸出,成型油缸18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二电磁单向阀14、电磁比例换向阀13、冷却器8和回油过滤器6回到油箱1内,当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伸出到预定位置时,第二电磁单向阀14的ya5断电,对成型油缸18进行保压,避免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失控上升,完成活塞杆伸出。
27.成型油缸18的活塞杆缩回时:第三电磁单向阀9的ya1得电,高压过滤器13的ya3得电,第二电磁单向阀14的ya5得电,第一电磁单向阀16的ya4得电,电机5带动油泵4从油箱1内进行吸液压油,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7、高压过滤器12、电磁比例换向阀13和第二电磁单向阀14进入成型油缸18的有杆腔,推动活塞杆缩回,成型油缸18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经第一电磁单向阀16流回油箱1。
28.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